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_第1页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_第2页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如杜甫蜀相 、刘禹锡石头城 、杜牧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明确: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二)边塞征战诗内容 :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 ) 将士 ( 生活艰苦 )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风格雄壮豪迈。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示例: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 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明确: 一、二句写实景, 描写胡天北地, 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 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虚实结合,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三)咏史怀古诗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 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 ; 有议论引发的.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示例:台 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四)即事感怀诗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 园情思是由一曲 折杨柳 引发的, 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 结合紧密、自然熨帖。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示例: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 “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 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五)山水田园诗1. 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 追求闲适、 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黑暗社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2.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示例:望江南李纲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 玉花:喻雪花。1.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明确: 下阕表现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 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 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六)别离贬谪诗1. 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悲: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再见无期。喜: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豁达胸襟,不以分离,相隔遥远为苦。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2. 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示例: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明确: 离愁。首先, 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 “杨花”、 “风笛”、 “离亭”。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七)爱情闺怨诗1. 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1)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2)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3)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4) 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2. 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在怨女诗中, 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示例: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解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一个女子在漠漠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 看见“淡烟流水”图也很幽深。梦象自由自在漂浮的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觉。(八)咏物抒怀诗1. 注意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读此种诗, 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2、鉴赏要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不滞于物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陆游诗)(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陶渊明诗)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骏马等。常见手法: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示例: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 ( 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 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解析】这道题是在诗歌鉴赏中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构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鉴赏评价 ) 。诗人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借素蝶的清高喻指自己品行高洁。“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 实际是诗人宦场沉浮的写照,诗人志向高远堪比旭日,映日争起, 渴望一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但有时宦途不顺,因为恃才傲物,不愿屈服,只好归去。【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三、鉴赏诗词感情、内容、主旨时规范的答题语言a. 题材方面的: 写景抒情诗 (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阳楼);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杜甫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怀古咏史诗(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 ;即事感怀诗 (如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有时还可说“山水田园诗”。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 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个人情致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人世的庙朝之志等。b. 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 抒发 的思想感情 反映 的社会现实 表现 的情趣 寄托 的情怀 (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表达 的追求 流露 的倾向 发出 的感慨 袒露 的心迹 造就 的情致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 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c.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