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简报2008年第1期(高产创建活动专集) 2008年1月1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小麦专家组10省111个县的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落实技术责任河南周口:整合科技项目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本期要目河北新乐: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掀起科技入户新高潮山东郯城:万亩小麦高产方长势良好受省市专家肯定安徽灵璧: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苗情转化势头好湖北襄阳:五大举措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护航”江苏东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麦农防病治虫各地小麦高产创建简讯14则联系电话68918574 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 邮编:10008110省111个县的小麦万亩高产示范方落实技术责任 2008年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已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陕西、湖北、山西和甘肃10个省111个冬小麦主产县开展,覆盖面积7800多万亩,占全国冬小麦总面积24.6%,必将促进明年全国夏粮丰收。为搞好技术指导工作,上述111个县都安排了万亩连片的高产示范方,作为技术推广样板,带动当地大田生产。今年由于多数地区小麦推迟7天左右播种,麦苗普遍比去年同期较小,但生长稳健,弱苗或旺长现象很少,三类苗只占10%左右,而且苗情向好的方向转化可能性大。目前生产上存在问题:一是黄淮北部播种时下雨,整地质量偏低,玉米秸秆旋耕还田面积大,有缺苗断垄现象,需加强肥水调控,促进高产群体形成。二是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有牲畜啃青现象,需加以制止,否则会影响小麦产量。三是西南丘陵地区地势不平、田块面积小,大面积集中连片管理难度大。目前,各地有关专家正在加强监测和会商,将尽快拿出主要病虫害防控意见和天气变化应对措施,供各地进行田间管理时参考。各省主管部门也需统一小麦万亩示范方标牌规格和内容,便于农民学习观摩。秋播以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专家队伍在农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经费支持下,按生态区分别承包负责各实施县的技术服务,深入到每一个万亩方进行技术指导,结合天气和病虫害变化掌控苗情。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6个省市级以上科教单位的科技人员300多人投入了这次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都落实了岗位。石家庄市农科院郭进考、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负责黄淮海北部地区14县;河南省农科院许为钢、新乡市农科院赵宗武、周口市农科院李新平负责黄淮麦区南部22县;山东农业大学于振文、山东省农科院王法宏、烟台市农科院姜鸿明、徐州市农科院陈荣振、宿州市农科所朱卫生负责黄淮海东部31县;安徽农业大学马传喜、江苏省农科院姚金保、里下河地区所张伯桥、湖北省农科院高春保负责长江中下游地区25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翔、山西省农科院张定一、甘肃省农科院杨文雄负责黄淮海西部14县;四川省农科院杨武云、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负责西南地区5县。各县万亩小麦示范方也落实了技术负责人。(部专家组)河南周口整合科技项目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为早日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利用23年时间实现夏粮单产超千斤,打造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目标,秋播以来,我市各县农业部门依托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电子农务工程等项目,在我市全面启动了以建设百亩核心攻关方、千亩典型示范区、万亩配套展示片为主要内容的小麦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目前,全市10个万亩配套展示片、21个千亩典型示范区、68个百亩高产核心攻关方的12.6万亩小麦苗匀、苗齐、苗壮,为明年大面积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小麦优质高产创建活动主要以推广主导品种、应用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行政督导、专家指导和手机短信等手段,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小麦综合生产水平。市、县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活动的整体进展非常顺利: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均成立了项目领导组,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为支撑,分级组建专家队伍,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农务工程信息网络等,大力宣传开展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措施,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良种推广补贴、新型农民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项目向示范区倾斜。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在广泛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口市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10个县(市、区)的26个乡(镇、场)开展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市、区)也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创建活动的有序进行。三是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各示范区内良种普及率、技术到位率、病虫害防治率均达到100%;2008年百亩核心攻关方亩产达650公斤,千亩典型示范区亩产达600公斤,集中连片万亩配套展示片亩产达550公斤以上,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区域内小麦亩产达520公斤以上;技术指导员小麦生长期内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时间不少于30天次,每个科技示范户至少带动农户20户以上,科技示范户单产较上年增产10%,辐射带动户增产5%以上。四是落实良种良法。在今年的麦播中,各示范区重点推广了周麦18、新麦18、郑麦9023等优质高产超高产小麦品种,配方施肥、机械深耕、土壤处理、精量播种等麦播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100,较示范区外高5个百分点。目前,各示范区农户正按照技术指导员的要求,因苗制宜,分类管理,积极开展以中耕、化除为主的冬季麦田管理工作。 (周口市入户办)河北新乐: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掀起了农业科技入户新高潮我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工作,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普通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受到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为促进今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我市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开展了以农业科技入户专家网络为依托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树立典型,通过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在长寿办事处何家庄村、吴家庄村、木村乡中同村建立了1个冬小麦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产量指标为600公斤/亩。高产创建活动的主导品种为石新733、石新828等品种;主推技术为小麦规范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小麦节水技术、防冻高产栽培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我们根据主导品种特性与主推技术组装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制定出了每个品种配套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范。通过各种形势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做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为保证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市政府成立了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副市长张俊立任组长,农业局局长马同刚为副组长,有农技、农机主要领导及有关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农技中心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由总农艺师刘玉玲担任,成员由技术、植保和土肥站的站长组成,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培训。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在我市的开展,加快了科技兴粮步伐,掀起了又一轮农业科技入户的新高潮,为小麦明年丰收奠定了基础。 (新乐市专家组)山东郯城:小麦万亩高产方长势良好受省市专家肯定郯城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办公室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要求,今年秋种我县实施了小麦万亩高产田建设活动。秋种伊始,我县根据要求及时制定了郯城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高产田实施地点安排在胜利乡徐卜坦湖片。实施面积1万亩,亩产指标600公斤以上,主导品种为潍麦8号和烟农19。其中建立10亩高产攻关田,同时每亩增施鸡粪2000公斤,力争实打700公斤以上,实际安排了20亩,两个品种各10亩,分别为洲元9369和良星99。100亩示范田,亩产指标650公斤以上;1000亩示范田,亩产指标620公斤。实行高产示范与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全力打造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典型。为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进行,示范区内以村为单位,做到“五个统一,二个落实”,抓好秋种工作。“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取土化验土壤养分、统一施用配方肥、统一种子包衣、统一病虫害防治。“二个落实”即一是狠抓小麦播种环节的落实,小麦良种及时统一供应到村,全面实行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做到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二是狠抓测土配方施肥环节的落实。示范区内每200亩取一个土样,共取50个土样进行土壤养分化验,根据化验结果,给示范区专门配制配方肥料,每亩地使用配方肥5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8:12:18),并全面推广氮肥后移技术。目前小麦长势较好,亩基本苗为16.8万,越冬期亩茎数67万,单株分蘖4.1个,单株次生根5.2条,群体适宜,个体健壮。12月14日省农业厅委托烟台市农科院姜鸿明所长一行3人来郯调研高产田苗情,市局陈淑钦主任和杜立树站长陪同。省、市小麦专家详细考察了小麦高产示范田,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郯城县专家组)安徽灵璧: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苗情转化势头好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312个行政村,耕地181万亩。全县总人口120万,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近年来,我县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及轻简栽培和抗灾避灾新技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县种植粮食面积达到270.5万亩,平均亩产340.8公斤,总产92.19万吨,人均占有量791公斤,粮食商品率达近70%。今年安排了2个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第一方在尹集镇,涉及尹北、田路、尹楼三个行政村;第二方在朱集乡,涉及固城、朱集、红旗三个行政村。我们成立了县农委主任张玉敏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县农委副主任陈翠昌任组长的技术服务小组,落实了有关人员。万亩高产小麦示范方土质为沙土与两合土,前茬作物玉米亩产550公斤,主导品种皖麦52,10月1025日适期播种,每亩播量1015公斤。播前亩施复合肥(N15:P15:K15)50公斤,尿素(46.3%)10公斤。10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机械整地时,绝大部分地块用悬耕耙耙地,耙后机械播种,播种时墒情较好,但播种后部分地块因未镇压,跑墒严重,造成部分地块出苗不齐,农业技术人员及时组织农户人工灌溉造墒促出苗。由于近期土壤墒情较好,加之11月至今气温较高,小麦生长速度较快,目前万亩方小麦主茎叶龄已达5叶1心,亩茎蘖总数80万左右,基本可达壮苗越冬标准。(灵璧县农委)湖北襄阳:五大举措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护航”襄阳区辖13个镇438个行政村,总人口10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万人,版图面积2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万多亩,是一个以小麦为主的农业大区、粮食大区,2007年秋播小麦118.9万亩。为了全面提升小麦生产水平,我区把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农业科技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措施,保障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全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了襄阳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农业副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农业局总农艺师、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农广校及示范区所在地主要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配合、督办检查,优化项目组织结构。2、整合项目资源,提供物资保障。整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板块基地建设项目资源,在项目区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标准。项目区涉及的石桥镇黑龙集、史李、大户杨、吴集4个村1000余农户11000多亩小麦全部享受良种补贴,统一使用郑麦9023,其中千亩示范区和百亩核心片全部使用郑麦9023原种。区土肥站在项目区分地块采集土样22个,经分析提供施肥配方2个,优惠供应配方肥20吨,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率100%,药剂拌种率100%,为取得高产提供了良好基础。3、整合人才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建立高产创建技术专家组,农业局总农艺师任组长,土肥、植保、栽培技术骨干和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负责制定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方案、技术培训指导等,在项目区建立苗情调查点6个,植保监测点4个,及时掌握小麦生长情况和病虫草害发生动态,指导农民科学应对突发事件。4、强化主体培训,提供周到服务。专家组精心拟订了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方案,编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配发给每个农户,培训、指导农户生产。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分片包村开展现场指导。并公布专家和技术人员电话号码,及时接受农民咨询,在小麦种植的生产关键环节技术人员深入到每个村组开展技术指导,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法,指导农民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生产季节开展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技术讲座光盘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训。项目区已举办技术培训班12场次,培训农民1800人次。保证了各项技术落实到田。5、加强信息交流,引导全区生产。区农业局在区电视台开办了襄阳农业电视栏目,石桥镇农技服务中心在该镇电视差转台开设了农技服务栏目,及时宣传报道示范区生产动态和主要技术,同时利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举办广播电视讲座、送科技下乡、设立农技咨询热线、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巡回进村宣传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广泛引导全区农民应用适用技术创高产。目前万亩示范区小麦长势良好,平均基本苗24.4万/亩。其中一类苗占32%;二类苗占55%;三类苗占13%。技术人员正对其开展分类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健壮生长。 (襄阳区专家组)江苏东海科技入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麦农防病治虫东海县农业局科技入户专家组利用当前晴好天气,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小麦苗情,指导农户科学地进行小麦冬季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前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及时发动农户查苗补缺,重点防治麦田红蜘蛛及纹枯病,目前,全县一类苗占到90,达到苗齐苗壮,为104万亩小麦明年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东海县农业局)简讯14则1、河南西平小麦万亩高产示范方苗情正常。西平县2007年科技入户小麦万亩示范方安排在二郎乡3个村,总面积12800亩,主导品种郑麦9023,80%以上种子包衣,10月1525日足墒播种,亩播量911公斤,出苗较均匀、整齐,基本苗19.7万。12月8日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调查:亩群体72.4万,单株分蘖3.3个,次生根5.4条,主茎叶龄56叶1心,一类苗面积达到90%以上。由于我县小麦出苗后一直到现在基本没有下过透墒雨,土壤底墒充足而表墒明显不足,这也是今年次生根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万亩示范方10%田块进行了中耕,20%左右田块喷打了除草剂,对周边群众搞好麦田管理起了带动作用。(12.18)2、安徽蒙城探讨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建设运行机制。蒙城县委、县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责全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的重大决策并组织协调和管理。县农委组织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县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培训、服务,试验、示范等工作。县农业、农机、水利、粮食等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通过会议、广播、电视、观摩、资料、报纸等多种形式培训和指导示范户。建立以单产、质量、效益、技术推广和实施规模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确保技术培训指导到位。对成绩显著的乡镇、农技人员和高产大户表彰奖励,对表现差,责任心不强,技术指导失误,服务措施不力的行政和技术人员给予通报批评。上述措施保证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10.17)3、河北赵县上下联动、强化服务,建好万亩节水高产示范区。赵县小麦节水高产万亩示范区位于韩村镇和前大章乡交界处,涉及韩村、大吕村、南白庄和齐家庄四个村2149户,总面积11721亩,主导品种衡5229,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的“两晚技术”。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高产攻关领导小组,县农牧局抽派12名技术骨干实行包村责任制,形成行政推动、技术服务、物资供应三个体系,聘请省市专家对技术指导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万亩示范区4个村全部纳入良种补贴范围,良种直供到村、直补到户。通过惠农政策和强化服务功能,保证了万亩示范方工作的顺利实施。(10.23)4、部省专家到河南荥阳指导高产示范方工作。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首席专家肖世和博士、河南省小麦首席专家许为钢博士、省农业厅科教处石有民副处长等一行5人,12月15日在荥阳市农业局长李本栋等陪同下,检查指导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专家们重点查看今年我市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情况。详细查看了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和管理情况。并与广武镇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了生产、生活、新技术应用以及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的情况等。(12.16)5、山西夏县落实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夏县万亩高产示范片位于尉郭乡的尉郭村、白张村、高村等22个村1.1万亩,千亩典型示范区位于尉郭乡的尉郭村、下张村、西阴村等5个村1200亩,百亩核心攻关方位于尉郭乡的下张村,确定烟农19为主导品种。技术培训按照“县有技术骨干、乡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重点讲解主推技术要点、主导品种特性,着力培养高产创建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高产创建户做到“四个一”,即一户一套技术资料,一户一个技术明白人,一户一面明白墙,一户一块高产田,使高产创建户成为农村基层科技的传递者。(10.30)6、河南滑县科技兴粮迈出新步伐。滑县已连续5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和“全省第一产粮大县”称号。今年建立了上官、老店两乡镇2个万亩优质小麦高产高效示范片、10个千亩高产示范方和17个百亩攻关田。以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为切入点,启动2008年“科技兴粮”行动。据调查,当前示范区基本苗平均每亩18.9万,小麦叶龄5叶至5叶一心,单株分蘖3.5个,单株次生根5条,亩群体66万;一类苗占60%、二类苗占40%;11月下旬普遍喷施了麦田除草剂,对部分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地块,进行了药剂防治;纹枯病平均病株率4.9%,未达到防治指标;自播种以来共降雨22.4毫米,部分麦田显现旱象,目前正在进行冬灌。近期指导农户,一是抓紧冬灌,(力争12月20日左右),对浇水后的麦田及时浅中耕,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二是深入宣传禁止牲畜啃青;三是制定防止冻害预案,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天气变化。(12.6)7、河北馆陶研究制定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关键技术。为了保证我县在南徐村乡建设的万亩高产示范区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农业局组织技术专家和农民技术员召开技术研究会,制订5项关键技术,要求搞好推广普及。一是小麦返青期喷施叶面肥促生长,针对今年小麦亩茎数偏少,在小麦返青期(2月下旬3月上旬),连续两次(每隔71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混合液,既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又可防冻害。二是小麦起身前喷施壮丰安防倒伏,于3月中下旬亩用壮丰安3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洒。三是小麦拔节初期配合亩追尿素15公斤、硫酸钾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硫酸锰0.5公斤,微肥混合细土1520公斤撒施,或者追施小麦专用配方肥(追施型)2535公斤。四是小麦后期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促粒重并防止后期干热风危害。五是综合预防小麦病虫害,主要针对麦蜘蛛、麦叶蜂、麦蚜、小麦吸浆虫以及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等,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治病不见病,治虫不见虫。(12.6)8、河南偃师抓苗情、抓培训,促丰收。12月17日,省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小组副组长、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宗武一行3人来到偃师市,首先了解了今年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情况,听取了县专家组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接着又到首阳山镇石桥村、义井村和翟镇镇二里头村、北许村的小麦高产万亩连片示范方,详细了解小麦播种情况,逐村实地查看麦苗生长情况,并进行了田间苗情调查。赵院长指出要进一步做好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宣传和培训,使他们成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骨干,共同努力,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圆满完成。(12.19)9、甘肃正宁40名“田保姆”入户到田全职服务旱作冬小麦高产建设。正宁县通过多层数次农业技术与专业知识强化培训,培养了一支合格的农业科技指导员,农民称他们是为农户全心全意服务的“庄稼医生”和“农田保姆”。他们活跃在生产的第一线,走到哪里培训课堂就设在那里,无论在农户、村头,还是田间地块,指导员站着说、坐着讲、走着聊,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只要农民方便就可以开展技术宣讲,。所到之处都是讲解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声音。冬闲的正宁农村中一片学科学、用科学、比学赶帮、争创高产农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冬小麦万亩高产核心示范区长势良好。(12.27)10、山东平邑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受专家肯定。12月18日,山东省小麦首席专家于振文教授等在县长助理、农业局局长朱本元等陪同下,对平邑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进行了实地调研。于振文教授一行听取了科技入户和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情况汇报,先后到仲村镇兴民庄和驿头湖片冬小麦高产田现场察看,对工作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我县今后科技入户和高产创建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2.25)11、河南扶沟掀起冬季麦田管理工作高潮。扶沟县万亩高产示范片安排在韭园镇,10个千亩典型示范区安排在柴岗乡、固城乡等地,50个百亩核心攻关方安排在50个科技入户示范村,主导品种是周麦18。苗情调查结果,一、二、三类麦苗所占比例分别为34.3%、49.5%、15.3%,总的小麦苗情形势好于往年。县专家组要求各乡镇根据苗情实际,坚持以促弱培壮、控旺转壮、预防冻害、保证安全越冬为目标,确保各项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12.18)12、河南孟津抓好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冬季管理。孟津县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安排在会盟镇老城村、陆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制造工艺在新能源市场拓展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制造业数据治理在智能工厂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 2025年氢能重卡技术创新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及市场前景研究
- 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文体场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与创新策略
- 重塑应急预案体系
-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下的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报告
- 巴蜀乡镇应急预案
- 布洛芬药物分析关键要点
- 【新】2025国职游泳教练考试题库(120题完整版)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高频重点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解析)
- 海豚的基础知识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申请书
- 《参红通络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生化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 箱变应急预案与响应方案
- 肿瘤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
- 《拒绝沉迷手机远离“垃圾快乐”》班会课件
- 沉井顶管施工方案
- 锅炉设备更换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