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地区的重点问题 1 1 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 1 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 1 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4 1 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 1 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6 2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比黄土高原小 经济损失却比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学会用区位因素分析地理现象形成原因 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 7 1 首先 南方低山丘陵区 人多地少 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因此 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2 其次 这里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 一旦表层被蚀会 石质裸露 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3 第三 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8 3 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内差异 1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 河湖众多 气候温暖 土壤肥沃 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 为著名的 鱼米之乡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 棉花 油菜籽 桑蚕和多种淡水鱼等 2 四川盆地 又称紫色盆地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 为全国重要的稻谷 油菜籽 桑蚕 甘蔗 柑橘产区 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9 3 云贵高原 为南方地区的重要林区 在高原上的 坝子 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总之 南方地区为全国最温暧湿润的热带 亚热带地区 温度 水分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农作物 林木 果品和鱼类的生长繁殖 成为全国山青水碧的 鱼米之乡 农 林 渔业物产丰富 10 例1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 单位 百万焦耳 平方米 年 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 1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 2900 R 3000B 3400 R 3500C 3900 R 4000D 4400 R 4500 2 导致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副热带高压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西南季风 3 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 黄壤B 紫色土C 棕壤D 水稻土 12 4 东南丘陵 包括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 浙闽丘陵三部分 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分布广泛 红壤酸性大 缺乏有机物质 是一种低产土壤 利用和改良红壤的方法有 首先是增施有机肥 增加土壤的有机物 补充熟石灰 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其次 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长的茶树 油茶 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再次 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经营 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植水稻 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 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 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两广丘陵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盛产香蕉 柑橘 菠萝 荔枝 龙眼等 海南岛 雷州半岛和台湾岛的南部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如橡胶树 剑麻 油棕 椰子等 南岭 武夷山 五指山和台湾山脉等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林区 生长着常绿阔叶林 13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的肥沃土壤B 四川盆地农业生产依赖的水稻土是自然形成的C 云贵高原干旱严重主要和喀斯特地貌有关D 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有茶树 水稻 杉木 小麦等 C 14 4 长三角 的城市化发展 冲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1 世界五大城市群 带 世界都市圈 也称大城市连绵带或城市群 是城市群的最高发展形态 1961年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先用 世界都市圈 这个词来描绘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高度城市化地带 以后 人们又把欧美及日本的一些城市带列入世界都市圈行列 当今世界有五大都市圈 它们分别是 15 纽约都市圈 包括波士顿 纽约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等共40个城市 面积13 8万平方千米 人口6500万 城市化水平达到90 以上 北美五大湖都市圈 包括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东京都市圈 主要包括东京 大贩 名古屋 区域面积3 5万平方千米 人口将近7000万 16 巴黎大都市圈 主要包括巴黎 阿姆斯特丹 鹿特丹 布鲁塞尔 科隆等 这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 总面积14 5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4600万o 伦敦都市圈 以伦敦一利物浦为轴线 包括大伦敦地区 伯明翰 设菲尔德 利物浦 曼彻斯特等大城市 以及众多小城镇 面积为4 5万平方千米 人口3650万 17 2 长三角 称为世界第六大部市圈近几年来 一些国际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称呼中国的 长三角 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它包括江苏 浙江 上海两省一市 共二6个中心城市 面积近10万平方千米 人口超过7240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长三角 地区以连续10年全球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 这一地区经济要素完备 市场运行机制稳定而灵活 市场主体力量日益强大 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已经初步具备了冲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实力 18 2 长三角 城市化优势条件 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长三角 处于中国 黄金海岸 和 黄金水道 T字型结构的交会点 是中国两个最大的经济带 东部沿海经济带和中部长江经济带的交会中心 也是我国 外通大洋 内联腹地 的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部 它发挥着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的重要功能 19 近年来规模浩大的 路桥运动 为 长三角 都市圈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撑 未来5年内 以沪宁高速公路 沪杭甬高速公路 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杭高速公路 崇明越江通道 沪宁高速铁路等为核心的快速交通网络 将把 长三角 15座中心城市 55座中等城市 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 3小时都市圈 内 20 实力雄厚的资本和科技力量 长三角 内可谓资本充足 人才众多 浙江 江苏的民营资本 上海的国有资本 大量的外资在此大量汇聚 据专家估计 10年后 长三角 地区将会有10万多个外商投资项目和累计1500亿至2000亿美元的实际外资投入 长三角 地区还具有科研院所多 科技人员多 科研成果多 教育实力强等优势 如在江苏 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0 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0 同时 江苏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全省18岁 22岁人口中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 在 长三角 区域内 已基本形成人才的自由流动 像 星期六工程师 星期日厂长 候鸟教授 等这些新名词正是人才自由流动的生动体现 21 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江 浙 沪两省一市经济活力一直居全国前列 高速的经济发展推动着体制的创新 在这里 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透明度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越来越规范 社会信用制度正在建立和健全 一个统一开放 公平竞争 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这使得商家对其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长三角 越来越成了国内外商家投资的首选之地 22 配套齐全的产业和产业链在 长三角 地区 纺织 钢铁 石化 汽车等产品的规模 技术水平以及品牌 都处于全国最领先的位置 生物工程 航天 光电子技术 信息 新材料等高等技术产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轻重工业产业门类齐全 产业配套完善 吸引了国际产业巨头的投资办厂 同时 随着关联厂家的进一步聚集 最终形成了一条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如江苏昆山 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中有半数以上进驻 从而形成了 笔记本电脑基地 吸引了台湾上百家电脑下游零部件产业和上游光电产业企业纷至沓来 现在 笔记本电脑的580多个零部件中 除少数需要进口外 全部可以在昆山生产 23 初现 同城效应 近阶段以来 长三角 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江 浙 沪两省一市 正在努力破除边界概念 共同融人 长三角 如上海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向江苏 浙江的一些大企业直接贷款 目前 在上海市的内地投资中 来自江 浙的投资占50 杭州湾5万多家企业中 有一半以上已在或即将在上海设点或建立总部 24 长三角 的许多城市已开始实施人才资格证书的互认和衔接 从而实现教育 培训和考试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长三角 13个沿江旅游城市将推动 长三角 旅游一体化 三年内 长三角 各个城市中的公交将实现一卡通 一个以上海为龙头 包括南京 苏州 杭州 宁波等城市的 长三角 都市圈已具雏形 它理应成为中国最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 为中国在世界城市群中争得一席之地 25 5 长江沿江地带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1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位置与范围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 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 200千米的范围内 是一个较为典型的 带状 区域 26 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 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地势总体比较低平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平原东西排列 各段宽窄不一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河网稠密 湖泊众多 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 水运便利 长江沿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 冬季温和 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27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 28 2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 以及西部广大地区 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 H 的格局 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 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 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29 30 3 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 长江沿岸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与河流关系密切 长江沿江城市大都是凭借便利的河运发育起来的 可以说 长江是这些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目前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 其中 上海 南京 武汉 重庆四个特大城市 是区域的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 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江上 中 下游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 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 其中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 城市密度相对较低 31 四大城市密集区 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及相应产业 长江沿江地带已经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 32 33 上海市 位于长江入海口 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目前人口有1200多万 其中城区700多万 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最大的商业中心 最大的出口基地 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区 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 今后上海将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 贸易和金融中心 34 3 沿江地带的工业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 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大工业基地 钢铁 石油化工 汽车 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 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 工业走廊 的雏形 钢铁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 安徽马鞍山 湖北武汉 重庆 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 构成了 钢铁工业走廊 的雏形 汽车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 南京 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 构成了沿江 汽车工业走廊 的雏形 35 36 5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上游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世界大河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治理 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 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 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 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时候 问题 造成土壤退化 土地肥力下降 造成水库的淤积 降低水库发电 灌溉和防洪效益 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 造成中下游江河 湖泊的淤积 加剧洪水灾害等 37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 最严重 最频繁的地区 每次洪涝灾害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巨大损失 而灾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创伤之后 往往数年难以恢复 对策 上游地区严禁毁林开荒 陡坡垦殖 同时大力植树造林 营建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中上游大力修建水库 特别是加快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洪水调节能力 中下游平原地区做好退田还湖 建设分洪工程等工作 增加蓄洪量 中下游河段加固堤岸提高防洪能力 38 长江沿岸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 近年来 随着长江沿岸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而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 使得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阅读 据实地考查 长江干流自攀枝花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女团趣味测试题及答案
- 文明就餐面试题及答案
- 慢性胆管癌的临床观察
- 物业部长面试题及答案
- 压疮护理试题及答案
- java中poi面试题及答案
- 保安服务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保安培训知识100问课件
- 烟草任务提成方案(3篇)
- 桥梁桩基返工方案(3篇)
- 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第二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教学指南
- 专门为聋哑人的语文教案
- 汽车租赁操作规程及驾驶员安全培训考核
- 肉豆蔻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药效预测
- 《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 GB/T 23862-2024文物包装与运输规范
- 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爱国课件
-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比较难)及解析
- SYT 7305-2021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