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_第1页
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_第2页
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_第3页
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_第4页
高填深挖路基监测施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1 标项目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slql-qeo-c-sz-30复 核 人 :a/o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生效日期:文件名称: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监测方案文件编号:版号:受控状态:编 制 人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11.1 、地形、地貌 .11.2 、工程地质 .11.3 、水文地质与水系 .21.4 、项目概况 .22、设计概况 .2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过程监控目的.101、高填方、软土路基监控目的.101.1 、稳定性控制 .101.2 、沉降量监控 .111.3 、地表水平位移量监控.112、深挖路堑监控目的.112.1 、指导性控制 .112.2 、预见性控制 .11四、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断面.111、高填方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112、深挖路堑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12五、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121、监测元件布置、埋设原则.122、监控元件布置 .122.1高填、软基监控元件布置.122.2深挖路堑监控元件布置.143、监控元件埋设 .153.1 、沉降板埋设 .153.2 、地表水平位移边桩埋设.153.3边坡变形监控点埋设 .16六、路基监测实施方案.161. 高填路基沉降监测实施方案.161.1 、路肩、中桩及平台沉降监控.161.2 、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方案.181.3检测周期及控制标准.202、深挖路堑监测方案.212.1 、安全监测 .212.2 、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222.3 、检测频率 .23七、监控注意事项.231、水准测量监控注意事项.232、水平角监控注意事项.243、测距注意事项 .254、深挖路堑监测 .25八、路基监控规划.261、路基监控人员配置.262、路基监控设备配 置 .27九、高填深挖路基监测质量控制.271、监测作业原则 .272、监测桩的控制 .282.1 沉降桩的控制 .282.2 水平位移边桩的控制.283、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控制.284、监测数据的控制.28十、监测资料整理及监测报告.291、资料整理 .292、资料整理 .292.1即时报告 .302.2阶段报告 .302.3最终报告 .30十一、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30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312、质量保证措施 .31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33附表.35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相关图纸;2、本项目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 );二、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1.1 、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属于广东省中部紫金县境内,山脉属于粤东莲花山支脉,场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貌, 南北两面山峦重叠, 地势较高, 中部较低并向东西两翼倾斜, 构成不大对称的马鞍形。本项目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属盆岭相间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所控制。山岭一般海拔100 500m, 大部分为森林保护区,部分地带水流丰富,山间沟谷地带标高多在100m 左右。丘间沟谷地多呈“ v”字型。1.2 、工程地质区段内出露地层不完整,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河流阶地、沟谷中分布冲洪积堆积物。沿线主要岩性有: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路线走廊带大部分处于丘陵、低山区,软土不发育,根据现场地形、地貌的调查和钻孔揭示的情况,沿线仅在局部的丘间谷底、 洼地及河流阶地内揭露有薄层的淤泥质土层, 其厚度一般较小,大部分软土为冲沟周边山体残积土体在降雨的冲刷下堆积而成, 较为松散,但软土中一般含有较多的砂粒或者砂层,透水性较好,在加载过程中, 有利于排水固结的完成。1.3 、水文地质与水系沿线气候潮湿, 降水充沛, 地表径流丰富, 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各类岩组裂隙较为发达,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 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两大类。项目标段内地下水由上部土层孔隙潜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组成。上部土层中的坡残积粉质黏土层的含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不具赋水条件,含水量小; 下部基岩的强-中风化带内,岩石裂隙发育,含一定基岩裂隙水。总体而言,标段内地下水不大,其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水位埋深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一般桥址中部谷地内水位较浅,而两端山坡上地下水位埋深较大。1.4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二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位于广东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区,东端顺接汕湛高速公路普宁至揭西段。 本项目高填方路段很多, 最大填方高度达到 47 米,且项目工期较短,土方填筑时间较短。2、设计概况本合同段为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坝段第 11 标段,位于紫金县瓦西镇,起讫桩号为 k177+210 k192+085 ,全长 14.875km 。t11 标段内有路基挖土石方约 762 万方;路基填筑,利用土石方约 639 万方;深挖路堑共计 26 段,最高挖方 59.74m ;高填路堤共计 53 处,最高填土 47.7 米。占总填方 50% ,且大多数位于软土路基上。表高填方监控统计表平台沉降板序土路肩沉降板路基沉降板路基观测墩号里程桩号段监控断面侧数量侧向数侧数量侧数量侧向数向(个)量向(个)向(个)量1k177+670右2左右2左1右1右2k177+660-k177+7622k177+720右2左右2左1右1右23k178+160左4左右2左1右1左44k178+150-k178+391k178+210左3左右2左1右1左35k178+260左1左右2左1右1左16k178+701-k178+808k178+740左3左右2左1右1左37k178+790左3左右2左1右1左38k179+030-k179+130k178+0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9k179+220左2左右2左1右1左2k179+210-k179+29010k179+270左1左右2左1右1左111k179+533-k179+623k179+580左3左右2左1右1左312k179+785-k179+582k179+820左2左1左1/左213k180+014-k180+099k180+060右1左右2左1右1右114k180+190-k180+350k180+280右3左右2左1右1右315k180+230右2左右2左1右1右216k180+620左1左右2左1右1左1k180+584-k180+07017k180+670左3左1左1/左318k180+800-k180+870k180+840左2左1左1/左219k181+010左2左右2左1右1左220k181+060左3左1左1/左3k180+930-k181+19521k181+110左4左右2左1右1左422k181+160左4左右2左1右1左4左23k181+4002+1左右2左1右1左右2+1右k181+350-k181+50824k181+450左4+1左右2左1右1左右4+1右25k181+870左1左右2左1右1左1k181+860-k181+95826k181+920左2左右2左1右1左227k182+020左3+1左右2左1右1左右3+1右k181+981-k182+087左28k182+070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右29k182+360右2右1/右1右230k182+300-k182+472k182+390右2右1/右1右231k182+440右1右1/右1右132k182+410-k182+611182+4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左33k182+550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34k182+590左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35k184+810左1左右2左1右1左1k184+772-k184+88636k184+860左3左1左1/左337k184+930左2左右2左1右1左2k184+920-k185+03038k184+980左2左右2左1右1左239k185+260左1+1左右2左1右1左右1+1右40k185+310左1+1左右2左1右1左右1+1右左41k185+228-k185+480k185+360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右左42k185+410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左43k185+460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44k188+14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5k188+190左2左右2左1右1左2k188+100-k188+31046k188+240左2左右2左1右1左247k188+290左2左右2左1右1左2左48k190+420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49k190+390-k190+630k190+470左2+2左右2左1右1左右2+2右左50k190+520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右51k191+020左1+2左右2左1右1左右1+2k190+980-k191+180右52k191+080右2左右2左1右1右253k191+55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4k191+59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5k191+530-k191+750k191+64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6k191+690右1左右2左1右1右157k191+740右1左右2左1右1右1表深挖路堑监控统计表序号里程桩号段侧向监控断面平台检测点位移检测桩备注1k177+210-k177+650左侧k177+260212k177+310313k177+360314k177+410415k177+460516k177+510517k177+560418k177+610219k177+3801110k177+355-k177+490右k177+4203111k177+4601112k177+5301113k177+490-k177+656右k177+5803114k177+6301115k178+4302116k178+390-k178+558左侧k178+4804117k178+5202118k182+1301119k182+1802120k182+086-k182+300右侧k182+2303121k182+280112223k184+635-k184+780右侧k184+650k184+700131124k184+7503125k185+0801126k185+1302127k185+056-k185+220左侧k185+1803128k185+2101129k189+7601130k189+750-k189+857左侧k189+8003131k189+8401132k190+6501133k190+69021k190+630-k190+790右侧34k190+7302135k190+7701136k191+2301137k191+27021k191+220-k191+400左侧38k191+3203139k191+3601140k191+3201141k191+3503142k191+300-k191+460右侧k191+3805143k191+4104144k191+4402145k191+487-k191+648左侧k191+5001146k191+5304147k191+5605148k191+5903149k191+6201150k191+7401151k191+7803152k191+726-k191+908左侧k191+8202153k191+8601154k178+8301155k178+8803156k178+820-k179+043右侧k178+9303157k178+9803158k179+0201159k179+310116061k179+290-k179+420左侧k179+350k179+380331162k179+4101163k179+8701164k179+9102165k179+853-k180+050左侧k179+9504166k180+9904167k180+0301168k179+8901169k179+9203170k179+880+k180+014右侧k179+9503171k180+9902172k180+6851173k180+7253174k180+663-k180+820右侧k180+7653175k180+8051176k180+8351177k180+820-k180+918右侧k180+8652178k180+9051179k181+2101180k181+194-k181+343右侧k181+2603181k181+31031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过程监控目的1、高填方、软土路基监控目的1.1 、稳定性控制填方超过 12m 均为高填方,本项目高填方路段共有53 段,通过对路基原地表实测沉降、边桩位移的综合分析,合理控制高填路基的填筑速率,达到安全、快速填筑路基的目的。1.2 、沉降量监控通过对路肩、中桩、平台、坡脚等沉降量观测,根据测定数据观测沉降趋势, 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为土石方沉降量计算提供依据1.3 、地表水平位移量监控利用观测数据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和侧向变形情况,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安全和稳定。2、深挖路堑监控目的2.1 、指导性控制通过施工安全监控,对开挖边坡沉降、位移进行实时监控,以了解由于工程扰动等因素对坡体的影响, 便于采取更为合理、 有效的支护措施, 及时指导工程施工。2.2 、预见性控制由于开挖深度较大,为评价在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及时作出预测预报,以达到安全、快速的施工。四、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断面1、高填方路基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1.1 位移边桩:按照50m 间距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一根埋设位于坡脚处, 另一根位于边沟外侧。1.2 高填方沉降板:按照50m 间距埋设在土路肩、各级填方平台处。1.3 高填方沉降观测墩: 按照 50m 间距埋设在土路肩、 各级填方平台处, 位于沉降板旁。1.4 挡墙位移观测点:采用 25 钢筋按照 50m 间距埋设在挡墙顶面 同一路段不同监控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率,更重要的便于个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深挖路堑监测内容及布置方案2.1 边坡变形观测墩:根据深挖路堑边坡长度情况,按照30-50m间距进行埋设于断面边坡坡口线外2m 处。2.2 施工安全监测:根据深挖路堑边坡长度情况,沿路线中轴线按照30-50m 间距埋设于各级开挖平台坡脚处。在安全监测同时辅以人工巡查,如:坡顶、坡面坡脚裂缝、变形,边坡渗水情况,监测点维护等2.3 边坡处置效果监测:主要包括深部位移监测、锚索应力监测等(建议由专业第三方监测完成)。五、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1、监测元件布置、埋设原则同一路段不同监控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率,更重要的便于个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2、监控元件布置2.1高填、软基监控元件布置(1) 监控范围主要监控高填路基、软基填筑过程及运营中沉降、变形。(2) 测点布置测点纵向布置:以开挖基床中心线为基准,沿路中轴线方向每50 米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且每处高填或软土路基路段不少于一个监测断面。图高填路基监测布置图测点横向布置:各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一般布置在土路肩、各级填方平台一级坡脚处。图高填路堤挡墙监测布置图1.1深挖路堑监控元件布置(1) 监测范围边坡变形主要监测范围为深挖路堑两侧边坡。(2) 测点布置各点纵向布置:以开挖基床中心线为基准,沿桥轴线方向每5 米左右设置一个变形观测点。测点里面布置:以基床开挖面为基准,第一监测点布置在开挖深度0.5m 左右, 其余测点间距 2m 左右布置,同时在底层分界线增设测点。图深挖路堑边坡监测点正面布置图图 深挖路堑边坡监测点布置图3、监控元件埋设2.1 、沉降板埋设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60 6020cm 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 。沉降板采用钢板,底板尺寸为 60 60cm0.9cm ;金属测杆直径为4cm ,测杆应与底板焊接为一体;套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 10cmpvc管。随着沉降板下沉和土石料的填补,测杆与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 度不宜超过 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 管顶高出碾压面高度30cm 。2.2 、地表水平位移边桩埋设位移边桩一般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脚外1m处,另一根位于边沟外侧,两根相距4m 。如果边沟在半坡上,则位移边桩一根埋设在离路基坡脚1m 处,另一根在第一更以外4m 处。边桩采用 12 12cm 砼预制桩, 边桩埋设深度为1.5m ,露出地面为 10cm 。埋设时采用打入法,桩周围应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在边桩顶 部应预埋不易损坏的金属测头。此外,位移边桩应做好标记并编号。2.3 边坡变形监控点埋设边坡位移基准点在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测点采用20钢筋进行布置,每层边坡开挖后即用铁锤将其须插打到边坡一定深度,以保证其在边坡开挖至边坡防护期间稳固不发生破坏为准,同时注意在施工期间对测点的保护。基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