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灵渠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汉族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 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 (湘江源头, 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 “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的美誉。一、历史背景“六王毕,四海一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征服岭南, 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 此项艰巨的任务, 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 位石匠担纲。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 使君才气卷波澜。 ”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 位石匠而留下的 “三将军墓 ”。历 4 年艰辛,这条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 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 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 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 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秦国军队对水路的利用从陕西省咸阳出发,沿汉水(汉江),顺流南下,至武汉(汉口,汉水入长江之处)。由汉口,沿长江溯流西南而上,至湖南省洞庭湖,从洞庭湖(湘江入精品资料湖之处),沿湘江溯流南上, 由永州市, 沿湘江, 进入广西全州市, 至兴安县(灵渠)。由灵渠,顺流西向,至溶江镇,进入大溶江(流向由北向南);顺流向南,进入漓江江段, 经桂林、阳朔、乐平,入桂江江段, 经昭平, 至梧州。从梧州市,若向东,则进入广东西江江段,至珠江(旧称粤江),入海口在广州;若溯流,则可西向,进入广西腹地。二、修建原理。兴安流传这样一句民谚: “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形象地概括了兴安的地理特征。兴安的地形是: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形成了“湘水北去,漓水南流”的独特现象,中间是著名的湘桂走廊。湘漓二水虽同在境内 ,但在何处筑坝分水?怎样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颇需一番缜密勘察和研究。古代修渠技术人员在作了详细考察之后,选择了湘漓二水相距 4 公里处,即今分水塘筑坝分水 ,这里水流平缓 ,有利断流筑坝 ,且地处湘江上游,水位相对要高 ,筑坝拦水后水位又进一步提高,可开渠引水直接注入漓江支流始安水。这一选择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筑拦河大坝后 ,还须打开飞来石附近的岩石,开凿城台岭及始安岭的山脚成渠, 筑秦堤至大湾陡处;挖开分水岭太史庙山(越城峤)与始安水汇合而入漓。在生产 力十分低下的古代 ,完成这些工程确是十分不易,故灵渠又名“秦凿渠”。灵渠工程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陡门以及堰坝、水涵、桥梁等,构成一个整体。铧嘴位于分水塘拦河大坝上游 ,前锐后钝 ,其形如犁铧 ,故名。铧嘴高 2.3 米, 边长 40 米,另一边一长 38 米,宽 22.8 米,由长约 1.7 米,宽厚 60 厘米至 1 米的石块砌成。上游海洋河来的水经此一分为二 ,注入南北渠。其作用是帮助大小天平合理分水 ,并使水流减缓 ,以利大小天平安全和行船。 大小天平呈人字结构 ,是截流分水、引湘入漓的关键工程。南渠一侧为小天平 ,长 130 米;北渠一侧为大天平 , 长 344 米。大小天平相交尖端正对海洋河来水方向 ,轴线间的夹角 108 度。现存的大小天平是用大块石灰岩砌成。 坝顶平铺条石 ,宽约 2 米,石与石之间镶嵌紧密 , 相接处凿有凸形凹槽 ,熔生铁水浇成铁码 ,使巨石相互联成一体 ,其后为倾斜宽 17 18 米。以长石直竖鳞比排插 ,名为鱼磷石。 它既可抗拒下泄水的冲刷 ,又可使河水带来的泥沙充填期间 ,鱼鳞石越挤越紧。这一设计符合力学原理 ,构思巧妙。大小天平的砌筑 ,提高了湘江的水位 ,使湘水能够分入漓江;与铧嘴配合 ,合理分流 , 使湘漓二水大致为三七分派 ,即三分入漓七分入湘; 大小天平均可溢洪流 ,水大时,可滚水而过流入湘江故道 ,使水位不超过渠道允许的高程 ,确保渠道安全 ,“天平”就是这个意思。大小天平坝拦河截流后 ,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便分为两支,分别入南、北二渠。南渠水从分水塘南陡而入 ,往北穿兴安县城 ,过大湾陡 ,从太史庙山折西 ,往西南流 , 沿途纳入几条漓江小支流之水后 ,至大溶江汇入漓江 ,渠道全长 33.15 公里,平均坡降 0.91%, 水面宽 6 至 50 米,水深 1.2 3 米。南渠的开凿 ,仅解决了引湘入漓的问题 ,为了使南来北往的船只顺利通航 ,除开凿南渠外 ,秦人又开凿了北渠。北渠自分水塘北陡往北 ,蜿蜒于湘江右岸冲积平原,再入湘江。北渠若直线开凿,不过两公里。但渠床比降大而破坏了铧嘴分水效果 ,入南渠的水量见将减少 , 甚至断流。所以 ,为平缓坡降 ,渠道转了两个大弯 ,大致成了两个 s 型,渠道长度延至 3.25 公里,平均坡降 1.69 ,河面宽 10 15 米。北渠虽不及南渠工程艰难 ,却至关重要。既确保了灵渠的分水效果 ,又减缓了水流速度 ,便利了舟楫往来。北渠的设计开挖 ,具有极高的科学水平。灵渠为了溢流分洪和护渠 ,除了大小天平 ,还设有一道泄水天平 ,一道溢流堰 , 南渠 13 公里处的黄龙堤 ,以及北渠湘江入口处的竹枝堰和回龙堤。 这些堤堰的作用或汇流济运 ,或泄水分洪 ,一举而数得。灵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秦堤。全长3.25 公里。堤最高处 5 米以上,即南陡至飞来石一段的社公堤,下为湘江故道 ,灵渠依托其上。 此处依山傍水筑堤 ,工程艰险,是整个工程最簿弱的环节,一直是历代维修的重点。 右为湘江故道 ,左为南渠 , 两泓清流之间的秦堤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风景如画。“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 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荡舟灵渠,对袁枚的这首诗 ,一定会有深刻的感受。陡门,即船闸,是灵渠上用来提高水位的工程设施。灵渠的陡门先于巴拿马运河和伏尔加顿河运河的水闸上千年!是世界“船闸之父”,清人陆纶在陡门口号中描述:“陡门弯弯三十六 ,二水湘漓一派分”。清楚地告诉我们 ,灵渠有陡门36 座。灵渠陡门最早的记载见于唐宝历初年(825 年)李渤主持重修灵渠时 ,初为竹木结构 ,唐咸通九年 (868 年)鱼孟威主持修渠“悉用坚木排竖”,迟至明初才改为石结构。陡门,是使船只在水浅流急的运河上航行的一项创造,是科学的工程设施 , 灵渠因此又称之为“陡河”。水涵,又名渠眼 ,俗称塘孔 ,即为渠堤下之分水兼排水涵洞。水大则以泄洪,水小则以放水灌田。古有水涵二十四,今尚存者已不多。灵渠上有诸多古桥 ,乾隆年间还有 11 座,即南渠上的粟家桥、万里桥、沧浪桥、接龙桥、肖家桥、三里桥、霞云桥、培元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事处安全培训课件
- 刺世疾些赋课件
-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课件
- 兴宾区高空安全作业培训课件
- 初会固定资产课件
- 化学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初中安全培训小知识内容课件
- 初中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内蒙古访问课件
- 内胆成型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使用吹风机课件
- 安检流程课件
-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第四期)
- 2025年财会类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资产评估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公安宣传打击黄赌毒课件
- 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2025 河北省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试题 (押题) 带答案解析
- 药品追溯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公开招聘一级造价工程师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心理测试题范文(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