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编制:程道 军批准:2010 年 2 月 17 日1 目的 :对高低压开关柜装配工序及开关柜组装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关柜的装配工序的质量控制。3 内容:3.1 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1、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组织生产的各类成套产品如:高低压开关柜、 动力箱、 配电箱、控制屏、台、母线插接箱的组装工艺过程。2、设备和工具2.1 设备:母排加工机、试验变压器、平衡电桥、搪锡炉、台钻等。2.2 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电烙铁、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力矩扳手等。3、装配规范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3.1.1 整体查看壳体是否符合合同的防护等级要求,见表1。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安装表 1ip 防护等级定义ipiii0无无150mm 手背垂直滴水212.5mm 手指1532.5mm 工具淋水41.0mm 金属线溅水5防尘,金属线喷水6尘密猛喷水7短时浸水8长时浸水3.1.2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3.1.3 门应能在大于90 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 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 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1.5 。3.1.4 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 为 1.0 , 大于 1000 为 1.5 ,门与门框之间平行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 为 1.5 ,大于 1000 为 2.0 。3.1.5 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 焊药皮应清除干净。3.1.6 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露底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3.1.7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3.2 元器件装配工艺及要求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但同批成套产品的同一型号元器件应选择同一厂家。3.2.2 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3.2.3 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规格颜色应符合原理图或接线图的规定。3.2.4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5 ,必须保证电气的飞弧对操作者及其他元器件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 操作机构应灵活, 无卡阻现象。3.2.5 所有元器件的安装必须便于操作,馈线,维修,行线。安装后元器件的铭牌便于观察,无法观察到得, 必须重做铭牌粘贴于显眼处。元器件操作时不受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带电体及其它部位。3.2.6 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和安装距离。3.2.7 同一批次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3.2.8 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3.2.9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3.2.10 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散热,飞弧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的要求。低压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2 规定。其它见表13.表 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ui(v)63a及以下大于 63a63a及以下大于 63aui60353560 ui 3005668300 ui 6608101012.53.3. 紧固件的使用3.3.1 元器件的安装一律打孔攻丝(少数经过特批的可以采用铆钉或电动自攻螺丝),特殊情况并螺帽, 不得采用电动自攻螺丝。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涂层现象, 并有防松措施, 拧紧后螺纹露出螺母或丝扣的固定板长度2-5 牙(平垫的弧面朝向螺帽) 。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3.3.2 用以与涂层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要求。3.3.3 紧固力矩见表3米制标准值(表 3螺纹直径(mm )螺栓的拧紧力矩mm )直径范围 d(mm)扭紧力矩( nm ) 2.5d 2.80.130.260.263.02.8d 3.00.160.330.333d 3.20.200.400.403.53.2d 3.60.260.530.5343.6d 4.10.470.800.804.54.1d 4.70.531.201.2054.7d 5.30.531.331.3365.3d 60.801.662.0086d 81.662.334.00108d 102.666.661210d 129.331412d 1512.61615d 2016.62020d 24242424d33注栏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空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直径的螺钉拧紧的其他螺钉。栏适用于可以用螺丝刀旋紧的螺母和螺钉。 栏适用于可以用螺丝刀以外的工具旋紧的螺母和螺钉。3.4 一次绝缘软母线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或黄,绿,红,蓝等分色线。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3.4.3 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3.4.4 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可直接连接,必要时采用 双还头压接,可不用接线鼻,mm 2 以下的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4.5 根据接线鼻的尺寸,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 1.52 )。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3.4.6 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3.4.7 尽量一个端子压线不超过两根,特殊情况下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 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 。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 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3.4.8 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3.4.9 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 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3.4.10 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 左右,拐弯处,尾端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3.4.11 注意事项:a. 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 u 型护条等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 因此在订购柜壳体时强调所有可能穿线的金属板孔均应加装, 如橡皮圈、 u 型护条等b. 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 ,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如电阻,灯泡等) 的上方。3.5 tym 母排载流量选择见表 4表 4tym 母排载流量规格载流量规格载流量规格15*31702*60*614133*60*6181920*32232*80*617133*80*6220825*32762*100*620053*100*6257430*43852*60*817543*60*8226540*45072*80*821273*80*8273640*55682*100*824843*100*8319150*56982*120*827613*120*8352450*67752*60*1020783*60*10267960*69132*80*1025173*80*10324080*612012*100*1029313*100*103776100*614692*120*1033293*120*10422260*8107280*81372100*81689120*8194960*10119780*101543100*101875120*102152注:扁平放置时 ,w 小于等于 60 mm 载流量按表数值减少5%w 大于 60mm 以上时减少 8%tmy(40 )3.5.1 tym尺寸要求见表5表 5几何2.24-2.816.0 b35.50.0340.0 b125.00-300mm游标卡尺尺3.0-4.750.050.080-25mm20%寸5.00-12.500.070.09千分卡尺14.00-25.000.10.110.1326.50-35.500.150.150.1540.00-100.000.3112.00-200.000.3%b3.5.2 当 pe 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选择截面不应小于表6 示规定。表6pe 线最小截面相线线芯截面s( mm 2)pe 线最小截面s (mm 2)相线线芯截面s( mm 2 )pe 线最小截面s( mm 2 )s 16s16 s351635 s 400s/2400 s800200800 ss/4注: 1)用于 tn-c 系统的 pen 截面积不小于10 mm 22)在成套柜内pen 不需要绝缘。3.5.3 母排连接螺丝要求。表7母线的搭接面应平整,截面不应有飞边,加工孔的边缘不应有毛刺。表 7铜排规格螺丝规格孔数孔径120164171001441580124136010(12)4(2)11 ( 13 )5012,10,(8)2(2)13,11(9)4082(1)93082(1)92582(1)9备注注意: 1)直线连接与垂直连接的不同2)元器件本身有连 接 排 及 孔 径的,随其要求。a )两排撘接面积应符合载流要求。母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存在,以防止产生尖端放电,及便于装配维护。b) 矩形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或隔板时,三相四(五)线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c) 加工母排前有的要考虑穿互感器等的要求,保证互感器方便查看变比,接线;方便固定,拆装和维修。d) 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的长度应在螺帽拧紧后高出螺帽25 牙。e) 钢垫圈与钢垫圈之间必须保持1mm以上的间隙,以防止通过钢螺钉形成闭合磁路产生涡流。f) 用力矩扳手监测,紧固力矩符合表8 规定。连接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镀锌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等,螺栓强度不低于4.6 级(高压柜,螺栓强度应采用8.8级)。表 8螺栓紧固力矩螺栓规格m8m10m12m14m16m18m20m24力矩值nm911182331395161799898127157196276343g) 母线的绝缘支撑件应能承受装置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冲击要求。绝缘支撑件的间距应不大于绝缘支撑件短路强度实验时的间距:如果无动热稳定的要求则母线也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例如,母线长度超出表9 规定表时, 中间应加固定支撑件。表 9母线固定支撑的间隔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母线宽度距离303005060060900h) 母排与母排、母排与电器接线端子的接触面之间应能自然吻合,母线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和持久的接触应力。如果不能自然贴合,不要用外力强行贴合,应当将贴合不好的母排拆下重新调整好,然后再进行装配。3.5.4 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母线的截流量如无特殊要求的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图样上有标注的, 按图样要求选用。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3.5.6 不同容量两元件间串联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3.5.7 元件容量的确定:如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等。3.5.8 高压柜 tmy 的截面选择相排不低于50*6(60*5) mm2, pe 排 50*5 mm 2以满足热稳需求。3.5.9 bv 、bvr 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表 10 。表 10截面 mm 2截流量 (a)连接电子器件规格 (根数 *线径 )mm0.5的小电流低电1*0.807*0.30平电路1.0连接电子器件1*1.137*0.43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1.5二次回路1*1.377*0.5219*0.222.5二次及 16a 以下1*1.7619*0.417/0.68主电路4.0201*2.2419*0.526.0321*2.7319*0.6410507*1.3349*0.5219*0.8216757*1.7049*0.64251007*2.1298*0.58351257*2.50133*0.585015019*1.83133*0.687017519*2.14181*0.68952251202651503101853602404353.5.11 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表 10说明: 1,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为准,母联柜及其它装有特殊电器设备的柜,当母线按此相序排列确会造成母线配制困难时,其相序排列,允许不按表列规定。2, kyn 系列高压柜统一规定最上最后的为a 相,前部的为b 相最下的为c 相。3, pe 排喷漆黄条宽150mm ,绿色宽30mm 。3.5.12 连接至元器件的母排规格按载流量选择,应符合认证产品检测报告中规定的要求。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电器元件引出端头的宽度,以保证连接部分的温升不超过极限。3.5.13 连接孔尺寸应与电器元端头相同,连接部位接触面积应不小于两个母排宽度的乘积。3.5.14 制作母排的材料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划痕、气孔、 裂纹和起皮等缺陷,对于有变形的母排应先行校正。3.5.15 根据所需长度下料打弯钻孔并去毛刺及油污等杂物后,母排接触面进行搪锡处理(有的要压麻点) ,搪锡宽度应比搭接部位多20mm 以上。3.5.16 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污物,母排连接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也应使螺母处于维护侧。3.5.17 母排连接处的任何侧面用厚度0.05mm ,宽度10mm的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对于母排宽 50mm以上者,不得超过5mm ;对于母排宽50mm 以下者,不得超过4mm 。3.5.18 一次母排应横平竖直,同一方向的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边角一律钝化成r 角,不得有毛刺及尖端现象。3.5.19 母排应包裹不同颜色的绝缘套管或涂漆并按规定贴色标以分辨不同相位。母排四面涂漆应均匀,连接处两侧相距10mm不涂漆,起点和终点应保持整齐一致,三相之间不允许超过3mm ,并无脱漆现象。包绝缘套管的连接处两侧相距10mm不套。3.5.20 对高压热缩套管要求,10kv 见表 13 规定 ,35kv见表 14 规定。表 1310kv母线用热缩管尺寸收缩前后收缩前尺寸收缩后尺寸适 用 母标称内径比标径称内壁厚普通型增 强型绝 缘标 称径内普通型壁厚增 强型绝线规格缘20/10201.201.40102.303.0020/1530/15301.201.40152.303.0030/2040/20401.201.40202.303.0040/3050/25501.401.50252.603.0050/3560/30601.501.60302.703.0060/4570/35701.501.60352.703.0070/5080/40801.501.60402.703.0080/5590/45901.501.60452.703.0090/65100/501001.501.60502.703.00100/75120/601201.601.80602.803.20120/85150/751501.601.80752.803.20150/105200/1002001.601.801002.803.20200/140注 1: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和连续长度。注 2 :适用母线规格中,分子表示适用的矩形母线的宽度,分母表示适用的圆形母线的直径。表 1435kv 母线用热缩管尺寸收缩前后收缩前尺寸收缩后尺寸适 用 母标称内径比标径称内壁厚普通型增型强绝 缘标称内径普通型壁厚增型强绝 缘线规格20/10202.00104.4020/1530/15302.00154.4030/2040/20402.00204.4040/3050/25502.20254.5050/3560/30602.20304.5060/4570/35702.20354.5070/5080/40802.20404.5080/5590/45902.20454.5090/65100/501002.40505.00100/75120/601202.40605.00120/85150/751502.40755.00150/105200/1002002.41005.00200/140注 1: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注 2 :适用母线规格中,分子表示适用的矩形母线的宽度,分母表示适用的圆形母线的直径。3.5.21 一次电气设备与母线及其他带电导体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5 的规定。表 153.5.22 带电体对绝缘体的距离3.5.23 爬电距离lt=a*lf*ur*kd中压爬电比mm/kv见表 1612kv/30mm;24kv/60mm;40.5kv/60mm。表 16有机绝缘纯瓷备注(特殊除外)0 类设计16141 类设计18162 类设计2018lt 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a 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相对地1.0相对相3断口1.0反相1.15 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mm/kv,按 2 类设计执行 .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kvkd直径的校正系数取 13.5.24 高压柜的安装必须符合“五防”要求1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 (合)接地线 (接地开关 ); 防止带接地线 (开关 )合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3.5.25 注意事项a、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b、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c)、低压主母线间电气间隙规定为20mm.3.6 二次配线工艺配线前, 先根据图纸给元器件标号。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方的金属构架上,如元件上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3.6.1 根据过门线、 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活动线束采用bvr 系列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ccc 认证合格的产品。3.6.2 低压过门pe 线除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区外一律用2.5mm 2bvr 黄绿线,高压则需6mm 2铜编留有适当余,保证活动门开启到位即可。元器件本身有pe 或接地要求的,根据相关要求采用相关截面积的黄绿线或铜排或铜编(如 ggd刀开关手柄旋转的孔座,高压互感器的底座,双电源的底座,万能断路器的框架,避雷器底座,互感器的星点,浪涌保护器的出线等等 )。3.6.3 pe的连接一律并联到pe 排(即分别单独接到pe 排上,不得串联后接至pe 排)。3.6.3 电压回路导线截面选用1.5 mm 2,电流回路选用2.5 mm 2 的导线(有特殊要求的计量回路等除外) ,弱电信号线路一律采用屏蔽线,且屏蔽层一段必须就近良好接地。特殊情况按要求选用,但应符合相关认证要求。3.6.4 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一段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段放有 100 150mm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放线时尽量利用短、零线头,以免浪费。c. 元器件自带引线的(如电铃,排风扇等),必须安装端子,引线通过端子与外线联接。3.6.5 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弯曲时对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 倍的导线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根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3.6.6 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u 型护条等。3.6.7 导线束用缠绕管绕扎,保护导线不受损坏,线束里的导线相互间不得有绞缠现象。塑料缠绕管捆扎线束可根据线束直径选择适当材料见表14 ,缠绕管捆扎线束时,每节间隔510mm ,力求间隔一致。缠绕管的接头处留在不可见部位。表 17表 17pcg1-66-1210根线塑料缠绕管pcg1-12pcg1-2012-2020-282030根线根线3.6.8 活动线束多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小极限范围内活动时,不允许出现线束松动、拉伸和损坏绝缘等现象。3.6.9 线束固定点的间距水平不得大于300mm ,垂直不得大于400mm 。3.6.10 活动线束的活动部位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减少活动部位的长度和减少活动时线束的弯曲程度。3.6.11 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以确保连接可靠性。3.6.21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烫锡插入接线盒孔内。导体在接线盒内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3.6.13 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 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1.0 2.0mm ,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接线鼻子),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1.0 2.0mm 。3.6.14 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 承载电流的接线鼻子线一律用“o”型类封口的,不得使用开口鼻子3.6.15 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有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末端装以档板。 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者如何正确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绝缘材料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模板简约清晰
- 委托资金保管合同范本
- 股权设计咨询合同范本
- 承包平台经营合同范本
- 核酸采样人员合同范本
- 解除卖买合同范本
- 客户销售产品合同范本
- 木材搬迁合同范本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