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题目_第1页
遗传学复习题目_第2页
遗传学复习题目_第3页
遗传学复习题目_第4页
遗传学复习题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学复习资料1. 遗传学 :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2. 遗传 : 亲子间以及子代间的相似现象。3. 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4. 减数分裂: 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的过程。6.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7. 基因座: 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8. 完全显性: f1 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f1 代区别开来的现象。9. 不完全显性: f1 代所表现的性状趋向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性状的现象。11. 共显性 :f1 代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双亲的性状融合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的现象。12. 基因互作 :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时,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13. 互补作用: 多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的现象称为互补作用。5. 复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 3 个或 3 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14. 累加(积加)作用:是指当两对显性基因单独存在时生物体表现为同一种显性性状,同时存在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而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则出现第三种性状的现象。精品资料15. 重叠(叠加)作用:当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这种作用被称为叠加作用。16. 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是显性基因,它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是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抑制作用,前者被称为抑制基因,而由此所决定的遗传现象被称为抑制作用。17. 多因一效 : 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18.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19. 基因定位 : 利用杂交,侧交和自交,分别求出基因间的交换率和相对距离,然后在染色体上确定基因间的排列顺序,这一过程称为基因定位。20. 连锁遗传 :在遗传时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更多的机会联系在一起遗传,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成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基因的互换。21. 交换 :22. 染色体组 : 二倍体生物一个正常配子中所含的全部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称为基数,以x 表示。23. 剂量补偿 : 指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达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24. 性连锁(伴性遗传): 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25. 转化 : 是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 )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donor) 的染色体片段, 并将此外源dna 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26. 接合 : 在原核生物中,接合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27. 性导 : 是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 dna 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28. 转导 : 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29.f 因子 :f 因子是一种质粒,由环状dna 双链构成,含有50-80个基因,全长94.5kb , 其中约 33kb 编码着与质粒转移有关的功能。30. hfr: f 因子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一定部位,并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这种细菌称hfr 菌(高频重组菌) 。31. 普遍性转导:供体细菌染色体dna 的任何基因或任何片段都有可能被噬菌体转入受体菌的过程。33. 数量性状 : 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34. 质量性状 : 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35. 单倍体 :凡体细胞中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就叫单倍体。36. 整倍体 : 如果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以二倍体产生的正常配子的染色体数为单位进行增减时,称为“整倍体 ” 。整倍体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基本染色体组(x)整数倍的个体。37. 狭义遗传率: 群体中某数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32. 特殊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是指一些温和噬菌体只能转导细菌染色体基因组的某些基因, 或者只是对噬菌体在染色体基因组整合位点附近基因的转导。38. 杂种优势 : 即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等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双亲平均值的现象。39. 母性影响 : 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使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现象叫做母性影响又叫前定作用。简答题1. 简述减速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答: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通过减数分裂,既可以实现遗传物质在上下代之间传递的稳定性,也可以实现遗传物质重新组合所产生的丰富变异,增强物种的适应性。2.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 ( 1)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最普遍的形式,而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2 )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等,dna 数目减半; 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dna 都是母细胞的一半;(3 )一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产生二个子细胞,而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的分裂来完成,故形成四个子细胞(称四分体)(4 )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配对、交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无此现象。3.请列举减数分裂前期i 包含的5 个时期及其主要特征?答: 前期:可进一分为五个时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形成二价体粗线期: 完全联会配对,染色体明显缩短变粗,分散在核液中。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 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或四联体(tetrad). 在二价体中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 ,互称为姊妹染色体。而不同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姊妹染色单体。此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相互交换。双线期: 四合体继续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分开,但交叉处仍相连, 这种交叉现象是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某些片段在粗线期发生相互交换的结果。后期:由于附着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上的纺锤丝的牵引,同源染色体彼此向两极方向分开,即同源染色体中的二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使两极分别得到一半染色体,实现了2n 数目的减半(n)。这时每个染色体还是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因为它们的着丝点并没有分裂。4. 简述伴性遗传的主要特点?答:( 1 )、正反交f1 结果不同,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 )、性状的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3 )、表现交叉遗传(绞花遗传):母亲把性状传给儿子,父亲把性状传给女儿的现象。5. 人和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 : 1 ,怎样解释?答: 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 ,女性性染色体为xx 。男性可产生含x和 y 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 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 生含 xy 和 xx 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 男女性比近于1: 1。6. 转导和性导有何不同?答:转导是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并通过感染而转移到另一个受体菌内;性导是hfr菌株中f 因子的错误环出,产生了携带有供体菌遗传物质的 f因子,接合时随f因子的转移而使供体菌遗传物质导入到受体菌中。7. 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是什么?答: . 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性: . 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 . 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8.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是什么?答:质量性状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上的影响,它们在群体内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杂交后代的个体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各个个体的差异一般呈连续的正态分布,难以在个体间明确地分组。9. 简述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答:( 1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2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3 )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 (4 )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10. 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与显性学说有何区别?答:超显性假说其中心意思是说杂合性本身就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即杂合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生理、生化反应能力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任何一种纯和类型,这种杂合等位基因不论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都表现出优势。11. 什么是杂种优势?举例说明。答: 即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等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双亲平均值的现象。比如抗逆性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等12. 为什么单交换最多只能产生50% 的重组基因型?答:一个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形成的四个减数分裂产物有一半是重组基因型;而没有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只产生亲本型配子。两个特定基因区域的交换不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所有孢母细胞中, 总是只有部分孢母细胞发生交换。即使所有的孢母细胞都在该区域发生交换,重组基因型也不会超过总配子数的50%13. 述普遍性转导与特异性转导的差异?答:普遍性转导:通过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任何dna 片段的误包,而实现其遗传物质性状传递至受体的转导现象。特异性转导: 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中,并获得表达的转导现象。14. 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方式有哪些?答: 转化:由外源性dna 导入宿主细胞,并引起生物类型改变或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的过程。接合:当细菌与细菌相互接触时,质粒dna 就可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转导: 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 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计算题1. 玉米种子的有色(c )与无色( c ),非蜡质( wx )与蜡质( wx )胚乳,饱满(sh)与皱粒( sh )是 3 对等位基因,这无色,非蜡质,皱粒3 个基因杂合的植株用三隐形亲本测交后得到下面的结果:84无色,非蜡质,饱满974无色,蜡质,饱满2349无色,蜡质,皱粒20有色,蜡质,皱粒951有色,蜡质,饱满99有色,非蜡质,皱粒2216有色,非蜡质,饱满15总数6708(1 )、确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是)(2) 、假设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ccwxwxshsh、ccwxwxshsh)(3) )、如果存在连锁,绘出连锁遗传图。不考虑颜色 ,wx和 sh的重组率rf=(974+20+951+15)/6708*100%=29.2%;不考虑蜡质还是非蜡质 ,c和 sh的重组率rf=(84+20+99+15)/6708*100%=3.24%;不考虑饱满还是皱粒c和 wx的重组率rf=(84+974+951+99)/6708*100%=32.44%画图:(4) )、是否存在干扰,如果存在,干扰值是多少?实际双交换值为=(15+20)/6708*100%=0.52%;理论双交换值=3.25%*29.2%=0.93%,存在干扰。所以干扰值 =1-c=1-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1-0.5%/(3.25%*29.2%)=0.442. 在果蝇第三染色体上有决定菜豆形眼的隐性基因k 和决定鲜红眼色的隐性基因c,在这两个基因之间是决定黑檀体的隐性基因e,同型合子菜豆形、鲜红色眼雌蝇与同型合子黑檀体 杂交,其三因子杂种f 1 雌蝇然后进行测交,4000 个测交一代有如下类型:1761菜豆形、鲜红眼128菜豆形眼、黑檀体1773黑檀体138鲜红眼97菜豆形眼6豆形、鲜红眼、黑檀体89鲜红眼、黑檀体8野生型( 1 )确定双亲和f1 三因子杂种的基因型( 2 )估算图距并作连锁图( 3 )并发率是多少?( 4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是否有干涉发生。3. 果蝇中,正常翅对截翅(ct)是显性,红眼对朱砂眼(v)是显性,灰身对黄身(y)是显性。一只三隐性(ct, v, y)雄蝇和一只三杂合雌蝇(+/ct v )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黄身440黄身朱砂眼截翅1710黄身朱砂眼50朱砂眼300野生型1780黄身截翅270朱砂眼截翅470截翅55( 1 )写出子代各类果蝇的基因型。黄身截翅、朱砂眼截翅、野生型的基因型分别是(ct + y/ct v y )、( ct v +/ct v y )、( +/ct v y)( 2 )分出亲组合,单交换,双交换类型。野生型,黄身朱砂眼截翅是亲组合;黄身,朱砂眼截翅,朱砂眼,黄身截翅是单交换类型; 黄身朱砂眼,截翅是双交换型。( 3 )写出 ct v y基因连锁图。ct-v 间 rf=13.3%,ct-y间 rf=20%,x-y间 rf=29.16%( 4 )并发系数是多少?(20 分 ) 并发系数 = (55+50 )/50754. 在蕃茄中,基因o、p、s 是在第2 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 与三隐性个体进行测交(野生型用+表示),得到下列结果:+s+p+pso+o+sop+ops73348296110230663共计: 1000问:a 、这三个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为多少?并画出连锁图。p-o 之 间 =( 110+96+4 )/1000=21%;o-s 之 间 =(73+63+4 ) /1000=14% ;o-p 之 间 =( 110+96+73+63+2*4) /1000=35%p21o14s+b 、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po+/po+ 和+s/+sc 、并发系数与干涉值为多少?并发系数 =0.4%/ ( 21%*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