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学院教育方向2013级1班 张倩 20201338030014早恋文献综述报告一、早恋的基本概念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早恋行为是指在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早恋”是一个本上概念,它是一个60年代开始产生并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概念。(阚志强,2000)由此可见,在中国对中学生恋爱的看法不够全面,不够端正。二、早恋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1、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 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不但形态、生理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而且个体心理也发生剧烈变化,开始对性意识发生兴趣,对两性关系已有朦胧意识,但又不十分清楚。他们由对同性好感转向对异性好感,容易出“早恋”现象。(王英春,顾喜芹,2007) 2、模仿心理由于当今文化市场上的各种文化产品良莠不齐不良的音像制品和地摊文学等文化垃圾对学生思想毒害极深。(申卫平,2007)(二)外部原因 1、社会越向前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就越开放。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的活动范围、接受信息的量扩大人与人的交往就越频繁。频繁的人际交往的结果是异性交往机会的增多这自然使“早恋”的概率上升。(梁卓欣2005) 2、成人诱因。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是无意的刺激诱因。 3、现行教育机制。长期以来,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机械地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却漠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性健康的教育。(林文,2005) 三、早恋的影响(一)负面影响 1、影响学习。众多的调查表明,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着,再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 (雷相渝,2007) 2、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中学生谈恋爱时一般会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形象,男同学喜欢显示自己的大方。在得不到父母资助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事情(康成,2004)(二)正面影响1、从心理学角度看,恋爱这种体验往往随之会升华成对生命的尊重、对恋人的责任、对人生幸福的理解。这是认知的进步。2、从社会学角度看,少年渴望异性的交往,异性的交往给双方带来智力的互补、性格的互补和感情的欢愉,同时引发他们比较同性交往和异性交往的区别,学习交往的方式,把握感情的分寸,一旦由群体交往发展到一对一交往恋爱关系以后,他们将承受社会环境的种种暗示,遭遇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层层约束,他们将不得不审视自己的感情经历,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设想坚持、放弃、妥协、抗争或是改换交往方式等之后产生的后果,选择既不背叛感情又能被环境接纳的适宜对策。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化成熟度,将受到严峻的考验。生活难题逼迫他们加快社会化的步伐。(闵乐夫,2002)3、中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不应把它看成是“早恋”而应该把它当成“早练”即让学生在穴校学习阶段就开始练习异性之间的交往。经历“早恋”,不论结局如何这段恋情都会提供给当事人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加快了他们的社会成熟。(陈一筠,1991) 四、如何正确对待早恋(一)、学生自身1、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异性之间过多的单独交往容易陷入爱情的盲区滑入异性交往越轨的深渊。因此应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男女同学之间自然交往,适度交往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2、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认真搞好自己的学习。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形成自信、乐观、进取、开拓的心理品质。(满洁,2006)(二)、家庭方面1、孩子出现早恋现象,如果父母耐心倾听和信任尊重,可能会提醒孩子反思自己情感的选择;而父母急躁的审问和粗暴的干涉,能把本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催化为恋人关系,甚至是更糟的情况。2、家长还应更新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一切从尊重、理解孩子的感情出发,指导青春期的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而一旦出现早恋现象,也不要硬性扼制,而是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尽快走出情感误区。(满洁,2006)(三)、学校方面1、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性教育使学生通晓某些性心理知识,并正确对待自己身体发育的变化。青春期教育要与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通过教育使他们明白青春期的情感应受到道德和理智的控制。同时开展心理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心理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用科学知识帮助他们解读青春的疑惑。2、教师在对待早恋问题,给予积极恰当的指导。如果出现学生早恋,教师不要一味地压制,也不要听之任之,而是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邓良勇,2007)3、对于早恋现象,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高压强制的政策,以正面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自我教育、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早恋问题不再神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正确面对早恋问题,从而摆脱早恋的困扰,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李冰玲,2007) 参考文献:1、阚志强.慎提“早恋”J.山东教育科研,2000,12. 2、梁卓欣青少年的“早恋”问题与教育浅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3. 丘彩萍 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早恋问题.J.中国当代医学,2007年7月第6卷第14期,第106 4、林文.对青少年“早恋”问题的理性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1). 王英春,顾喜芹.初中生“早恋”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7年4月,第44-45页5、满洁.浅谈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2 6、申卫平:中学生早恋调查及分析,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集7、郑春梅.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危害及预防.J.吉林教育,2007年10月,第57页8、康成:浅析青少年早恋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4): 51535 9、王海花.中学生早恋现象及心理导航.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年 12期,第154-155页15李海洋.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A.理论观察,2007年第3期,第 187-188页10、雷相渝:浅谈中学生“早恋”J,成功(教育), 2007年01期11、闵乐夫.对“早恋”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 J.中国性科学,2002, 3(1): 811 1812、12、陈一筠:对青春期男女交往的正确引导J,中国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报废汽车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工旅游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微型线材指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商户贷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家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椰壳碳块滤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杆用密封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轴螺旋叶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公共住房保障资格商品房购买资格转移合同
- 企业级电源补充保障合同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题型突破提高类型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结合求不等式解集与面积(原卷版+解析)
- 扬州酒店行业分析
- 护理亚专科工作汇报
- 动态血糖管理-动态血糖监测CGM
- 2023年江苏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真题(答案详解)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 2022年陕西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题(原题)
- 一带一路论文参考文献(70个范例参考),参考文献
- 销售谈判技巧课件
- 无锡鼋头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