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1页
财务制度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2页
财务制度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3页
财务制度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4页
财务制度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制度应知应会 财基处朱敏丽2014年5月21日 Page 2 提纲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1 局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2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3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有关条例 4 Page 3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的构成 1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的特点 2 Page 4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2013年11月25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首次将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光荣传统提升到了法规的高度 就是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 严格的制度执行 强有力的监督检查 严厉的惩戒机制 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 基本法 涵盖范围最广 法律效力最高 它作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牵头管总的法规 坚持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涵盖了党政机关公务活动及其经费管理的的各个重要方面 对机关财务工作提出了更新 更全 更高的要求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的构成 Page 5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之后 各项配套制度陆续出台 逐步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目前该体系包含1个条例 1个规定和5个办法 涵盖了会议 培训 国内国外 公务接待 差旅 国外公务活动的全过程 近期可能出台的其他配套制度 预算管理 公务用车 办公用房等 同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 及新修订的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等新政 要求从2014年起施行 强化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 包括经费支出 的监管及对权力的制衡 同样可纳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中 Page 6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1个条例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13年11月25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中办发 2013 22号 2013年12月8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1个规定 Page 7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财行 2013 286号 2013年9月13日 财政部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 5个办法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 财行 2013 516号 2013年12月20日 财政部 外交部印发 Page 8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管理办法 财行 2014 4号 2014年2月25日 财政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印发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财行 2013 531号 2013年12月31日 财政部印发 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 财行 2013 523号 2013年12月29日 财政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公务员局印发 Page 9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国家统计局及湖南省依照以上规定相继出台了细化管理办法 Page 10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二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的特点 规范的领域更宽了 1 审批的步骤更严格 2 制度间的衔接更紧密 3 监督问责的环节增强 4 条例 五大关键词 预算 制度 改革 严控 监督 Page 11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1 规范的领域更宽了 会议费办法 在现行会议分类的基础上 增加了 四类会议 将对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全部纳入了办法的规范范围 实现了对各类会议的全覆盖 而适用范围包括了全口径的中央和国家机关 实现了对所有中央单位的全覆盖 培训费办法 适用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及 公务员培训规定 试行 规定的各类培训 适用范围确定为 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面向本部门本系统或与本部门本系统业务相关人员的岗位培训 任职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 初任培训等3个月以内的培训 差旅费办法 则将适用范围由副部级及以下人员调整为部级及以下人员 Page 12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2 审批的步骤更严格 新规强调 一首一尾 审批 首先 在计划审批上要求更细致 差旅费办法 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差旅审批制度 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 同时 规定工作人员出差必须按规定经单位领导批准 未经批准的 不得出差 不予报销差旅费 会议费办法 要求 强化年度会议计划和预算管理 进一步明确了二类会议计划的报批程序 建立三类会议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 明确规定四类会议应当审批后执行 并列入单位年度会议计划 培训费办法 规定 单位培训部门提出年度培训计划 需经预算控制后 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 党委 会议批准 执行中确需临时增加培训及调整预算的 要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批 Page 13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 在报销环节的规定同样严格而具体 差旅费办法 规定 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 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不得向下级单位 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 同时 明确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 不得报销住宿费 住宿费 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 根据 关于加强公务机票购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财库 2014 33号 公务外出人员应优先购买通过政府采购确定的我国航空公司航班优惠机票 使用公务卡购票 应提前在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进行公务卡注册或通过电话注册 中央单位从6月1日起 省级单位在年底前实施 会议费办法 对会议费报销凭证做出了细化规定 即会议费报销时须附会议审批文件 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单 定点饭店等会议服务单位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 电子结算单等凭证 培训费办法 明确要求 对未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的培训 不予报销 报销须附培训通知 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 讲课费签收表等费用原始明细单据 讲课费 小额零星开支以外的其他培训费用 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 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Page 14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3 制度间的衔接更紧密 培训费办法 规定 培训费开支标准的确定 既要勤俭办培训 严格控制支出 又要实事求是保障培训基本需要 此次提出的培训费综合定额标准 实行分项核定 总额控制 这一标准与三 四类会议标准相衔接 也与之前大多数单位培训实际上参照会议费标准的情况相衔接 差旅费办法 坚持差旅费管理与公务接待等制度相结合 国内差旅住宿 伙食补助标准与公务接待住宿 餐饮标准 会议住宿 用餐标准等相衔接 而差旅费的适用范围 也注意到与中组部正在牵头制定的省部级干部有关待遇的规定等制度相衔接 Page 15 一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4 监督问责的环节增强 差旅费办法 增加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内容 强化了单位的内部监督职责 并明确规定 对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 违反规定的 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追究相关负责人 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涉嫌违法的 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会议费办法 第六章从六个方面明确了会议费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严格约束了十一个方面的行为 并明确规定了 对有违反办法规定的六种行为之一的 依法依规追究会议举办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Page 16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二 局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局基本经费分类 1 经费开支审批流程 2 经费联审会签制度 3 经费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4 Page 17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按人数安排的经费 主要开支处室日常费用 按各处室项目安排的经费 用于开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生的费用 各处室从部门争取的经费 用于开支完成专项工作发生的费用 用于开支完成全局性或涉及多个处室的重点工作发生的费用 处室基本经费 处室项目经费 部门专项经费 局公用经费 一 局基本经费分类 Page 18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处室基本经费 实行处长负责制 由开支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财基处会计审核 出纳支付 严禁超预算审批支出 单位主要负责人 财基处会计审核 财基处出纳支付 二 经费开支审批流程 Page 19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处室项目经费 由项目开支单位联审小组和主要负责人签字财基处会计审核财基处处长签字 万元以下报分管 协管 财务局领导签字 万元之间需报局长签字 万元以上需事先提交局党组会研究通过 单位主要负责人 分管财务局领导签字 财基处出纳支付 1万元以下 局长签字 1 5万元 局党组会研究 5万元以上 出纳 财基处会计审核 财基处 财基处处长签字 Page 20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局公用经费及部门专项经费 开支需要以呈批件形式提交经费申请报告 并按资金额度来确定审批程序 报销审批程序同纳入处室项目经费 普查经费报销 1万元以下报分管普查的局领导签字 1 5万元之间还需分管财务的局领导和局长签字 5万元以上需事先提交局党组会研究通过 提交呈批件 财基处审核 分管财务局领导签字 财基处出纳支付 1万元以下 局长签字 1 5万元 5万元以上 局党组会研究 单位主要负责人 Page 21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会议经费 所有会议费开支都需要以呈批件形式按程序报批 并报请局长最后审定 会议费开支之前要进行预算核准 会议费应先从处室基本经费和处室项目经费中支出 如经费确实不够 应在会前以呈批件形式按会议审批程序报批后 超支部分从局公用经费中支出 报账需要呈批件 预算审批单 会议通知 与会人员签到单 会议合同 发票及明细单 除会务组人员外 本地人员不得住会 局长审定 财基处出纳支付 提交呈批件 根据经费支出渠道选择报账审批流程 事前 财基处核定预算 Page 22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公务接待费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单位接待的 由派出单位向接待单位发出 湖南省统计局公务接待函 实行一函一单报账制 接待处室应凭公函接待 在公务活动结束后 如实填写 湖南省统计局公务接待清单 实行对口接待 办公室负责从局公用经费列支的公务接待 由办公室主任 分管局领导和局长逐级审签 处室负责的公务接待 由处室主要负责人审签 在处室核定的公务接待额度内凭据报销 填写公务接待清单 局长签字 办公室主任签字 财基处出纳支付 办公室接待 处室主要负责人签字 处室接待 分管局领导签字 财基处会计审核 Page 23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差旅费 局机关工作人员到长沙市区以外的公务外出实行审批制 除全局统一抽调的出差 出差人员的差旅费一律从处室责任经费中开支 司机的差旅费由用车单位承担 过路过桥 停车等费用从服务中心统管的公务用车费用列支 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 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 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报销 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 住宿费 高铁和机票支出等用公务卡结算 公务外出审批 出差批准人签字 财基处会计审核 财基处出纳支付 填制差旅费报销单 Page 24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由处室呈报用于全局性公用经费开支的项目也应由呈报单位联审小组负责会签 处室基本经费 处室项目经费 专项经费 课题经费 统计学会经费和局公用经费等开支均需联审会签 经费联审会签小组成员由各单位民主推荐产生 处室人数在7人以上的推荐5人 处室人数在3 7人的 推荐3人 处室人数在3人以下的 由局财基处指定1人与该处室人员共同组成经费联审会签小组 各单位联审会签人员名单由处室负责人签字 加盖单位公章后交财基处审核备案 如果处室发生人员变动 需要调整处室联审会签成员时 应及时告知财基处 三 经费联审会签制度 Page 25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四 经费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Page 26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Page 27 二 经费开支有关规定 审批 会议 培训 出差 政府采购 合同 验收 采购产品和服务 签收 劳务 签到 Page 28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公务卡改革有关文件 1 公务卡强制结算规定 2 公务卡使用规范 3 可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况 4 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5 Page 29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湖南省统计局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管理办法 湘统办 2012 42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 湘财库 2012 8号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统计部门中央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的通知 国统办财务字 2012 27号 一 公务卡改革有关文件 Page 30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 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 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适用于授权支付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务支出 凡属中央和省级预算单位 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 应按规定强制使用公务卡结算 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结算 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 仍使用转账方式 1000元以上的支出 原则上要通过转帐支出 二 公务卡强制结算规定 Page 31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持卡人应在公务卡信用额度内 先通过公务卡结算 并取得发票等财务报销凭证和有关银行卡消费凭证 银联小票 持卡人使用公务卡消费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 应早于发卡行的还款限期5个工作日以上 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能转帐的支出 最好不要使用公务卡 不能转帐的支出尽量使用公务卡 减少现金支出量 三 公务卡使用规范 Page 32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在县级以下 不包括县级 地区发生的公务支出 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区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公务支出 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支出 签证费 快递费 过桥过路费 出租车费用等 从严控制不使用公务卡结算支出事项 除以上情况外 因特殊情形确实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公务支出 均应事先报经财务处批准 支出金额超过5000元的应报经财务分管局长或局长批准 必要时报销申请人应提供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证明材料存入会计档案保存 四 可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况 Page 33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五 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Page 34 三 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 Page 35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公务员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规定 1 党员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规定 2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3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 4 Page 36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35号 第五十三条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七 贪污 行贿 受贿 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八 违反财经纪律 浪费国家资财 十四 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 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一 公务员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规定 Page 37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5号 第二十三条有贪污 索贿 受贿 行贿 介绍贿赂 挪用公款 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 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 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违反财经纪律 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给予警告处分 情节较重的 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十七条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 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 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 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开除处分 Page 38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 条例中 用第二篇中六至十五章的篇幅 详细规定了党员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及其处分 第八章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七个方面 第七十二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非本人经管的国家 集体和个人财物 或者以购买物品时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国家 集体和个人财物 或者无偿 象征性地支付报酬接受服务 使用劳务 第七十四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 不登记交公 二 党员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规定 Page 39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七十五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其父母 配偶 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受对方财物的 第七十七条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 第七十八条挥霍浪费公共财产 一 用公款旅游或者以考察 学习 培训 研讨 招商 参展等名义用公款出国 境 旅游的 二 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 健身活动的 三 购买 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 四 有其他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的 第八十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第八十一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 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Page 40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九章贪污贿赂行为 五个方面 第八十三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 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 窃取 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第八十五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 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九十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给予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 第九十二条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介绍贿赂 第九十六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Page 41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十一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五个方面 第一百一十六条个人借用公款超过六个月不还的 追还所欠公款 情节较重的 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但确因生活困难到期无力归还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七条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 第一百一十八条党和国家机关违反有关规定 在对内对外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上交而不上交的 第一百二十一条违反有关规定为他人提供担保的 第一百二十二条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Page 42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27号 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使用 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第八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 擅自占有 使用 处置国有资产的 第十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及国家有关规定 擅自提供担保的 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 转借 串用 代开财政收入票据 伪造 变造 买卖 擅自销毁财政收入票据 伪造 使用伪造的财政收入票据监 印 制章等 三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Page 43 四 财务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