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鼻炎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鼻炎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鼻炎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鼻炎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桔梗元参汤- 桔梗(三钱) 元参(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五味石膏汤- 五味(一钱)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半夏(三钱) 元参(三钱) 茯苓(三钱) 桔梗(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 胃寒,加干姜。 -黄芩贝母汤- 黄芩(三钱)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三钱,去心) 煎半杯,热服。 治鼻孔发热生疮者。 -苓泽姜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生姜(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橘皮(三钱) 柴苏叶(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甘草5,炙桂枝4,炒白芍6,茯苓10,蔓荆子10,荆芥8,防风8,秦艽8,法半夏6,橘红8,白芷6,苍耳子8,远志6,石菖蒲8,炒白术6,杭白菊10,生姜5片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 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这个治鼻炎的方子叫桔梗元参汤,是治疗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方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就这么个方子,基本属于食疗的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我给各位解解,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方子。黄元御认为是这个圆圈转得不大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现鼻塞等症状。中医以前也说过:九窍不和,皆属脾胃。就是这个道理。辛夷花15g、双花15g、公英15g、地丁15g、防风10g、蝉蜕5g、黄芩10g、丹皮8g、白鲜皮10g、桂枝8g。煮药时用药汽熏鼻,药液放凉后洗鼻腔。黄芪10防风10白术10白芍15黄柏10桔梗元参汤清朝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治疗鼻炎的方子,成分为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编辑本段关于鼻病根原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卷八中将鼻病根原解释为下:鼻病根原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宗气在胸,卫阳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者也。肺降而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肺气初逆,则涕清,迟而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郁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谓之鼻痈,皆肺气逆行之所致也。其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是谓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语。)肺气之郁,总由土湿而胃逆,胃逆则浊气填塞,肺无降路故也。 四种鼻病的对应药方桔梗元参汤: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用法:煎半杯,热服。 五味石膏汤: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用法:煎半杯,热服;胃寒,加干姜。成分:五味(一钱)、石膏(三钱)、杏仁(三钱)、半夏(三钱)、元参(三钱)、茯苓(三钱)、桔梗(三钱)、生姜(三钱)。 黄芩贝母汤:治鼻孔发热生疮者。用法:煎半杯,热服。成分:黄芩(三钱)、柴胡(三钱)、芍药(三钱)、元参(三钱)、桔梗(三钱)、杏仁(三钱)、五味(一钱)、贝母(三钱,去心)。 苓泽姜苏汤: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用法:煎半杯,热服。成分:茯苓(三钱)、泽泻(三钱)、生姜(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橘皮(三钱)、柴苏叶(三钱)。编辑本段桔梗元参汤解该方子属于食疗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黄元御认为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圆圈转得不太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症状。中医以前也说过:九窍不和,皆属脾胃。(本段摘自罗大伦神医这样看病)1外感风寒治法:疏风散寒,辛温通窍。方药:苍耳子散(济生方)加减。苍耳子9g,辛夷9g,羌活9g,防风9g,藁本9g,川芎9g,白芷15g,细辛3g,升麻9g,本通6g,甘草6g。咳嗽重者加紫苑,款冬花;挟湿者加藿香,佩兰。2外感风热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合苍耳子散加减。菊花12g,桔梗9g,连翘9g,杏仁9g,薄荷9g,桑叶9g,苍耳子9g,白茫15g,黄芩9g,甘草9g。咽痛者加射干,马勃;涕黄带血者加生地,银花。3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治法:温肺益气,祛风通窍。方药: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加味。人参9g,黄茂15g,白术9g,炙甘草9g,细辛3g,白芷5g,苍耳子9g,鱼脑石15g,桔梗9g,诃子6g。4脾气虚,邪滞鼻窍治法:健脾利湿,祛风通窍。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党参9g,茯苓159,白术9g,淮山药30g,炒扁豆9g,莲子15g,薏苡仁30g,石菖蒲9g,苍耳子9g,陈皮9g,湿重者加泽泻,车前草;有寒象者,加荆芥、细辛。5邪毒久留,气滞血瘀治法:调和气血,行滞化瘀。方药:当归芍药汤(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耳鼻喉科学)加味。当归12g,赤芍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辛夷花9g,白菊花12g,薄荷9g,黄芩9g,茯苓15g,泽泻12g,白术9g,甘草6g。肺气虚者加黄芪,诃子;热重者加黄芩、贝母;头痛者加白芷,藁本,蔓荆子。二、其他疗法(一)外治1滴鼻:辛夷花滴鼻液:辛夷花100g,水煎一次余300ml,去渣,过滤,加入适量防腐剂,装瓶备用,日3次,每次12滴。(中医耳鼻喉科学广州中医学院编)。复方鹅芩滴鼻液:鹅不食草90g,黄芩90g,金银花90g,辛夷90g,白芷90g,川芎60g,细辛45g,甘油300ml,配制成1000ml液体,瓶装滴鼻(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6):305)2碧云散吹鼻:每日34次。碧云散(医宗金鉴):鹅不食草、川芎、细辛、辛夷花、青黛共研细未。3下鼻甲注射:毛冬青注射液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每侧2ml,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中医耳鼻喉科学山东中医学院编)复方红花注射液:红花,当归、赤芍、辛夷,配制成每ml含1g的注射液,于下鼻甲粘膜下每侧注入1ml,每周2次,216次为一疗程(辽宁医学杂志,1993;7(4):213)。下鼻甲表面粘膜麻醉后注入1530ml中药消痔灵,一周后见下鼻甲硬化缩小,效果较差者可重复注射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311)。 中药 1银翘解毒冲剂:每次12袋冲服,每日3次。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之证。2板蓝根冲剂:每包10g,每次12包冲服,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及抗病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鼻炎。3千柏鼻炎片:每次34片,每日3次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功效。4藿胆丸:每次36g,每日2次服。具有清风热,通鼻窍作用,用于风热上扰引起的鼻塞,时流浊涕者。5鼻炎康:每次4片,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之功效。6鼻渊舒口服液:每次10ml口服,每日23次,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排脓,止痛消肿,通鼻窍之作用。用于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等。 中药治疗鼻炎1)肺肾阴虚:鼻内干灼,嗅觉减退,鼻内粘膜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量鼻衄,常伴咽痒干咳、五心烦热、语言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肺肾阴虚证。其治疗宜用滋养肺肾,润燥通窍。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黄20g,熟地黄20g,麦冬15 g,白芍15g,玄参10g,当归10g,百合10g,川贝母10g,桔梗6g,甘草6g。若鼻内粘膜萎缩甚者,加天冬、黄精、阿胶。(2)脾虚湿蕴:鼻干涕臭,涕痂留于鼻腔,色微黄而绿,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甲萎缩较甚。常伴头昏头痛,乏力纳呆,舌淡脉缓弱等。其治法为健脾益气,化湿开窍。中药治疗鼻炎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15g,山药12g,白术12g,茯苓15g,薏仁15g,扁豆15g,砂仁10g,陈皮10g ,桔梗10g。血虚者加熟地黄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3)阴虚肺燥:鼻干无涕,嗅觉减退,鼻粘膜色红干燥,轻度萎缩、渗血,鼻甲缩小,咽痒,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润燥荣鼻。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2g,沙参15g,白芍12g,丹皮12g,川贝母12g,炙甘草6g。易衄,加白茅根15g。(4)阴虚瘀阻:鼻干,鼻塞、鼻粘膜极度萎缩,屡治不效,嗅觉失灵;舌暗红,有瘀点,少苔,脉细涩。治宜滋阴养血,祛瘀生新。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生地黄15g,熟地15g,山药12 g ,杞果12g,桃仁12g,红花10g,赤芍12g,当归15g,丹参15g,甘草6g。涕痂积留较多鼻气臭,加车前子15g,茯苓15g。其外用药可以用“鼻炎灵”滴鼻,以润肌复萎,利鼻通窍。( 鼻炎灵组成:苍耳子、白芷、辛夷各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体石蜡1000ml。制法:将苍、芷、辛、油同放锅内,浸泡24h,加热,待药呈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腊,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入瓶内备用。用法:滴鼻,每次2滴,每日2 次。作用:清热消肿,芳香透窍。适用于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缩,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中药治疗鼻炎之蒜醋治好过敏性鼻炎取大蒜、米醋适量。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灌满醋-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30日后启封,食蒜,同时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看电视时对准双鼻嗅熏30分钟。蒜醋嗅熏7日,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症状即可全部消失,不药而愈。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秦九丸与二至丸或龟苓膏石胡荽. 野园荽. 治疗鼻炎鹅不食草研细末, 由病人自行吸入少许, 每日次;或用消毒棉花以生理盐水(或开水)浸湿扭干, 放药粉少许, 包成细卷塞鼻, 每日 次, 每次分钟治疗急性鼻炎例, 慢性单纯性鼻炎例, 肥厚性鼻炎例, 变态反应性鼻炎例, 用药天治疗例, 除例不明外, 例症状消失, 例头痛鼻塞减轻, 例效果不大(例为肥厚性鼻炎, 例为变态反应性鼻炎合并副鼻窦炎)除在初用时有喷嚏、流泪外, 无其他不良反应浙江中医杂志;(): 1。鹅不食草白芷治鼻炎 处方组成-鹅不食草30克,白芷2克,羌活15克,菊花12克,冰片5克。 用法用量;研粗末,倒人洗净的空葡萄糖瓶内,加开水,待瓶内放出蒸汽时将患者鼻孔对准瓶口吸人蒸汽。每日2次,连用35天。 干鹅不食草(10克),煎汁后滴鼻(余下的药汁放入冰箱),每天三、四次,每次1-2滴。用此药考验人的耐受能力,一般人难以忍受(滴入鼻腔后,对鼻子、眼睛刺激非常大,用药后初起会打喷嚏、流泪),但疗效令人称奇,让我再一次对草药肃然起敬! 我摸索出一个可减少刺激的方法:躺下,将药滴在一个鼻孔边缘,捏住另一鼻孔,缓缓将药汁吸入鼻腔。然后再换另一鼻孔滴药。石胡荽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气味: 辛、寒、无毒。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口,取药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内,以泪出为度。有的配方中减去青黛。此方名为“碧云散”。3、塞鼻治翳。治法总结为诗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鹅不食为名,塞入鼻内频频换,三日之间复旧明。4、牙痛。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5、一切肿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浇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共捣烂,加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患处。6、湿毒胫疮。夏季采石胡荽,晒收为末,每取末五钱、汞粉五分,加桐油调成膏。先以茶洗净患处,然后贴膏包好。将有黄水流出。五、六日病愈。7、脾寒疟疾。用石胡荽一把,捣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8、痔疮肿痛。用石胡荽捣烂敷贴。 鼻通丸【类别】药品 【门类】五官 【剂型】蜜丸 【生产厂家】科技公司 详细信息 产品知识 文献资料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鼻通丸汉语拼音:Bitong Wan【成份】苍耳子(炒)、辛夷、白芷、鹅不食草、薄荷、黄芩、甘草。辅料为蜂蜜。【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功能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慢性鼻炎。【规格】每丸重9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 忌食辛辣食物。2. 在医师指导下,按规定量服用。3. 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4. 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贮藏】密闭,防潮。【包装】塑料球壳装,每丸重9g。【有效期】60个月【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WS3-B-0163-89【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194【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中路20号邮政编码:100079电话号码:(010)87632888传真号码:(010)67615182注册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中路20号网 址:鼻出血常用的止血药常用的止血药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种: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简称抗纤溶药)。现分别介绍如下:(1)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有:安络血,又名安特诺新,主要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断裂的毛细血管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安络血常与维生素C合用以产生协同止血的作用。成人口服安络血每次255毫克,每日3次,儿童减半。肌注安络血每次1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减半。脑垂体后叶素。本品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能直接作用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由于肺小动脉收缩,可减少肺内血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力,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的血栓形成而达到止血。本品还可用于门脉压增高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静脉滴注每次102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500毫升中缓慢滴注。(2)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有:维生素K1,是参与肝内凝血酶原合成的必要物质。故本品适用于由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疾患,如低凝血酶原血症、阻塞性黄疸及胆瘘患者手术前、新生儿出血性素质。由于本品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疼痛有解痉止痛作用。止血敏(止血定),可增加血小板数量,并可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块收缩,还可增强毛细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故可用于防治外科手术出血、紫癜,以及脑、肺、肝、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齿龈等的出血。(3)抗纤溶药物有:6-氨基己酸,对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产生竞争性抑制,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而达到止血目的。常用于外科手术出血、妇产科出血及肝硬化出血等。抗血纤溶芳酸(氨甲苯酸),止血原理与6-氨基己酸相同,但效果比之强45借,对一般性渗血效果较好。中医治流鼻血吃什么中药效果最好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鼻洪、脑衄等,认为其为各种致病因素损伤阳络所致。辨证论治如下: 肺经热盛:症见鼻血量少,点滴而下,色红,鼻息气热,鼻粘膜鲜红、干燥;全身多有鼻塞涕黄,咳嗽痰黄,发热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泻肺止血。方用桑菊饮合泻白散加味。药用:霜桑叶15g,菊花12g,连翘12g,桔梗12g,杏仁10g,芦根1 2g,薄荷10g,桑白皮12g,地骨皮10g,白及15g,白茅根15g,黄芩炭10g,甘草 胃热炽盛:鼻衄量多势猛,色红,鼻粘膜色红而干;口渴引饮,口臭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清胃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黄连12g,当归15g,生地黄15g,丹皮15g,生石膏30g,水牛角40g,赤芍15g,川牛膝30g,茜草根15g,三七粉3g(冲服)。口渴者加花粉;便秘者加生大黄。 肝火上逆:突发鼻衄,量多色红,鼻粘膜深红;伴急躁易怒,头痛头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降逆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5g,柴胡12g,黄芩12g,栀子12g,当归10g ,生地12g,车前子20g(另包),木通12g,泽泻12g,钩藤20g,石决明20g,茜草根20g。 肝肾阴虚:鼻衄色红,量少,时作时止,鼻粘膜干燥而红;伴口干少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止血。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 ,熟地黄15g,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15g,泽泻12g,茯苓12g,知母10g,黄柏(盐炒)10g,枸杞子15g,黄精15g,阿胶10g,旱莲草15g。头晕耳鸣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 心脾两虚:鼻衄时发时止,渗渗而出,面色不华,鼻粘膜色淡,心悸失眠,眩晕无力;舌淡,脉虚无力。治宜补益心脾,摄血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味。药用: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龙眼肉12g,木香12g,炒枣仁30g,茯神10g,远志15g,枸杞子12g,五味子30g,白及15g,侧柏炭15g。若衄血势猛量多,气随血脱,阳随阴亡,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逆,神志恍惚,脉微欲绝者,应急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药用参附汤(人参、制附子)或独参汤(单味人参),浓煎灌服。在外用药方面,可用鲜小蓟30g捣烂,塞于鼻腔衄血处;临床上还常用血余炭、马勃粉、云南白药、血竭粉等以药棉裹之塞于鼻腔,亦可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小孩子爱流鼻血需补充哪些维生素,儿童鼻出血需要补充那些微量元素1、补充营养素补充铁质你若容易流鼻血,不妨考虑补充铁质,以帮助体内造血.铁是红血球中的主要物质血红素的重要组成.补充维生素C胶原蛋白是维持身体组织健康所必需的,而维生素c是形成胶原蛋白所必须的物质.上呼吸道组织里的胶原蛋白帮助粘液附着于适当的场所,使你的鼻窦及鼻腔内产生一个湿润的保护膜.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作用所必需的.其来源有苜蓿,海带,及所有深绿色叶菜类.2、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3)让患儿多食蔬菜、水果及清凉爽日的食品,禁食性热的食物如羊肉、葱、姜等。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番茄、芹菜、萝卜、莲藕、荸荠、西瓜、雪梨、枇杷、橙、桔子、山楂等,忌多食导致“上火”的辛燥、煎炸食品。4、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热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一些严重疾病而引发流鼻血,如:肾病、尿毒症、高血压、脑溢血前兆、血友病等疾病。如果多次或长时间流鼻血,应及时就诊。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人们经常鼻出血,尤其是夏天更容易出现鼻出血,鼻出血多是由于上火导致的,但是也有鼻出血是由于肝肾阴虚导致的,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鼻出血。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临床表现:鼻衄时作时止、口干少津、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之一、塘虱鱼大枣粥塘虱鱼1条去鳃及肠杂,大枣10枚(去核),糯米100克,同煮粥,白糖适量调味食用,每日1次。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之二、花生衣煎花生衣15克、红枣10枚(去核),白糖适量水煎分2次服。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之三、猪蹄黑枣汤猪蹄1只,黑枣250克,阿胶10克,白糖30克。将猪蹄和黑枣煎汤,熟时吃猪蹄黑枣。汤将阿胶溶化加白糖饮服。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之四、生地稻草根黑豆煎稻草根30克,生地30克,黑豆30克,水煎,饮汤食黑豆,每日2次。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的食疗方之五、生地山茱萸肉粥生地30克,山茱萸肉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同煮粥服用。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三大食疗方夏天人们经常出现鼻出血,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鼻出血还会有贫血的症状,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鼻出血,而且鼻出血是分很多种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三大食疗方。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临床表现:鼻衄、头痛、目赤、口苦咽干、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三大食疗方之一、枝子菊花茅根粥生枝子10克(打碎),菊花15克,鲜茅根50克,粳米60克,将生枝子、菊花、鲜茅根煎水取汁350毫升和粳米煮粥,熟时加适量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三大食疗方之二、空心菜白萝卜蜂蜜露空心菜120克,白萝卜500克,蜂蜜50克。将空心菜、白萝卜捣烂绞汁,蜂蜜调匀,分2次服,每日1料。肝火上逆型鼻出血的三大食疗方之三、藕节西瓜粥鲜藕节榨汁250毫升,西瓜榨汁250毫升,粳米100克,共煮粥,熟时加适量白糖服用,每日12次。肺热型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夏天鼻出血的人是很多的,多是由于上火导致人们鼻出血的,鼻出血又称为鼻衄,鼻出血严重者会导致人们贫血,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鼻出血,但是鼻出血的种类是很多的,有肺热型鼻出血、肝火上逆型鼻出血、肝肾阴虚型鼻出血等三大类。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是肺热型鼻出血的治疗方法。肺热型鼻出血的临床表现鼻腔干燥出血,色红但量不多,身热、咳嗽痰少、口干,舌红,脉数。肺热型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之一、藕汁蜜糖露鲜藕榨汁150毫升,鲜白茅根榨汁150毫升,蜂蜜35毫升,上物调匀内服,每日12次。肺热型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之二、紫菜白萝卜汤紫菜30克,白萝卜(切片)500克,加水煎汤,少许食盐调味服用。每日1次。肺热型鼻出血的治疗方法之三、豆腐石膏汤生石膏60克,豆腐300克,水煮1小时,用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豆腐。湿润烧伤膏药物组成:杜仲15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狗脊15克,当归20克,山萸肉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延胡索15克,红花10克,土鳖虫10克,桃仁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木香3克,炙甘草6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方中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山萸肉滋补益肝肾,川牛膝、桑寄生、狗脊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通经络,川牛膝兼利水湿,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延胡索、土鳖虫、红花、桃仁、三七活血化瘀通滞、行气消肿止痛,当归兼有补血和血之功,川芎兼有祛风燥湿之效,木香行一身之气兼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补益气血,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肾壮腰,温经通络之功。目前,很多人都会有腰腿痛的疾病,这究竟是什么病呢?又如何治疗?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或“腰痛连膝”,用中医药酒可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强锻炼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下面就介绍2种药酒的做法:药酒帮你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乌藤酒:【药物组成】: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五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红糖l00克。【做法】:将前8味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用法】: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腰痛日久不愈者,疗效高,收效快。2、独活参附酒:【药物组成】:独活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