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doc_第1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doc_第2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doc_第3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五上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复习词语 屹 立 陡崖边 玉屏楼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绿色巨人 天然盆景 千姿百态2.复习课文初读了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奇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登上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去感受黄山松的奇特。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做到课始心中有目标,课尾都能达目标。二、出示目标,学有方向。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三、读中感悟,感受奇松。(一)观整体,感受奇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1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分别请3个同学读一读。(二)赏局部感受迎客松的奇特提示任务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是谁?你是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读读这句话,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自主阅读展示交流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代表、象征)有感情地朗读。提示任务作者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它到底奇特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迎客松奇特的姿态。* 品读感悟(一)出示语句1: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自主阅读展示交流(1)指名朗读。(2)语言训练: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呀,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呢?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烈日下;风雨中,大雪重重地压在他的枝干上我仿佛看到了一棵长得繁茂而又苍劲的松树。我仿佛看到了一棵苍老而又顽强的树,因为他都已经“饱经风霜”了,却还是长得郁郁苍苍的。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树皮上有很多印痕的老树。(3)总结:是啊,能够在坚硬的岩石上立足,并且长得蓬蓬勃勃,这是生命的奇迹,这是迎客松,也是所有黄山松的奇特之处,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4)造句: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知道大家已经知道“饱经风霜”的意思了,那你能用上这个词,把下面的句子说完整吗?造句训练 出示:他抬起头,( 饱经风霜的脸上 )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虽然(饱经风霜),但她(他)却依然笑对人生。 饱经风霜樟树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蓬蓬勃勃,四季常青。(补充习题)小结: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真是一个奇迹。* 品读感悟(二)提示任务迎客松的奇特还表现在哪里呢?自主阅读展示交流 出示语句2: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1)想象说话:自由读读这句话,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作者看到迎客松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想到了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2)出示图片,说话训练:作者由眼前的景物,展开了合理的联想,让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的奇特,瞧,这就是迎客松(出示画面)它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仿佛在说(快来这里欣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吧。(各位游客欢迎你们的到来。)(快来游玩吧,这里的风景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3)读好这句话。(个别读、女生读)提示任务刚才我们欣赏了迎客松的奇特,陪客松、送客松又都奇特在哪儿呢?默读下面的文字,在书上圈圈画画。自主阅读交流展示(三)赏局部感受陪客松奇特1.出示语句: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2. 自由读读这句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词语联想:你们透过“绿色的巨人”这个短语,联想到了哪些词呢?(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两方面去想) 姿态优美 高耸入云 生机勃勃 4. 出示画面陪客松,用“屹立”造句就是这棵参天奇松,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就这么坚定地站着,默默地陪伴在游客的身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这种站姿。(屹立)试着用“屹立”来描述一下陪客松例:陪客松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屹立在山上陪伴着游客。(补充习题)5.有感情地朗读 : 真是奇特呀!谁来读好这句话。(四)赏局部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出示语句: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天然盆景” “手臂” 3.总结:这里作者又是由眼前的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就把送客松写活了,多么奇特呀! 4.出示图片送客松 5.齐读,描写送客松的语句。6. 背诵展示: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让我们记住这些优美的文字。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背诵。四、欣赏全貌,总结升华1.过渡: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远不止这三棵,他们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2.出示语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1) 朗读:边读边想象黄山松的奇特。让大家通过你的朗读感受黄山松的种种奇特。(2) 欣赏图片: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3) 说话训练: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松树,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用精彩的语言为大家描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