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_第1页
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_第2页
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_第3页
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_第4页
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浦溆一中校长先进事迹从县三中到县八中,从县职业中专到县一中,二十年间Z在浦溆教育版图上几乎转了一个圈;25岁任团县委常委,28岁执掌县中学,36岁主持副县级职专日常工作,42岁出任前身为省立九中而今是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浦溆一中校长,同行眼中,Z可谓春风得意;Z对记者说“教育报国,才能最大程度体现我的人生价值”时间今年仲夏最后一个周三上午;地点浦溆县城枣子坡一中校长办公室。感恩铸就从教之魂好为人师,自孟老夫子视为“人之患”,便成了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代名词。但对甘于清贫、立志从教的“好为人师”者,人们却倾注了足够多的尊崇和热爱。Z属于这类人。他用四个字诠释了自己的初衷“感恩报国”。初二时,一场家庭灾祸让山里娃Z辍学离校。就在他人生第一个低谷时,一位至今谈起仍让Z眼圈发红的恩人出现了。他叫贺达逢,是学校普通的档案员。他与Z非亲非故,也未上过Z的课。听说Z辍学在家,跋山涉水将Z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接回学校,安排他到自家一起吃住,并且承担了Z大部分学费及高考费用。当时的八中校长李叙浩得知此情,主动减免了Z的学费。云卷云舒,暑往冬来。一千多个日夜老师的耳提面命,Z除了满腹感激,更获得了思想升华贺、李两位恩师关爱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人,而是农村孩童弱势群体;感恩不能止于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是整个社会。教师成了Z心中扶贫济世的化身。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放弃了从警的夙愿,在志愿栏里郑重写下了一个农村贫困学生唯一的选择人民教师。风雨兼程不改初衷1991年季夏,曾列入地委后备干部名单的Z被分配到浦溆县二中,意气风发地走出怀化师专校门。到县教育局办手续时,人事部门负责人流露出县三中亟需外语教师的意思。Z读懂了这句看似闲聊背后的深意。三中孤悬雪峰山畔,离县城150华里,办学条件、物质生活条件远不及二中。Z未作任何表示,一个人跑到溆水边呆了很久。记者问他当时想了些什么,Z说已记不太清了。最终说服自己的唯一理由很简单当年自己有难,是组织和社会出手相助,如今组织有需要,自己岂能袖手旁观。记者戏谑,你就这样两袖清风,一担行李,主动赴县三中执教去也Z笑了,笑中有对当初决定的再次肯定,也有第一次兑现了报答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会承诺的回味。此后14年,Z先后出任浦溆三中团委书记、团县委常委,八中校长兼书记,四中校长,县职业中专校长。随着职务升迁,Z耳边的赞美话、奉承话多了起来。对此,Z常说“人的学识能力不会与地位权力划等号,不会随着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每到一个新单位,他都反复强调领导班子要着眼提高科学决策、沟通协调、凝聚力等3种能力,领导成员要带头搞学习,掌握先进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Z说到做到,担任学校一把手的15年里,有12年兼任班级英语教学,而且不拿一分钱教学补助或津贴。尚憎驽恋栈,肯羡鹤乘车,是一种境界。知情人私下说,Z有这样的境界。2002年8月,Z告别付出大量心血的浦溆四中,担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虽同称学校,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隔行如隔山。他放下身段,从头学习,领导职专打开了对口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再遥居怀化市第一的新局面,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复评。2005年,职专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Z改任第一副校长。两年后,职专校长即将退休,按惯例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接任顺理成章。有朋友传来消息,上级有意让教学、管理“全天候”专家Z改任县一中校长。Z对此一度彷徨,一度矛盾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回首往事,Z说,人生百年谁都有得有失。别看我失去了一顶“乌纱帽”,却恪守了自己当年的承诺,保有了报答家乡和国家的理想,这应该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得”。情动武陵桃李天下Z有句口头禅“校长不是官,只是一名教师”。他是怀化教育界久负盛名最年轻的高中学校“老”校长,20年转战5个学校,4次转型。作为教师,Z以行动诠释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内涵。当前,不少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考核自己的标杆,他却奉教育大家陶行知的名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为圭臬。如担任一中校长以来,Z不搞精英教育、应试教育,除全力推进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外,坚持教育教学以德育为首。感恩文化活动周是浦溆县一中于2005年创办的德育活动,Z非常看重这一弘扬传统美德的形式。每年12月,Z都组织师生以班为单位,围绕感恩创作剧本,改编小品,精选歌曲诗词,利用课余公演,受到师生和不少家长欢迎。去年活动周期间,高一学生刘桑君的父亲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在说不出话的情况下,仍“赶”床前侍候的女儿回校参加活动。刘父辞世后,女儿班上44位同学前往低庄,凭吊这位可敬的父亲。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感恩活动周仅文艺表演就逾百场。知父母苦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父母恩报父母情主题班会活动,更是成了学生现身说法的课堂。Z率先垂范,深入班级,观摩文艺表演,与学生谈理想,抒抱负,议父爱母恩。因贫辍学的经历,Z深深体会到贫困学生求知的渴望和求学的艰辛,他不仅自己对农村贫困生倾注了深情,还教育学生扶困助贫,关爱同学。去年高考后六中停办,60名高二、243名高三学生(其中留守学生占了90以上)的去向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学生们请求不拆散原班级,集体转入一中就读。整体接收与否,Z颇费思量。接,这批孩子的学习成绩大不如本校学生,或对一中高考升学率造成很大冲击,甚至关乎学校的形象和校长的业绩不接,难保不发生学生辍学或失学。几经踌躇,他痛下决心,做通了其他校领导和老师的工作,精心挑选最优秀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执教,亲率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前往桥江迎接这批转学生。灿烂的思想教育之花,结出丰硕的师生践行之果。“同窗情深似手足,众手托起大学梦”,成了学生中响亮的口号,“一帮一”、“一联三”关爱留守少年等活动在校园内蓬蓬勃勃开展起来。省下一餐饭菜钱,帮助留守同学过春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28名高中毕业生联手助同学圆梦;40年接力关爱聋哑人一个个动人故事,凝结了Z办学德育为先的殷殷心血。百年老树又绽新花。浦溆一中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赢得社会更多关注。流失的学生回来了,40多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子“跳槽”就读一中。近3年,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加,生源质量受到清华、科大、人大等高校肯定,多次来信表示感谢,中南大学还将一中确定为本校优质生源基地。采访结束时,记者注意到Z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幅条幅“大匠运斤无弃木,顽童受教亦成材”。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