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之我见菏泽学院Heze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之我见 姓名 于振娜 学号 200802109 系 别 中文系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程海燕 职称 副教授 2012 年 5 月 25 日菏泽学院教务处制 11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2一、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2(一)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2(二)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21方言识字教学,影响学生准确把握汉字的读音22多媒体教学资源缺乏,影响学生形象识字33拼读与认字脱节,学生记忆混乱4二、农村低年级中识字教学可行方法5(一)教师准确教读,学生反复朗读,确保发音正确5(二)多方式提高兴趣进行识字教学5 1在游戏中识字52猜谜语,激发兴趣,思中识字63儿歌、顺口溜,激发兴趣,乐中识字6(三)根据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7(四)“随课文分散识字”,识字同时发展语言7(五)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8结语9注释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 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之我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于振娜 指导教师 程海燕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在识字方面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在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资源不足,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些教师语文素养较低,方言识字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都影响了低年级学生识字质量和速度。因此我们需充分认识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有限的识字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完成识字目标。关键词: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方法Analysis of Rural Literacy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s of Method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u ZhennaTutor Cheng HaiyanAbstract:literac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literacy teaching exists in the full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 dur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Chinese Course Standard(Experimental edition revised) requires students in grade one or two to understand about 1600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teracy. In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equipment is backward, teaching resources are in short, and mechanization of literacy is as all as ditch water, all these make it easy to cause students boredom. Coupled with the short attention span of students in low grate, low Chinese accomplishment of some teachers, and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cy teaching in dialect exists generally ,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literacy for student in low grad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So we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exists in literacy teaching of low grade in rural areas. Use the limited teaching resources, adopt a variety of targete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in literacy, strengthen the outcomes of teaching literacy, and then achieve the goals in literacy.Key words:countryside ; lower grades ; literacy teaching ; teaching methods 引言汉字是传播、记录、保存知识的独特工具,认识汉字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在识字方面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我国在识字教学研究过程中已出现了二三十种识字教学方法。20 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分散识字教学法;20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识字教学方法;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多媒体识字教学由此传播开来。2然而,其中很多方法对农村低年级小学来说是不适合的或根本无法实施。为了更有效地针对农村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我对当前课程改革下的识字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从中探索出一套比较符合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一、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一)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教师对识字教学的认识和改革有很大进步,识字教学越来越受到农村教师的重视。但当前的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经过一年的农村小学支教和实习,我发现,农村小学一些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识字教学枯燥无味,他们强硬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失去识字兴趣,缺少识字愿望。如一些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一、二年级的学生就会没有耐性听不下去,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小动作不断,教室唧唧喳喳吵闹声不停,这是因为老师在识字教学时没有调动起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失去兴趣便失去一半的成功机会。识字教学乏味单调不够科学,从而使农村低年级学生识字速度慢,识字量不达标。如某项调查显示,在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有近25%的学生识字量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最低要求。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堪忧主要还表现在:一、识字质量普遍不高。教师在讲台虽“洋洋洒洒”教识生字45分钟,但学生识字效果却不佳,真正记在脑子里的不多。二、错别字多。教师听写生字,学生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或干脆写另一个字,例如把“含”字上面的“今”写成“令”。这种错字别字现象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普遍存在。三、发音不标准。学生方言发音读字,生字发音不标准。(二)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1方言识字教学,影响学生准确把握汉字的读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3但在农村,很多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使用方言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方言教学是大忌。很多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差距很大,拿菏泽牡丹区方言来说,sh、s、f不分,如“水”读成“fi”,“熟sh”读成“f”。东明县则以zh、ch、sh为生母的部分字和j、q、x不分,如“吃饭”说成“q fn”,“树”说成“x”(声调为半上), “说话”说成“xu hu”。如果教师用这样的读音来教学生识字,便是误导了学生。一些农村教师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用带着方言腔的普通话教学生识字,可不经意间就会跳出方言。例如,在牡丹区,教读“说”时,shu shuf 整体读时还为shu,拼读时就成了shuf;在东明,教读大树的“树”sh sh-x,最后却教成了d x;在泰安,“白”bi b-ibi,白成了bi。一些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前后读音不一,导致学生不知哪个对,却只顾着跟老师读,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方言才是对的。农村低年级学生普遍胆小,不敢问问题,一切唯老师是从,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教师的方言识字教学法使学生发音不标准,影响阅读与写作。虽然近几年课改一直强调普通话教学,但在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还未真正普及,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事实。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农村老教师在学习普通话方面比较吃力,不易更改与规范;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城市教师不愿意下到农村进行教学。这使得农村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存在着严重方言口音。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中强调:学校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4所以农村小学教师仍需加强普通话培训,秉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师实行普通话教学刻不容缓。2、多媒体教学资源缺乏,影响学生形象识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识字教学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专家认可的方式。它可使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习效果。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器官,能使其得到不同的延伸,发挥更大的作用”。 5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对所学生字留下深刻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农村经济落后,这些画面与课堂对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他们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教师与他们自己。如教学生学习生字“风”、“雨”、“雷”、“电”等,有条件的城市学校,教师就会在多媒体上展现生字的演变及图画特征,有图有画有声音的识字教学使学生对“风”、“雨”、“雷”、“电”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和调动了探索的积极性。教学“舟”、“竹”、“石”等象形文字时,教师用动画演示由“实物古汉字今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这些字的由来。又如教学“竹字头”时,多媒体演示由文字“竹”转换为真实的竹,再由实物演变到偏旁“竹字头”。师:“这就是竹字头,是由竹字变化来的,谁有好办法记住竹字头?”生脱口而出:“竹字竖变成点,竖勾变成点,就是“竹字头”。一些抽象的字和偏旁,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演示,使学生在兴趣中理解汉字的演变与构造,从而把自己看到的字型的变化过程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识字教学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许多农村小学缺少幻灯片、投影仪等基本媒体设施,教师只能用言语来讲解,这种抽象的字词对于思维和认知能力较低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农村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要比城市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却很难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效果。3、拼读与认字脱节,学生记忆混乱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文都带有拼音,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就先让学生认读一遍课文,把课后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拼读拼音,但这样做使学生眼睛只顾看拼音,只会拼拼音却不认识这个字。在课文里会读是因为有拼音,单独写出来这些字,学生有很多并不认识。像我在牡丹区教学时,听一年级语文课,教师在教学生人有两件宝这篇课文后的生字时,就要求学生读课文,并自己拼读拼音认识生字。只听学生读道:“人y-uyu”两j-i-njin宝,sh-u-ngshung手和大n-ono。sh-u-ngshung手会z-u-zu工,大n-ono会s k-oko.”第一遍这样读,第二遍还这样读,等老师听着学生读的时候不再磕磕碰碰,老师便问:“大家会读了吗?生字认识了吗?”生:“会了!认识了!”师:“那好,我们一起看黑板,读一下这些生字。”第一个生字是“脑”,同学们回想了一会儿,只有几个回答“no”,其余要么嘴巴紧闭,要么乱说一气:shung 、zu、jin,回答什么的都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只关注了拼音,忽视了认字。不认识“脑”字,只听老师说了是课文里的,同学们就开始搜罗刚才读过什么拼音,想到什么就顺口答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在拼拼音识生字时,只是在拼读拼音而未识字。他们的眼跟着上行的拼音移动,却没有顾及下面的字。由于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脑部发育还不健全,思维还跟不上,所以也不可能让他们同时兼顾上行的拼音和下行的生字。让低年级的学生根据课文识记生字,其实他们只是死记住了上面的拼音。因此,教师在教识课文后的生字时,不要一味要求学生自己拼读课文,认识里面的生字。这容易导致低年级学生拼读与认字脱节,使他们记忆混乱。如果教师正确引导,这种识字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特别是对农村普通话不标准的教师而言,完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如教师先准确教读学生几遍发音,然后再回到课文让学生自己朗读,这时学生就会不看拼音,直到看到不会读的字才会把目光转移到上行拼音,从而使学生拼音与生字兼顾。也可使学生认识到对哪一些字还有生疏,自己再拼读熟知一下,使拼音与生字相结合。二、农村低年级中识字教学可行方法对于现在农村教师好的识字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同时我们需对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了保证学生有质有量地完成识字任务,就要求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一)教师准确教读,学生反复朗读,确保发音正确 在农村,教师和学生都说方言,这样的语言环境对识字教学很不利,准确的普通话发音教学对学生正确牢记这一汉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读“男”时,要准确发音n-nnn。一些地方方言中n、l不分,就会把nn读成ln,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发音并及时对学生错读进行纠正与引导。在方言和普通话发音差别大或迥然不同的时候,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和训练自己与学生,以普通话的发音为标准进行掌握。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发现与纠正学生发音不标准的地方,尤其要特别强调方言读法的错误性。如教拼音j、q、x和平翘舌音时,j、q、x标准读法应该是舌面抵住硬腭前,是舌面音,一些教师会按方言教读成舌尖音,zh、ch、sh、r都是咬着舌头在读,虽努力拼命发音,学生还是听不清听不懂,这样便是教给学生一个错误的读音。农村学生方言重,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一旦教师教读错误,再加上周围方言交流的环境,学生便印象深刻不易改正。因此农村小学教师需加强普通话教学训练,让学生正确认字、识字。教师正确教读后还需学生反复朗读,一方面是让老师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掌握其正确发音,对发音错误的学生及时纠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正确朗读,刺激他们的听觉神经,使大脑对这一发音产生正确认识,加深对正确读音的记忆。标准在识字教学目标中规定要准确拼读音节。把以前要求“熟练地拼读音节”改为“准确地拼读”, 把读准拼音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体现了当代教育对教师和学生准确发音的重视,尤其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二)多方式提高兴趣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乏味地识字教学使农村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识字毫无热情,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记住、记牢。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6也就是说兴趣是记忆与学习的法宝。虽然农村教学设施落后,但教师仍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1、在游戏中识字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7一、二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短,大量的实验说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的持续注意力在20分钟左右。有些孩子脑子里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领读,也不能完成老师要求的机械式的抄写,学生失去兴趣,老师以后教起来就更费劲。游戏是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和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法宝。农村小学没有足够的教学辅导工具,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可采取简单易懂、可操作、能参与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在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认一认中的“人”、“口”、“手”、“足”、“舌”、“牙”、“耳”、“目”时,教师先准确教读几遍,使学生对这些字有所了解与大概认识,然后进行“抽大奖”的游戏。把要学的生字卡放在准备好的箱子里,老师指定“手”字让学生试抽,如抽到的不是该字,同学们一起认读后说:“不对,不对,请继续!”如果抽到“手”字,同学们大声读出并说:“对了,对了,恭喜你!”然后,抽奖的学生指出相关的部位或做相关的动作。最后教师要对大家进行表扬,师:“大家都很棒,那,表扬!”生:“谁呀?”师:“全班小朋友呀!”生:“棒棒棒啊!”由于小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教师可采取“爱的早餐”的游戏。每天在小黑板上写下昨天或以前学的几个生字,尽量保证学生早上进教室都能品尝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的“爱的早餐”,即让学生逐个认读生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生字,而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辅导,做到全盘掌握。把识字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识字热情与兴趣大大增加,学习质量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82、猜谜语,激发兴趣,思中识字猜谜语识字教学,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训练学生思维,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加深他们对字的印象,对学过的字进行巩固。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 “有人本领大,能在云上飘”(会);“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面)。在猜谜时,教师也要掌握分寸,要编一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能理解,猜得出的谜语。如果只顾编谜语,不顾字谜深浅,学生听不懂,便缺少了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中来,学习热情就会减少。3、儿歌、顺口溜,激发兴趣,乐中识字儿歌、顺口溜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在农村小学,平时几乎不上音乐课,以儿歌等形式进行识字教学,更容易使小学生集中精神,提高识字学习积极性。低年级小学生对儿歌、顺口溜这些内容更感兴趣,一旦记住便不易忘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或顺口溜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加强记忆。如教学“春”,可编成:“春天天气暖洋洋,三人出来晒太阳。”既表现出了春天天气暖的特征,又有字形的分解,加深了学生对“春”的理解与记忆。如“尖”,教师可编成:“上小下大尖尖尖”等。教师以儿歌或顺口溜这样妙趣横生的形式来教给学生识字,能使学生在读儿歌、顺口溜的快乐氛围中,很容易记住这些生字。一年的实习教学经验和近20年的学生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充满乐趣,充分参与,一节课下来,感到愉快、轻松而又充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9也正如西蒙斯所言:“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10(三)根据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个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国当代“字圣”萧启宏教授认为:“先贤造字,以字载道,以象示人,字行藏理,字音通意,同行同宗,同音意通。”11绝大多数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汉字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对于形声字,教师可采取一个声旁换不同的形旁,从而带出一串字。如教学“青”时,“青”加“日”读作“晴”,风停雨过天气晴;“青”加“虫”读作“蜻”,保护益虫小蜻蜓;“青”加“目”读作“睛”,保护眼睛亮晶晶。12形旁为意,声旁为音,不仅可掌握这一类字,从而认识更多汉字,也可使学生加强对不同字的理解,巩固加深对字的认识。同时也可利用部首记忆,用一个部首引出多个汉字。如走之旁,可加不同部分变为不同生字“运”、“边”、“过”等。利用部首带动一批字记忆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部首的示意作用在增加识字量的同时系统地记忆生字。归类识字教学,让学生容易记忆,识字多,记得快,就有了成就感,也就有了积极性。对于象形、会意字,可以通过看图体会构字的原理。农村小学无充足的图片和现代化的课件,教师可采取在黑板上画图的形式进行讲解。如教学“人”、“从”、“众”,可画图为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木”、“林”、“森”,配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对字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再编一二年级小朋友喜欢的顺口溜加以巩固和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13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这两组字能很快掌握,且不易忘记。运用汉字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对汉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在带领学生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有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四)“随课文分散识字”,识字同时发展语言“随课文分散识字”是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主要识字形式,特点是把生字分散在课文中,结合课文来识字。这种识字形式,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句子短文的阅读,进一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14在农村小学,一些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方法,把生字穿插在语言环境中,联系课文句子或上下文字义进行识字教学。或采取依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讲读课文边教识字;或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教,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教。这些都有利于避免识字教学的孤立进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要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15课文这个语言环境,为准确理解字词提供了条件,一些农村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使学生弄懂字义,从而带动读准字音和识记字形 。如教学小小的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时,教师先让学生试着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然后让大家发言提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教“船”这个生字时,教师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知道的船,有些同学会说轮船、帆船然后教师把“船”带入课文说:“同学们都非常棒,那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这个船是什么船呢?大家见过和坐过吗?来跟老师读一下课文,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认识船字。”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读课文后找出船是月牙船。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理解了船的另一种“含义”,并知道可以把月牙比作小船。这种月牙船对小朋友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加深了他们对船的认识与理解,更容易牢固记忆。结合讲读课文理解并记忆字词,可以避免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也可以使学生受到课文规范语言的熏陶,便于将理解的字词不断地积累,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灵活运用。随课文分散识字强调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它从改革识字和阅读课文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课文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五)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一些农村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农村教师进行识字教学的主流方法就是单调地问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有多少画,然后组词、造句、练字,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虽然农村教学资源匮乏,但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尝试着利用有限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因为专家总结的数十种识字教学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学识字4(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树林”,教师可采用直观感受法。师:“我们学校围墙外面就有一片小树林,大家通过日常观察说说树林是什么样的?”生:“很多很多树。”师:“对,一棵树、两棵树许多树木连成一片就成了树林。”理解字义后讲解森林的构字结构:独木不成林,双木才是“林”。学习“花丛”,除了直观感受法外还可采用联想联系的方法。“很多很多的树连成一片是树林,那很多很多的花在一起叫什么呢?”学习各种昆虫名,先读认再采取情境表演:师生带上昆虫头饰做自我介绍。对生字:“蟋”、“蟀”、“蜻”、“蜓”、“螳”、“螂”的教识还可以采用揭示规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加深记忆。王宁教授在汉字教学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法是适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汉字字符的。识字教学的多元化不单是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也是为了对付汉字的复杂情况。我们应当倡导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多元化,因为各种识字法具有各自的价值,并无对立性,属于不同的教学途径和不同的教学切入口,适用于不同的学段,应当取长补短,自觉综合运用。”16农村教师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增强小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提高识字的效率。 结语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阶段,其过程的每一项训练都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不能只图快,只看到识字教学的数量要求。而要在完成识字数量的同时,教给识字方法,为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小学在日常教学中也有很多非常实用的识字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也会创造性地把他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何种方法,只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农村小学的客观条件,能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达到识字目标,就是有效、高效的识字教学方式。农村低年级识字教学仍存在大量问题,识字教学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不断改进农村识字教学方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找出既适合教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案。注释:1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能源管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数字版权交易创新跨境平台开发项目可行性详尽分析
- 2025-2030药用食品代工模式分析及自有品牌与ODM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无公害蔬菜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龙虾美食社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坚果林下经济多元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育信息化0时代移动学习应用市场潜力与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 叉车安全方面的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会计从业考试资格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货币发展史》课件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试题题库
-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试题
- 癌因性疲乏治疗指南
-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样式)
- 品牌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考核试题及答案
- 养老院预防老人食品药品误食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二 装配式楼地面
- 地下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