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doc_第1页
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doc_第2页
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doc_第3页
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doc_第4页
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教授太阳能光伏发电.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本文由skryum7470贡献 本文由颗榕树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太阳能发电简介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二00九年四月 00九年四月 一,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光伏发电的应用正由边远地区和特 殊应用向电网电源发展 由补充能源向代替能源转变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电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由光伏电池将太阳的辐射能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再由逆变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离网光伏系统结构原理图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控制器逆变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系统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 交流负载 图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原理图 太阳能发电并网发电系统:由太阳能 电池把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并网逆 变器逆变为满足电网要求的电压,一 部分用户自用,多余部分电能送上电 网.电力公司将依据售电电能表记录 的数值支付给用户相应的费用.在夜 晚或阴雨天气发电量较少,用户消费 电能不足时可购买电网的电补充.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基础 1,设计原则 1),性价比高 ),性价比高 ),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 3),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 2,太阳辐射资料收集处理 , 1),太阳能资源分布 ),太阳能资源分布 ), 河南地区年太阳能总辐射 量约为5016-5852 MJ/ m2. 量约为 .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1116 MJ/ m2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 2),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首先中国气象中心记录气象情况是按小时或天记录,每年的太阳辐射量不能 代表正真的太阳辐射量情况,需要选取一个时间段对太阳辐射资料进行处理 其次太阳能电池安装和水平面最佳倾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由于气象资料给出的 是水平面的太阳辐照量,在设计时必须把水平面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转换成等 于太阳电池安装倾角面上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由三部分组成: I=ID +Id+IR (W/m2 ) ID ,Id ,IR分别代表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散射辐照量,地面反 射辐照量 1)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I ID =Rb . IDH (W/)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 斜面上的直接辐射/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b=斜面上的直接辐射/水平面上的直接辐 射照度,计算公式为: Rb =cosT /cosZ T和Z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COS=sinsincosSCOS=sinsincosSsincossinScoss+coscoscosScos+cossin sinScosScos+cossinSsinSsin -入射角;太阳入射光线和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表面方位角;指倾斜表面法线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南北方向线的夹角 s-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水平 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 面s= 0 0 -赤纬角;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上午为正,下午为负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 -当地地理纬度. 当地地理纬度. 2),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I 认为太阳散射辐射均匀分布,计算公式: Id=IdH(1+cosS)/2 Id-倾斜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IdH-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S-倾斜面倾角 W/ 3),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IR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认为地面上的反射辐射是均匀分布的,计算公式为: IR=G(IDH+IdH)(1+cosS/2) W/ 地面反射率;工程计算中,取平均值0.2,有雪时地面取0.7. 1)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 )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 2)安装地点地势情况 3)安装地居民居住的集中度 4)安装地点的环境 4,负载资料收集计算 , 阻性负载:如白炽泡,电子节能灯,电加热器等. 电流和电压无冲击波.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电冰箱,水泵等,电压超强 电流,有冲击波 电动机 额定电流的58倍,时间50150ms 电冰箱额定电流的510倍,时间100200ms 彩色电视机额定电流的25倍,时间20100ms 电力电子累负载,如荧光灯,电视机,计算机等有 冲击波,负载的峰值电流(振幅系数1 ) 5,系统配置图 , 二,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计算 (一),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选取 1,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 求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将历年逐月平均倾斜面方阵上的日照总辐射量Ht (kJ/),除以标准光下辐 射量1000w/, Tm=Ht2.7810-4 负载功率Q设计 根据设计的用电负荷情况,考虑感性 负载和公用及发展情况,对负载功率进行设计. 系统的直流电压Vd 设计 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数Ns Ns=(Uf+UD+Uc)/Uoc (V) (h) 式中: UD为二极管压降,一般取0.7V; UC为其它因数引起的压降. Uoc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电压. Uf蓄电池浮充电压 Uf应等于系统的直流电压Vd1.18. 即:所选蓄电池单体的(最大工作电压串联的电池数1.18)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电流Im计算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电流 计算 计算公式为: .Tm.1. .3. I=Q/Vd .Tm.1.2 .3.4 式中: Q负载功率(w) 1蓄电池充电效率0.85 2方阵表面由于尘污遮蔽或老化引起的修正系数,通常取0.9 3方阵组合损失修正系数,通常取0.9 4逆变效率0.9,在直流系统中取1 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Np Np=Im/I0 式中:I0为选取的太阳光伏组建最佳电流 (Ah) 电站太阳能电池功率功率 Pz= P0NsNp 式中:Pz光伏组件总功率 P0选取的太阳能电池功率功率 已知电站功率,设计公式为: Q=PzTm1234 求出负载功率,再根据负载设计系统直流电压,他部分设计同上 述方法相同. 2,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取 选取标识完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选取同一批次的太阳电池,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使用 选取注意事项 选取转换效率高,漏电流小的太阳电池,目前市场销售晶体硅太 阳能电池多为转换效率在1114%.太阳电池及组件的选用选 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时,要检查组件有无下列缺陷: 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 有裂纹或破碎的单体电池; 互联线或接头有毛病 电池互相接触或与边框相接触; 密封材料失效; 在组件的边框和电池之间形成连续通道的气泡或脱层; 引线端失效,带电部件外露; 接线盒安装不牢固. (3)选取有旁路二极管的太阳光伏组件 防止逆流二极管设计选取 二极管要求其能承受1.5倍支路工作电流,二极管的正向 压降要小,反向饱和电流要小.有些控制器具有防反接功 能,这时也可以不接阻塞二极管. ,建材一体型 (二),蓄电池组容量的设计计算及选取 1,蓄电池组容量的设计计算 蓄电池的容量BC计算公式为: BC =AQNT/(1-C)kr 式中:A为安全系数,取1.11.4之间; Q为负载日平均耗电量(wh); N为最长连续阴雨天; T为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取1.1 C为蓄电池放电深度,设计深循环铅酸蓄电池取80%, 设计浅循环铅酸蓄电池取50%. kr为逆变器等损耗,通常取0.70.8 wh 2,蓄电池选取 根据设计的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直流电 压(Vd)选配满足要求规格型号的蓄电池.采用多只蓄电池串联或 并联方式实现容量要求. 配置蓄电池应注意如下几点: 每只蓄电池应有生产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标明蓄电池型号和生产日期, 制造商应提供同型号产品国家认可质检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蓄电池的存放 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 同一充放电控制的蓄电池应用同一规格型号和容量的产品. 蓄电池可由多只串联组成,但是并联的蓄电池不能超过4只. 蓄电池的电压与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电压相匹配 (三),逆变器功率设计及选取 1,逆变器功率设计 对于独立电源计算: NC =K(nQg+Qc) 式中:NC逆变器容量w K安全系数,一般取1.2 n感性负载启动时的浪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倍数 Qg系统中感性负载功率 Qc系统中纯阻型负载功率 对于发电站计算: P=BQE/SM 式中:P逆变器容量w B各相负荷不平衡系数,取1.21.5 E用电同时率80% Q负载功率kw S负载功率因素0.8 M逆变负荷率85% 2,逆变器选取 逆变器按波形分有正弦波,准正弦波和方波三种. 根据标志标识选取产品 选取与输入,输出电压一致的逆变器 根据输入的直流电压和交流输出电压及功率和相数要求选取逆 变器.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寿命长,可靠性高 根据负载的冲击性决定逆变器的功率余量,所选控制器的耐 过载能力强,在短时间内能够承载大于自身额定功率的1.5倍 负载工作; 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 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 提高逆变电源的效率.转换效率应大于85%,待机或 低负载时损耗小 选取供电稳定,噪声小,产生谐波小,启动或停止 平稳的逆变器 输出频率变化范围小.出电压范围不能超过额定值 10%;输出频率变化范围501Hz. 并网逆变器选取,查看是否可以独立运行(如果是 带有蓄电池运行,是否是停电时间可以使用) 选取易读取电量的逆变器 选取售后服务网点多的产品. 技术参数表: 技术指标 直流输入 直流输入电压(v) 输出额定容量(kVA) 输出额定功率(kw) 交流输出 转换效率 输出额定电压及频率 使用环境 使用海拔高度(m) 正弦波输出 机械尺寸 深,宽,高(mm) 重量(kg) 保护特性: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 为便于今后扩容,逆变器具有并机运行功能 SN22030SK 220 30 24 90%-94% 220, 501Hz; -25+55 6000 波形失真度55, 倾角等于纬度加 1520 2,跟踪太阳自动节调整角度 太阳能电池方阵跟踪太阳,目的是使电池 方阵的主光轴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平行.不断 跟踪太阳,使电池方从日出到日落始终对准 太阳,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跟踪可以分为跟踪 太阳能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和跟踪太阳的赤 纬角和时角. (六),太阳能电池方阵前后间距的计算 0.707H D= tanarcsin(o.648cos - 0.399sin ) 式中:纬度 H遮光物最高点与光伏方阵最低的垂直距离m; D光伏方阵与遮光物或太阳电池前后排最小距离m. (七),电站防雷击设计与安装 1,按照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增设避雷措施或 采用原建筑避雷设施,太阳光伏系统安装尽可能处在建筑物上避雷系统的保 护中或. 2,电站的避雷系统设计,在发电系统的安装输入避雷器和输出避雷器, 根据系统设备工作电压,选择合适保护电压的避雷器,并将所有设备的金属 外壳接地. 3,降低太阳光伏方阵的位置.太阳光伏方阵的顶部至少要比建筑物最高 避雷带(针)低0.6米,并与避雷带(针)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 ) 0 6 ( ) 1 4,加高避雷带(针)的高度.如果建筑原有安装高度的避雷带(针)不足已 保护太阳光伏方阵,则适当予以加高,也可再装新的避雷带(针),并与原有 避雷带(针)焊接在一起,其搭接长度不小于避雷带(针)直径的6倍.要特别 注意的是,前后两种避雷带(针)的规格应一致.若空间限制无法满足太阳光 伏方阵与避雷带(针)的距离要求时,可考虑将太阳光伏方阵金属架与避雷带 (针)相连. 5 ,将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都与大地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 (八),风压载荷的确定 抗风要求一定要根据各地区风力参数予以计算 W = K 1 K 2 W0 F 式中:W太阳光伏阵列阵列受到的风载(N); K1 风载体型系数,取1.5; K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 基本风压(N/),指一般空旷平坦地面,10年离地面10m处 统计值,可由各地气象部门提供.在设计时规定采用的基本风压应确定不小 于250N/的数值; F 太阳光伏阵列最高的垂直面积. 根据计算的太阳光伏方阵所受到的风载能力,确定相应的防 风固定措施. (九),导线线径的确定 (1)线的长度选择 ,因为输入输出电压都比较低,所以在电缆 设计时应遵循最短原则. (2)线径的确定 直流输入线径的计算 太阳能发电系统要尽量减少系统损耗, 但同时要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一般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因电压降而产 生的损失一般为2%.直流输出线径的计算计算公式: S= . L /u2 式中 : S导线截面积 P负载功率 L导线长度. 电阻率; u端电压 (十),限荷及配电线路设计, 电子限荷器设计选取,根据系统额定电压,电流承载能力设 计选配电子限荷器,能精确地检测出供电线路上或用户端发生 的短路和异常情况并进行快速,可靠的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按照GB/T50258-1996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464.15-1992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金 具和绝缘部件,DL/T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 程及DL/T477-2001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等规定 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十一),太阳光伏发电(电站或电源)设计施工图纸 太阳光伏发电系统配置图(各主要部件容量,主要技术标) 12,电站建设投资决算 项目及内容 30Kw逆变器1台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12.8kw(含支架) 设 备 费 用 GGMA-600蓄电池组440只(含支架) 50A直流控制器1台 40KVA交流配电柜1台 节能灯具30盏,备用灯管100只 配套电线,电缆,工具,仪表,限电器,防雷隔离器 设备出厂例行试验 铁路,公司运输 系统成套 小计 土建工程 设备安装 选址 管 理 费 用 合计 验收 设计 管理及其它 小计 金额(万元) 23.00 57.00 52.00 10.30 3.50 0.5 4.00 2.00 2.50 0.5 155.3 10.00 3.00 0.80 3.50 3.00 6.00 26.3 181.6 实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 实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 加速建筑节能工作! 加速建筑节能工作! 谢谢 1 1本文由skryum7470贡献 本文由颗榕树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太阳能发电简介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二00九年四月 00九年四月 一,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光伏发电的应用正由边远地区和特 殊应用向电网电源发展 由补充能源向代替能源转变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电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由光伏电池将太阳的辐射能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再由逆变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离网光伏系统结构原理图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控制器逆变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系统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 交流负载 图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原理图 太阳能发电并网发电系统:由太阳能 电池把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并网逆 变器逆变为满足电网要求的电压,一 部分用户自用,多余部分电能送上电 网.电力公司将依据售电电能表记录 的数值支付给用户相应的费用.在夜 晚或阴雨天气发电量较少,用户消费 电能不足时可购买电网的电补充.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基础 1,设计原则 1),性价比高 ),性价比高 ),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 3),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 2,太阳辐射资料收集处理 , 1),太阳能资源分布 ),太阳能资源分布 ), 河南地区年太阳能总辐射 量约为5016-5852 MJ/ m2. 量约为 .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1116 MJ/ m2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 2),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首先中国气象中心记录气象情况是按小时或天记录,每年的太阳辐射量不能 代表正真的太阳辐射量情况,需要选取一个时间段对太阳辐射资料进行处理 其次太阳能电池安装和水平面最佳倾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由于气象资料给出的 是水平面的太阳辐照量,在设计时必须把水平面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转换成等 于太阳电池安装倾角面上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由三部分组成: I=ID +Id+IR (W/m2 ) ID ,Id ,IR分别代表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散射辐照量,地面反 射辐照量 1)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I ID =Rb . IDH (W/)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 斜面上的直接辐射/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b=斜面上的直接辐射/水平面上的直接辐 射照度,计算公式为: Rb =cosT /cosZ T和Z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COS=sinsincosSCOS=sinsincosSsincossinScoss+coscoscosScos+cossin sinScosScos+cossinSsinSsin -入射角;太阳入射光线和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表面方位角;指倾斜表面法线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南北方向线的夹角 s-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水平 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 面s= 0 0 -赤纬角;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上午为正,下午为负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 -当地地理纬度. 当地地理纬度. 2),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I 认为太阳散射辐射均匀分布,计算公式: Id=IdH(1+cosS)/2 Id-倾斜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IdH-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S-倾斜面倾角 W/ 3),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IR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认为地面上的反射辐射是均匀分布的,计算公式为: IR=G(IDH+IdH)(1+cosS/2) W/ 地面反射率;工程计算中,取平均值0.2,有雪时地面取0.7. 1)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 )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 2)安装地点地势情况 3)安装地居民居住的集中度 4)安装地点的环境 4,负载资料收集计算 , 阻性负载:如白炽泡,电子节能灯,电加热器等. 电流和电压无冲击波.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电冰箱,水泵等,电压超强 电流,有冲击波 电动机 额定电流的58倍,时间50150ms 电冰箱额定电流的510倍,时间100200ms 彩色电视机额定电流的25倍,时间20100ms 电力电子累负载,如荧光灯,电视机,计算机等有 冲击波,负载的峰值电流(振幅系数1 ) 5,系统配置图 , 二,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计算 (一),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选取 1,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 求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将历年逐月平均倾斜面方阵上的日照总辐射量Ht (kJ/),除以标准光下辐 射量1000w/, Tm=Ht2.7810-4 负载功率Q设计 根据设计的用电负荷情况,考虑感性 负载和公用及发展情况,对负载功率进行设计. 系统的直流电压Vd 设计 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数Ns Ns=(Uf+UD+Uc)/Uoc (V) (h) 式中: UD为二极管压降,一般取0.7V; UC为其它因数引起的压降. Uoc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电压. Uf蓄电池浮充电压 Uf应等于系统的直流电压Vd1.18. 即:所选蓄电池单体的(最大工作电压串联的电池数1.18)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电流Im计算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电流 计算 计算公式为: .Tm.1. .3. I=Q/Vd .Tm.1.2 .3.4 式中: Q负载功率(w) 1蓄电池充电效率0.85 2方阵表面由于尘污遮蔽或老化引起的修正系数,通常取0.9 3方阵组合损失修正系数,通常取0.9 4逆变效率0.9,在直流系统中取1 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Np Np=Im/I0 式中:I0为选取的太阳光伏组建最佳电流 (Ah) 电站太阳能电池功率功率 Pz= P0NsNp 式中:Pz光伏组件总功率 P0选取的太阳能电池功率功率 已知电站功率,设计公式为: Q=PzTm1234 求出负载功率,再根据负载设计系统直流电压,他部分设计同上 述方法相同. 2,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取 选取标识完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选取同一批次的太阳电池,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使用 选取注意事项 选取转换效率高,漏电流小的太阳电池,目前市场销售晶体硅太 阳能电池多为转换效率在1114%.太阳电池及组件的选用选 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时,要检查组件有无下列缺陷: 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 有裂纹或破碎的单体电池; 互联线或接头有毛病 电池互相接触或与边框相接触; 密封材料失效; 在组件的边框和电池之间形成连续通道的气泡或脱层; 引线端失效,带电部件外露; 接线盒安装不牢固. (3)选取有旁路二极管的太阳光伏组件 防止逆流二极管设计选取 二极管要求其能承受1.5倍支路工作电流,二极管的正向 压降要小,反向饱和电流要小.有些控制器具有防反接功 能,这时也可以不接阻塞二极管. ,建材一体型 (二),蓄电池组容量的设计计算及选取 1,蓄电池组容量的设计计算 蓄电池的容量BC计算公式为: BC =AQNT/(1-C)kr 式中:A为安全系数,取1.11.4之间; Q为负载日平均耗电量(wh); N为最长连续阴雨天; T为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取1.1 C为蓄电池放电深度,设计深循环铅酸蓄电池取80%, 设计浅循环铅酸蓄电池取50%. kr为逆变器等损耗,通常取0.70.8 wh 2,蓄电池选取 根据设计的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直流电 压(Vd)选配满足要求规格型号的蓄电池.采用多只蓄电池串联或 并联方式实现容量要求. 配置蓄电池应注意如下几点: 每只蓄电池应有生产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标明蓄电池型号和生产日期, 制造商应提供同型号产品国家认可质检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蓄电池的存放 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 同一充放电控制的蓄电池应用同一规格型号和容量的产品. 蓄电池可由多只串联组成,但是并联的蓄电池不能超过4只. 蓄电池的电压与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电压相匹配 (三),逆变器功率设计及选取 1,逆变器功率设计 对于独立电源计算: NC =K(nQg+Qc) 式中:NC逆变器容量w K安全系数,一般取1.2 n感性负载启动时的浪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倍数 Qg系统中感性负载功率 Qc系统中纯阻型负载功率 对于发电站计算: P=BQE/SM 式中:P逆变器容量w B各相负荷不平衡系数,取1.21.5 E用电同时率80% Q负载功率kw S负载功率因素0.8 M逆变负荷率85% 2,逆变器选取 逆变器按波形分有正弦波,准正弦波和方波三种. 根据标志标识选取产品 选取与输入,输出电压一致的逆变器 根据输入的直流电压和交流输出电压及功率和相数要求选取逆 变器.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寿命长,可靠性高 根据负载的冲击性决定逆变器的功率余量,所选控制器的耐 过载能力强,在短时间内能够承载大于自身额定功率的1.5倍 负载工作; 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 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 提高逆变电源的效率.转换效率应大于85%,待机或 低负载时损耗小 选取供电稳定,噪声小,产生谐波小,启动或停止 平稳的逆变器 输出频率变化范围小.出电压范围不能超过额定值 10%;输出频率变化范围501Hz. 并网逆变器选取,查看是否可以独立运行(如果是 带有蓄电池运行,是否是停电时间可以使用) 选取易读取电量的逆变器 选取售后服务网点多的产品. 技术参数表: 技术指标 直流输入 直流输入电压(v) 输出额定容量(kVA) 输出额定功率(kw) 交流输出 转换效率 输出额定电压及频率 使用环境 使用海拔高度(m) 正弦波输出 机械尺寸 深,宽,高(mm) 重量(kg) 保护特性: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 为便于今后扩容,逆变器具有并机运行功能 SN22030SK 220 30 24 90%-94% 220, 501Hz; -25+55 6000 波形失真度55, 倾角等于纬度加 1520 2,跟踪太阳自动节调整角度 太阳能电池方阵跟踪太阳,目的是使电池 方阵的主光轴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平行.不断 跟踪太阳,使电池方从日出到日落始终对准 太阳,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跟踪可以分为跟踪 太阳能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和跟踪太阳的赤 纬角和时角. (六),太阳能电池方阵前后间距的计算 0.707H D= tanarcsin(o.648cos - 0.399sin ) 式中:纬度 H遮光物最高点与光伏方阵最低的垂直距离m; D光伏方阵与遮光物或太阳电池前后排最小距离m. (七),电站防雷击设计与安装 1,按照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增设避雷措施或 采用原建筑避雷设施,太阳光伏系统安装尽可能处在建筑物上避雷系统的保 护中或. 2,电站的避雷系统设计,在发电系统的安装输入避雷器和输出避雷器, 根据系统设备工作电压,选择合适保护电压的避雷器,并将所有设备的金属 外壳接地. 3,降低太阳光伏方阵的位置.太阳光伏方阵的顶部至少要比建筑物最高 避雷带(针)低0.6米,并与避雷带(针)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 ) 0 6 ( ) 1 4,加高避雷带(针)的高度.如果建筑原有安装高度的避雷带(针)不足已 保护太阳光伏方阵,则适当予以加高,也可再装新的避雷带(针),并与原有 避雷带(针)焊接在一起,其搭接长度不小于避雷带(针)直径的6倍.要特别 注意的是,前后两种避雷带(针)的规格应一致.若空间限制无法满足太阳光 伏方阵与避雷带(针)的距离要求时,可考虑将太阳光伏方阵金属架与避雷带 (针)相连. 5 ,将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都与大地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 (八),风压载荷的确定 抗风要求一定要根据各地区风力参数予以计算 W = K 1 K 2 W0 F 式中:W太阳光伏阵列阵列受到的风载(N); K1 风载体型系数,取1.5; K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 基本风压(N/),指一般空旷平坦地面,10年离地面10m处 统计值,可由各地气象部门提供.在设计时规定采用的基本风压应确定不小 于250N/的数值; F 太阳光伏阵列最高的垂直面积. 根据计算的太阳光伏方阵所受到的风载能力,确定相应的防 风固定措施. (九),导线线径的确定 (1)线的长度选择 ,因为输入输出电压都比较低,所以在电缆 设计时应遵循最短原则. (2)线径的确定 直流输入线径的计算 太阳能发电系统要尽量减少系统损耗, 但同时要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一般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因电压降而产 生的损失一般为2%.直流输出线径的计算计算公式: S= . L /u2 式中 : S导线截面积 P负载功率 L导线长度. 电阻率; u端电压 (十),限荷及配电线路设计, 电子限荷器设计选取,根据系统额定电压,电流承载能力设 计选配电子限荷器,能精确地检测出供电线路上或用户端发生 的短路和异常情况并进行快速,可靠的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按照GB/T50258-1996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464.15-1992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金 具和绝缘部件,DL/T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 程及DL/T477-2001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等规定 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十一),太阳光伏发电(电站或电源)设计施工图纸 太阳光伏发电系统配置图(各主要部件容量,主要技术标) 12,电站建设投资决算 项目及内容 30Kw逆变器1台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12.8kw(含支架) 设 备 费 用 GGMA-600蓄电池组440只(含支架) 50A直流控制器1台 40KVA交流配电柜1台 节能灯具30盏,备用灯管100只 配套电线,电缆,工具,仪表,限电器,防雷隔离器 设备出厂例行试验 铁路,公司运输 系统成套 小计 土建工程 设备安装 选址 管 理 费 用 合计 验收 设计 管理及其它 小计 金额(万元) 23.00 57.00 52.00 10.30 3.50 0.5 4.00 2.00 2.50 0.5 155.3 10.00 3.00 0.80 3.50 3.00 6.00 26.3 181.6 实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 实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 加速建筑节能工作! 加速建筑节能工作! 谢谢 1 1本文由skryum7470贡献 本文由颗榕树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太阳能发电简介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二00九年四月 00九年四月 一,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太阳光伏发电的现状 光伏发电的应用正由边远地区和特 殊应用向电网电源发展 由补充能源向代替能源转变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 光伏系统光伏电池阵列,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电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设备和储能蓄电池(离网系统)三部分组成.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由光伏电池将太阳的辐射能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 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保护蓄电池充放电,再由逆变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器将符合要求交流电提供给用户负载. 离网光伏系统结构原理图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伏阵列,控制器逆变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 器和交流配电设备组成.系统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 交流负载 图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原理图 太阳能发电并网发电系统:由太阳能 电池把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并网逆 变器逆变为满足电网要求的电压,一 部分用户自用,多余部分电能送上电 网.电力公司将依据售电电能表记录 的数值支付给用户相应的费用.在夜 晚或阴雨天气发电量较少,用户消费 电能不足时可购买电网的电补充.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基础 1,设计原则 1),性价比高 ),性价比高 ),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 3),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 2,太阳辐射资料收集处理 , 1),太阳能资源分布 ),太阳能资源分布 ), 河南地区年太阳能总辐射 量约为5016-5852 MJ/ m2. 量约为 .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1116 MJ/ m2 日累计太阳辐射量: 2),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太阳辐射资料处理计算 首先中国气象中心记录气象情况是按小时或天记录,每年的太阳辐射量不能 代表正真的太阳辐射量情况,需要选取一个时间段对太阳辐射资料进行处理 其次太阳能电池安装和水平面最佳倾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由于气象资料给出的 是水平面的太阳辐照量,在设计时必须把水平面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转换成等 于太阳电池安装倾角面上的太阳辐射总辐辐射量.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 斜面上的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总辐射量I由三部分组成: I=ID +Id+IR (W/m2 ) ID ,Id ,IR分别代表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散射辐照量,地面反 射辐照量 1)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直接辐照量I ID =Rb . IDH (W/)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 斜面上的直接辐射/ 斜面上直接辐射照度应按时计算,设Rb=斜面上的直接辐射/水平面上的直接辐 射照度,计算公式为: Rb =cosT /cosZ T和Z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为斜面和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的入射角,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COS=sinsincosSCOS=sinsincosSsincossinScoss+coscoscosScos+cossin sinScosScos+cossinSsinSsin -入射角;太阳入射光线和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表面方位角;指倾斜表面法线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南北方向线的夹角 s-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水平 倾斜平面的倾斜角;指倾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垂直s= 90 面s= 0 0 -赤纬角;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上午为正,下午为负 时角;正午时角为零,每一小时对应的时角为15 -当地地理纬度. 当地地理纬度. 2),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 d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散射辐照量I 认为太阳散射辐射均匀分布,计算公式: Id=IdH(1+cosS)/2 Id-倾斜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IdH-水平面上的散射辐射照度 S-倾斜面倾角 W/ 3),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IR 月平均日倾斜面太阳地面反射辐照量 认为地面上的反射辐射是均匀分布的,计算公式为: IR=G(IDH+IdH)(1+cosS/2) W/ 地面反射率;工程计算中,取平均值0.2,有雪时地面取0.7. 1)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 )收集安装地点的纬度, 2)安装地点地势情况 3)安装地居民居住的集中度 4)安装地点的环境 4,负载资料收集计算 , 阻性负载:如白炽泡,电子节能灯,电加热器等. 电流和电压无冲击波.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电冰箱,水泵等,电压超强 电流,有冲击波 电动机 额定电流的58倍,时间50150ms 电冰箱额定电流的510倍,时间100200ms 彩色电视机额定电流的25倍,时间20100ms 电力电子累负载,如荧光灯,电视机,计算机等有 冲击波,负载的峰值电流(振幅系数1 ) 5,系统配置图 , 二,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计算 (一),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选取 1,太阳能电池功率设计 求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将历年逐月平均倾斜面方阵上的日照总辐射量Ht (kJ/),除以标准光下辐 射量1000w/, Tm=Ht2.7810-4 负载功率Q设计 根据设计的用电负荷情况,考虑感性 负载和公用及发展情况,对负载功率进行设计. 系统的直流电压Vd 设计 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数Ns Ns=(Uf+UD+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