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D感控PPT课件_第1页
CSSD感控PPT课件_第2页
CSSD感控PPT课件_第3页
CSSD感控PPT课件_第4页
CSSD感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院感工作要求 杨秀景 2 CSSD院感工作的重要性 职能 医院感控关键部门医疗安全 关键环节CSSD日常管理 重中之重 3 CSSD院感工作内容 相关法律 法规 医院规章制度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清洗 消毒 包装 灭菌质量管理 4 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2000年 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最新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z2003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生部2003年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年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2004年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5年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 CSSD院感工作 法律 法规 医院规章制度 5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2008年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009年行业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标准 2009年行业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机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09年行业标准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009年行业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行业标准 感染监测规范 2009年行业标准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2009 10 01 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 CSSD院感工作 法律 法规 医院规章制度 6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处的职责科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主任 护士长 院感医生 院感护士 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CSSD院感工作 法律 法规 医院规章制度 7 CSSD院感工作 手卫生 1 手卫生要求 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手卫生正确率100 手卫生依从性大于等于95 2 手卫生每月有依从性调查表 3 手卫生每季度有一次PDCA 质量工具的应用 人员要求知晓手卫生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4 洗手液开瓶后不要求写失效日期 手消毒剂开瓶后有效期1个月 瓶外注明 开瓶日期 失效日期 签名 5 洗手液 手消毒剂和擦手纸领物清单留存 粘贴在院感手册 8 CSSD院感工作 消毒隔离 1 消毒供应中心三区划分 进出 着装 防护 屏障 手卫生 2 各工作区台面 地面和空气清洁消毒 清洁消毒的频次 方法 记录 空气消毒机维护保养 紫外线消毒灯监测 物表和空气采样结果是否达标 3 各工作区物品专区专用 不交叉 洁具 记录 尤其是去污区物品不可外带 4 器械 物品处理流程 物品清洗 消毒与灭菌 由污到洁 不交叉 不逆行 9 一 标准预防的理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漏选用手套 口罩 隔离衣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二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1 手卫生 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非完整皮肤 3 呼吸道卫生 避免喷溅 防止空气飞沫传播污染 4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5 保持环境清洁 及时处理污染物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0 三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1 手卫生 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非完整皮肤 3 呼吸道卫生 避免喷溅 防止空气飞沫传播污染 4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5 保持环境清洁 及时处理污染物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1 手卫生 了解 手卫生的基本原则 根据WS T313 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中6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和6 2条款中规定 正确选择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 当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后用洗手和手消毒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 宜使用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洗手设施应符合要求 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配备清洁剂和干手物品 目前提倡干手纸代替干手机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2 手卫生的指征 了解 污染区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脱手套后 污染操作后接触清洁物品前 离开污染操作区 各项清洁操作前 进入清洁区前 环境整理后 接触无菌物品前 发送和回收物品中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3 工作服和隔离衣 了解 基本原则 为了保持和维持工作环境 有效的做到洁污分明 避免交叉感染 各区工作服不交叉使用 并定期更换 隔离衣是指进入去污区用于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血液 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用品 穿脱防护隔离衣的指征 进入去污区工作前应在去污区缓冲间穿隔离衣 离开去污区 洗手后进入缓冲间脱隔离衣 然后在洗手离开 工作时 衣服出现渗水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4 工作帽 了解 工作帽的基本原则 工作帽为圆帽 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头发 去污区使用工作帽是防止污染头发 而包装区戴圆帽是防止头发调入器械包 使用指征 进入去污区 包装区缓冲间 必须戴圆帽 每天下班应更换或清洗 干燥 护目镜护目镜的基本原则 护目镜 或防护面屏 是防止操作中的血液 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喷溅到操作者眼部和面部的用品 使用指征 在污染区进行手工清洗或倾倒污染液体等宜产生液体喷溅的操作时 均应佩戴和使用 注意事项 重复使用时应专人专用 每天清洗消毒 消毒方法 酸性氧化水 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 75 酒精擦拭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5 口罩 了解 口罩的基本原则 口罩能阻止血液 体液和飞溅物传播 使用指征 进入去污区操作时 注意事项 佩戴前洗手 口罩应紧贴面部 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有颜色的一面朝外 鼻夹应固定在鼻梁上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6 手套 了解 手套的基本原则 是防止病原体通过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 用品 是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感染性因子的主要方法 使用指征 污染区人员进行污染性操作时 必须戴手套 污染区一般需佩戴两层医用清洁手套 清洗操作中宜选用材质较厚 耐磨 袖口较长的工作手套 注意事项 接触高温物品时 应佩戴防烫伤手套 一次性手套 必须一次性使用 重复使用的橡胶手套 每日用后应清洗 消毒 灭菌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7 工作鞋 了解 工作鞋的基本原则 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鞋底防滑 易清洗 应能够完全保护脚面 不露脚趾 防止被利器扎到脚部 使用指征 进入污染区 无菌区的工作人员应穿专区使用的工作鞋 离开时 在缓冲间更鞋 注意事项 污染区 无菌区的专用鞋与清洁区工作鞋 应标明位置放置 不应混放 人员进出污染区与无菌区时必须更鞋 避免人员流动时通过工作鞋污染扩散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8 职业暴露的处理1 遵循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紧急处理 上报 检查 用药 随访 登记要求 2 科室应急箱位置 2个 去污区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各1个 3 应急物品使用后归为和补充4 登记 不良事件 马 科室院感手册 杨 CSSD院感工作 职业安全防护 19 1 医疗废物知识知晓率100 2 医疗废物交接双人签字 保存备查 CSSD院感工作 医疗废物管理 20 结构 过程 结果贯穿工作环节的方方面面 CSSD院感工作 清洗 消毒 包装和灭菌质量 21 各工作区域感控要点总结 一 去污区的感控要点 二 检查 包装及灭菌区的感控要点 三 无菌物品存放区的感控要点 22 去污区感控要点 感染控制的目标 及时安全去除医疗器械上的污染物 避免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 感染控制的原则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洗手 戴手套 清洗器械时应戴护目镜 穿隔水的防护服 规范操作 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使用的设备 物品 所有物品及物品表面均应及时清洗 消毒 23 去污区感控要点 缓冲间缓冲间为半污染区 是去污区人员进出的通道 主要作用是为进入去污区的工作人员条件同时防止工作人员通过污染的着装 手等环节污染清洁区域 缓冲间提供工作人员洗手 更鞋和更衣 在该区的污染防护服与清洁物品应分开放置 污染的防护服应清洗 消毒处理 防交叉感染 接收区 回收大厅 接收区是污物回收车及污染物品的物流通道 工作人员不得由此通过 物品不得逆行 出入关门 门的外侧为清洁 内侧为污染 回收车或回收箱应在洗车见进行彻底的清洗 消毒后 从洗车间出口离开去污区 西门电话 分类台分类台是对污染医疗器械 器具接收 分类的工作台 也是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 感染途径以接触性感染为主 工作人员每次接收 分类处置后 应及时用消毒液对台面进行喷洒 消毒 洗手及更换手套 每天下班前应对分类台进行彻底清洗 消毒 24 去污区感控要点 清洗区清洗区包括处理污染物品的清洗池 操作台以及周围的工作区域 感染途径以接触 飞沫 气溶胶传播感染为主 工作人员清洗操作时应戴口罩 面罩 小心操作 尽量在液面下操作 防止污水喷溅 使用超声波清洗时必须加盖 在每个工作程序结束时 及时对操作台进行清洁 消毒处理 清洗设施包括清洗消毒机 超声波清洗剂 水枪等设备使用后要保持机器表面清洁 及时对清洁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并干燥处置 洗车间回收车及回收箱每天在洗车间进行彻底的清洗 消毒 干燥后定点放置 25 去污区感控要点 环境管理该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间有实际屏障 通过设置人员进出缓冲间 污染物品接收区和清洁物品传递窗等 建立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间的通道 区内门和传递窗保持关闭状态 专设并固定使用分类操作台 清洗水池 洗手池 洁具等 地面 台面被血液 体液等污染后随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每班次应进行环境清洁或消毒 并清除废弃物 此区域内的物品未经清洗处理 不得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26 去污区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人员管理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进入去污区要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应用清洁的手接触设备 门把手 电脑 电话等设备 做到洁污分明 由污染区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或无菌物品存放区 应进行手卫生处理 更鞋 更衣等 加强安全操作 一旦发生人员职业伤害 及时处理 锐器伤用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人员进入污染区缓冲间 关闭门 按照下述顺序进行操作 穿污染区专用工作鞋 洗手 穿隔离衣 戴口罩 进入污染区 关闭门 根据操作要求戴手套 眼罩或面罩 回收人员进入接收区的操作流程 备速干手消毒剂 从规定的污染入口将车推进污染区 用清洁的手开启房间门 将车或物品递交去污区人员或防止去污区内 回收人员卫生手消毒退出污染区 关闭门 回收人员如需进入去污区工作 由去污区缓冲间进入 着装 防护符合要求 27 去污区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物品管理污染物品只能在去污区处理或暂存 工作区域内物品是由污到洁的过程 漂洗后的器械要及时运送到传递窗要保持清洁 回收车每天进行清洗与消毒 设备 设施及工具分区域固定使用 分类标识清晰 防止混乱和交叉感染 28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感控要点 感染控制的原则 进入该区的工作人员应洗手 换鞋 戴圆帽 保持该区域内空气清洁 物体表面及接触器械的物品和工作人员的手处于清洁状态 29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感控要点 包装台包装台主要用于器械的检查 摆放 组合 包装和各种器械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落实手卫生 当手部有伤口时应包扎并戴好手套 每天工作前应认真做好清洁 保持包装台及物品清洁无尘埃 无棉絮纤维等杂质 30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感控要点 环境管理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是进行器械检查 装配 敷料整理 包装以及灭菌的区域 包括检查包装间 敷料间及灭菌间等 进入该区的器械 物品应是清洁物品 温度维持在20 23 湿度30 60 换气次数为每小时10次 该区面积大 人员多 物品流量大容易增加空气中的微粒 造成环境的污染 微粒是微生物传播的载体 可随气流流动或因摩擦使表面带有静电吸附在器械和物品表面微粒数量实验 31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感控要点 人员管理人员进入该区 必须穿清洁区工作服 并保持整洁 进行器械检查 装配和包装前 进行环境卫生的整理 后洗手 参观和设备维护人员穿戴专用服装 物品管理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物品放置简洁 标识清楚 敷料放置整齐 不是当天用的物品应放置到柜内 避免过多棉絮纤维的污染 随手关门 32 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控要点 无菌物品存放区是存放 保管及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 包括重复使用的无菌物品及拆除外包装的一次性医疗物品 凡进入该区的物品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 33 无菌物品存放区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感染控制目标 在存放 运送无菌物品过程中 确保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感染控制原则 严格遵循无菌物品管理原则 所有进入该区的物品应按无菌物品标识的质量要求认真逐一复核 确认无菌物品各项标识质量合格后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架 杜绝不合格的医疗用品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 或发放到临床科室 取放无菌包时尽量使用灭菌筐 减少手接触无菌包次数 灭菌物品冷却后归类上架 无菌物品掉在地上或放置在不洁之处 视为污染 不得使用 发出的无菌物品 及时未使用不得再放回储存间 无菌物品储存架距地面20cm 距天花板50cm 距墙 5cm 无菌物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分类放置 发放时先发近期 再发远期 34 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控要点 室内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