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 长沙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 ),创造奇迹。此外,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地刻画自然形象表现社会美,如沁园春长沙中“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等。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B.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C.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D.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杨二嫂曾经整日坐在豆腐店里,被称为“豆腐西施”。B.“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慨叹。C.开原“73”龙卷风灾害共造成6人死亡、190余人受伤。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警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B.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C.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的,就是这些警句D.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的就是这些警句,它们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2、阅读下面的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沁园春长沙(1)毛泽东在泌园春长沙中,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不禁提出了“_,_”的问题。(2)看万山红遍,_;漫江碧透,_。(3)_,鱼翔浅底,_。(4)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5)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和“_”。3、下面是某校学生会给各班下发的通知的片段,其中有四处口语不得体,一处敬辞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进孟子”读书交流会,到时在孟子研究领城享有很大声誉的杨玉清教将莅临指导,并向各班敬赠其最新研究著作。请各班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诉他们千万按时到会。 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4、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片,补写下面诗歌中的空缺处。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即使是长征路上, 仍然忘不了用诗篇记载艰苦的岁月,激励红军勇往直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用诗词展示沸腾的生活。诗人毛泽东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_常于马背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 _成了最美的意象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教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_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6、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从词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陆词: _,表现了梅花_的特点。毛词:_,表现了梅花_的特点。2.毛泽东说他的咏梅词是“反其意而用之”(“其”指陆词),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3.找出最能显示出两位调人情感的同句,并分析其分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境界。7、外家南寺元好问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外家:诗人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母张氏的娘家。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春,诗人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高岸移深谷”写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梧”“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于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梨觅栗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 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诗人的遭遇与金朝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D2.B3.B解析:1.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使主语残缺,应删除“由于”;二是“熏陶并吸引”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吸引并熏陶”。A、B两项没有改正第二处错误,C项滥用介词“因为”导致主语残缺,只有D项没有语病。2.B项与题干中说的引号都标示直接引用。A项,引号的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C项,引号的作用是标明带月、日的事件。D项,引号的作用是标示反语。3.括号前面列举了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经过分析可知,括号里的内容表述的应是这些警句的作用,因此所填语句的主语为“这些警句”,据此排除C、D两项。由括号后的“创造奇迹”可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应放在后面与之相连。据此排除A项。 2答案及解析: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层林尽染;百舸争流(3)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解析: 3答案及解析:答案:“到时”改为“届时”;“很大”改为“极高”;“敬赠”改为“赠送”;“告诉”改为“告知”;“千万”改为“务必”。解析:“到时”“很大”“告诉”“千万”语言表达口语化,不符合正式通知应用书面语体的要求。“敬赠”为敬辞,用于自己赠送东西给别人。此处用于他人,不得体。 4答案及解析: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 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第二步,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也分为两个层次。分析构思框架图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分为两个层次,即“讲座”和“活动”; “讲座”主要涉及旗袍、围棋、国画三个方面的内容;“活动”主要涉及“体育课”的“太极拳”、“手工课”的“中国结”“剪纸”,同时这些活动还要在年终时进行表演、展示。 5答案及解析:答案:(示例)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如血残阳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利用试题的提示,调动知识储备来作答。如处,提示中有“长征路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处取自忆秦娥娄山关,原诗句有“苍山如海,残阳如 血”;处参照上下语境,由“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可知此处“朗诵”的不是诗句,而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句。 6答案及解析:答案:1.陆词:驿外、断桥边、黄昏、风和雨;遗世独立、寂寞、孤独 毛词:飞雪、悬崖、百丈冰;坚强不屈、以苦为乐2.首先是立意反其意。陆词借梅抒发受压抑之苦情,表达遭打击而坚贞不渝之志;毛词却是借梅抒发斗风雪迎春到的战斗豪情,表达无私奉献不居功、愿与民同乐之志。其次,在梅所处环境、志趣和全词的格调上,均“反其意而用之”。3.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寂寞、孤独、苦闷。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乐观自信、胸襟博大。解析:1.分别从两首词中找到描写梅花生存环境的词句,提炼出关键词语,然后从中概括表现了梅花的什么特点。2. “反其意”主要是从对“梅”这一意象的立意角度而言的。陆词中,梅花是孤高、寂寞的意象,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典型; 毛词中,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乐观、豁达、进取者的代表。分析作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句,从其含意切入。3.解题时要从作品中抒情、议论句入手。陆词中“零落”两句是抒情句,是对梅花遭遇的叹息;毛词中“待到”两句也是抒情句,表现梅花的品质。在正确理解表现词人观点态度的句子后,分析句子含意,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7答案及解析:答案:1.AD;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节操。诗歌前两联中的萧瑟秋景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感慨,颈联又通过今皆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人间遍”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悲壮之情”错, 从“愁”残阳”乱蝉”等字眼看,诗人的感情应是“沉郁之情”。D项, 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错。“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两句正面抒写了诗人抚今追昔的感慨。去国衣冠有今日”意谓出身金国世代衣冠之族的自己,今日已成遗民有今日”三字中饱含着诗人的无限酸楚:“外家梨栗记当年 则隐含着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的惆张。“记当年”与“有今日”形成对照,将身世之叹与家国之痛紧紧扣合在一起,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招聘退伍军人1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水务大龙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福建福州平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员工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第二批招聘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市属国企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市余姚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南阳西峡县宜居城镇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第六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雨季行车安全培训
- 2025年青海海东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终端与业务)高、中级考前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高级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景区接待培训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
- 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120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桑叶收购协议书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能力测评题库(附答案)
- 儿科哮喘护理个案
- 电力设备质量管理方案及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