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的起点 新的成长 文科历史开班第一课 1 一 文科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 歷 史 历者 经历也 史者 记录也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二 什么是历史 3 对史料的解读 不加入个人观点 对历史的描述 记录 三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对历史的记录 对历史的分析评价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 历史评价 4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评价 孟子 名轲 邹人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 义 礼 智四端 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对不义之事的羞辱 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强调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即主张民贵君轻 他又说 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 为后世儒家所不及 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5 生产力 人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包含 人 产品 工具三个要素 即生产者 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 最重要的标志是工具 也就是科技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四 最核心概念之一 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则需变革生产关系 7 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 组织和设施 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四 最核心概念之二 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9 五 高中文科历史要学学的基内容 一 必修1 必修一 政治史2 必修二 经济史3 必修三 思想文化史二 选修1 选修一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2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0 经济史 政治史 文化史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影响 其中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相互交融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11 知识 知识的理解记忆 知识的表达 知识的综合联系能力 读题审题的能力 材料处理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证分析问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六 高考考什么 12 例1 中书 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 在东汉亦属少府 虽典机要 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 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 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A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 位尊权重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3 例2 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A 南京条约 签订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 沙市 重庆等商埠开放D 辛丑条约 签订 14 例3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关于该法的表述 错误的是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15 一 总体要求 以一个文科生的姿态对待历史课程学习以高考为奋斗目标记忆是基础 方法是钥匙 七 平时怎么学 16 二 预习阶段 1 阅读教材 并置疑和释疑2 根据问题阅读教材并填练习册的导学3 认真理解练习册的重难点释疑4 完成练习册的选择题 17 三 上课环节回顾上节课知识课程目标导读 重难点定位讲解重难点知识合作探究 思考 讨论并回答相关探究题检测学习效果 练习 课堂小结 18 四 晚自习程序1 复习巩固2 预习下节课内容 19 八 我们怎样学好 历史 一 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三 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 重视有认识价值的专题的复习 20 一 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1 史料的来源与文字类史料的鉴别 第一 排除主观偏见 以求 去伪存真 第二 要注意为尊者讳 为贤者讳 为亲者讳这类情况 第三 也要注意史料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错误 八 我们怎样学好 历史 21 一 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2 注意读图表能力的培养 22 美日舰队实力对比表 1939年 23 20世纪80 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 24 一 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3 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4 善于运用史料论证基本观点 或者是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 A 运用史料论证基本观点B 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 25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1 历史评价的基本要求及其能力培养历史评价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立场正确 如爱国的立场 民族团结的立场 国际主义的立场等 观点正确 如生产力标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等 方法正确 如实事求是 辩证思维 不超越历史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26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2 要重视历史评价标准的正确运用 历史评价标准通常有 历史评价 和 道德评价 历史评价 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作出判断 凡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人类进步的就予以肯定 道德评价 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善或恶的判断 马克思认为应当兼用这两种评价 同时应把维护新事物发展的历史评价放在第一位 即历史评价优于道德评价 27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3 要重视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谓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 是指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是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 平时的学习要避免死记硬背 善于并勤于思考 做到学思结合 28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第三 平时的学习与训练要注意有史必有论 史论结合 以史导论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的学习可以 历史发展的动力 问题为中心进行突破 3 要重视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 29 二 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4 要提高 史论结合 的能力 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 论 二是尝试运用基本观点与方法说明历史现象 例一 孔子的主要生平及其评价 例二 从唐玄宗的前后期统治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0 三 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历史复习应注意的三个原则 量力原则 为自己确定适当的期望成绩目标 并根据这一目标运用选择原则和层次原则确定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选择原则 善于对历史知识进行取舍 把注意的重心放在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上 层次原则 将已确定的重点知识再划出若干个层次 确定相应的学习程序和学习要求 1 历史复习应注意的三个原则 31 三 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重视中学历史学习目标的分类与识记 3 在学会在 题海 中劈波斩浪 走 精练 之路 坚持 细水长流 重视老师自行设计的练习题 认真研究典型题 32 4 要重视并学会进行考后的总结 名人名言 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 在错误的路上奔跑有什么用 5 要重视历史阶段特征分析法的运用 33 前提 较系统 全面地掌握相关历史阶段的基本史实 归纳阶段特征的方法 要运用比较的方法 适当的归纳与提炼 学会学习 34 6 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重视主要矛盾 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重视因果关系 重视比较 心动不如行动 35 四 重视有认识价值的专题的复习 1 什么是有认识价值的历史专题 指那些对认识历史与现实有重要的或特殊意义的 切入点又是较小的历史专题 它往往能以小见大 举一反三地给人们以启迪 2 如何确定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