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织金县实兴乡实兴开采方案设计(修改)- 1 -附件:(1)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委托书;(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6月15日颁发的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为5200000810358;(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2月7日下发的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85号关于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文件; (4)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512号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文件(黔煤办字【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6)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789号),关于转报织金县国土资源局上报调整实兴乡新建煤矿规划矿区范围意见的请示的批复;(7)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7】10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8)毕节地区农民生活自用煤采矿许证织农煤字【2002】第13号(织金县实兴乡烂田冲煤矿);(9)毕节地区农民生活自用煤采矿许证织农煤字【2002】第14号(织金县实兴乡窑子湾煤矿);(10)供电证明.(11)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7512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1:5000);(2)开拓系统平面图(1:5000)(3)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1:2000);(4)采区巷道布置A-A剖面图(1:2000);(5)采区巷道布置B-B剖面图(1:2000);(6)井下运输系统图(1:2000);(7)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示意);(8)地面供电系统图(示意);(9)井下供电系统图(示意);(10)井下避灾线路图(1:2000);(11)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图(1:2000);(12)井下防尘、供水系统图(1:2000);(13)井上、下通信系统图(示意);(14)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500)。贵州华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前 言一、概述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局的批准,批准文号为(黔煤办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其中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为织金县调整煤矿布局而新设置矿权。生产能力为15万t/a。为完成矿井开采设计并办理各项手续,实兴煤矿业主委托了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进行了矿区范围内的详查地质工作,并于2007年9月提交了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并通过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组织的评审,获得批准(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512号),同时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矿产资源储量备案(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85号)。为办理矿山生产各类手续,同时也为矿山合理开采,业主委托我公司进行矿井开采方案设计。(说明:文中的新建煤矿、新设煤矿就是实兴煤矿)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以及现状(1)矿井位置本矿井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50km处,属织金县实兴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56391055900;北纬263504263632。贵(阳)织(金)公路由本矿井的北侧通过,西侧有安(顺)织(金)公路经过,西南连接贵黄高速公路,东北连接321国道,煤矿附近有乡镇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具体矿井位置见图1-1。(2)隶属关系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属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管理由织金县煤炭管理局管辖。实兴煤矿矿区交通位置图1-1(3)矿山现状区内采煤历史悠久,矿区内煤层露头线上有多个小窑分布。大多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以采掘民用煤为主,证照不齐,现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毕节地区农民生活自用煤采矿许证织农煤字【2002】第13号(织金县实兴乡烂田冲煤矿);毕节地区农民生活自用煤采矿许证织农煤字【2002】第14号(织金县实兴乡窑子湾煤矿);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文件(黔煤办字【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发【2007】10号)关于办理关于毕节地区八县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中解决农村生活用煤煤矿采矿权登记手续的通知。两个煤矿是3万t/a民用煤矿,但由于各种原因,矿区范围内无井巷工程。根据97号文,实兴煤矿属调整煤矿布局而新设置矿权,由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申请办理了采矿许可证。目前该矿井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灾害评估分别由有资质设计单位编制完成,并提交相关管理部门审查通过。现矿井已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15万t/a,矿区面积4.1597km2,开采深度1500930m,有效期限拾年。根据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2007年9月提交的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及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2月7日下发的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85号关于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文件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512号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评审意见书,核定截至2007年9月底,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保有资源/储量2070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749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321万吨。为更合理开采矿山煤炭资源,同时为办理相关手续,实兴煤矿委托我公司编制15万t/a的开采方案设计。2.设计任务来源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委托书。3.编制报告的依据(1)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委托书;(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6月15日颁发的织金县实兴乡实兴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为5200000810358;(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2月7日下发的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85号关于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文件;(4)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512号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文件(黔煤办字【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6)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文件(黔煤办字【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7)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7】10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8)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789号),关于转报织金县国土资源局上报调整实兴乡新建煤矿规划矿区范围意见的请示的批复;(9)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0)煤矿安全规程(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标准AQ1025-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6)其它煤炭行业相关规程、规范;(17)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18)现场实测场地地形图、踏勘收集以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4.以往工作情况简述本矿井范围内先后有多个地勘单位在此开展过地质工作,以往主要地质工作包括:(1)19641967年,贵州省地质局108地质队进行了1:20万安顺幅区域地质测量,提交了1:20万安顺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19691971年,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地测队完成了1:5万煤田地质测量,并提交织金煤田织金地区普查找煤报告(1:5万)。(3)1973年,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四队进行了1:20万地质测量;(4)19901993年,贵州省地质局115地质大队区调分队完成了1:5万小猫场、猫场、织金幅区域地质测量,并提交1:5万小猫场、猫场、织金幅区域地质报告。并对区内矿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5)2005年3月2006年10月,受织金县香江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开展了涵盖本矿井的织金县牛场向斜煤矿地质普查工作,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层和构造地质特征;含煤地层含煤情况;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大致分布范围,并通过取样分析对煤质进行了初步评价。提交了贵州省织金县牛场向斜煤矿普查地质报告。二、矿井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矿井建设的必要性织金县乡镇企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支柱性产业,而本县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矿及相关产业是该县的优势。织金县为发展地方经济,确保本县工业企业有稳定可靠的煤炭资源供应、同时为保证本县煤炭行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育,依据200589号、90号文件精神,编制了织金县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并省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六部门的97号文),实兴煤矿为实兴乡调整煤矿布局而新设置的矿权,由原3万t/a规模的民用煤矿调整为15万t/a合法矿井,该矿井的建设既符合当前煤炭产业政策,解决了煤矿规模过小存在的资源浪费及相应的安全问题,同时对改善当地经济结构,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矿井建设的可行性(1)实兴煤矿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070万t),资源量较大,具备建设小型矿井的资源条件;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类型、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属自燃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相对复杂。因此矿井仅具备小型矿井的开采条件。矿井采用斜井开拓,24个月内可以完成建井工程并形成15万t/a的生产能力,具有建设工期较短、投资省、见效快等优点。(2)实兴煤矿建设期间所需的水、电、路等外部条件已具备,满足矿井建设要求。(3)目前市场较好,特别是优质的无烟煤市场更是供不应求。(4)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煤问题,充分利用当地富余劳动力,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矿井的建设是可行的。三、矿井建设综合评价1.矿井开拓方式设计采用斜井开拓。以一个倾向长壁炮采工作面达到15万t/a的设计能力。2.用户矿区内各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所生产原煤主要供给安顺电厂、工矿企业及民用,是将原煤直接供应给用户,用户对煤炭产品没有特殊要求;如条件成熟,企业可将煤炭洗选加工,提高煤质和吨煤价格。3.综合评价本矿井属调整布局而新设置的矿权。从以往生产情况结合本次详查地质工作,可以说本矿井资源量相对较为可靠,煤层赋存亦较为稳定,井田地质构造复杂,但矿井未掌握煤尘爆炸、煤炭自燃以及煤层瓦斯等资料,本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容易自燃煤层设计,因此可以说其开采技术条件相对复杂,建议矿井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待取得资料后可进一步优化设计。但矿井煤质条件较好,且目前煤炭市场行情况较好,外部协作条件好,矿井可使本矿的资源优越转化为更大的经济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予以审查批准。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15万t/a,55.4a;(2)全员效率:2.0t/工;(3)井巷工程量:工程量6402m,其中新建岩巷4806m,新建煤巷1596m;(4)劳动定员:247人;(5)项目总投资2630.31万元,吨煤投资175.35元。(6)建设工期:24个月;(7)投资回收期(税前/税后):1.64/2.28a;(8)投资利润率:33.71%;(9)投资利税率:50.32%。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1:5000地形地质图精度较低,存在着地层产状点稀少、地层界线及煤层露头位置不够准确等问题,对次级构造形态控制不够。(2)仅有老窑巷道揭露了部分煤层及煤系,深部无钻探工程控制,煤系地层揭露不全,煤层对比依据不充分,对煤系地层含煤性、可采煤层的可采性控制及研究程度不够;(3)尽管取得资源量较大(2070万t),但其资源量级别较低,其中(332)资源量仅749万t,占总资源量的36,而(333)资源量约为1321万t,占总资源量的64。因此本矿井相对来说勘查程度较低,建议业主进一步加强勘探或采掘期间的地质编录工作,掌握更进一步煤层资料、构造情况,为下一步生产、设计打下更可靠的基础,从而减少矿井开发的投资风险。(4)本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但矿井未取各煤层瓦斯基础资料(如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梯度等参数),因此要求业主在建设期间(或下一步勘探工作)取得煤层样,进行瓦斯参数测定,若鉴定结果与设计有不同,需重新进行修改设计,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备案。(5)矿区内未取得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有条件时尽快取样作出鉴定,以指导矿井设计和生产。(6)矿区范围内小窑有一定分布,矿山应加强小窑水文地质方面的勘查工作,查清小窑采空区分布情况,视老窑分布留设隔水煤柱,在浅部采掘时,坚持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防止矿井突水,以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贵(阳)织(金)公路由本矿井的北侧通过,西侧有安(顺)织(金)公路经过,西南连接贵黄高速公路,东北连接321国道,煤矿附近有乡镇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1-1。二、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本矿井范围内地貌为高原丘陵、低山交错分布,地形起伏较大,最高海拔标高为1587.20m(煤矿北部的罗家大岩),最低海拔标高为1292.0m(本矿井东北部的煤洞口),最大相对高差为295.20m;一般高差为150280m。山体走向大体为北北东南南西向,主要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地表河流等控制。地势总体西南较低,北东部较高。2.气候、地震本矿井所属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范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常年细雨绵绵,湿度较大,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C,年平均降雨量1438.4mm,每年59月为暴雨、大雨季节,年平均相对湿度8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3.河流本矿井范围内水系属乌江流域乌江水系,无大河流。主要河流为矿西北侧沙坝河,其次为九牛田和赵家坝溪沟。沙坝河发源于区外南西面穿洞村附近,总体由南西流向北东,入境标高1320m,出境标高1260m,出境后于熊寨乡马家寨转为伏流汇入三岔河。2007年7月20日采用浮标法测量流量为3148.5L/s。据相关资料,枯水季节流量约为71171L/s,洪水季节流量约为3000045000L/s。九牛田和赵家坝溪流为沙坝河的支流,2007年7月观测,汇入沙坝河的流量分别为322L/s、269.3L/s。三、国民经济概况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和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辣椒及烤烟。当地居民主要为汉族,呈村落群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丰富。第二节 矿井建设外部条件一、市场分析与预测(一)本省市场分析预测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所产原煤经筛选后分为粉煤和块煤,其中粉煤销往清镇火电厂、安顺火电厂作动力用煤,块煤供本地或外地工矿企业或民用。省内化工、冶炼、建材、碳素等行业对无烟煤的需求量较大。无烟煤是化工厂造气的必需原料;省内多数冶炼厂采用无烟煤作为还原剂;有关厂还用优质无烟煤煅烧后生产碳素系列产品。由于我省煤气使用率较低,生活用煤和冬季取暖也需一部份煤炭,主要居民生活用煤来自织金县。目前织金县年外销量实际已达到80万t。预计到20072010年外销量将达到170万t。(二)省外市场分析预测贵州省为江南煤炭资源强省和煤炭生产大省,2006年外调量约2100万t,在周边省区占有1020%不等的市场份额,与北煤南运相比,无论在价位还是在煤质品种上均具有优势。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资源保护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全省现有煤炭供需形势正在转变,预计“西电东送”工程火电厂“十一五”期内需增加煤炭消费3000万t左右。同时,周边缺煤省区对我省优质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市场前景较好。织金县位于贵州省北西部,所产煤炭除供应本区外,还可通过公路销往、安顺、水城、贵阳等地区,同时亦可通过铁路销往省外地区。随着省内经济的发展,煤炭的销量和价格呈上升态势,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综上所述,实兴煤矿的建设,符合本区、本市及周边县份市场的需求,本矿煤炭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二、外部运输条件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织金县至矿区约41km,该煤矿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煤炭外运方便。三、电源条件本煤矿一回路电源由化起10kV变电所母线端接入(拟建LGJ-50线17km),另一回路由牛场110kV变电所母线端接入本矿井(拟建LGJ-50线8km),构成双回路供电,矿井开发在电力上是有保障的。四、水源条件生产、生活用水来源于沙坝河,沙坝河距离矿井口约500m,用水泵打入矿区工业场地生活水池(池底标高+1300m,500m3),矿区生活用水以动压供水,通过消毒后其水质、水量能够满足矿井生活用水需要;消防用水直接采用动压供水。五、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矿井建筑所需的砖、石、水泥、钢材及木材等材料均可在当地解决。综上所述,该矿公路交通方便,水源、电源条件可靠,矿井的外部建设条件较好。第三节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本矿井区内地层自老至新有: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第四系(Q)。见表3-1-1。现将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至巨厚层状细晶至粗晶石灰岩,块状构造;产较丰富的海相生物化石。本矿井外侧出露不全,可见厚度大于100m。由于上覆玄武岩较厚,矿内无钻孔揭露。(2)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本矿井区内的5个钻孔以及矿界外侧的两个钻孔均未打穿玄武岩。揭露厚度从9.52(未透)12.37(未透),平均揭露厚度10.30m。受F27断层影响,玄武岩呈条带状出露于煤矿东南侧,根据区域资料,一般厚60190m,平均厚约150m。为灰绿、暗绿、黄褐色块状隐晶质或拉斑玄武岩,致密坚硬,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厚度变化大,节理发育。与上覆龙潭组及下伏地层茅口组(P2m)呈假整合接触。(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出露于本矿井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是本矿井的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迥沉积组成。揭露厚度为263.25(未透)416.25(断厚),平均厚度为337.30m,正常厚度为330m左右。根据煤系地层的岩性,岩相组合及含煤性特征,可将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第一段(P311)、第二段(P312)和第三段(P313)。第一段(P311)从P3顶界至L8灰岩顶界(图3-1-2),厚度为104.90120.83m,平均为122.51m。为本矿井的主要含煤层段之一。主要由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及石灰岩组成,夹少量煤层及菱铁质泥岩。砂岩、泥岩中见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见植物化石碎片及腕足类动物化石。在P3l底部为一层较稳定的铝土岩。与下伏P3呈假整合接触。含煤69,其中28、30、32煤层大部可采,其他煤层虽层位较稳定,但仅个别点达可采厚度。第二段(P3l2)从L8灰顶底界至L5底界,厚度95.20144.20m,平均厚度119.86m。本段为本矿井的主要含煤层段之一,岩性以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菱铁质灰岩、粘土岩及煤层为主,局部含菱铁矿及黄铁矿结核。粉砂岩、泥岩中见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产大量植物化石碎片及腕足类动物化石。含煤层510层,其中15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21、13、14、16等煤层虽个别点达可采厚度,但可采点零星分布。第三段(P3l3)从L5灰岩底界至长兴组底界,厚度78.0193.80m,平均厚度85.91m。岩性以粉砂岩、泥岩、细粒砂岩、炭质泥岩、钙质粉砂岩、石灰岩粘土岩及煤层为主,局部汉黄铁矿结核。粉砂岩、泥岩中见水平及小型交错层理。含炭化植物化石、腕足类、生物碎屑化石。含煤35层,6、7煤层零星见可采点,其他煤层均未见可采点。(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晶至中晶石灰岩,块状构造。含硅质,呈燧石结核、团块及条带。产较丰富的较大个体海相生物化石。厚度稳定,揭露厚度为19.0320.60m,平均厚度19.95m,正常厚度在20m左右。与下伏P3l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5)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该层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沙堡湾段(T1y1)、玉龙山段(T1y2)和九级滩段(T1y3)。本矿井出露的仅为玉龙山段(T1y2)和沙堡湾段(T1y1)。沙堡湾段(T1y1)为浅灰色、浅灰绿色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泥晶结构为主。上部以泥岩或钙质泥岩的出现为开始,钙质泥岩中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灰岩中夹数层215cm的黄绿色蒙脱石粘土岩。揭露厚度为10.04(残厚)36.07m(残厚),平均23.37m(残厚)。正常地层为75m左右。与下伏P3c地层为整合接触关系。玉龙山段(T1y2)仅在本矿井的西北部局部出露,为浅灰色、灰色及浅灰绿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泥灰岩、灰岩及泥质灰岩;泥晶结构、泥质结构为主,局部含有未充填的水蚀溶洞,局部见含大量海相生物化石,底部50m左右泥质条带增多、增厚成薄层状泥质条带。地层正常厚度为182450m。(6)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相对低洼、煤系地层组成的低洼区,石灰岩出露区大部分无第四系覆盖。为褐黄色、褐色坡积块石和碎石土,结构松散,表层为厚度小于1m的耕植土,厚度0.005.94m。与下伏各地层不整合接触。(二)构造1.褶皱本矿区位于区域构造中牛场向斜的西南端,牛场向斜为一两翼略不对称,核部宽缓的歪斜褶皱,在其东侧有一摆动幅度较小的次生背斜,这一组合形态决定了新设煤矿构造的复杂程度。以下叙述褶皱构造的特征:(1)牛场向斜:自西南东北,贯穿整个新设煤矿矿区,走向北东约50度,区域向斜。矿内延展长约3km,幅度与跨度均大于0.5km。向斜轴由南西至北东沿茅草坝、董家寨、罗家大岩一线展布。北西翼较缓,倾角10左右,南东翼因区域断层影响,倾角2960。两翼出露地层有:玉龙段、沙包湾段、长兴大隆组、龙潭组的一二三段等。(2)上鼠朵背斜:为牛场向斜的次生褶皱,轴由北东至南西沿上鼠朵、赵家坝一线展布。延展长约1.8km,幅度0.1km,跨度0.2km。两翼倾角均15左右。出露地层为:玉龙段、沙包湾段、长兴大隆组等。2.断层在本矿井界内有断层F27、F35;南东侧有F26、F31、F33、F32;北西侧有F13、F30等区域断裂分布。现将各断层特征简述如下:(1)F13:正断层。发育于煤矿北西侧,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80。经过后冲、后寨、马场、煤洞口、下岩角等地。断层两盘地层均为龙潭组地层。在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十分明显,宽约13.80m,显张性角砾,胶结较紧密;在刚性弱的岩层中,破碎带不十分明显,表现为岩层裂开、错位、产状较紊乱等。两盘垂直断距25100m,向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为地质填图发现断层,11、12、14线剖面结合地表地层露头综合控制,属于初步查明断层。(2)F26:逆断层。发育于煤矿南东侧,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6070。经过小路坡、大坟坝、白鸡坡北侧、霄箕寨、灯笼山等地。断层上盘为峨眉山玄武岩,下盘为龙潭组第二段地层。上下盘地层错位明显,产状较紊乱。垂直断距大于220m。地质填图发现断层,12、14线剖面结合地表出露地层综合控制,属于查出初步查明断层。(3)F27:逆断层。本煤矿区内主要构造断层,于煤矿的南东部穿过,由于其落差及位置,可做为煤矿的自然边界断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7085。经过小路破、大坟坝、九牛田、煤洞坡、吴家丫口、丫口上等地。断层上盘为龙潭组第一段,下盘为龙潭组第三段地层。断层破碎带不十分明显,两侧产状紊乱,垂直断距120350m。地质填图发现断层,钻探有S1402、S1202两孔穿过控制,断点均为C级; 12、14、L2线剖面切过;结合地表出露地层综合控制,属初步查明断层。(4)F30:正断层。发育于煤矿北西侧,其南端交汇于F13。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270。经过沙坝公社南侧,顺着沙坝河至来发坝南侧交汇于F13。断层上下盘为龙潭组二段地层,破碎带不十分明显。垂直断距有待进一步了解控制。地质填图发现断层, 12、14线剖面结合地层综合控制,属查出断层。(5)F31:逆断层。发育于煤矿南东侧,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6070。经过小路破、白鸡坡、王大菁、灯笼山等地。断层上盘为峨眉山玄武岩,下盘为峨眉山玄武岩与二叠中统的茅口灰岩。上下盘地层错位明显,易于区分,破碎带不是十分明显,产状较紊乱。垂直断距有待进一步控制。地质填图推断断层,属于查出断层。(6)F32:正断层。发育于煤矿南东侧,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45左右。经过小路破、白鸡坡至王大菁交汇于F31断层。断层上盘为峨嵋山玄武岩,下盘为茅口组与栖霞组。断层两侧层位明确,破碎带较明显,产状紊乱。垂直断距有待进一步控制。地质填图推断断层,属查出断层。(7)F33:逆断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25度。经白洞、石柱子、牛角井在大洞口交汇于F31。上盘为茅口组,下盘为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地层。落差有待进一步控制,地质填图推测断层,属查出断层。(8)F35:逆断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6070。经龙井口、罗家寨在月亮坡交汇于F27。断层两盘均为龙潭组、长兴大隆组、沙包湾组地层,落差2075m。钻探有S1202孔控制,断点B级,L2、11线剖面切过,与地表地层露头综合控制,属初步查明断层。(9)F36:逆断层,有S1202钻孔控制,A级断点,落差10m。为F35伴生小断层,没有出露地表。属初步查明基本查明断层。表1-3-1断层特征表 序号断层名称断层性质走向倾向倾角 ()落差 (m)延展长度 (km)穿过钻孔数剖面穿过数断点级别查明程度ABC1F13正NNENW65802510053初步查明2F26逆NEESE6070220m3.72查出3F27逆NEESE70851203504232初步查明4F30正NNENW6580不清3.53查出5F31逆NEESE6070不清3.3查出6F32正NEENW45不清1.2查出7F33逆NEESE25不清2.6查出8F35逆NEESE607020751.5121初步查明9F36逆NEESE607010121基本查明初步查明(三)煤层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平均厚度337.30m。含煤1525层,可采煤层多分布于P3l2、P3l3。本矿井内全区可采、大部可采煤层五层(15、21、28、30、32煤层)。现对各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叙述如下:(1)15煤层:位于P312上部,上距L6标志灰岩底29.1643.16m,平均35.87m;上距L7标志灰岩底1.328.06m;下距L8标志性灰岩23.2462.65m,平均38.01m。煤层可采性指数1,厚度变异系数25.44。层位稳定,厚度1.011.98m,平均厚度1.54m,为全区可采煤层,也是本矿井的首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偶含1层夹石,且夹石厚度在0.40m以下。间接顶板为L7灰岩,直接顶板以泥岩为主,个别钻孔揭露有L7为直接顶板的情况;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薄煤层中厚煤层。该煤层属于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2)21煤层:位于P312下部,上距L6标志灰岩底51.0473.25m,平均63.28m;上距L7标志灰岩底21.88m38.52m,平均29.47m;下距L8灰岩标志层2.77m31.63m,平均10.77m;可采性指数0.80,厚度变异系数39.09%。层位稳定,厚度0.612.80m,平均厚度1.49m,为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一层夹石,个别点不含夹石,一般夹矸厚度在0.40m以下。该煤层5个含夹石的见煤点中,3个点为薄层炭质泥岩,2个点为薄层泥岩,夹石中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一般为泥岩,仅一个钻孔见底板为粉砂岩。以薄煤层为主,局部为薄厚煤层,该煤层属于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3)28煤层:位于P311上部,上距L8灰岩标志层27.6047.02m,平均42.20m;上距L9灰岩标志层0.412.18m,平均1.32m;下距L10灰岩标志层顶2.3538.48m,平均29.22m。煤层可采性指数0.80,厚度变异系数30.96%。厚度0.601.73m,平均厚度1.17m,为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02层夹石,夹石厚度在0.3m以下,夹石为炭质泥岩。L9灰岩是其间接顶板,直接顶板岩性一般为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一般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4)30煤层:位于P313下部,上距L8灰岩标志层46.0875.67m,平均60.19m;下距L10灰岩标志层7.81m9.37m,平均8.35m。可采性指数0.67,变异系数61.24%。厚度0.583.10m,平均厚度1.10m,为大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12层夹矸,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底板一般为泥岩、粉砂岩。该煤层以薄煤层为主,局部为中厚煤层,属于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5)32煤层:位于P313下部,上距L10标志层底10.5912.36m,平均11.41m;下距L11标志层顶2.014.91m,平均2.69m。煤层可采性指数0.67,厚度变异系数23.81。厚度0.431.36m,平均0.90m。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01层夹石,夹石厚度一般在0.30m以下。顶板一般为粉砂岩、砂质泥岩,个别点为薄层炭质泥岩伪顶;底板一般为泥岩、砂质泥岩。以薄煤层为主,局部为中厚煤层,属于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32。表13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表采用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结构稳定性煤层密度 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煤层顶底板顶板底板151.011.981.54较简单稳定1.5529.4219.1725.60泥岩泥岩、砂质泥岩210.612.801.49较简单稳定1.59砂质泥岩、泥岩泥岩48.2350.5050.30280.601.731.17较简单稳定1.60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或砂质泥岩12.3327.0219.34300.583.101.10较简单较稳定1.61泥岩泥岩、粉砂岩21.0723.9822.77320.431.360.90较简单较稳定1.61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四)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主要可采煤层均为黑色,块状、粒状、粉未状;玻璃光泽;断口:参差状、平坦状、阶梯状;2煤质特征根据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2007年9月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新设煤矿地质详查报告,本矿井可采煤层均为无烟煤,属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可供动力用煤及民用煤。其煤质特征见表133。表133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项 目煤别煤 层 名 称1521283032水分Mad(%)原煤1.932.382.221.722.802.211.882.081.982.423.112.771.862.171.98灰分Ad(%)原煤16.5018.7317.3420.8023.3721.9122.8225.3824.1217.1119.7218.4222.4922.9822.72挥发分Vdaf(%)原煤7.368.428.008.158.618.4410.2111.2610.637.698.027.868.129.568.99全硫St,d(%)原煤3.194.573.483.144.913.932.815.333.792.723.643.382.833.183.04发热量Qgr,d(MJ/kg)原煤28.4429.2628.9726.6327.6127.1625.1226.7826.1027.6229.2028.6526.8627.0926.95(五)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本矿井地形总体上南西低,北东高,最高点位于煤矿北部的罗家大岩,标高1587.20m。最低点位于本矿井东北部的煤洞口,标高1292.0m,为勘查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地形最大相对高差295.20m,一般相对高差150280m。属高原低山、中山地貌。区内山峦起伏,其间形成规模不一的冲沟,冲沟大多沿近南北向展布。勘查区内主要河流为沙坝河,其次为九牛田和赵家坝溪沟。沙坝河发源于区外南西面穿洞村附近,总体由南西流向北东,入境标高1320m,出境标高1295m,出境后于熊寨乡马家寨转为伏流汇入三岔河。2007年7月20日采用浮标法测量流量为3148.5L/s。据相关资料,枯水季节流量约为71171L/s,洪水季节流量约为3000045000L/s。九牛田和赵家坝溪流为沙坝河的支流,2007年7月观测,汇入沙坝河的流量分别为322L/s、269.3L/s。2.含(隔)水层1)含水层(1)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溶裂隙含水层出露于区内东北部,地貌为中山。岩性为厚层至块状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中下部夹粘土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据区域钻探资料,厚182450m。该层发育溶洞,溶洞高度0.603.43m,溶洞多数无充填物。出露泉点流量0.071000L/s,分布标高12111430m。从区域上看,该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溶洞含水层,主要含岩溶裂隙管道水,富水性强,但不均一。局部受老窑、矿坑排放废水的影响,水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钙型,矿化度为786.70mg/L,水质差。本区该含水层露头面积小,连续性差,补给条件不良,富水性弱,该层下距最上一层可采煤层15煤约300m,且下伏有隔水层存在,对矿床充水威胁不大。(2)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小范围出露于本矿井的东北部,呈条状展布。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夹02层不等的泥岩、粉砂岩薄层。有2孔揭露该层,局部裂隙面见水锈,厚19.0320.60m。本含水层上覆T1y1、P3d良好隔水层,浅部(露头区)为潜水区,顺倾向地下水由潜水转为承压水,本含水层总体可视为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距最上一层可采煤层15煤160.12172.61m,与矿床充水不密切。(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裂隙含水层:大面积出露于煤矿区内。均厚330m左右。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与煤组成韵律互层,间夹灰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细砂岩、薄层灰岩。以L5及L8灰岩为界,分为三段: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三段(P3l3)勘查区内有两孔揭露,78.0193.80m,平均厚度85.91m。含6、7、8、9层煤层。夹灰岩45层(L1、L2、L3、L4、L5),灰岩总厚28.3535.2m,约占本段厚度的30%左右。从钻孔岩芯观察和水位升降特征分析,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一般较弱,裂隙充填胶结较好,多数无地下水活动痕迹。细砂岩裂隙发育微弱,岩体较完整。据邻区资料,本段出露泉点较多,流量04L/s,牛场勘查区S604号孔长兴及龙潭组三段混合抽水,单位涌水量0.0003L/s.m,静止水位标高1333.90m。显示该段弱富水的性质。该段底部L5灰下距最上一层可采煤层15煤69.1582.11m,平均78.30m,为15煤开采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3l2)本矿井有5孔揭露,厚95.20144.20m,平均厚度119.86m。含15、21煤两层可采煤层。夹3层灰岩(L6、L7、L8),L6、L7灰位于该段中上部,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状细晶灰岩。三层灰岩总厚4.4010.20m,约占本段厚度的8%左右。该段内15煤间接顶板为一厚层细砂岩,厚4.829.78m,连续性好。根据钻孔岩芯观察和钻孔水位变化情况分析,细砂岩裂隙不发育,夹层灰岩岩溶裂隙发育较弱。勘查区内在S1201号孔对该段进行了抽水,单位涌水量0.0142L/s.m,富水性弱,静止水位标高1348.50m,水质类型为HCO3-Na型,矿化度为0.506g/L。本段属裂隙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弱。为开采15、21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3l1)本矿井有5孔揭露,104.90120.83m,平均为122.51m。含28、30、32三层可采煤层。夹57层灰岩(L8下、L9、L9下、L10、L11、L12、L13),灰岩总厚20.2833.53m,占本段总厚的20%左右。细砂岩裂隙发育微弱,含少量裂隙水,夹层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一般,充填胶结总体较好,含少量岩溶裂隙水。(4)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大面积出露于勘查区东南外围。岩性为厚层至块状细晶灰岩,裂隙、溶洞暗河发育。厚196426m,本次未有钻孔揭露。S4号泉为该层暗河的出口,位于勘查区南东赵家坝村,为赵家坝溪流的源头,2007年7月20日调查流量约为210.8L/s。据邻区资料,枯水期该泉点流量约为7.33L/s。本组属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但极不均匀。2)隔水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及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相对隔水层:出露于勘查区东北部,出露面积较小。沙堡湾段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状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薄至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及少量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或泥晶灰岩组成韵律层。矿内揭露为10.04(残厚)36.07(残厚)m,平均23.37(残厚)m。正常地层为75m左右。出露泉点具当地补给当地排泄特点,枯水期多数泉点干涸,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隆组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状硅质岩夹薄层状蒙脱石泥岩,厚24m,岩性阻水,与沙堡湾段共同构成岩溶含水层(P3c)的良好承压顶板,钻孔钻进接近或揭穿该段底板时,回次水位普遍有突升现象。为勘查区重要的相对隔水层。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3)相对隔水层成带状出露于勘查区的东南部。岩性为块状隐晶质或拉斑玄武岩,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深部岩体完整,地表柱状节理一般较发育,含节理裂隙水。按区域地层,本段厚度在60190m。本组总体为相对隔水层。龙潭组(P3l)泥岩类隔水层泥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占该地层总厚的50以上,隔水性能较好,正常情况下可阻隔其间薄层灰岩、细砂岩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但在开采冒落裂隙带影响下将会失去隔水能力。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在北东向构造控制下,主要含水层的分布也沿构造线方向成带状出露。区内灰岩出露面积较小,占整个勘查区面积的12%。地下水以碎屑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和地表溪流,在构造沟通各含水层的有利地段,受相邻含水层补给。区内地下水总体由南西向北东径流,局部地段受构造控制流向有所变化。地下水的排泄受区域侵蚀基准面沙坝河河谷(最低标高约1290米)的控制,地下水主要通过泉点以及河谷排泄进入地表溪流,最终汇入沙坝河。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与降水量大小密切相关,呈现出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的特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司治理与财务战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地理专业导论与创业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人因交互与可用性测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3D效果图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农业大学《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警官学院《通信系统DSP》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传送带模型中的相对运动与能量-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模型 含答案
- 污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 JTS-167-2-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 阿替普酶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 2024年学生团干部技能大赛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走进歌剧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给甲方工程联系函范文(十八篇)
- 矿山安全知识培训
- 第2课.铅笔淡彩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2023年高考俄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