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及思考彭 昱 常永官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许多地方接受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突进发展,急于加快发展速度,以牺牲环境质量,延期环境消费,轻视环境保护为代价,实现强制发展。这种突进发展在赢得一时发展经济的时间和资金同时,也产生明显的负效应。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列举经济发展带来的灾害:在地质灾害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近几年出现危岩滑坡上万次,40多人丧生,7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0亿元。仅1998年全市就发生危害大的地质灾害1098处,如1998年9月2日涪陵区发生特大型滑坡,造成1000多居民、11个企业严重受灾,涪丰公路中断,天然气管道爆裂,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在洪涝灾害方面,1998年夏天的洪涝灾害打乱了全市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全市受灾人口达1836.8万人,作物受灾面积达2367万亩,损毁小水电站162座,一批工矿企业因严重受损被迫停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4亿元,占全市GDP的67。在水土流失上,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35万km2,占幅员面积的53,土壤年侵蚀总量达2亿t,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水库年淤积速度达10。重庆1986年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16.56亿元,占当年GDP的9.2。大气污染方面,城区环境空气中SO2浓度一般超过大气质量二级标准23倍,酸雨频率在50左右。统计表明,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死亡率上升,渝中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死亡率从70年代以来肺癌死亡率上升2倍。大气污染致使农作物受害,森林死亡,建筑材料锈蚀。在水质污染方面,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每年均有810项污染物超过地面水类标准。次级河流水质更差,西部地区由于工业盲目发展已经出现“水荒”,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据研究估算,1995年重庆水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8.2亿元,占当时GDP的2.45。以上几方面中,在不考虑地质灾害损失及其他相关损失的情况下,仅从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等三方面初步估算,重庆市每年GDP的16.1已经付之东流。 如果继续沿用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发展的资源基础将更加脆弱,生存的环境将更加恶化,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部分成果有可能被不合理的发展所吞噬,子孙后代的发展将难以为继。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必须强化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决策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保证在重大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并把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要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逐步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开辟污染治理新的融资渠道。要加强资源和环境核算工作。开展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核算研究。既要研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又要研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为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把发展与环境政策建立在成本与效益比较的基础上,建立在审慎的宏观经济分析之上。要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建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确定合理的环保投资水平和损害水平,使环境质量与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而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代价默认分类 2007-05-18 08:30:56 阅读1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经济增长的代价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不是完善的经济模式;不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论,不是完整的经济理论;不清楚知道自身发展中曾付出过什么样的代价的民族和国家,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文井时下的中国,不少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间在较着劲比:“ 硬了,啥都硬了!”如果创造元的财富,付出了几十元甚至更大的代价,那么,的价值何在?因此,梁言顺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追求的指标同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低代价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空前的伟大实践,如果不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难免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梁言顺指出:由于代价的存在,中国经济增长率实际上要减少四分之一。连梁言顺自己都不知道,他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尤其是对世界有着怎样巨大的影响。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奠基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迈克尔思朋斯说:“你以自己的勇气和胆识,第一个指出了包括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立或尊崇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所共同存在的缺陷:忽视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效果的二重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增长的代价。你提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其意义不仅对中国,对世界经济学界也是个重大贡献。” 增长的代价:前车之鉴从世纪末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成了世界近代工业化的发源地。世纪末期,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比中国世纪年代还高,相当于超越了中国一个世纪。通过年的建设,“日不落帝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但经济增长的同时,英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雾都伦敦每到春秋两季,经常被浓雾笼罩。据统计,伦敦的雾天,每年可高达七八十次,平均天就有一个“雾日”,有时每次长达一个星期。英国著名的日记体作家约翰伊夫林曾写道:“绝大部分伦敦人所呼吸的别无他物,老是一些又浓又浊的烟雾,外加一种又脏又臭的气体,使得全伦敦患黏膜炎、哮喘、肺结核的人比全世界患这些病的总人数还要多。”年月日,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放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下班的汽车一辆辆紧跟着,在雾里摸索前行,忽然,带头的车刹车了,连续发生追尾事故,追尾的司机指责: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怎能刹车?刹车的司机分辩:你们已跟到了我的车库门前,我难道不能把我的车停入我的车库?后来,据官方统计,有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雾散后又有 多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震惊世界“雾都劫难”。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成了罪魁祸首,导致当时的伦敦棺材紧俏。造成全球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严重的国家,首先是发达国家。而另一经济强国美国,从世纪年代到年代,发展速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现在的生产水平依然高得让人吃惊:在我国,钢铁公司生产线材,用导轨导入库房;但在美国,则是在地上画一条线,线材就依靠感应器跟着地上画的线走,想把线材放到什么地方,就把线画到什么地方就行。但美国无法摆脱目前世界上“环境污染大户”这顶黑帽子。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美国仅占全球的人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了全世界的。美国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始终没有签字,问题就在这里。年月,俄罗斯在该议定书上签字时,美国依然不干,因为控制二氧化碳将付出巨大的经济支出。美国国内一些进步人士提出抗议并以影片后天等进行呼吁,美国政府依然不同意签字。环境方面的代价还有美国破坏了生态的植被后形成的黑风暴。上世纪初,为了扩大粮食生产,美国把中西部地区的草原垦土种粮,生态的改变使土地干旱,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黑色的沙尘暴。年,三天之内袭卷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把亿吨黑土送进了大西洋,使万农民无家可归。在石油开采上美国也有问题。当时美国遵循一个原则:多油原则。结果是油井过密,出油率和出气率受影响,大量石油开采商逃之夭夭,资源浪费。日本经济崛起于战后,在年到年年中,其经济发展居世界第一。但其教训也不在美国之下。日本最大的化工厂“千素公司”,因为把甲汞释放到了水俣湾中,致使人被证明患上了“水俣病”,其中人已经死亡。该厂排放的甲汞如果不加以控制,厂方每年要向居民支付的损失费高达万美元,等于每年要拿出三成利润来赔偿,但居民还是想砸烂工厂。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正在使北极冰山不断溶化,喜马拉雅山上的雪线在不断升高。发展中的中国走可持续之路中国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年之后,世界上甚至有“中国经济威胁论”之说。但我国经济增长同样付出了不可忽视的代价。虽说不如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的代价沉重,苗头和趋势同样不可忽视。年的沙尘暴是生态被破坏造成的。在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东部,植被严重破坏,尘沙满天。美国年报道说在诺基山脉发现了来自中国北方的土壤,同一天的报道说在米的上空,也截获了同样的土壤。水污染以年为例,废水排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包括了四大组成部分: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亿元、水污染造成的工业经济损失亿元、水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损失亿元、水污染对畜牧业和渔业造成的损失 亿。最近,蒙古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冬天其境内动物往中国境内跑,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回去时蒙古人发现少了,判断被中国人杀来吃了。生物多样性破坏是非常危险的,人和动物之间有一种链锁,是相依为命的。工业用水浪费更严重,据测算,中国每个浪费的水是美国的倍,是日本的倍。在东北三省,现在要寻找一片原始森林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许多野生动植物已不复存在了。采伐对我国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但毕竟我们的开采方式是存在问题的,这种掠夺式的开发,大的采了,小的破坏了。黄赌毒的泛滥,制假贩假带来的代价也非常惨重。云南会泽县一次假酒事件致死条人命。“八五”期间,全国光破获毒品案件达万多件,涉案人数万多人,国家投入的公安和治安经费就是几十亿。花去几十亿的还有为了捣毁非法光盘和“打非扫黄”的专项经费。更有人为造成的泥石流、滑坡、耕地沙化、江湖污染,那可是几百亿、几千亿的代价。有人把好端端的国有富矿乱采乱挖,一个百年富矿仅几年之内便丧失殆尽,矿老板因为不愿多花几百块钱购置安全设施,一声瓦斯爆炸,几十条生命顷刻间告别人世,这难道不该谴责吗?“增长的经济代价是可以量化计算的,如资源损耗、环境破坏、不良品损耗,还有工伤事故等。同样,有些社会、道德、制度上的代价,它造成的经济损失仍然是可以量化的,比如黄赌毒造成的经济损失,城市征地、拆迁的代价,还有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计算或根据国际惯例推算。”梁言顺说。经济理论的缺失经济科学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使经济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被一些其实是错误的理论支配着、带领着。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人,从亚当斯密、李嘉图及后来的丹尼森、库兹涅茨等人主张的“多因素决定论”,到法国重农学派鼻祖弗朗斯瓦魁奈及后来的凯恩斯、哈罗德、多马等人的“资本决定论”,到新剑桥学派琼罗宾逊、卡多尔、帕森奈蒂的“收入分配决定论”,到索洛、阿布拉莫维茨的“技术进步决定论”,到德国历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及后来的舒尔茨、卢卡斯、罗默等人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决定论”,这些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之作,在剖析经济增长理论时都有意无意地遵循了这样两个假定:凡是产出的都是有益的,即都计入收益;生产除了消耗成本外,不付出任何代价,即要素投入效果都是正向的。任何理论的前提假定的片面,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片面。事实上,影响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以及寓意宽泛的知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都不是单向的。它们既能增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又会产生负面效应,如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不良品、人为事故以及诸多社会问题。梁言顺研究的结果是:如果把要素投入效果的二重性引进增长理论中,那么几乎所有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都需要重新推敲和修正”。“只求增长不顾代价、只计眼前利益不为未来着想的经济政策,必定会造成经济增长与沉重代价并存的局面,这已为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事实所证实。”梁言顺在证实西方经济理论的缺陷时,也在证实自己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观点的正确性。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与“经济增长理论”同时研究也有权威人士反驳梁言顺。梁言顺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话:“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本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或说是国民财富的增加,而经济增长的代价仅就代价的经济意义看,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或说国民财富的浪费与减少。人类追求的应该是扣除了代价以后的纯净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与减少代价具有同等重要的经济学含义。因此,把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为地割裂开来,是没有道理的,是违反经济学规律的。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认识极其有害,似乎只有不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才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于是这些代价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梁言顺认为,这些忽视了“代价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影响着世纪的大半时间并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纪。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这些理论同样影响着理论界尤其是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工作。这一缺失使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不能不说是经济学界的悲哀”。低代价:循环与增长梁言顺的一位挚友在临终前曾向他发出的最后呼救:“好兄弟,求你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们的村庄吧!”挚友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实业家,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竭尽全力引资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化工企业,父老乡亲很快因此而富裕起来。但很快问题也来了,村上的人接二连三不明不白地得上一种怪病,甚至连吃奶的孩子也没能逃脱噩运。后来发现,化工厂使人们富了起来,也使周围的水和环境被严重污染;人们在点钞票的同时,也在吮吸着毒汁。乡亲们开始把存款提出来改造环境,但存款用光了,疾病仍然袭击着他们的生命。终于有一天,乡亲们愤怒了,举起锄头,将家园边的那座化工厂夷为平地。但当他们再拾起锄头回到地里种植粮食时,却发现那地、那河早已飘不出原有的稻香。找到铁门高楼里的厂主,谁知厂主的家里正在为岁的独生子举行葬礼,厂主自己也得了与儿子同样的不治之症,他在床头痛心疾首地喊着:“你们杀了我吧!别让我受折磨了”看着这场景,乡亲们哭成一片。发展经济是中国的国策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然选择,不发展就是死路。但我们不能因为高速发展而忽视所付出的代价。事后,梁言顺思考。年,“两循环三增长”理论应运而生。梁言顺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至今并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实现途径方面的研究更少。在发展的前提下,不论整个地球,还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或者哪个地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梁言顺认为只有两个: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梁言顺概括为“三增长模式”:经济低代价增长;自然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人口适度的零增长。理论显得枯燥,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就能创造价值。 在不少人片面追求时,梁言顺提出:必须重视经济增长中的代价。在人们嘴里说“可持续发展”其实又不很明白如何实现时,他的“两循环三增长”理论,使学术界和广大实践者眼前为之一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说:“这种在复杂的事物和多种矛盾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做法,反映了发明者抓纲带目的哲学思想在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的马建章教授认为,“三增长”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教授如此评价:“对推动经济学界认真研究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问题,有重要的意义。”苏星教授评价:“ 世纪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付出的沉重代价 他认为理论误导是经济增长付出沉重代价的重要原因。并指出了他们的成就和片面性,也吸取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如索洛模式),从而形成了他独创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具有开创性。”问题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蒸蒸日上、一日千里,梁言顺要“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压力自然很大。让人振奋的是,当时,江泽民同志在谈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告诫人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海南,我见到了生长在咸水和淡水区交界处的红树林,这其貌不扬的红树林起着保持大陆架免受海水侵袭的作用。从红树林这儿,我领悟到任何理论都要和特定的现实联系起来才有生命。一旦和中国的特定现实结合,看似已处处被人涉足了的理论领域,就显出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梁言顺还是绕开了政治,用学者的口吻来评价他的“两循环三增长”理论。点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绝不是因为新的领导集体要标新立异,要有别于前,而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我们的消费模式也难以为继了,我们的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了。”梁言顺说完后,给记者举了三个例子:美国的汽车消费为每个家庭平均辆,若中国达到这一消费水平,则中国每天消费石油总量为万桶。但世界石油生产总量每天才万桶,全部供给中国市场也还差万桶,况且根本不可能。日本每年的海产品消费是万吨,如果中国达到这一消费水平,我们将消费亿吨,而亿吨刚好是世界海产品产量的总和。不可能。美国人对纸张的消费为每年公斤,中国只有公斤。如果人均消费达到美国水平,那么,全世界的森林将全部用来造纸!因此,梁言顺以为,“按科学发展观和低代价增长模式进行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就能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梁言顺其人今年月,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一书被推荐给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官员“科学发展观”培训班的学员们。名学员都是省部级正职领导,还包括几位政治局委员。此书作者就是梁言顺。梁言顺,岁,山东泰安人,年获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梁言顺岁时以全省突出的考分考进了山东理工大学。几年后,梁言顺成了该校全系应届毕业生中唯一的留校生,干起了政治辅导员和共青团工作。年,考上了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但对日本经济研究入迷的梁言顺,很快发现这种研究与自己的抱负有距离:日本的经济已近成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有那么多问题需要有人去研究,何必舍近求远?年,梁言顺毅然放弃留学日本的机会,只身来到北京,投身到著名经济学家苏星门下,成为苏教授的博士生。梁言顺选取了“低代价经济增长”为研究课题。年,梁言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作为博士论文获得专家一片好评,并荣获中共中央党校年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经济学类第一名)。主要观点是经济增长必须考虑代价问题。作者分析了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并提出通过资源循环使用、环境循环净化、保持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经济低代价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年,他的这部学术著作被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梁言顺还呈送一本给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胡锦涛同志。年再版,被推荐给 “科学发展观”培训班的原因是它提出了可为“科学发展观”注脚的一些理论。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回眸十一五,这五年是我盟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分布式能源网络-洞察及研究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五四制)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的意义
- 跨境数据合规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学情调查语文试题及答案
- 基于区块链的脱皮仁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构建与数据安全挑战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甲基氯苯胺类化合物生产过程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件
- 《妇产科学》课件-7.2.3死胎
- 烧伤手术护理
- 气管套管脱管的应急处理
- 物资设备管理检查记录表
- 四高人群的膳食营养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课件
- 8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高二上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美术的世界课件
- 《第1课 身边的数据》参考课件3
- 污水处理中回收磷资源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