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科指导意见工业革命。 考点工业革命知识点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1条件(1)“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兴旺。(2)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技术革新的热潮。2成就(1)技术革新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手摇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先后发明。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2)动力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革命铁路运输: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海上交通: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问世,加强了洲际之间的联系。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始于19世纪初的世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大体是在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前期,法国、德意志的几个邦国、美国等等,依靠从英国引进机器,也开始了工业革命。特别是1825年英国解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之后,各国购买英国机器的现象日益增多,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起来。所以,我们用19世纪初作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知识点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形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3成就(1)电力广泛应用,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3)新兴的化学工业显著发展。(4)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5)产业结构变化,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兴起,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质疑有学者对传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念提出质疑,认为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1914年)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强化了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支配地位,也给第三产业增添了新兴部分,但并未带来三大产业之间的另一次结构转换(质变),因此不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知识点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2)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途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 (3)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电气化”,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漫画解史】 圈地运动信息提取:1415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圈占农民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图示解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信息提取: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助推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漫画解史】 垄断组织信息提取: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图解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提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新航路开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三个阶段,殖民扩张更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探究1重要“历史概念”解读1圈地运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1(2018湖北武昌区调研)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见下表,1801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这一情况说明()类别未圈地地区圈地地区小麦大麦燕麦小麦大麦燕麦单位面积产量:蒲式耳/英亩18.525.933.322.831.836.8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植业的全面衰退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解析材料“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及表格中反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结合当时正进行工业革命的背景,可知D项正确。答案D2(2014课标全国,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世纪初”可知,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最早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过度延伸,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A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特点1.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2)市场:海外殖民扩张为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为其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3)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4)资本:殖民贸易、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等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5)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研成果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5)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6)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2018课标全国,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解析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将不同的新因素加入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中,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都合理,但不一定都全面,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是不正确的,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时,欧洲其他国家大多是封建国家,对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研究不可能参照这些国家,排除C项;后期研究者观点可能更全面,但不一定更可信,对历史研究的可信度来自于历史事实,而不是研究时间上的先后,排除D项。答案B2(2016课标全国,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19世纪6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反映出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选A项。各地铁路不统一,说明铁路部门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C项没有材料依托;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作用1.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全国命题专家名论)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核心论点: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气时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即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模式。这时,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这已是今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刘宗绪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核心论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1(2018海南单科,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解析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故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开始于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故D项错误。答案A2(2014福建文综,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式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考法1工业革命的影响【考题1】 (2017课标全国,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明立意从英国国民总收入与工人实际工资对比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对比表中的数据变化。清误区本题为表格类选择题,难度适中。工业革命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但并没带来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同步提升,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合理,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分化。考法2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途径及特点【考题2】 (2018课标全国高考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上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全球通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这一观点。答案(1)国际贸易、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交往形式也日益丰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使世界贸易进入新阶段。关键信息信息1信息“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海上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强调了这一过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影响,世界变得越来越密切。信息2无论是“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还是“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都意在说明世界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思路点拨本题以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途径及基本特点,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第(1)问,注意时空信息“19世纪晚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海上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角度解答。第(2)问,结合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从贸易角度解答。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山东临沂模拟)“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A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D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的生产解析由材料“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并结合史实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农业大幅度增产,从而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答案B2(2019山东潍坊模拟)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制的完善 B思想文化进步 C工业革命发展 D社会革命需要解析据材料中的时间“18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由于采用工厂制度,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需要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故C项正确。答案C3(2017山东潍坊期中)“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解析根据材料“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可知,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C项错误。答案D4(2019山东济南模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 000个扣针。据此可知()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 B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C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 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解析“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说明,在机器生产下,出现了分工协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 000个扣针”说明,在分工协作下,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即促进了产业的进步,故B项正确。答案B5(2019山东潍坊模拟)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18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自由主义的传播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社会主义的兴起解析材料“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到“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说明,休闲活动普及到普通大众,究其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空余时间和财力用于休闲娱乐,故A项正确。答案A6(2019山东青岛模拟)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解析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应该是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故A、B两项错误;从“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知,应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服饰内涵,而不是科技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7(2019山东淄博模拟)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法案。该法案规定:按照英国国内市场价格,每夸特小麦低于八十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这一规定在英国()A降低了谷物的价格 B提升了工人生活水平C促进对外贸易繁荣 D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谷物法是对谷物价格的保护,故A项错误;主要是农业措施,不能体现提升工人生活水平,故B项错误;这个法案是一种贸易保护,故C项错误;谷物法影响了商品的自由流通,故D项正确。答案D8(2019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下表反映了1750190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百万) 1750 140 1 11 2 95 479 728 1850 266 26 13 2 95 749 1 171 1900 401 81 63 6 120 937 1 068 A.殖民扩张 B医疗进步C工业革命 D城市发展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从1750年1900年世界人口总体上增加,殖民扩张伴随着战争与人口迁移,并未带来人口的迅速增长,故A项错误;医疗条件的进步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因此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据材料“1750190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故C项正确;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材料中未涉及到城市人口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9(2019山东聊城模拟)下面是18001914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表,推动下表中城市人口占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800年1914年英国40%80%法国25%45%德国25%60%A.自由放任政策日益盛行B工厂规模扩大并逐渐集中C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D城乡之间的差别日益扩大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大量集中,工厂都集中在城市里面,这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B项正确。答案B10(2018衡水金卷)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前后两种“垄断”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早期殖民垄断公司是对外实行掠夺的殖民机构,带有一定官方机构的特点;19世纪的垄断组织则凭借强大资金和技术独占一个或多个经济部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二者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质不同,但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答案D11(2019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据统计,1871年为5 077英里,1881年为9 891英里,1891年为17 564英里,1901年为23 571英里,1913年为34 656英里。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有助于维护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C印度工业革命的内在发展需求D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显然有利于英国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国际金融地位的稳固,故B项正确。答案B12(2019山师附中模拟)推动下表所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年3.35.03.818741890年1.75.22.13.518911900年1.63.52.64.8A.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B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程度不同C政体改革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D国家干预与福利制度保障政策不同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增长率明显超过英国和法国,主要是由于德国和美国努力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而英国和法国,则固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特征,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材料二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五分之四的小麦和五分之二的肉类都是进口的。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到1913年时它们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其他产业,甚至无法与自己的近邻打交道了。 卡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材料三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坦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具维修技师知识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装修市场专员培训
- 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 资产采购管理培训课件
- 红旗车驾驶员培训:从盛夏酷热到金秋丰收的旅程
- 售后服务顾问培训体系构建
- 制定个人税务筹划的发展目标计划
- 运输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软件市场营销合同协议
- 活动赛事协议书
- 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与酒精戒断模板课件整理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公司职工创新创效项目申报表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 3D打印图二评分标准
- 砂浆配合比标识牌
- 初生雏鸡的性别鉴定课件
- 钢筋笼加工检验流程图
- 全套电子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
- T∕CAME 1-2019 家庭式产房建设标准
- 善意的谎言辩论赛正反方观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