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_第1页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_第2页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_第3页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_第4页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来源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目前,我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委员长在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在文件上签字、承诺。国务院于1993年9月召开了“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会上确定全国普遍实施食用盐加碘;1994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明确了防治目标,制定了方针、政策;1996年5月国务院又颁发了食盐专2/5营办法。至此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从1994年起每年5月在全国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在组织管理上,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消除碘缺乏病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所在这些重大举措都为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93年,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局的协调,确定从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为碘缺乏病防治日。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1220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1届“防治碘缺乏病日”。根据国家卫计委、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0个部门和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关于开展全省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和及XX市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6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精神,XX市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决定将2016年全市第21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的主会场放在我县,意义十分重大。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为确保宣传日活动顺利3/5开展,特制定本方案。活动名称全国第21届“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主题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举办单位1、主办XX市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2、承办XX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织领导XX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活动方案,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县卫生局和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日整体安排部署,县疾控中心做好场地布置和后勤保障工作,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活动时间2016年5月15日上午1030时至12时活动地点紫荆广场氛围营造1、紫荆广场悬挂宣传横幅,主会场设背景喷绘。2、给村民讲解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开展赠送碘盐活动;3、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摆放展板,向村民开展碘缺乏病知识宣传教育咨询活动,发放宣传单;4、在现场设立义诊咨询台,由县医院、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义诊咨询活动。4/5参加单位XX市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县上分管领导,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和部分职工乡村医生。新闻报道市级新闻媒体由XX市地方病防治协调小组邀请,县级新闻媒体由县政府办公室通知。活动议程1、市上领导讲话;2、县上领导讲话;3、市县参会领导走下主席台向市民赠送碘盐、购物袋、宣传品等,之后领导离开会场,其他活动继续进行。任务分工召开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布置活动有关事项。1、会场布置由县地病办、县盐务局承办;2、宣传咨询台由县疾控中心、盐业部门、社区服务中心承担;3、义诊咨询台由县医院、中医院承担;4、各种宣传物品如碘盐、购物袋等的保管和运送分别由县地病办承担。有关要求1、参加宣传活动的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统一着装;5/52、参加活动的单位要按照事先划定的区域进入活动现场,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