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收获.doc_第1页
我的支教收获.doc_第2页
我的支教收获.doc_第3页
我的支教收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支教收获 大三上学期,因为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我走出了生活两年的大学校园,走向社会,走入另外一个校园,开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从一个校园走入另一个校园,不仅是学习和生活地点的改变,也是身份的改变,从一个学生向老师的转变。这样的转变看似令人措手不及,但却满怀期待,虽然忐忑不安,但依然想勇往直前。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号,是我走入支教学校的第一天,从那天开始,我的身份改变了,生活状态也改变了,周围的人和事物也在发生着改变,在这些改变中我也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欢笑和泪水,但是我也收获了很多不曾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增长,还有生活态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将会让我受益终身。 在支教的学校我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少一份抱怨。那天,刚刚踏进支教学校时,引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学生们,那些桌子又破又烂,而且高矮不一,当时心中就有不少震撼,后来真正的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后,才知道很多学生都是带着大米来上学的,他们每天中午的蔬菜只有咸菜,当时的我看见这样的他们,感觉很心酸,当我们呆在大学的校园里抱怨着教室的桌椅不成比例,不方便睡觉时,他们的桌椅已经破旧的不太能使用,当我们抱怨着饭堂的饭菜太难吃的时候,那些正在生长期的孩子却只能吃咸菜,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运,不愁吃不愁穿,有着好的学习环境,却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平等,这样的我在他们面前感到惭愧。我想我们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对生活抱怨,比起他们,我们是何其的幸运。 而我懂的第二个道理就是学会理解和宽容。走出大学校园,我们每天面对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是我们的学生和同事,无论是与同事的相处还是和学生的相处总会产生摩擦,怎样去处理好这些摩擦,是我们在支教生活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这时候的我们必须要丢下自己的任性和脾气,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平心静气的化解问题,而不是像在学校中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当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时,我们必须以一颗宽大的胸怀去理解别人,容纳别人,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建立友谊,共同的进步。 而我在支教生活中学习的另一个道理就是只有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必须有一缸水,在整个支教生活中我才深切的体会到了这里面的深意。支教的学校是在农村,学生们走出这里去看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是来源于课本和电视,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想象,所以总会问你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有一个广泛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们满意的回答,所以,老师必须无时不刻的好好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学习其他各方面的只是,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天天向上。 在支教的生活中,我感受到最多的就是童真和热情。上大学的我已经告别小学很多年了,在这些年的成长中,我的思想不断的成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童真离我越来越远,生活在大学里的我早就忘了那个天真的简单的自己,而在支教的生活中,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我找到了那个被我丢掉的天真简单的自己,我想每个人都会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可惜成长是残忍和痛苦的,时间也不会流转,允许我们重来一次,还好,我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小时候的自己说声好久不见。现在的我们长大了,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快要窒息,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选择了漠然的接受,不再满怀信心,不再欣然期待,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磨平了我们对生活的所有热情,有多久没有放肆的笑过,有多久没有随心所欲,这是在成长中我们逐渐缺失的东西,但是在支教的生活中,在这个支教的小学校园里我感受到了,还记得坐在一年级的教室后面和那些小孩子们摆着头挥着手指读拼音的场景,还记得和运动会上和孩子们在校园里跑跳的场景,我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似乎又回来了,这种热情是简单的,发自内心的,这种快乐是真切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喜欢上了这个学校给我带来的这些改变,让我成为了真正的我,热情的我,快乐的我,充实的我。 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支教的过程中在学习经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使我对农村基层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农村基层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 学校校舍问题 实习的学校是在村子上,这里的教室和宿舍条件并不好,特别是学生的住宿条件特别差,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并不齐全,给学生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这里的其他学校有的学校的教师甚至是危房,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还有的学校没有学生宿舍,小学生们每天要走将近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学校,对学校正常的开展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同时学生在路途中的个人安全很难得到保证。教室的缺乏使得课堂大幅超员,学生的学习环境差,教学效果很大程度降低了。二、 学生缺乏良好的习惯 在这里的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般只有爷爷奶奶等留在家里看管孩子,因为爷爷奶奶本身的文化素质低下,以及年龄的过长,力不从心,一般只能保证孩子的吃和穿,对孩子缺乏管理和教育,对 孩子采取了放养是的管理,没有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正确的生活观念,这使得这些孩子在学校不服从老师管理的现象时常出现,在学校中生活作风散漫的现象特别突出,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三、 学生辍学现象普遍 在这里的农村,长期处于 封闭状态,教育意识低下,长期形成的观念是等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出去打工,这使得他们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等到孩子在学校待到一定的年龄就会带着还在外出打工,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即使没有辍学,也会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比如在农忙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不来上课,去帮家里面做农活,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四、 学生的综合素质低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学校没有图书馆,学生没有课外读本,也没有其他的途径去接受课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在语文的学习上,语文是注重阅读和积累的科目,但是这里的学生因为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语文成绩普遍不高,不及格的现象很普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很低。学生综合素质直接使农村的学生相比于城市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落后的状态,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影响了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五、 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临聘教师多、不稳定 由于地处农村地区,交通不方便,各方面的条件很差,年轻的老师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到这些地方来任教,大部分老师是年龄教长,即将退休的老老师,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年龄以及身体健康等原因,在教学上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不利于教学的长期进行。虽然学校也有年轻的老师,但是由于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年轻老师并没有打算长期呆在这里任教,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的长期的开展。 这里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我国其他的农村教育上也同样存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我们农村基础教育的普遍问题,而且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学校的教学条件、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素质、扩充农村师资力量一直都是困扰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作为免费师范生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学校里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能帮助学生的好老师。 一学期支教的生活很快结束了,心中有很多的不舍,也有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