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docx_第1页
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docx_第2页
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docx_第3页
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docx_第4页
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报告文学在写作上讲究()A. 生动性B. 真实性C. 典型性D. 文学性答案:D2. 采访的“透视法”,也叫()A. 抓特点B. 抓问题C. 抓特色D. 抓本质答案:D3. 记者发现与捕捉新闻,要有一把判断的“尺子”,这就是()A. 新闻敏感B. 宣传政策C. 新闻价值D. 新闻观念答案:C4. “据新华社今天报道,北京已建议台北就恢复台湾与大陆间的邮电业务问题进行商谈。”这条导语突出的要素是()A. 何时B. 何事C. 何故D. 何地答案:B5.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A. 史沫特莱B. 范长江C. 斯诺D. 邹韬奋答案:C6. 材料加工中最优先、最重要的一环是()A. 整理记录B. 材料核实C. 语言加工D. 结构调整答案:B7. 在记者的知识修养中,最重要的是()A. 新闻学专业知识B.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C. 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D. 政治理论知识答案:D8. 批评、表扬性的稿件一般适合用()A. 巡回采访B. 易地采访C. 隐性采访D. 交叉采访答案:C9. 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A. 结合工作,重点攻关B. 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 长期坚持,锲而不舍D. 勤于动手,随时积累答案:A10. 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A. 邵飘萍B. 范长江C. 邹韬奋D. 张季鸾答案:C11. 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A. 矛盾冲突之中B. 人与人的矛盾之中C. 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 社会矛盾之中答案:A12. “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此经验的总结者是()A. 刘少奇B. 周恩来C. 范长江D. 邵飘萍答案:C13. 工作通讯的写作主要具有()A. 形象性B. 可读性C. 指导性D. 思想性答案:C14. 传统的访问记录形式主要是()A. 笔录B. 录音机C. 心记D. 画草图答案:A15. 我国纪实文体的传统是()A. 文约事丰B. 行文简练C. 语言精确D. 褒贬客观答案:B16. 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采用()A. 侧面观察B. 事前观察C. 同步观察D. 非闯入式观察答案:C17. “北京特别通信”的作者是()A. 黄远生B. 邵飘萍C. 邹韬奋D. 范长江答案:B18. 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A. 采写人情稿B. 拿原则做交易C. 见利忘义D. 有偿新闻答案:D19. 间接性导语尤其适宜运用于时效要求较为宽松的()A. 事件性新闻B. 非事件性新闻C. 经验消息D. 人物消息答案:B20. ()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A. 形象性B. 真实性C. 文学性D. 新闻性答案:B21. 迂回式提问方法,西方人叫()A. 脑力激荡法B. 漂近法C. 脑力风暴法D. 侧面问法答案:B22. 人民日报记者曾采写过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A. 时机抓得好B.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C. 新闻敏感性强D. 写作能力强答案:B23. 记者为了立体报道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进程,长时间住在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A. 蹲点采访B. 易地采访C. 隐性采访D. 交叉采访答案:A24. 记者写作消息最见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写好()A. 标题B. 导语C. 主体D. 结尾答案:B25. 融合多种语言成分而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其最基础的构成部分是()A. 文学语言B. 事务语言C. 评论语言D. 群众语言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根据报道手段的不同,记者分为()A. 文字记者B. 摄影记者C. 网络记者D. 广播记者E. 电视记者答案:ABDE2. 抓有积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材料,需要经常注意的动向有()A. 社会动向B. 政治动向C. 思想动向D. 问题动向E. 经济动向答案:BCE3. 综合消息一般离不开如下材料()A. 面的材料B. 概括性材料C. 点的材料D. 统计性材料E. 典型材料答案:BDE4. 主体中按逻辑顺序来表现事实安排层次段落,可以依据事实之间的()A. 主次关系B. 因果关系C. 对比关系D. 并列关系E. 递进关系答案:ABCD5. 记者对事实的思考,除要求把握其特点、性质外,还包括()A. 政策思考B. 理论思考C. 群众心理思考D. 社会心理思考E. 社会传播意义思考答案:A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目击新闻答案: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2. 特派记者答案:是指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又是对业务能力较强的记者的称呼,也是作为记者中高一级的级别称谓。3. 无意注意答案:当人们注意一个对象时,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这是无意注意。采访对象的无意注意是指那种自然发生的,如外来干扰所引起的注意。4. 背景答案: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调查报告有何特点?答案:调查报告作为调查研究成果形诸文字的书面报告,实际上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它一般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2. 新闻的结构规律如何?答案:新闻结构有其自身规律,总的要从体现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其传播价值考虑。具体要求是:一要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二要有利于表现主题;三要适应受众心理;四要紧凑又富于变化;五要符合体裁的特点。3. 新闻写作怎样用事实说话?答案:新闻用事实说话,简单讲,就是写出事实并把事实说清楚,即“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它包括以下几项要求:(1)直接陈述事实,切忌“大帽子底下开小差”;(2)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3)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4)采取第三人称和注明消息来源。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1. 围绕1998年10月河南建业足球队主场以21战胜重庆红岩队后仍遭降级的命运,访问建业队主教练丁三石。请拟定采访计划。答案: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方式、采访周期、写作体裁;寻找访问时机;制订访问策略首先,肯定教练的工作能力及取得的成绩,然后通过对他带职业队前后差异的讨教,引发他的感慨,由此再提升到中国足球的大话题,并请他对中国足球进行评价和预测;最后是访问提纲。2. 今夏,台风“海棠”从河南经过,据郑州市民政局统计,暴雨给郑州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元。如果,你受报社的委派前去采访,请在出发前列出一份访问提纲。答案: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基本情况(台风到达的时间,受灾面积,损失情况,城市受害状况,农田被淹的数字,对城市管理、铁路、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影响,防汛面临的任务,救灾抢险投入的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灾民被安置的情况)。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抗击此次台风所采取的对策与以往有何不同,救灾物资有没有到位,卫生防疫工作做得如何,社会反响怎样。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台风的预测,总结教训,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六、综合应用题(20分)1. 根据以下通讯,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改写成消息。字数在650-700字。王帅:搏击洪魔一少年2004年7月17日早晨5点左右,由于连日骤降暴雨,致使社旗县环城河潘河、赵河水位暴涨,达到峰值,相当于百年一遇洪水。洪水造成城内积水无法排出,积涝成灾。险情就是命令,在中共社旗县团委书记方明洋的带领下,全县万余名共青团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谱写了一曲曲“众志成城,抗击洪魔”的战斗之歌,在赊店古镇广为传颂。抗击洪魔一少年。县城内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所袭击,湍急的洪水如万马奔腾一般涌向大街小巷,县城红旗路口防洪墙处,情况更是万分危急。一刹那间,人们聚集到红旗路口,抄起铁锹,灌起沙袋,堵起防洪墙,可洪水实在是太猛烈了,丢下的沙袋瞬间即被冲走,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每一位抢险人员都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投入地工作着。在众多的抢险人员中有一个瘦弱的身影十分惹眼,他又是灌沙袋,又是拉麻袋,又是在直属库中帮人灌麦包。在洪水面前他无任何畏惧之情。他就是社旗镇中学初一(1)班学生13岁的共青团员王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青团员的身影。肆虐的洪水卷着旋涡无情地狂奔着,所到之处房倒屋塌。社旗县城地势低洼,险情迫在眉睫,这时洪水已将城区团团围困,翻滚的洪水越来越猛,丢下的沙袋麦包已阻止不住洪水的冲击,此时唯一的办法是用大型机械装上物品才能堵住洪水,可大型机械那里去找?情况迅速在抢险人员中传开。王帅知道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家停放在粮食局直属库院内的大型平板拖拉机,于是他就说:“走,开我家的拖拉机去!”当时,事不凑巧,王帅没有钥匙,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这时,社旗镇党委书记王德麟急中生智,把车窗的玻璃砸碎,将王帅同学抱起,王帅义无反顾地爬了进去,在众人的帮助下发动了拖拉机。家庭困难的他过早地熟悉了驾驶技术。就这样他驾驶着拖拉机往返于抢险现场,前后四趟共运送了200多袋小麦,以自己的行动深深影响着并带动了所有参加抢险的共青团员,齐心协力阻止了洪水的泛滥。洪水消退了,这时,有人问他当时怎么想的,王帅同学腼腆地说:“当时什么也没考虑,只是想到县城内还有8万多居民,得赶紧把洪水堵住,让居民少受点损失。”多么朴实而简单的话语啊,令我深深地震撼了,就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全县60多万干群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困难。据该县民政部门介绍,这次暴雨袭击受灾人口27万人,成灾人口15.6万人,倒塌房屋514间,240户,损坏房屋2 94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5万亩,成灾面积31万亩,绝收8万亩,水浸粮食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