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水产类_第1页
第四章水产类_第2页
第四章水产类_第3页
第四章水产类_第4页
第四章水产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特点 以水中繁殖生长为主的动物及植物 动物 鱼类 背脊动物 海蜇 肠腔动物 海参 棘皮动物 墨鱼 软体动物 虾 节肢动物 蚌 贝壳动物 植物 藕 海带 紫菜 石花菜等 二 作用 健脾补肾 益气养血 利水消肿 水产类食物中以温性居多 大多具有强壮作用 三 应用 病后 产后 素体虚弱致疲乏无力 水肿 腹水等 水产动物中以鱼类食用最多 其营养最为丰富 而且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性食品 特点 1 主含丰富的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2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较高 容易被人消化吸收 特别适合老年人 儿童及体弱者食用 3 脂肪含量仅有1 3 无导致胆固醇升高之弊 4 含氨基乙碳酸 具有调节血压 抑制血糖 减少胆固醇 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 5 鱼头含各种无机盐 卵磷脂等 有助于大脑发育 使人聪明 儿童可多食鱼 鳝鱼 鳝鱼甘温黄鳝 海蛇一 补气益血 虚劳不足 体倦乏力 产后恶露不尽 痔疮出血等 二 强筋骨 祛风湿 风寒湿痹 肢体酸痛 腰脚无力 煎炒煮食均可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提出 鳝善穿穴 无足而窜 与蛇同收性 故能走经脉疗十二经风邪 及口耳目诸窍之病 风中血脉 则口眼斜 用鱼主之 从其类也 1 糖尿病 黄鳝体内含有两种黄鳝素 A B 这两种物质具有显著降血糖和调节血糖的生理机能作用 因而对治糖尿病有效 目前从黄鳝体内提取黄鳝素A B 制成一种新的降血糖药 糖尿清 2 面神经麻痹 将鳝鱼头部剪掉 一手捏住颈部 一手将鳝鱼身提起 缓慢将鳝鱼血均匀涂于面部 口眼歪斜 左斜涂右 右斜涂左 或将血滴于地仓穴 口角旁 周围 3 化脓性中耳炎 将黄鳝去尾巴 将血滴进耳道内 侧卧20 40分钟 滴前 先用3 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静外耳道 并用干棉球拭干 轻者1次 重者2次即可愈合 鳝鱼食用注意 使用注意 1 凡病属虚热 或热证初愈 痢疾 腹胀属实者不宜用 2 死鳝鱼不能吃 含蛋白质高 其中组氨酸被细菌污染后可转化成组胺 是有毒物质 人吃后会中毒 带鱼 带鱼甘温牙带 肉厚刺少补脾益气 养肝补血 适用于脾胃虚 肝血不足之食少倦怠 恶心 毛发枯黄 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现代应用 1 抗癌 用于胃癌 淋巴癌 急性白血病 2 病毒性肝炎 用带鱼和糯米蒸熟食用 或用带鱼蒸熟后的上层油 带鱼鳞经酸化处理后 可制取盐酸鸟嘌呤 而盐酸鸟嘌呤是抗癌药物6 硫基嘌呤的主要原料 用于治疗癌症 所以吃带鱼时不必将鱼鳞刮去 使用注意 过敏者慎用 因其为发物 鲤鱼 鲤鱼甘平 本经 列为上品 陶弘景谓 诸鱼之长 为食品上味 鲤鱼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及无机盐等成分 氨基酸含量丰富 品种齐全 一 补脾健胃 脾胃虚弱 食欲不振 单味鲤鱼煮汤内服 二 利水消肿 脾虚水肿 妊娠水肿 脚气肿痛 鲤鱼一条 不去鳞 去肠杂 用大蒜填入鱼腹 以黄泥外封 煨熟 淡食 也可配赤小豆 三 通乳 产后气血虚弱 乳汁不足 配当归 黄芪 使用注意 素体阳亢及疮疡患者慎用 其为发物 干姜鲤鱼汤 雄鲤鱼1条 干姜 枸杞各10克同煮 加料酒 盐 味精等调成 隔日一次 连服五日 功用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对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怠倦有一定作用 山药扁豆鲤鱼汤 白扁豆30克 山药40克 生姜15克 鲤鱼1条 加水适量 加配料调成 功用健脾胃去湿 治疗疮疖偏方 鲤鱼 醋各适量 将鱼在铁板上烧成灰 用食醋调成糊状 敷于患处 用纱布固定 每日更换一次 止痛消肿 治疗各种红肿疮疖 鲫鱼 鲫鱼甘平一 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 食少乏力 二 通乳 气血不足 乳汁减少 三 利水消肿 脾虚水肿 小便不利 鲫鱼汤 1 鲫鱼冬瓜汤 可用于急 慢性水肿的治疗 鲫鱼1条 去鳞及内脏 冬瓜皮6O克 薏苡仁4O克 同人锅煎汤 饮汤食肉 2 鲫鱼黄芪汤 可用于气虚所致的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等病的调养及治疗 鲫鱼一条 黄芪15 20克 鲫鱼去鳞及内脏 先煎黄芪 半小时后下鲫鱼 鱼熟后加入调料调味即可 饮汤食鱼 鲫鱼糯米粥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纳差 消瘦乏力等症 选鲫鱼1条 大枣10枚 糯米100克 鲫鱼去鳞及肠杂洗净 放纱布中包扎好人锅 加入糯米同煮 快熟时再加入大枣 米熟后即可喝粥食鱼 猪血鲫鱼粥可治疗贫血 取生猪血200克 鲫鱼10O克 大米1O0克 然后除去鲫鱼的鳞 内脏和鳃 将其切成小块 将鲫鱼块与猪血 大米同煮 再加入少许的白胡椒 待粥熟后即可食用 患者每日服用1 2次 每次服用一小碗 墨鱼 墨鱼咸平乌侧 乌贼补脾益胃 养血滋阴 用于脾肾不足而致的经 带 胎 产病变 如闭经 崩漏 月经量少 产后乳汁不足 使用注意 需煮熟烂透 新鲜的乌贼中含有一种多肽物质 导致腹胀 海螵蛸 为墨鱼腹中的石灰质内脊骨 又称乌侧骨 含碳酸钙 制酸 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 制酸敛疮 墨鱼最益妇人 女子一生不论经 孕 产 乳各期 食用墨鱼皆为有益 据记载 妇女食用有养血 明目 通经 安胎 利产 止血 催乳和崩漏等功效 中医古籍 随息居饮食谱 说它 愈崩淋 利胎产 调经带 疗疝瘕 最益妇人 墨鱼食疗方 1 取鲜墨鱼2只洗净 与瘦猪肉250克一起炖熟 食盐调味 每日一次 5天为一疗程 治妇女带下 2 用墨鱼250克 洗净切片 加生姜30 50克切成姜丝 加油盐同炒佐膳 可补血通经 治血虚经闭 3 将墨鱼肉与猪脚炖汤饮服 5日为一疗程 对妇女产后乳汁少有效 治疗胃炎 胃溃疡方 乌则骨150制元胡50黄芪50鸡内金150制白术50猪苓50乌梅50大黄5干姜40 打成粉饭前一小时服用 一日三次 每次5 6克 泥鳅 泥鳅甘平含不饱和脂肪酸 泥鳅是粘滑类食物 其粘液是由多糖类和多蛋白结合而成 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与合成 一 补中益气 除湿退黄 用于脾虚体弱 小便不利 黄疸等症 泥鳅煮豆腐 二 益肾利尿 肾阳不足 阳痿 煮食 泥鳅治疗急性肝炎 取活泥鳅适量 晒干 放入烘箱内烘干 达到用手捏碎为度 温度l00 为宜 取出研末过筛 装瓶备用 每天3次 每次l0克 饭后服 小儿酌减 治疗2个月可愈 泥鳅治急性乳腺炎 取活掘鳅4条 10厘米长为佳 无斑点的马铃薯1个 共捣烂至粘手为度 视病灶大小 做成小饼 贴敷于患处 每天1次 l 2次见效3 4次可愈 凡乳痈有红 肿 热 痛 有硬结者 均可外敷 核桃泥鳅粥治疗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取泥鳅500g去内脏洗净备用 取核桃 粳米各50g 将粳米煮成稀粥后 将捣烂的核桃仁及泥鳅放入稀粥内 文火煮到稠度适宜 粥面有油 泥鳅熟透后 加入适量盐 味精即可食用 泥鳅汤治疗小儿烧伤后瘙痒 螃蟹咸寒无肠公子 横行介士蛋白质 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含量高而质佳 活血祛瘀 续筋接骨 用于跌扑骨折损伤 淤血肿痛 及产后淤血腹痛难产 胎衣不下等症 生螃蟹烘干研末 酒送服 使用注意 1 高冠病者不宜多食 2 孕妇少食 因蟹爪有坠胎作用 3 过敏体质禁食 不能同柿子同食 不易吸收 4 死蟹不能食 异性蛋白 5 性寒凉 脾胃虚寒者少食 蟹疗漆毒 治疗油漆等造成的皮肤过敏 肿胀 用法 蟹肉捣碎成粥样 遍覆全身 蟹疗跌打损伤 培干碾末 酒送服 蟹肉虽美 但其性寒 食蟹必须蘸以姜醋 姜性温 有散寒之功 姜醋同用 可调味去腥杀菌 蟹肉有清热散血的作用 蟹爪有破血 坠胎之功 可导致孕妇流产 古代民间有 螃蟹柿子不同食 其实吃螃蟹也不能喝茶 柿子 茶含有较多的鞣酸 与钙质结合产生沉积物 不利于消化 还可导致腹痛 腹泻等病症 海参 海参甘咸温一 补肾益精 既补肾阴 又补肾阳 用于肾虚不固 精血亏少之阳瘘遗精 尿频 肾虚腰痛 二 养血润燥 用于血虚乏力 面色萎黄 血虚经闭 肠燥便秘 现代应用 1 糖尿病 海参3个 鸡蛋一个 猪胰一个 煮熟后再加入地肤子与向日葵杆芯 一起煎服 可控制病情 2 防护宫颈癌发射后的直肠反应 海参含有海参素 对多种霉菌 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皂角甙类似成分 对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痉挛性麻痹有效 海蜇 海蜇甘咸平海蜇富含糖分 维生素和矿物质 学名 水母 一 清热化痰 1 热痰咳嗽 哮喘 瘰疬痰核 用猪血炖服 2 阴虚肺燥 咽干痰稠 蜂蜜蒸海蜇 二 消积化滞 用于小儿一切积滞 与荸荠同煮 现代应用 1 高血压 有类似乙酰胆碱的作用 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 慢性支气管炎 海蜇烘干 与牡蛎煅后磨粉 用蜂蜜调压成片 连服10天为1疗程 使用注意 因海蜇含水分较多 不易保存 容易变质变味 须加工后可食用 中国对虾 脊尾白虾 虾的营养十分丰富 含有各种维生素类 尤其是谷氨酸含量极其丰富 也是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 另含微量元素硒 虾皮的含钙量最高 每100克含钙1克 其他任何食物无法比拟 故对老人及儿童更为适宜 过敏者不宜用 河虾 甲鱼 甲鱼肉性平 味甘 归肝经 具有滋阴凉血 补益调中 补肾健骨 散结消痞等作用 甲鱼治疗肝腹水 甲鱼1只 独头大蒜125g 将甲鱼宰杀后洗净 去内脏 同去皮大蒜清炖 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