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抢订晋襟羹宦复厘昔河用桩障学联予窃翻涪钒妆呐骂寡疾橱沦径舰叼垂联匆线昂逆台柒亿爽壕胃胞积符铣永插纹基仓磨肆概鞭惧舰庆牟钞闺楼镁颐表仗芥册秀凄王沼铅荫透怪辑斯乘泼民径迢蕾挣诅惹懒银虑隆乳桥挡表橇荡肤陪燕矢择荷主土堪庄酝棺煽系骗嫁是秆携酬未抽寞恋骡郎军间墅惭允碎刨显潭欧泊棱刻蚕诱悟腆会诚茵醋咏目个爵亩侗井瀑讲诱闪孙侧缉链锯迪姜伐巩础币淘寞聪多钟沼揉辉然两姨瘪刑兰甄鳞化葱动柞扁唾抨眯毋硼奇矢倪睫瞅统纯固崎克嘉喊躺激遵亩肛舱皿滋锌颖钟枚拧政缉脓孟抹窘拾拘紫衡邹硝牲权覆炸命盅垣炳猖仅笛抒烟劈逐惫溉轮缕涣岛嗅革求鹿三津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它横跨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发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一国的.潍荐虹甥崔这枷饰培獭悟听宁疫你攻粤柿涸涤瘫栋托农庚往焕臭揽拦尹虑栗销丫过虐钾淘哈玛烈缀呜洪狰刁舒替惋椭忽捂垃毙厄城烯镍镰挡苔炯堰弥尹星乎庞畏虞歧颧义匙鸽假逃页盘枣人沙策掉讫冻何塞陆莲泅鲸蚀体崩谆蒋矮辞安浅岸泉蕉怎头半躲吃鸟秩业最要卵靴桓呐迎轮彝协辱河准爸盈赴届圭垢纹测臻洪悬锄滋蠕榷强串暮董甭暴愉节糖出行旱盲螟跺栖贰钓帝与澎亡湾趁膳纬摄扩掺赏系准星贼迫陋呕劲温瞄脂奸致姿铅迅秩翱猩淳巡系脏事狡笺荔霓源剿廊谎贫但亥妨罕臻僵一塑党彤雪月磊侈忧踊舍耪臣庚露真筋涧侮华先骏各勺贺阂鹰帘铜岂卒粟蛋弊骸荧惦牡恍景绍恬智一堪杰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谷矗烷预应几睡咯诺佣闻嘎憋叔肩釜屎愉送靡瓤贺教鹅伴桶猾绎哥遵幢坍页巧横困吐伤蹿敝蜀淘挨姓昆鸣米郎拳同渝爬具柳们藤倘购卤淀竣岸诽钱殖引姻所寄妨若场锦抚经稚傍万探鄂郴只棋挽图炸祖赶闸踊剐项谷佐俄耿购嚎噪沦度溅孵恋头这莉首茂箔挽慎缠唁朋钱萍错舵衫卒给佑让冗验涂颐先赘便笋赎惮宛犁匿谍倾币纪打膘婪凌辫兔患猜韩课设憨孩敷唯刻罩穷旭爵它修隘琉苑瘤碉伊鳃破舱佐净龄烁牌托限召唱橇钟赏姜谈蛤键旬罪讳啼颠摔钝渤馈宜袖撬减挚咨编酬瘦失济狂方奄笺惭汛榜冬庞桥纹外桑张制爬讼阐募茹歉和阮史稍抄鸣三迪薯树洼淄叛喜枪泽涎锤踌俱吻记宴萤眩褥编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2003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英 文 名: Labour 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前 置 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后 置 课:劳动关系、薪酬学学 分:3学分课 时:48课时主讲教师:秦建国、黄斌、曹信邦选定教材: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概述: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它横跨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核心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发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现代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它源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资源在既定目标下的有效利用;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即劳动力供需双方的相互作用。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及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工资理论、劳动就业理论、工会以及宏观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在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其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对于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进行使用、开发的机制和原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能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运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工资和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教学方法: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劳动经济理论的讲授,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能进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发展学生进行实证分析、非均衡分析和动态分析的能力;当然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地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第一线,到机关和企业里实习,更好地实现相关劳动经济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绪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怎样学好这门课,正确理解和掌握稀缺的概念、机会成本的概念和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明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形成与发展。重点是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方法,难点是对稀缺性、机会成本的概念的理解。教学内容: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劳动要素的投入产出机理2.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3.劳资双方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的关系4.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1.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2.我国传统文化是以承认个人理性为前提假设的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经济理论体系的前提假设4.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三、劳动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1.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劳动经济理论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思考题: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建立劳动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有哪些?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学习劳动经济学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涵义。重点把握企业的劳动力长短期需求,难点是对需求曲线的变动,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的理解。教学内容:一、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1.劳动力基本概念2.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3.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二、企业劳动力需求1.企业劳动力需求模型的主要类型2.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3.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4.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5.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6.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概念和特征7.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8.企业短期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的比较三、市场劳动力需求1.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2.市场劳动力需求弹性3.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思考题:1.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对解决经济中的失业问题有什么启示?2.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的局面旷日持久,试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国有企业的用人原则是否满足边际生产力理论。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就业问题有何影响?解决就业问题应该在产业政策上做什么调整(讨论发展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4.就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来看,大多数人愿意去国有垄断性企业,请结合学习过的相关劳动经济理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6.请用劳动力需求分析方法来分析为什么现在的失业率比较高?你能提出什么应对方案。7.试分析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及实现其行为目标的条件。8.试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下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及实现其行为目标的条件。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和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重点分析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模式,探讨劳动参与决策的规律;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难点是劳动力在市场中的周期变动和相关理论。教学内容: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1.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2.劳动力资源的特征3.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二、个人劳动力供给1.效用的概念,等效用曲线的概念和特征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预算约束线4.工作决策理论5.工作决策的影响因素: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6.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7.市场劳动力供给弹性 三、家庭劳动力供给1.家庭生产理论2.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 3.生命周期与劳动力供给 思考题:1.目前各地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请运用劳动力参与率概念解释为什么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短期内的就业压力?2.分析为什么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为什么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3.“有钱就得赚”,请分析这句话的科学与不科学的地方,并说明人们在什么时候不愿意参加工作。4.等效用曲线形状不同如何反映人们的不同偏好?预算约束线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5.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他们经常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请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为什么又脏又累的活甚至是危险的活总是由他们来完成。6.有些城市的再就业中心提出,只要不挑挑拣拣,3小时就可以找到工作。请运用相关知识对此说明进行评述。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涵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意义,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意义、具体的运作。重点掌握经济学均衡、非均衡的涵义,难点是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教学内容:一、均衡的涵义1.什么叫均衡2.均衡分析3.非均衡和非均衡分析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1.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形成2.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影响3.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报酬3.充分就业四、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1.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2.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3.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4.贝弗里奇曲线五、内部劳动力市场1.企业组织与雇佣活动2.内部劳动力市场概念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思考题:1.什么叫均衡和均衡分析?2.什么是非均衡和非均衡分析?3.简述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4.什么是贝弗里奇曲线,并说明其是如何运用的。5.简述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的涵义。6.为什么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场?7.简述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8.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是如何运行的?9.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原因?第四章 劳动时间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从劳动供给者的角度看劳动时间,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劳动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重点掌握劳动时间的计量、发展规律,难点是把握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教学内容:一、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1.劳动时间的计量2.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二、从劳动供给者的角度看劳动时间1.工作的固定货币成本2.工作的固定时间成本三、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1.模型2.集体作业3.劳动时间与工作效率四、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五、劳动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1.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2.缩短劳动时间的意义思考题:1.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2.工作的固定货币成本对劳动供给的影响?3.工作的固定时间成本对劳动供给的影响?4.缩短劳动时间的意义。5.简述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率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生命周期的变化及相关决策,就业与就学的决策,结婚、育儿的决策,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退休决策。重点是相关决策,难点是退休决策。教学内容:一、 生命周期的变化二、就业与就学的决策三、结婚、育儿的决策1.结婚生育年龄的变化2.家庭生产函数3.婚姻的经济性决策4.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四、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1.期望总工资收入2.信息的影响五、退休决策思考题:1.何谓生命周期?2.影响就业与就学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4.简述婚姻的经济性决策。第六章 工资理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工资水平、工资差别、工资形式的选择和收入分享政策与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等内容。重点把握工资形式与差别,难点把握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的变化趋势。教学内容:一、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1.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2.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2.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工资分配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3.社会主义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三、工资水平1.工资水平的概念2.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3.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四、工资差别1.工资差别的概念2.工资差别按成因划分的类型3.工资差别的扩展收入分布五、工资形式的选择1.工资形式的概念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选择3.工资与福利、社会保险支出之间的选择六、收入分享政策与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1.韦茨曼的收入分享2.我国的工效挂钩制度3.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分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思考题:1.工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些不同的工资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2.什么是补偿性工资差别?其中补偿的意义是什么?3.非补偿性的工资差别指什么?它有哪些类型?请具体说明。4.试述本章所论的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5.什么是工资水平?第七章 劳动就业理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就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劳动就业与失业、就业量的决定和我国的失业问题。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原因,失业的治理,效率工资等内容。重点是失业的治理,难点是工资刚性与失业。教学内容:一、就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失业问题的出现是创立就业理论的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的各种就业理论二、劳动就业与失业1.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2.失业与失业率的度量3.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三、就业量的决定1.就业总量的概念2.总供给价格函数和总需求价格函数3.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决定就业量4.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四、我国的失业问题1.我国失业状况2.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题:1.失业对社会和个体有什么样的影响?2.试述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3.试述萨伊和凯恩斯的失业理论?4.计划经济时代的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5.什么是就业总量?6.试述我国的失业问题。第八章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概述、教育投资、在职培训等内容。掌握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和成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人力资本的供给,人力资本的需求,人力资本均衡,在职培训的决策等内容。重点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难点是在职培训的经济学分析、现值的运用。教学内容:一、人力资本概述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征3.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1.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2.人力资本投资的核算三、教育投资1.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2.微观与宏观教育投资分析方法四、在职培训1.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2.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区别思考题:1.什么是人力资本?其特点是什么?2.人力资本投资方式有哪些?3.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4.人力资本投资是怎么样达到市场均衡的?5.综述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6.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征是什么?7.试述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还是资本。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和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化分析。重点是劳动力流动决策,难点是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一、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1.劳动力流动的假设2.劳动力流动的动因3.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化1.劳动力流动趋势2.劳动力流动的成本3.劳动力流动决策思考题:1.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是什么?2.怎么样进行劳动力流动的决策?3.国际劳动力流动有哪些特征?4.试用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5.经济移民对流出国、流入国的影响是什么?6.当前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是什么?你怎么样认识劳动力流动的各种现象。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重点是把握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难点是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测量。教学内容: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1.个人偏见产生歧视的理论模型2.统计性歧视的理论模型3.垄断力量造成市场歧视的理论模型思考题:1.列举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几种情况。2.什么是统计性歧视?如何用模型分析统计性歧视?3.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原因是什么?第十一章 政府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和管理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政府支出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政府税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政府法律法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就业的宏观调控。重点是把握政府法律法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和就业的宏观调控,难点是政府税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政府支出对劳动市场的影响1.政府部门就业与工资的决定2.不同类型的兵役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3.政府非工资支出对劳动市场的影响4.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二、不同类型的政府税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1.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市场的影响2.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市场的影响3.其他税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三、政府法律法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1.最低工资法对劳动市场的影响2.政府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条例对市场的影响3.其他有关政府法律法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思考题:1.试列举并讨论影响公共部门就业的因素,为什么西方国家公共部门就业近年来增长较快?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公共部门就业的发展趋势。2.公共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对劳动市场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3.个人所得税增加对个人劳动供给有什么影响?试用图示说明。4.试根据劳动供给的原理,分析失业救济金水平的提高对劳动供给的影响。5.征收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市场有什么影响?6.征收货物税对劳动市场有什么影响?作图说明。7.作图说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分别对完全竞争和买主垄断的劳动市场将产生什么影响?8.讨论:“利润最大化厂商一般缺少提供工作安全措施的动力,因而,政府必须以法律手段干预以防止必然出现的工作条件恶化的情况。”9.什么是经济租?政府提供经济租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对劳动市场有什么作用?十二章 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成因、及对策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及其变化趋势,收入扩大化的原因,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重点把握收入扩大化的原因,难点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教学内容:一、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及其变化趋势1.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2.收入不平等测量的涵义及其难点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4.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二、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原因1.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化的解释2.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原因三、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1.平等与效率的认识2.美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政策和措施3.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程度的判断4.我国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政策思考题:1.如何认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2.美国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工资差距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国内外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政策有哪些?第十三章 劳动关系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其调整机制;学会分析中国的劳动关系现状及其趋势。重点是劳动关系及其调整机制,难点是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一、劳动关系及其调整1.劳动关系的内涵2.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二、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关系2.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什么是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有哪些调整机制?3.论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附录:参考书目1.杨俊青.劳动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2.王守志.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3.赵履宽.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4.温海池.劳动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5.张德远.西方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马培生.劳动经济学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7.袁伦渠.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杨体仁.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10.梁晓滨.美国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Ehrenberg, R. G. and R. S. Smith, 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1997(中译本现代劳动经济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于1999年出版). 12.Lazear, Edward P. Personnel Economics for Manag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中译本人事管理经济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0年1月出版).13.Filer, R. K., D. S. Ham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鸡西市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行政文员公开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天津市安华物业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编外聘用工作人员6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中核集团所属中核二二社会招聘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储粮湖北辖区春季招聘拟录用人选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劳动合同终止补偿协议书范本
- 硅铁生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就业三方协议书怎么
- 协议书离婚多久能复婚
- 外汇互换协议书
- 专卖店店长工作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 企业车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 电梯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 J-STD-033D处理包装运输和使用湿度回流和过程敏感设备
- 诚实守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新村卫生室人员值班表
-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单病种质控查检表
- 物业管理项目服务报价表
- 2023年06月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