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纲1第一节 规划目的1第二节 规划范围1第三节 规划期限1第四节 规划战略1第五节 规划依据2第二章 基础分析4第一节 规划地概述4第二节 资源分类与评价8第三节 SWOT分析10第四节 竞合分析11第三章 区域旅游格局解读12第一节 与相关规划对接分析12第二节 旅游市场态势分析13第四章 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14第一节 发展定位14第二节 空间布局15第五章 旅游项目策划20第一节 旅游项目库20第二节 项目设计说明20第三节 游线组织25第四节 节事策划26第六章 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27第一节 市场定位与分析27第二节 营销策划28第三节 游客规模预测29第四节 旅游环境承载力30第七章 专项规划32第一节 交通系统规划32第二节 服务系统规划32第三节 绿地系统规划33第四节 环卫系统规划34第五节 工程管线规划34第六节 安全系统规划35第八章 景观系统与环境保护37第一节 景观系统规划37第二节 环境保护规划37第九章 投入产出与运营管理39第一节 投资估算39第二节 运营管理41第十章 规划建设时间表43第一节 项目建设43第二节 市场推广43第三节 机构保障43图 件01区位分析图02客源市场分析图03资源分析图04保护开发分区图05功能分区图06总平面图07近期建设规划图08道路交通图09旅游服务设施图10给水排水图11电力电讯图12游线组织图13金顶大庙宗教休闲区平面图14北门浮山湖水上游乐片区平面图15东门胜利村乡野体验片区平面图16中门团山湖养生度假片区平面图17南门黑沙溪运动休闲片区平面图18景区标识系统示意图19南门户外运动区项目意向图20东门乡野体验区项目示意图21中门养生度假项目示意图22休闲农庄项目效果图42 / 45第一章 规划总纲第一节 规划目的对接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常德市及临澧县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泛洞庭湖区域与鄂中地区旅游发展,整合临澧县优势资源,凭借长常张黄金旅游带发展的契机,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战略理念,以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理念与思路,将太浮山景区打造成以宗教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娱乐、新农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建成临澧县的旅游龙头品牌与全县旅游产业经济的增长极,并以太浮山景区旅游开发为契机,促进临澧县旅游业的发展。第二节 规划范围太浮山景区位于临澧县、石门县、桃源县、常德市交接区域,景区范围以太浮山为中心,涉及到文家乡、陈二乡及太浮镇的部分村镇,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第三节 规划期限规划分近、中、远三期,其中:近期(2010-2015年):项目起步期;中期(2016-2020年):品牌发展期;远期(2021-2025年):精品打造期。第四节 规划战略一、山上朝圣、山下休闲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区位等条件,以特色化、主题化为打造理念,一峰及周边山峰以宗教朝圣为主,山脚的浮山水库、团山水库、胜利村、王化村以乡村休闲、湖滨休闲为主,形成功能互补的旅游产品,共同推进太浮山旅游品牌的构建。二、大资源整合太浮山旅游开发的重点不仅在山,更在山下的水库、乡野资源,因此旅游开发中应当树立“大资源整合”的概念,以宗教朝圣、宗教养生为卖点和吸引点,以水上游乐、乡野体验、户外运动为赢利点,实现宗教、山地、水体、乡村等资源的大整合。三、北闲、南险、东野、中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组团的资源优势,在宗教休闲主题的引导下,根据各登山线路及功能结构打造北闲、南险、东野、中幽的主题路线,每条游线上的项目既相互区别,形成特色化,又殊途同归,体现景区共同的主题。四、生态至上以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理念,以环境保护为第一原则,凸显太浮山的生态优势。以生态资源为本底,以高浓度的负氧离子、静谧的环境、醉人的植被为卖点,结合宗教、休闲的开发主题,打造一处生态宜居的旅游景区,为后续项目的开发预留空间。五、旅游产业区打造以太浮山为中心,辐射文家、陈二、太浮等乡镇,以旅游开发为引擎,发挥其作为产业催化剂、黏合剂的作用,优化、提升周边乡镇的产业结构,形成以家庭旅馆、特色餐饮、商品生产销售、民俗表演、商务会议等为主要业态的旅游产业园区。六、步步为营按照临澧县及太浮山旅游开发的阶段,实行滚动开发,实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炒热一批、带动一批”的目标,确保规划任务的分步实施。七、落地经营在强调“大创意”的同时,本次规划依据临澧县经济、社会等情况,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而实现创意的落地。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经营模式的特点,提出相关对策。第五节 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家旅游局,200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三、相关文件湖南省旅游条例(2009)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常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湖南省临澧县县城总体规划(2000)常德统计年鉴(2007、2009)宋玉城专刊(2008)临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临澧统计年鉴(2007)临澧县王化村新农村规划临澧风物大观(2002)安福县志(2003)其他相关资料第二章 基础分析第一节 规划地概述一、区位交通条件太浮山位于临澧县城西南12公里,常德市区西北方35公里处,北距湖北荆州市116.40公里,南距益阳市131.62公里,西离张家界106.386公里,东离岳阳市157.80公里,均在2个小时车程范围内。207国道、石长铁路、贯穿花岩溪、桃花源、夹山寺的旅游线路1801省道从山脚而过,对外道路系统完善,可进入性优良,潜在客源市场巨大。二、旅游开发条件(一)地理位置太浮山位于东经11128-11133北纬2917-2922之间。距离临澧县西南12公里,为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常德市鼎城区交接部,古有“鸡鸣四县”之说。太浮山南自六合垭、高公桥,北至雅林桥,总面积5800公顷,坐落在文家乡、陈二乡和太浮镇3个乡镇管辖区内。(二)地形地貌我国山势走向自西向东,从云贵高原的十万大山到四川青城、湖北武当至湖南五雷山递次而下,及至太浮,突然收势止住,再前往洞庭已是一马平川,太浮则为洞庭西望第一高峰,古有“洞庭一点万山东”的磅礴气势。太浮山奇峰峻峭,层峦叠翠,山头呈起伏间隔状态,组成大小99岭,33岔,其中主峰第一峰海拔604.5米,为全县第一大山头,人称“诸山之祖”。登临一峰,举目四望,东临绝壑、南控垂崖、西倚峭壁、北连云海。俯视群峦,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太浮山属于华夏式褶皱构造,因而怪石林立。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形同各种物品;有的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这些巧石多与松竹为伴,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三)气候条件规划地属于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气温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太浮山景区处于临澧县南部,它的年平均气温为16.5-16.7,较周围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低0.1-0.4;极端高温天气,比北面的澧县低2.2,比南面的鼎城区低2.5,属于常德市的低温中心,为旅游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气候条件。(四)水文条件太浮山水域资源丰富,周围分布有浮山水库、太山水库,团山水库等大小25座水库,水质优良,风景怡人,并形成了“湖岛结构”、“湖湾结构”、“湖滩结构”等多种组合方式,具备开发多种形式的水休闲旅游产品的有利条件。太浮山泥盆系地层,石英砂岩含有丰富基岩裂隙水,形成特有山泉。如沉香井、天心堰、甘溪峪、荷花泉。泉水甘甜纯正,清冽爽口,矿化度0.015-.1升/克,硬度0.52-3.6德度,PH值5.5-6.9,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五)动植物资源太浮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9.8%,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5400个/cm),是常德市区平均含量(705个/cm)的7.7倍;拥有国家一级、二级植物16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23种,堪称临澧“生物基因库”。触目所及是满坡满山的树木林带、顔色各异的鲜花在春天争艳斗丽、千百种鸟雀在林莽中娇鸣合唱、数百种珍稀药材在岩壁林丛中生长,为太浮山确立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提供了天然的本底资源。三、人文旅游资源条件(一)仙名远扬的道教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太浮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教文化密不可分,因周朝浮邱子在此结庐修道成仙而闻名于世。自汉中叶至清代末年,是道佛两教发展和兴盛时期,宋元时期为湖南省四大道教圣地之一,至清末建有金顶大庙、铁瓦庙、汉王庙、俗圣观、王通庙、玉皇庙、浮山寺、二水寺、观音寺、广乐寺等“九庙、八庵、五寺、二观、一宫”,古为洞庭48福地之一(据临澧风物大观),历史上有“江南九省朝太浮”之说。太浮山的部分庙观于文革期间被毁,但是现今仍有大量体现太浮山宗教文化的物化载体被幸运的保存下来,如金顶大庙、汉王庙,浮邱子炼丹的仙人洞、捣药臼、炼丹台等,在升腾的雾气中,人们依然能够感觉到浓厚的宗教氛围。浮邱子行善积德、得道升仙的种种传说也长期活跃于本乡本土的民俗生活中,成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纵横千里的兵家遗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浮山因为地势险峻,自汉代至今2000多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对阵,留有汉王庙和饮马池遗迹;明太祖朱元璋率部队追杀陈友谅至太浮山黑沙溪村,留下两军对垒时的古战场遗迹;闯王李自成兵败后,曾依托太浮山有利地形抗击吴三桂,后退隐夹山寺;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中日常德会战时,因反战遭日军追杀,曾在太浮山大庙避过难。弹指千年,这些曾经是烽火硝烟的兵家遗址,如今重回宁静;遥想千年,却仿佛能看见千古战火的狼烟在升起,旌旗猎猎的千军万马在奔腾。留下的,是人们对历史更迭的无尽追思和对太浮山的人文地缘的无限探究。(三)名扬千古的诗词歌赋自古以来,“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太浮山以其秀丽的山水美景、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激发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豪情,纷纷为其泼墨以纪其盛。金顶大庙所题楹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满黄庭月满天” 将太浮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道教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屈宋”并称的伟大诗人宋玉常在太浮山第一峰上习作,并留下九辩、招魂等传世之作;明代著名诗人杨瑛对太浮“24景”的每一景点都有咏赞(表2-1);清朝文人张居中,游览太浮山后赋诗200余首,遂刊梓浮邱诗集。此外更有唐代刘禹锡、李群玉、宋黄庭坚等诗坛大家登山吟唱,为太浮山留下了一块璀璨的文学瑰宝。山因诗盛,诗因山传,太浮山是仕官学者、群众百姓抒发情怀,陶冶情操的理想之地,也因为古今人们的由衷咏赞而声名远播。(四)风味浓郁的地方风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浮山所处的临澧县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临澧的地方戏曲文化丰富多彩,传承已久,其中“九澧渔鼓”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河剧,陈二花鼓戏,澧州大鼓等多种戏曲文化各具特色。于十七世纪中叶李自成流传下来临澧钵子肥肠被称为临澧一绝,太浮山狗肉火锅、牛蹄火锅、狗蹄火锅等火锅系列是地方饮食文化的突出代表。此外,婚丧嫁娶等地方习俗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表2-1太浮山二十四景简介名称位置特色相关诗词第一峰太浮山金顶,建有大庙为太浮山99峰中最高峰,山顶建有金顶大庙孤峰飘渺倚长空,远近山河入望中石井照残千里月,松根吹老四边风当天楼阁闻天语,绕足烟云护梵宫到日正逢秋气爽,洞庭一点万山东顿笔峰三台峰之北,紫竹林下山形如顿笔状谁家文笔大如椽,移作山峰不记年几度濡毫醮碧海,有时挥翰写青天春风淡淡花生管,皓月溶溶雪满笺安得巨灵鞭石手,携来乘醉走去烟三台峰在第一峰之北,甘溪岭左岭上从一座大山的山腰处成品字形高耸的三峰环抱而成名幽秀起自嵯峨,隐隐三峰挂薜萝雨过分添青翠满,烟生共染白云多会从帝座何年谪,应有仙人此地过我欲探奇携二友,各登绝顶一高歌仙人洞在第一峰西南四里处一大岩石下洞生悬崖绝壁之间,洞口形如张开大嘴的狮子口,相传为浮邱子修炼场所深山长伴凤鸾游,出林波散千峰雨入穴风鸣万壑秋,最是经过多远思落花啼鸟意悠悠炼丹台仙人洞之右为一块横卧于半山坡的大石块,相传为浮邱子的炼丹之处浮邱真迹绝尘埃,九转丹成在此台兔守药炉亭午睡,鹿衔芝草夜深来昔人已驾云中鹤,过客唯看石上苔怅望神仙不可见,秋风疏影自徘捣药臼仙人洞出口处相传为浮邱子捣药之处采得神芝一味灵,间支石臼对空青云中玉兔霄惊杵,月下清猿夜听经花雨散来乍袅袅,轻风送去响丁丁蓝桥愧我神仙约,捣尽元霜梦未醒对奕台仙人洞对面为仙人对奕的地方古木阴高日影迟,石苔如镜草如丝偶然幽客来寻胜,曾见仙翁此奕棋花下紫苔眠白鹿,云中春树语黄鹂等闲一局推枰起,回首人间岁几时观音岩仙人洞对面岩石形如观音座像亭亭峭石破云封,来往人瞻大士峰半副袈裟千尺草,一瓶杨柳万株松岭云霭霭飞慈鸟,涧水清清化毒龙莫道皈依须有像,慈悲原不在仪容珍珠洞小浮山下,清潭峦下,玉皇庙左相传此洞曾为骊龙出没,鲛人居住的地方,鲛人水居如鱼,其眼能泣珍珠。不信珠还合浦难,洞门高倚白云端一丛碧藓侵衣绿,七曜奇光照水寒倾出鲛人泪点点,解来神女佩珊珊澄波纵有骊龙卧,探取何妨掌上看荷花泉头岭下,与六合垭相近泉底部地有一股大碗粗的地下暗流涌出,形如荷花而得名太浮山畔有真泉,五有常开玉井莲洛妇女凌波风细细,湘娥照月影娟娟香飘十里花为国,露冷三秋藕似船闻道食之能羽化,仙踪不数太华巅沉香井第一峰后最高处又名白龙井,井水清澈,曾为金顶庙僧人取水处一勺清泉小径隅,水沉槛下隐珊瑚色香不省人间有,风味还推绝化无寻去飞花迷鸟道,携来香雨入僧厨笑予颇病长卿竭,愿剖髯苏调水符万松岭第一峰南,黑沙溪右为遍种古松的一系列山岗,此地原是块风水宝地,当年明荣王欲埋藏皇坟于此,迢遥峻岭碧云横,古木森森满面生霜下月明眠鹤喜,云中子落梦猿惊岂无仙客乘鸾至,时有幽人曳杖行最羡山根杨处士,独开设阁听涛声紫竹林蛇形岭下因紫竹多而得名谁向深山种此君,千竿百尺自为群月移露叶娟娟影,雨洒风梢细细纹不到湘江流别泪,曾从南海拂慈云箨龙应有神仙护,未许人间问斧斤犀牛迹仙人洞对面,南竹湾岭上为传说中怪兽文犀的石脚迹湘南自昔产文犀,此地曾经倚木栖鸟弋本非横海外,黄支只在乱峰西伫山夜静光生角,古涧春深雪满蹄我欲燃之驱百怪,遗踪惟见草萋萋凤凰山枫香场右山的两翼矫翘,宛如一支展翅欲飞的凤凰层恋矫矫自回翔,何处吹萧引凤凰石壁千寻巢翡翠,琼枝百尺响琳琅风生崖壑元霜冷,雨过溪桥竹实香肯为时清还一至,莫因楚国有遗狂桃花港浮山寺山坳口为一条山间溪流,因桃树多而得名空山日暖鸟啼频,隐隐桃源曲径新两岸明霞春寂寂,一溪香雨石磷磷林间客醉花如酒,竹里僧眠草作茵安得渔郎频指引,就中应有避秦人海棠溪白果树南金庵之下泉水穿林逾涧,溪床上怪怪石嶙溪,溪畔种有海棠而得名晴溪霭霭碧云遮,开遍当年妃子花却怪深山非帝里,还疑林薮作仙家无香品变高群卉,照水光能夺晓霞应是玉楼春睡处,一轮明镜映红纱天心堰凤凰山上呈锅底形,深及数丈,宛如一块天造地设的明镜绕遍孤峰与茂林,清池一点照天心月明几见猿群啸,风震时闻龙一吟云里楼台烟漠漠,波间星半影森森江湖更变知多少,山自高高水自深洗墨池甘溪浴山坳,顿笔峰下相传因唐代草圣怀素和尚以巨壁当纸,临池泼墨,使清池染黑而得名盈盈绿水映青渠,草圣何年此结庐偶遇斗蛇间试笔,坐看青鸟窃翻书松煤香满临池散,石液花生过雨馀千载风流谁可继,王家门第已萧束饮马池山南朵耳岩下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曾在此地歇马、饮马而得名石根秋水绿漪漪,云是汉皇饮马池百战艰难平楚日,三日疏阔代泰时鸿图已控亟关险,骏足何从南服驰千古遗踪多谬误,土人好事且传疑铁瓦庙第一峰,太子宫之前汉朝马援将军南征蛮夷凯旋过此,人们为了纪念他,立庙祭祀。伏波遗殿倚山阳,涧水潺潺桧柏长庙祀至今传铁瓦,动名原不仗椒房春深石屋莓苔古,秋雨丹崖薜荔黄却怪云台俱泯灭,空山烟火正辉煌白云庵风香场右,凤凰山下德山高僧宣鉴为报答太浮山养育禅悟而建白云庵里白云封,窬涧穿林凡几重雨暗鬼吹深夜火,月明僧打五更钟篱间止水疑龙卧,榻下晴泥半虎踪听得晚来清课好,经声满耳露华农云芝庵山北澄溪山峦脑上因旁边生有延年益寿的灵芝草而得名老僧茅屋似山家,半种春蔬半种花绕径手栽千树柏,开帘人看一溪霞芝生石涧云常满,鹿卧疏林草不遮最是客来能作供,风中新笋雨中茶醉翁石仙人洞傍一里左右一石侧卧形如老翁醉眠片石何因号醉翁,年年高卧此山中白云衣上莓苔绿,碧草茵前木叶红梦里乾坤千日酒。人间尘土五更风兴亡自古殊桑海,一枕清光万劫空(七)开发现状临澧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太浮山旅游开发列为全县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目前,太浮山的旅游开发已进入起步阶段,交通设施正在完善中,太浮山45公里环山公路(临澧至太浮山、四新岗至太浮山、斋阳桥至太浮山)已全部成水泥路面,从黑沙溪至金顶大庙的上山旅游公路路基已建成,周边的基础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中。三社会经济概况临澧县2008年末总人口444720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7元,城镇居民总支出11626.66元。太浮山旅游开发主要涉及到临澧县的文家乡、陈二乡、太浮镇3乡(镇)的主要社会经济情况如下:(一)文家乡文家乡位于太浮山北麓,全乡总面积81.05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627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465元。地方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林果产业形成特色,2002年以来大力推进“林业强乡”战略,形成了柑桔、杨树、猕猴桃等大规模的果木基地。目前,文家乡形成为以太浮山为主体的松杉林绿色带、以大观山为主体的纯油茶林绿色带、以李阳山为主体的果木林色带。(二)陈二乡陈二乡位于太浮山的东麓,总面积78.27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548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293元。地方经济以粮棉油、养殖、烟叶和柑桔为支柱产业,同时推出工业强乡战略,全乡现在11家工业企业落户陈二。目前,村级硬化公路总长45公里,通村公路水泥硬化的目标基本实现,全乡的交通大环线正在逐步形成。(三)太浮镇太浮镇原名衍嗣庵镇,位于临澧县西南的太浮山南麓,距临澧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74.06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1533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758元。全镇种植烟草2000多亩,是常德卷烟草的生产基地,已形成烟叶、柑桔、香菇、棉花为四大支柱的农业结构。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以东西走向的斋牌公路和南北走向的太胜公路为主线、以各村主干道为支线的交通网络已基本成型。表2-2 文家乡、陈二乡、太浮镇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对比(2008年)文家乡太浮镇陈二乡总面积(平方公里)81.0574.0678.27总人口(人)162741533615483国民生产总值(元)108261129810766其中:第一产业652761555879第二产业245419042620第三产业295132392267人均纯收入(元)446547584293数据来源:临澧县统计年鉴第二节 资源分类与评价一、资源分类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太浮山的旅游资源类型共分为8个主类、14个亚类、20个基本类。表2-3 太浮山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资源单体A地文景观AA综合型自然地AAA山岳型旅游地第一峰、万松岭、顿笔峰、三台峰、凤凰山、大浮山、稻萝山、天心堰AAB谷地型旅游地甘溪峪、史家峪、黑沙溪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响鼓岭、犀牛迹、醉翁石、乌龟岩、对奕台、晒瀑岩、仙人椅、蛤蟆岩、打儿岩ACL 岩石洞与岩穴仙人洞、珍珠洞、撑腰岩、舍身岩、牯牛岩、龙凤岩、月亮岩AE岛礁AEA 岛区浮山水库、太山水库、团山水库B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太山湖、浮山湖、甘溪湖、海棠溪C生物景观CA 树木CAA 林地桃花港、王化桥竹海、紫竹林、甘溪峪原始次生林CAB古树古杉、双古松、古粟、古银杏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C 鸟类栖息地白鹤湾鹤林(黑沙溪景区)D 天象与气候景观DB天气与气候现象DBA云雾多发区太浮山E遗址遗迹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铁瓦庙、风景塔、饮马池、望星桥、诗圣亭、点将台ED泉EDA冷泉荷花泉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金顶大庙、 汉王庙、念佛堂、炼丹台、云芝庵、白云庵、土地垭FG水工建筑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浮山水库、太山水库FGB 水井沉香井、饮马池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 菜品饮食太浮山狗肉、板粟燉鸡肉糯米腌辣椒、金穗田螺紫壳蛋、红曲米腌鱼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橘子、西瓜、贡米、笋干、香菇、重阳菌、土鸡等野味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 人物浮邱子、宣鉴、刘邦、陈友谅、李自成等HC民家习俗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婚姻礼俗、陈刘不通婚HCC 民间演艺民间吹打乐、狮灯、蚌壳灯、东灯、土家赶野猪舞、花鼓戏、渔鼓、地花鼓二、资源评价(一)定性评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组合较好,其中自然景观以山、水、石、林最为突出;人文资源以道教文化、“二十四景”等为主,乡土文化为辅,山水相连,动静结合,具有多层次的开发优势。金顶大庙既是太浮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又是游客观赏太浮山景观的制高点,是景区内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资源品质较高,开发潜力大。“二十四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景区打造高品位的旅游产品营造了有利条件;浮山水库、太山水库等水域资源丰富,其独特性、规模度、积聚度、利用价值都比较显著。由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景区总体形成了以金顶大庙为中心,向北、东、中、南四条主要游道展布的空间格局,在景区开发中便于根据不同路线的特点,遵循主题化的发展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功能区。(二)定量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要求,按得分高低可将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五级得分值域90分、四级得分值域为75-89分、三级得分值域为60-74分、二级得分值域为45-59分、一级得分值域为30-44分。对景区的资料点进行等级评价,通过对表2-3的统计,规划区的风景资源主要由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四类资源构成,其中二级旅游资源数量最多。表2-4 太浮山旅游资源分级表资源等级数 量所占比重资源名称四 级23.85%金顶大庙、浮山水库三 级815.38%仙人洞、响鼓岭、甘溪峪、太山水库、王化桥竹海、金叶山庄、黑沙溪、桃花港二 级3159.62%汉王庙、念佛堂、沉香井、顿笔峰、特色农业、团山水库、撑腰岩、炼丹台、饮马池、风景塔、紫竹林、云芝庵、白云庵、稻萝山、晒瀑岩、仙人椅、白鹤湾鹤林、龙嘴岩、对奕台、三台峰、牯牛岩、地方风味、史家峪、凤凰山、珍珠洞、铁瓦庙、犀牛迹、诗圣亭、荷花泉、月亮岩、点将台一 级1121.15%天心堰、醉翁石、打儿岩、舍身岩、洗墨池、民间演艺、蛤蟆岩、地方风俗、望星桥、舍身岩、土地垭、散马堰合 计52100%三、资源开发方向(一)宗教资源道教是太浮山的文脉,是本次规划的重中之重。太浮山宗教文化的体现应以金顶大庙及周围山体为核心、以浓厚的宗教氛围为环境、以庙宇道观为载体、以浮邱子为特色、以产品体验方式的创新为途径,将太浮山2000多年的道教历史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重现历史上“江南九省朝太浮”的盛况。主要开发方向:宗教朝圣、道教文化长廊、宗教研修、宗教节事活动。(二)山岳资源太浮山资源类型多样,山、水、石、林、岩、泉资源组合度高,其中更有“二十四景”点缀其中,通过对重点溪流、峡谷、岩石、游道的景观打造及“24景”的景点恢复,为旅游者提供观赏价值高的山岳观光产品;另外,太浮山植被、地形等单体资源特色突出,为开展森林养生、野外运动等专项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开发方向:山岳观光、野外运动拓展、森林养生、科普教育。(三)水库资源太浮山周边的水库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是满足旅游者亲水喜好和参与亲水游憩活动重要的旅游空间。水库的开发方式多样,其具体方式应结合太浮山各个功能区的定位,确保活动项目与功能区的主题相一致。如在游乐性功能区开展水上游乐活动、养生休闲功能区开展垂钓、疗养健身活动等。主要开发方向:疗养健身、垂钓休闲、水上运动。(四)农业资源太浮山周边村庄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通过旅游规划加强与农户、农业的结合,利用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展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活动,利用柑橘、棉花、养殖等特色农业开展农业观光、特色农产品开发,将绿色资源盘活为“绿色财富”。主要开发方向:农家乐、农耕文化园、农业休闲山庄。第三节 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s)(一)区位优势明显、出游时间成本低太浮山属于大湘西旅游圈,位于常德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精品旅游线路的中心点,从常德市到太浮山仅有35公里路,约30分钟车程,从桃花源至夹山寺旅游线路上的高公桥和雅林桥进太浮山只须15分钟车程。另外,省旅游干线公路1801(石门至桃源陬市)、G207国道、石长铁路、常张高速也从山脚穿过。“十一五”期间将有长常、常张、常吉、常荆、常岳、常邵等6条高速公路在常德交汇,依托常德的交通区位优势,太浮山的旅游辐射范围将大大扩大。常德、益阳、荆州、长沙等大中城市到太浮山旅游的时间成本将大为降低。(二)资源组合度好太浮山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山、水、石、林等巧合成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道、佛、儒等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更添太浮山的魅力。整体资源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空间组合度好,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开发价值。(三)生态环境良好目前,太浮山周边乡镇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并且居民的环保意识强,植被等生态资源保护良好。太浮山处于“一山秀色无人晓,藏于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基于生态环境的优势,为太浮山开发带来巨大的潜力。(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旅游景区生命力的核心,太浮山不仅有良好自然资源基础,而且具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临澧县光辉灿烂的楚国文化,淳朴浓郁的地方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通过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将有利于深化景区产品价值、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五)旅游后发优势太浮山旅游相对于花岩溪、夹山寺、壶瓶山等景区起步较晚,市场知名度不足。但正因如此,为太浮山留下了碧绿的山体和潺潺的溪水;正因如此,太浮山旅游开发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基于此,利用后发优势,以规划为指导,形成突破点成为太浮山旅游的重要优势。二、劣势(Weakness)(一)稀缺性资源少太浮山拥有山、水、宗教、民俗等资源的组合度较好,但稀缺性资源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浮山在区域市场的知名度。太浮山资源呈现“小集中”的分布格局,组合度良好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稀缺性资源少”的劣势,通过科学规划与建设,太浮山旅游大有可为。(二)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太浮山旅游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比较完善的外部交通系统,但电力、通讯、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浮山旅游的发展。(三)景点建设工程量大太浮山有99岭、33岔,规划范围大,古二十四景大多遭到破坏,一峰道观仍在恢复建设中,整个景区建设工程量大,持续时间长,为太浮山旅游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机会(Opportunity)(一)旅游趋势的变化随着休闲度假成为主流、中短途游的火爆、乡村旅游与自驾车升温,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个性化选择和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起步慢的太浮山旅游区来说,正是一个与现代旅游市场接轨的好机会,为太浮山高起点的发展规划提供一个切入点。(二)客源市场潜力大太浮山景区位于临澧县与常德市的交界处,是常德市郊的最高山,是常德市民未来周末休闲的重要节点。此外,临澧扼守湖南、鄂中交通要道,荆州、宜昌等地成为太浮山旅游的重要市场。截止2008年底,常德市城区人口近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3元,其中消费性支出8907元,恩格尔系数达到34.9%以下,进入富裕阶段,出游欲望强烈。截止2008年底,荆州城区人口达到75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195元,旅游需求由观光向休闲转换。常德、荆州市场巨大,为太浮山旅游开发提供客源保证。(三)政府高度重视常德市、临澧县两级政府目前高度重视太浮山旅游开发,把它作为发展全县旅游业的切入点,将太浮山打造成为临澧县的特色“名片”,带动宋玉城、林伯渠故居、九里楚墓群、官亭溶洞休闲旅游,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级政府对太浮山旅游开发的重视,势必将转化为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扶植,将为太浮山旅游发展带来无限机会。四、风险(threats)(一)周边旅游区的直接竞争太浮山的旅游资源与邻近石门县的夹山寺、壶瓶山景区等具有相似性,如宗教文化,生态环境等,周边更有已形成高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张家界,桃花源。而目前,在品牌形象,市场份额,投资额度上,太浮山皆处于劣势,因而竞争“压力”更为明显。(二)管理机构及人才的缺乏景区之间的竞争已经由硬件设施的竞争上升到管理制度、人才之间的竞争,太浮山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结构和人才体系没有完整构建,旅游人才数量和质量缺乏,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三)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可以对地区经济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和所有的旅游开发一样,面临生态介入的问题。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动植资源,处理好污水,生活垃圾,是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四节 竞合分析通过对太浮山周过景区现有及规划景区进行竞合分析,实现本差异化定位和产品开发。表2-5 太浮山景区竞合分析景区功能开发方向与本案关系夹山寺风景区佛教圣地游览、文化观光,娱乐休闲佛教寺庙、闯王陵园、茶禅文化、休闲度假部分合作壶瓶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峡谷生态漂流、生态体闲观光、滑雪滑草部分合作柳叶湖风景区度假休闲娱乐、水上运动、郊野生态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水上运动赛场、水上游览部分合作桃花源风景区观赏游览、古村落、田园休闲秦人古村落、桃花节事活动部分合作临澧县博物馆科学考察文物展示合作荆州古城古城游览古城墙部分合作万寿园建筑、园林景观古水利工程观光、园林景观、英雄纪念园;部分合作武陵源生态观光峰林峡谷观光部分合作林伯渠故居故居观光故居观光、生态体验合作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太浮山的旅游资源与本县和湖北荆州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采取主动策略,加强与它们的资源整合;而与常德境内的夹山寺、壶瓶山、柳叶湖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太浮山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寻找“特色和主题”。第三章 区域旅游格局解读第一节 与相关规划对接分析一、与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对接分析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出:紧扣建设旅游大省目标,设计建设长沙、张家界两大旅游核心,构建“大长沙”、“大湘西”、“大湘南”三大旅游板块,形成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泛珠旅游发展通道四条黄金旅游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十一条省内旅游精品线路和十一条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南拓、北优、东引、西联、中强”的区域合作格局。太浮山景区位于“大湘西”旅游板块的边缘与“长常张”黄金旅游带线上,是大湘西与长常张旅游带山的重要节点。因而,太浮山景区的旅游发展应站在大湘西、长常张旅游带的高度,进行旅游开发策划与规划设计,将其纳入到湖南省旅游发展的旅游发展的范畴。2009年,张家界、常德、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签署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协议书,通过区域品牌打造、旅游资源整合、市场共同开拓、网站与宣传资料联合制作等途径,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旅游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为本案开发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借助大湘西旅游开发的热潮,与成熟景区与城市联合营销,推介太浮山旅游,成为大湘西旅游的重要节点。二、与常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5)的对接分析常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出:重点打造两条旅游发展轴线、构建五大旅游功能区块。其中两条旅游发展轴线分别为沿常张、常荆等高速公路发展轴和沿沅江、澧水等的水上旅游发展轴线;五大旅游功能区块分别为常德城市旅游区、世外桃源风景旅游区、中华文明史脉寻踪旅游区、河湖水乡湿地生态旅游区和山水景观生态旅游区。太浮山景区位于常德城市旅游区与中华文明史脉寻踪旅游区的交接区域,因此规划应对接好常德市旅游发展规划,特别是应加强与常德城市旅游区的功能关系,将太浮山景区纳入到常德市城市后花园范畴。三、与湖南省临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的对接分析湖南省临澧县县城总体规划指出,太浮山景区开发以自然环境保护为前提,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建筑以低层密度为主,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县城总体规划对乡镇的类型及职能定位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没有充分把握经济动态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太浮山景区的开发必然对太浮镇、文家乡、陈二乡的职能及产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本案在遵循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太浮山旅游发展的阶段与目标,对周边乡镇的类型和职能进行合理调整,并以动态的眼光对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四、与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对接分析土地利用布局:本案规划范围以生态用地为主,确保存量不降低、用地性质不发生变化。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林业用地区管制规则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按照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农用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管制规则服从保护需要,用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保护区规划;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间内调整为适宜的用途;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停止。本案的用地类型以林地、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为主,可通过林相改造增加观赏性;通过植物配置及引种提升生态价值,并根据保护区发展需要调整部分地块的用地性质。以森林植被为基础,以生态为卖点,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五、与“3+5城市群”发展的对接分析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为目的,湖南省政府提出打造“3+5城市群”的战略,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和衡阳为节点的区域城市群。“3+5城市群”人口达4000多万,2008年GDP占全省的79%,是湖南旅游的门户、最大的客源地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随着“3+5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城市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时间成本大幅降低,彼此之间互为市场、互为客源。本案地处常德临澧县,紧邻长常张旅游发展核心轴,交通便利,“3+5城市群”成为本案的客源市场依托。六、与荆楚文化旅游圈框架的对接分析以荆州为中心,包含湖北、湖南北部等地的楚文化旅游框架初步形成,形成以荆州博物馆(4A)、楚王城、主题影视城为支撑的产品框架。临澧县地处常德与鄂中交通的咽喉,常荆高速公路的规划使临澧与荆州的联系更加紧密,荆州旅游以三国文化、荆楚文化为核心,乡村旅游为亮点。基于此,太浮山旅游开发与荆州旅游属于合作关系,是荆州旅游的重要补充,并可打造“三峡荆州古城常德长沙”或“三峡荆州古城常德张家界”的国际旅游线路,为本案开发提供良好的背景条件。第二节 旅游市场态势分析一、周末休闲为旅游市场新宠游客出游意识的成熟、“小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使中短途游线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周末休闲市场成为市场的新宠,由于时间成本低、重游率高,大大刺激周末休闲产品的生长,在大城市或城市群周边形成明显的“环城游憩带”,集中在2小时生活圈内。本案距常德市区半小时车程,距荆州也在2小时车程内,此外还有津市、临澧、澧县、安乡等县城,周末休闲市场十分广阔。二、宗教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的宗教旅游具有以下特征:参加人数多,游客组成广泛,非宗教信徒占了多数;产品多样,形成以朝圣、文化参观体验、宗教修身养性为主的产品体系;宗教与民俗、娱乐活动相互渗透;群体稳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信仰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宗教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本案所在的常德地区,乃至周边张家界、荆州等地,知名的宗教寺庙资源不多,市场需求缺少引爆点,通过本案开发,激活与提升区域宗教旅游,打造常德的“南岳”。三、乡村、自驾旅游持续火爆随着私家车进入普通百姓家中、道路、导引系统等服务系统的完善,自驾车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的一大亮点,以俱乐部、朋友结伴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逐渐超越“团队旅游”,成为景区客源的主要力量。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为特征的乡村旅游,消费适中、时间成本低,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追求新奇的诉求,该群体成为周末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案所在的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可开发综合性与主题性的乡村旅游产品;随着交通导引系统、自驾车营地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本案的知名度与综合效益。第四章 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第一节 发展定位以太浮山优美的山水景观为资源背景,以深厚悠久的养生文化为底蕴,结合度假休闲的旅游市场趋势,同时对接湖南、常德、临澧等旅游发展格局,将太浮山景区打造成集宗教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度假、山水观光、户外运动、农业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一、发展目标近期发展(2010-2015):旅游起步阶段临澧县旅游龙头景区常德市城市后花园启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代表太浮山旅游形象以及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旅游项目;建立完善旅游区的管理机制,优化旅游区景观生态环境。初步确立旅游地的主题形象,起步阶段以宗教产品、登山观光、水休闲旅游产品为主;市场开发初见成效,在常德本地市场区域初步形成品牌,并发挥其作为临澧县旅游的龙头作用。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放的32%,旅游人数年增幅达到15%-20%。中期发展(2015-2020):旅游成长阶段国家3A级旅游区长常张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区旅游建设投入和旅游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景区景观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先期建设项目陆续建设并投放使用,其他规划项目滚动发展,景区达到国家标准的3A级。旅游产品以高端养生保健、户外运动新旅游项目。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景区达到国家标准的4A级,发展为长常张黄金旅游带上的重点节点,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放的43%,旅游人数年增幅达20%-25%。远期发展(2021-2025):旅游成熟阶段国家4A级旅游区江南九省地区宗教休闲旅游圣地旅游区规划建设项目全部完成,一方面在维护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预留地对景区进行创新改造,在“长常张黄金旅游带上的重点节点”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家居装饰一件代发及设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顾问咨询及财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大理石路沿石石材行业创新研发与技术转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马术俱乐部场地租赁及培训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商业地产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货车车辆买卖与绿色驾驶培训课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防腐木地板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与公司买卖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广告代理及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地产开发项目佣金结算及支付合同
- 广东省开平市人民法院执行款收取账户确认书【模板】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练技术中核心的四大步骤
- 静脉输液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 宇通客车企业介绍PPT模板
- 14、食堂清洁消毒制度
- 联想超融合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完整版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规程
- 2011年广州东山领汇广场商业经营方案(30页ppt课件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