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韩非子_第1页
第八讲-韩非子_第2页
第八讲-韩非子_第3页
第八讲-韩非子_第4页
第八讲-韩非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2011 11 29 内容提要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三 韩非思想的理论基础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五 韩非论法六 韩非法治思想的地位与影响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一 古代法的渊源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 三 战国官僚制度的建立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一 古代法的渊源 刑 劓y 刵 r椓zhu 黥q ng 尚书 吕刑 先秦所谓五刑 墨 黥 劓 剕f i 刖yu 宫 椓zhu 大辟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一 古代法的渊源灋 法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 会意 说文 会意字 从 水 表示法律 法度公平如水 从 廌 zh 即解廌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据说 它能辨别曲直 在审理案件时 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一 古代法的渊源前536年 子产著刑书 前513年 赵鞅著刑鼎 子产与叔向的争论 左传 昭公六年 前536年 三月 郑人铸刑书 叔向使诒子产书曰 始吾有虞于子 今则已矣 昔先王议事以制 不为刑辟 惧民之有争心也 犹不可禁御 是故闲之以义 纠之以政 行之以礼 守之以信 奉之以仁 制为禄位 以劝其从 严断刑罚 以威其淫 惧其未也 故诲之以忠 耸之以行 教之以务 使之以和 临之以敬 莅之以强 断之以刚 犹求圣哲之上 明察之官 忠信之长 慈惠之师 民於是乎可任使也 而不生祸乱 民知有辟 则不忌於上 并有争心 以徵於书 而徼幸以成之 弗可为矣 子产与叔向的争论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三辟之兴 皆叔世也 今吾子相郑国 作封洫 立谤政 制参辟 铸刑书 将以靖民 不亦难乎 子产与叔向的争论 复书曰 若吾子之言 侨不才 不能及子孙 吾以救世也 既不承命 敢忘大惠 左传 昭公六年 孔子对晋国铸刑鼎的评论 冬 晋赵鞅 荀寅帅师城汝滨 遂赋晋国一鼓 重量单位 相当于480斤 铁 以铸刑鼎 著范宣子所谓刑书焉 孔子对晋国铸刑鼎的评论 仲尼曰 晋其亡乎 失其度矣 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 以经纬其民 卿大夫以序守之 民是以能尊其贵 贵是以能守其业 贵贱不愆 所谓度也 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 为被庐之法 以为盟主 孔子对晋国铸刑鼎的评论 今弃是度也 而为刑鼎 民在鼎矣 何以尊贵 贵何业之守 贵贱无序 何以为国 且夫宣子之刑 夷之蒐s u也 晋国之乱制也 若之何以为法 蔡史墨曰 范氏 中行氏其亡乎 中行寅为下卿 而干上令 擅作刑器 以为国法 是法奸也 又加范氏焉 易之 亡也 其及赵氏 赵孟与焉 然不得已 若德 可以免 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1 李悝魏国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平籴法制定 法经 盗 贼 囚 捕 杂 具 晋书 刑法志 法经 中国第一部成文法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2 吴起楚国变法卫国人 曾子的学生 母亲去世不奔丧 杀妻求将 齐人攻鲁 鲁欲将吴起 吴起取齐女为妻 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 遂杀其妻 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 大破之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为魏国 西河守 将三军 敌国不敢谋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2 吴起楚国变法入楚 为令尹 主持变法 废除贵族特权 迁贵族于荒凉地区 整顿吏治 革新政治 楚悼王死 吴起被杀 楚不用吴起而削弱 韩非子 问田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3 齐威王任用邹忌改革4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改革5 赵烈侯任用公仲连6 燕昭王改革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7 商鞅变法卫国公室后代 本名卫殃 公孙鞅 少好刑名之学 拜鲁人尸佼为师 前365年入魏国 为魏相公叔痤cuo的家臣 商鞅受李悝法经影响很大 公叔痤临终前推荐商鞅给魏惠王 愿王举国而听之 如果不用 必杀之 无令出境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7 商鞅变法商鞅说秦孝公四次 第一次帝道 尧舜之道 第二次 王道 夏商周之道 第三次 霸道 齐桓晋文之道 第四次 强国之术 富国强兵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二 法家先驱领导的变法运动7 商鞅变法太子带头发对 商鞅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 太子即位后 秦惠文王 商鞅被车裂 诛族 一 韩非之前的法与法家 三 战国官僚制度的建立1 文臣与武将2 官吏选拔制度军功 自荐 他荐3 上计制度4 玺 符制度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一 韩国的形势 二 韩非的学术特点 三 游说韩王 四 出使秦国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一 韩国的形势韩西有秦 南有楚 东有齐 北有燕 宋代苏辙在 六国论 中说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 不在齐 楚 燕 赵也 而在韩 魏之郊 诸侯之与秦争天下者 不在齐 楚 燕 赵也 而在韩 魏之野 秦之有韩 魏 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野 韩 魏塞秦之冲 面蔽山东之诸侯 故天下之所重者 莫如韩 魏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二 韩非的学术特点韩非 公元前298 前233年 韩非者 韩之诸公子也 喜刑名法术之学 而其归本于黄老 非为人口吃 不能道说 而善著书 与李斯俱事荀卿 斯自以为不如非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三 游说韩王非见韩之削弱 数以书谏韩王 韩王不能用 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执势以御其臣下 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三 游说韩王韩非子批评当时的韩国制度混乱 是非不分 国家在政策上奖励建立功业 给有功的人官位 但在观念上又鄙视功业 认为当官是卑贱的 奖励发展生产 鼓励劳动致富 但在观念上又轻视立家创业 认为追求财富不高尚 法律上给违法的人定罪 观念上却赞扬这样的人勇敢 这样 毁誉与赏罚互相矛盾 造成极大的混乱 韩非子 五蠹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三 游说韩王以为儒者用文乱法 而侠者以武犯禁 宽则宠名誉之人 急则用介胄之士 今者所养非所用 所用非所养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观往者得失之变 故作 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 十余万言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三 游说韩王公元前239年韩王安即位 与韩非谋弱秦 使韩非看到了希望 但此时的韩国已经积重难返 最终韩非的主张没有被采纳 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四 出使秦国人或传其书至秦 秦王见 孤愤 五蠹 之书 曰 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不恨矣 李斯曰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 秦因急攻韩 韩王始不用非 及急 乃遣非使秦 秦王悦之 未信用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四 出使秦国 存韩 韩国侍奉秦国三十余年 秦国派兵攻取别国领土 韩国总是跟在后面 因此和各国结下了怨仇 而好处却归于秦国 韩国给秦国年年纳贡 这已经与秦国的郡县无异 目前秦国主要的对手是赵国 应该集中兵力攻赵 如果秦攻韩 韩肯定会拼死抵抗 秦军就会陷入韩国战场的泥潭 让赵国坐收渔翁之利 这正中了赵国联合魏 楚 齐等国合纵攻秦的计谋 即使大王有金石一样的长久寿命 统一天下的日子也不会到来 所以 秦国不如先攻打赵国和齐国 等赵 齐的问题解决了 韩国只需发一封信就可以解决 二 韩非的人生悲剧 四 出使秦国嬴政的不安李斯的嫉妒郑国渠韩非的悲剧 韩非子 55篇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一 好利的人性论 二 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一 好利的人性论尧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斲 粝粢之食 藜藿之羹 冬日麑裘 夏日葛衣 虽监门之服养 不亏於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 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股无胈 胫不生毛 虽臣虏之劳不苦於此矣 以是言之 夫古之让天子者 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一 好利的人性论今之县令 一日身死 子孙累世絜驾 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於让也 轻辞古之天子 难去今之县令者 薄厚之实异也 五蠹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二 与时俱进的历史观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切勿 守株待兔 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二 与时俱进的历史观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 必为鲧 禹笑矣 有决渎於殷 周之世者 必为汤 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 舜 汤 武 禹之道於当今之世者 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 不法常可 论世之事 因为之备 三 法家的理论基础 二 与时俱进的历史观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五蠹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一 强大的势 二 隐微的术 三 无为与术治 四 术与法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韩非的法治思想体系包括法 术 势三个部分 三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可割裂 其中 势 是实现 法 和 术 的前提 法 和 术 是稳固 势 的保障 法 是显明的 刚性的 术是隐蔽的 柔性的 法和术是君主治国的左右手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一 强大的势韩非势论思想的来源慎到 政治上谁服从谁 并不取决于人道德品质的优劣和才能 而是取决于权力 老子 老子 第三十六章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一 强大的势慎子曰 飞龙乘云 腾蛇游雾 云罢雾霁 而龙蛇与螾螘同矣 则失其所乘也 贤人而诎於不肖者 则权轻位卑也 不肖而能服於贤者 则权重位尊也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 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 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 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夫弩弱而矢高者 激於风也 身不肖而令行者 得助於众也 尧教於隶属而民不听 至於南面而王天下 令则行 禁则止 由此观之 贤智未足以服众 而势位足以诎贤者也 难势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一 强大的势谁掌握势 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孔子是天下有名的圣人 但喜欢他的仁义道德 跟随他四处奔波的只有七十多人 而鲁哀公是很差的国君 但国内民众没有不服从他的 所以韩非说 民者固服于势 势诚易以服人 故仲尼反为臣 而哀公顾为君 并且他指出 仁义道德和君主之势相比 只能是前者服从后者 五蠹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一 强大的势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韩非认为 像尧舜这样的贤人和桀纣这样的不肖之君一千世才出现一个 这只是历史上的偶然现象 而大多数君主是平常人 所以 应该反对儒家 待贤而治 的主张 为中等之君制定治国的法治原则 中等水平的君主掌握法度 具有势位就可以治 背离法和势就会乱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二 隐微的术韩非术治思想的来源 申不害与道家思想申不害 术由君主一人掌握 用于驾驭群臣 臣下最有可能篡夺君主权力 比敌国更具有危险性 所以君主首先应该防范他们 君主对于臣下 应先正其名 然后 根据群臣的名分确定他们的分工和职守 以此督察臣下的勤惰 检其得失 论其赏罚 聪明的君主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 示天下无为 申子 大体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二 隐微的术老子 老子的道在现实世界中虽不显现 但是万物无不受 道 的支配 道看起来无所作为 但是又无所不为 聪明的国君把政事分散在地方 大权集中在中央 掌握住权柄 四方的臣民都会来贡献力量 君主用虚静的态度对待他们 他们自然会用上自己的才能 君主胸怀天下 就可以从容地静观臣下的行动 国家的文事武备已经按照法制建立起来 君主只要打开耳目听听看看就行了 扬权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二 隐微的术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效仿自然之 道 表面看起来清净无为 其实无所不为 君主一旦动了感情 就会被感情左右 动摇刚性的法 君主决不能在臣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爱好 如果君主的爱好被臣下知道了 臣下就会投其所好 从而影响执法 所以 国君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 使喜好 感情不表露出来 这就是 术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二 隐微的术韩非说 道在不可见 用在不可知 君主行事要 掩其迹 匿其端 下不能原 主道 君主的动机和行踪不泄露 臣下就无法捉摸 如果君主让臣知道了君的动向 想做的事情就做不成了 所以韩非说 事以密成 语以泄败 说难 言通事泄 则术不行 八经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三 无为与术治人主将欲禁奸 则审合刑名者 言异事也 为人臣者陈而言 君以其言授之事 专以其事责其功 功当其事 事当其言 则赏 功不当其事 事不当其言 则罚 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 非罚小功也 罚功不当名也 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 非不说於大功也 以为不当名也害甚於有大功 故罚 二柄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三 无为与术治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虚而待之 彼自以之 四海既藏 道阴见阳 左右既立 开门而当 勿变勿易 与二俱行 行之不已 是谓履理也 夫物者有所宜 材者有所施 各处其宜 故上下无为 扬权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三 无为与术治何谓道 有天道 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 主者 天道也 臣者 人道也 天道之于人道也 相去远矣 不可不察也 庄子 在宥 四 韩非法治思想体系 四 术与法问者曰 申不害 公孙鞅 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国 应之曰 是不可程也 人不食 十日则死 大寒之隆 不衣亦死 谓之衣食孰急於人 则是不可一无也 皆养生之具也 今申不害言术 而公孙鞅为法 术者 因任而授官 循名而责实 操杀生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 此人主之所执也 法者 宪令著於官府 刑罚必於民心 赏存乎慎法 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此臣之所师也 君无术则弊於上 臣无法则乱於下 此不可一无 皆帝王之具也 定法 五 韩非论法 法者 宪令著于官府 刑罚必于民心 赏存乎慎法 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此臣之所师也 定法 法者 编著之图书 设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难三 五 韩非论法 一 公正的法公开性公平性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 法令行而私道废 诡使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 不为惠於法之内 动无非法 有度 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夫 赏善不遗匹夫 五 韩非论法 二 严明的法执法必严曾子杀猪韩非说 小信成则大信立 故明主积于信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如果政府失信于民 公信力就会下降 法治的威力会随之动摇 五 韩非论法 三 稳定的法法的稳定性是法发挥作用的前提 韩非说 镜子保持洁净 美丑就自行显示出来 衡器保持平正 轻重就得以衡量出来 所以 法应该像镜子那样明亮 像衡器那样稳定 如果法变来变去 民众就会无所适从 韩国衰弱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部稳定的法 数变法则民苦之 解老 如果国君经常更改法令 甚至使没有废止的旧法和刚出台的新法相矛盾 不但造成混乱 而且还会使国家灭亡 亡征 五 韩非论法 四 集权的法用成文法的形式把每个官员所承担的职责固定下来 君主就可以用法来考察官员的实际绩效 此之所谓 循名实而定是非 因参验而审言辞 奸劫弑臣 五 韩非论法 四 集权的法韩昭侯有一次酒醉之后 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典冠 看到后 担心昭侯着凉 就把衣服搭在他身上 昭侯醒来看到有衣服加在身上 就问侍从 是谁把衣服加在身上的 回答说是 典冠 昭侯听了 下令责罚 典冠 和 典衣 原因是典衣失职 典冠越权 韩非指出 这样做并不是韩昭侯不怕冷 而是担心臣下不忠于职守和越权办事 这种人为的危害比寒冷更可怕 五 韩非论法 五 强国的法 国无常强 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有度 奖励耕战消除五蠹 假托仁义的 学者 弄虚作假 谋求私利的 言谈者 携带武器违犯国家法令的 带剑者 依托掌握权势逃避兵役的 患御者 制造伪劣器物囤积居奇的 商工之民 六 韩非法治思想的地位与影响 故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 以吏为师 无私剑之捍 以斩首为勇 五蠹 法 术 势集大成者秦朝的指导思想缺乏仁爱精神术论削弱了法的公正性势论容易导致专制 附录 大陆法系与欧美法系 目前 世界各国沿用的法律体系基本上可分为二类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中国内地采用的是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 民法法系 法典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 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 仿照 法国民法典 和 德国民法典 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 欧洲大陆上的法 德 意 荷兰 西班牙 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