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 安 市 城 市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2006-2010年)文 本集安市人民政府2006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 2第三章 市域规划 3第四章 城市近期发展重点及目标 3第五章 城市发展规模 5第六章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5第七章 城市用地控制 6第八章 城市建设规划 7第九章 专项规划 11第十章 城市建设用地及项目分期投入计划 14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 14第十二章 对原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补充 15第十三章 附 则 16附表 17附图 35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落实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确定集安市城市近期发展规模和方向,部署重大市政公用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实现集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加强城市建设监督管理,为城市近期建设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坚持城市与区域规划思想,遵循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2、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划思想,遵循计划、规划与建设高度协调的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3、坚持规划公众参与的思想,遵循规划为城市整体利益、公众利益服务调控的原则4、坚持经营城市的规划思想,遵循城市资源有效组合、经济结构有序转型升级的原则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第三条 本规划依据1、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吉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定。2、集安市相关资料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集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二章 规划期限与空间范围第四条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第五条 空间范围1、 市域:9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为3217平方公里2、 城市规划区:东起下解放村东界,西至麻线乡东界,南起鸭绿江北岸,北至大禹山山脊,面积为44.89平方公里。第三章 市域规划第六条 近期建设重点1、 加快、加深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2、 完善市域基础设施建设;3、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七条 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1、 全面开发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逐步将其五座山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2、 加快开发老虎哨风景区,将其打造成休闲度假高端旅游场所。3、 加快开发榆林溶洞项目,使其成为集安环线旅游的重要中转站。第八条 市域主要基础设施建设1、电力设施规划建成集安市高台村一次变电所,与66KV国家东北电网联网。2、建设长途传输光缆网工程、市话扩容工程。到2010年,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7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0%。改善邮政服务设施,建成运输快速化、作业自动化、营业电子化、管理科学化、服务多元化的邮政网络。3、完成“119”、“110”、“122”三台合一调度指挥中心系统。4、按照“接到报警5分钟内,消防队可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在各乡镇各建一处小型消防站,保证消防灭火救援需要5、在麻线乡境内建一处垃圾处理厂6、建设通集高速公路第九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2、整合城乡建设用地。积极推行中心村建设、自然村合并、空心村治理等办法对农村居民点调整改造,对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满足乡村公益事业及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3、解决农村用地困难,宅基地审批困难问题。在用地安排上优先考虑安排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建房,特别是考虑开展宅基地复垦的村庄,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农转用指标,专门用于新农村建设。第四章 城市近期发展重点及目标第十条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生态资源优势,建设边境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强化城市综合实力,推动城市建设。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建设目标1、 城市空间拓展目标:在近期内推进集安市建设用地向东部发展。2、 城市形态目标:以中心城区的空间资源和结构形态整合为基础;重点改造旧城区;以东移后的政务中心为依托建设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积极培育东部工业集中区。3、 城市环境建设目标:统筹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增加环境建设的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依法监督管理。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净生产,减少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4、 城市化发展目标:至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7.54%近期市区建设发展主要目标一览表现状(2005年) 规划(2010年)全市GDP(亿元)23.850.8人均GDP(万元)1.032.13三次产业比例(%)17.11:37.1:45.810.2:43.3:46.5电话普及率(台/百户)8698人均道路面积()14.314.86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1.42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24.135城市用水普及率7190第十二条近期建设重点 1、东部工业集中区建设。2、西部高句丽文化旅游城建设。3、加强外经外贸业的“四区一桥”建设。3、稳步推进棚户区等旧区的整和、改造工程。4、合理控制居住用地的发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5、完善、提高城市道路、排水、供热、供水、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6、强化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城市品位,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第十三条近期重点发展区域1、城市中心区:通过政务广场、莲花公园、建设街、云水路、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图书馆、富商华城等周边区域改造,形成政务中心东移后,集金融中心、政治文化中心、居住中心、交通枢纽、园林广场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通沟河区域:塑造高品位沿河景观带;建设高句丽文化旅游城;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3、迎宾路区域:依托集锡集丹连接段建设,带动过境公路两侧区域的建设。4、滨江风貌区:通过滨江绿带、餐饮娱乐区及滨江广场建设塑造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滨江景观带。5、鸭江路区域:通过旧城改造,拓宽、改造鸭江路,使其成为联系城市中心和副中心的景观廊道。6、站前广场区域:通过新建站前广场、打通站前街,重新塑造城市“窗口”景观,拉动这一地区的发展。7、东部工业集中区: 重点发展人参、医药、生态农业产品加工等城市特色产业。第五章城市发展规模第十四条 人口规模 至 2010年,集安市规划实际居住人口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万人,农业人口2.15万人,居住一年以上暂住人口0.245万人。第十五条 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10.9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为0.8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m2/人)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1R居住用地301.3306.93028.134.630.72C公共设施用地156.9188115.517.21818.8文物古迹用地0.50.60.050.50.060.06156.4187.515.516.717.9418.73M工业用地112117.511.110.812.911.74W仓储用地55425.53.86.34.25T对外交通用地120.9106.7129.713.910.76S道路广场用地124.8148.612.413.614.314.9其中:停车场1.950.20.40.20.5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425.92.42.42.72.68G绿地83.61258.311.59.612.5其中:公园绿地52.2755.26.967.59D特殊用地2829.32.82.93.22.9合 计城市建设用地1006.51090100100115.5109注:现状2005年,人口8.7万人,规划2010年,人口10万人第六章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第十六条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坚持“挖掘存量、控制增量、集约利用、市场配置、高效增值、确保重点”的规划总思路,搞好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组合,把有效的土地资源配置到发挥效益最佳的区域上,为集安市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要素支撑。第十七条近期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27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84公顷,旧区改造用地186公顷。第十八条 根据城市政府经营土地和宏观管理的需要,按不同的用地供应政策和用地管理模式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以下四类供应:政府投资主导项目用地、政府统筹实施项目用地。近期建设用地供应管理调控总量规划表用地分类土地供应控制(万)政府投资主导项目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2.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5公益性基础设施用地文教体卫设施用地8.7绿地、广场、古迹保护141政府统筹实施项目用地普通商品住宅用地60.2商务办公、商服用地12.4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用地 95工业用地243可供建设用地总量2622第七章 城市用地控制第十九条 禁建区禁建区控制线范围包括坡度大于25%的山地,农业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历史遗迹本体、缓冲区、一类建设控制区以及城市长远发展必须控制的绿化隔离带。禁建区控制线内的土地用于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风景林、农业保护区等非城市建设用途,以及部分公园、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旅游及特殊用地等城市建设用途,严格禁止其他项目建设。禁建区内现存的零星建设用地应严格控制,禁止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张,并逐步搬迁。第二十条 适建区为了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和城市土地的粗放型利用,依据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划定近期建设控制线。近期城市建设应严格限制在控制线范围内,属于适建区。近期控制线内的历史遗迹本体、缓冲区、一类建设控制区及防洪渠、自然水体划入禁建区。近期控制线内的公园、绿地及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限建区。第二十一条 限建区远期发展备用地是介于禁建区控制线和近期建设控制线之间,作为城市远期可能发展的备用地,属于限建区。对远期发展备用地内的少量现存零星建设用地应进行严格控制,除城市发展所必须的道路交通用地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外,近期内不得进行开发建设。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避免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和蔓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侵蚀和破坏,引导城市集约均衡发展。第八章 城市建设规划第二十二条工业建设规划逐步实现城市中心区有较大污染的工业和小型零星工业的搬迁与改造。新增工业项目的选址要遵循同类工业相对集中的原则,安排在东部相应的工业区,以利于形成完整的工业区。第二十三条住房建设规划1、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年度住房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第二十四条公共设施建设1、在莲花公园南侧建设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2、新建一座市级体育场;3、新建一座市级图书馆;4、改造东城市场工程;5、将站前市场搬迁进室内;6、新建一座四星级宾馆。7、在通沟河入江口西侧新建一座旅游城。8、在政务中心周边建设商贸中心。9、在滨江风貌区建一处餐饮服务区。第二十五条对外交通设施建设1、 完成集锡、集丹公路连接段工程。2、 拓宽集锡公路。3、新建中朝公路桥。第二十六条仓储物流设施建设1、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撤消穿越市中心的铁路专用线,在弯道里铁路沿线增设仓储用地,完成石油库、粮库搬迁工程。2、新建站前物流区。第二十七条绿地系统建设 (见附表)1、绿地指标 2010年绿地面积达到12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达到75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7.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2、绿地建设 新建滨江公园4公顷,新建站前公园0.6公顷。扩建、完善莲花公园7公顷。完善禹山公园25公顷、遗址公园16.46公顷,逐步建成城市大环境生态绿地,在绿色框架上搭建“环、楔、斑、网” 的布局结构。 (1)生产绿地:规划将通沟苗圃扩大至3公顷,并在郊区新建苗圃28公顷。道路绿化:按照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3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所占比例不得低于25%的原则,修建新建道路绿化带,改建原有道路绿化带。(2)街头绿地:新建和馨园等街头绿地1.54公顷。(3)防护绿地:新建东部工业区防护绿带 公顷,完善、扩建规划区内集锡、集丹公路沿线防护绿带47公顷。(4)居住小区内绿地:改造旧城居住环境,拆仓房恢复绿地。 (5) 城市外围生态景观绿地:重点建设一水源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两侧生态保护绿地。(6)、风景名胜区:完善丸都山城和禹山公园。第二十八条道路广场建设 (见附表)1、打通城市东西交通瓶颈,完善东部交通路网。改、扩建鸭江路。新建云水路、站前街、粮丰街、锦绣街、站西街、莲东街等城市主、次干道。2、完善城市交通的通达性 续接朝阳北街、 育才路等断头路; 改造市区内损坏严重,配套不完善的道路; 完成市区内小街、小巷治理、拓宽工程 2.5公里; 新建道路总长 16.4公里。改建道路总长 9.52公里。 新建、改建道路预埋地下管网管沟、管线。3、广场 新建站前广场、滨江广场。4、停车场随鸭江路拓宽,建设沿街带状停车带;在城市繁华地段附近新修停车场库 5 处,346个停车位;第二十九条市政工程设施建设 (见附表) 1、给水工程 完成一水厂日供水量3万吨净水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城市给水管线 2、排水工程 在水利局北侧新建一处区域型污水处理厂; 新建、改建道路预埋分流制雨水管和污水管。 3、电力工程 将市区内架空线路逐步改为地下敷设。 4、电信工程 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和有线电视在同一街路必须合建管道;已经批复过通信管道的街路原则上不再重新规划通信管道。 增加宽带高速信息公路出口,普及家庭用户双向高信息服务;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线电视:引入数字电视并普及。 5、供热工程 在全市范围实现区域性锅炉房集中供热; 扩大第一热源供热范围; 新建通沟第二热源地; 完成换热站建设; 完成供热一次网敷设工程。 6、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改善环卫设施,配置垃圾清运车,实行垃圾一级清运; 在城市近郊处建一垃圾处理厂。 建设环保型公共厕所。 7、加油站 将原莲花加油站从市中心搬迁至过境公路迎宾路北侧。 改扩建通沟加油站。 第三十条环境保护建设规划1、环境建设基本目标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全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加强截排污管网的建设;加大对固体废弃物、噪声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建立水源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人工绿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观光生态系统以及调和型生态系统等六类生态系统,构筑全市基本的生态体系,保障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二类水质,各项指标100%达到国家标准。(2)、鸭绿江干流(集安段)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3)、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力争达到一级标准。(4)、功能区噪声全部达到国家标准。(5)、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控制在“十五”末期水平。(6)、努力遏制人为因素产生水土流失,确保森林覆盖达到82%,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2、近期重点建设(1)、优先保护区域内城镇生活用水水源地。通沟河一水源保护区,必须加强汇水区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水土流失的防治。(2)、工业污染防治。在集安市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餐馆、洗浴业原煤散烧治理达到100%,饭店、烧烤店油烟净化率要达到95%,冬季取暖锅炉全部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投产动迁处理率达到60%以上,环境噪声达到功能标准。(4)、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市区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当年GDP的1.3%以上。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年限1通沟河一水源上游及下游100米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四结合式”沼气工程、推行环保厕所,恢复植被2006-20082集安市鸭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沟道工程、坡面工程、植被恢复、封育治理2005-20103集安市硼砂厂硼泥污染综合治理生产轻质碳酸镁2006-20074锅炉烟尘治理烟尘、SO22006-20085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改造2006-20076集安市得利硼业废水、烟尘治理SO2烟尘、废水2006-20087博祥药业污水处理站改造烟尘、废水2006-20073、保障措施(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确保环保基本国策得到贯彻落实。(2)、坚持依法行政。(3)、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和运营机制,努力增加环保投入。(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5)、落实环保责任制,确保规划实施。(6)、夯实能力建设基础,实现更高环境目标。第三十一条防灾工程设施建设1、消防工程 将黎明南街消防站搬迁至葡萄酒厂北侧,扩建成二级公安消防站;在东部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型消防站一座;完成城区主次干道每间隔120米设立市政消火栓一座;城区每条主次干道建一处消防水鹤;近期将完成12个。在鸭绿江上游新建一处消防码头。2、防洪工程 重点完成鸭绿江太王以东堤防建设,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洪水。完善,整治迎宾、阅莲河、二股流排洪渠工程,在入江、入河口处设提升泵站。3、人防工程 按照战时留城人口为实际居住人口3040%,每人1平方米人防工程隐蔽面积要求,至2010年需建成人防工程5万平方米;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结合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的建设,战时为人员掩蔽场所和物质储备库;以方便人员快速隐蔽为原则,建设伪装口部房。第九章 专项规划第三十二条城市风貌设计规划近期重点建设:1、滨江风貌区构造滨江休闲景区鸭绿江北岸、通沟河以东的滨江风貌区是构建城市新景观、体验城市新文化、展示城市新风采的最佳资源与空间。近期建设21.5公顷。 边缘和外围空间关系:构筑平面80145米宽窄自如、建筑设施高低有序、整体空间开放洒脱的绿色风貌区。景观立意: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城市生活、体验地域风情、展示城市活力。功能性分区:构造功能有别,又自然衔接的开放式、廊道式景观园区。 园区特色:大众化、亲水性、园林型、开放式;楼阁亮丽明快,设施典雅洁净,道路蜿蜒曲折,园林郁郁葱葱。 景观意境:轻松活泼、一园一景、绚丽多彩、清爽开阔。2、 通沟河两岸依山傍水,是构筑城市西部未来亲水生态园林新城区的风水宝地,应充分运用古典园林艺术和现代建筑科学系统地予以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构建城市集“商务、居住、旅游、休闲、健身”为一体,最具科技能量和创造精神的功能性、园林型生态家园。景观立意: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旅游环境、开发智力空间、体验现代生活。功能性分区:构筑“春、夏、秋、冬”四大功能各异、又有机整合的艺术型、江南式生态家园。边缘和内部空间关系:将鸭江北岸、通沟河两岸和集锡公路两侧空间与围合内空间统一规划、设计和开发。分布上要考虑到亲水性、私密性、公众性、交通便捷等要素的内在需求。构筑西北高,东南低的建筑分布形态,并在中部规划 具有地标和智慧意义的造型,与城市中心遥相呼应。特色:高品位、高消费、生态性、园林化,建筑造型别致,道路曲径通幽,夜景流光溢彩,景色迷人。景观意境:梦幻迷漓、静谧安详、幽雅尊贵、多彩多姿。3、 横轴:胜利路/鸭江路构筑城市文脉绿色长廊胜利路/ 鸭江路贯穿东西全境,连接内外,面临两大建设任务,一是从功能上,尽可能加宽路面,特别是“Z”形东西南北交汇地段,以释缓随着东西两大新区开发将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二是在景观上如何展现城市历史文脉,凸现城市个性特色,显现城市活力。文脉分布:胜利路段,以展现古都风貌为主体;鸭江路西段,以展现近代城市风貌为主体;鸭江路东段以及通沟西区,以展现现代城市风貌为主体。从而以古城区为基点,沿横轴线由西向东形成一个从古到今大跨度、大视野演变的历史性长廊,并构筑古城区与通沟西区古今风采直接对话的景观效应。特色表现:以建筑和路灯两大景观要素的造型与色彩为主体。古城区段,突出“古朴、厚重、骁勇、智慧”的风格特征,以低层建筑为主,可突出些古典式、民族式、传统式造型;鸭江路西段,可保持目前“明快、秀丽、质朴、祥和”的建筑风格特征;鸭江路东段以及通沟西区,要逐步塑造“新颖、别致、雄壮、开放”的现代风格特征;东部开发区建筑增加现代艺术造型,体量可适度增大增高,但不宜再超过高层宾馆的高度,以控制对山体线的阻挡。路轴功能:兼具乘旅游车或人力车行进的穿城性、过境性游览和局部漫步的居住性、休闲性观光游览两种需求。夜景特点:构造立体化、有层次的两条银色和彩色长链。景观要素:以多层次、立体化的地方性树种和花草贯穿全线,形成贯通古今文脉、映照两侧建筑的绿色生态长廊景观。重要居住和景观节点,以奇石、水体、小品、壁画和花草等构筑小型园景。4、中朝界河:鸭绿江构筑边疆风情水上长廊中朝界河鸭绿江集水面景色、江岸风情和异国风光于一体,是最具地域性、边缘性、亲水性、生态性和开放性的景观空间,应整体地做好景观开发和建设 景观特色:秀美、开阔、清新、静谧的绿色生态长廊。 景观意境:构筑“休闲、浪漫、多姿、遐想”的游历体验。 水上项目:除游艇外,可逐步增设划船与垂钓、漂浮式音乐酒吧茶座、山水养殖和异国风情导读等项目。5、城市纵轴:通江路构筑地域风情通江廊道在纵向六条城市道路中,应有重点的构建三条功能有别、风情各异、又相辅相成、富有时代气息的通江路街区景观。目标:活跃市民生活、方便旅游购物、丰富街区景观、彰显地域风情、整合交通路径、增强城市生机。黎明街,可作为快速通江路,注重行道树立体绿化、通过建筑风格和高品质商业文化特色的塑造,形成清新宜人、生机昂然的现代林荫大道;建设街,连结北部禹山公园、中部市中心和莲花公园、南部滨江公园和中朝界河鸭绿江。要注重沿路山水、建筑、园林、绿化景观资源的利用和链接。北部以现代建筑、街心园景为主,形成大尺度园林廊道景观;南部以广场、水塘、小品为主,构筑漫步型园林廊道景观。通过行道树、现代园林和建筑艺术,把建设街建设成为一个内涵丰富、文脉清晰、虚实有序、富于变化的人文艺术长廊。站前街,要实现与边境山水的通透和与滨江公园功能分区的自然链接,借助交通仓储优势,可规划建设成集药材、药品、山货、水产、服装、百货、古董、图书等多类商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商品市场一条街,构造一种“亲商、诚信、开放、兴旺” 购物景象的新兴市场街区。6、城市中心广场构造城市精神景观东移后的城市中心,集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政务中心、居住休闲、交通枢纽、园林广场五大功能为一体,将成为城市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景观立意:展示城市文脉、传播城市理念、塑造城市精神,彰显城市个性。指导思想:强调整体和谐,通畅开阔。突出主体建筑景观、城市符号景观、荷塘月色景观、园林广场景观和十字干道景观五大节点要素的相互呼应和有机联系。特色设计:庄重与明快、活跃与祥和、民族与地域、古典与创新、抽象与神似的有机结合。建筑特色:高层宾馆、法院大楼、行政中心和池塘南部新规划建筑,要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整体协调、风格古朴明快,南部向滨江公园开放、向边境山体通透的半围合性组群式建筑。城雕:选择中原民族信仰和崇尚的神鸟太阳鸟作为城雕。 小品:将高句丽出土文物,如铜饰、车楔等造型和座椅石凳清洁箱造型有机结合,寓蕴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符号。夜景:要有立体、动态、多彩、活跃、祥和、温馨的亮化效果。远景眺望:从莲花广场到中朝界河之间,留一空中景观走廊,不建设高层建筑,形成开阔的远景视线,把莲花公园风情、滨江公园风情和异国山体风情纳入广场视野,充分延展城市个性,构造城市精神与地域风情的和谐怡人的整体景观。7、火车站广场构造城市“窗口”景观火车站广场作为城市副中心广场,即城市东部中心和城市出入口,肩负着塑造城市窗口和整合城市东部景观资源的特殊使命。景观主题:展现“山水城市”、“古都文明”和“地域风情”的三位一体的“第一印象”。景观组织:由建筑、水塘、壁画、小品、灯饰、广告、座椅、绿地、停车场和站前街景等十大要素有机组合。“山水城市”印象组合:与背面的老岭山脉相辉映,西面展现荷花水塘,站前形成广场绿地和对面站前街的林荫道口。“古都文明”印象组合:与车站古典主体建筑相匹配,在广场东侧可安排大型高句丽壁画和一些花岗岩造型小品。“地域风情” 印象组合:近处在广场建设具有民族风情的宾馆饭店,站前街通透,形成繁华的批发市场;远处排除建筑物对视线的阻挡,以能眺望到中朝边境的山体。风格色彩:开阔、清新、通畅,而又繁华、兴旺、亲切,古今和谐、动静有序、昼夜有景、立体生动。8、城市公路出入口构造城市“标志”景观城市入口处、城市与外界联通的公路两侧,适当布置具有高句丽风格的民俗风情景观小品,使外界宾朋一进入集安市区,就对城市产生深刻印象。 第三十三条历史文脉保护近期完成国内城东城墙、南城墙的环境整治工程。将军坟停车场建设。 第三十四条旅游规划发展主题:“凝眸高句丽、品位新集安”。1、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全面展示绚丽多彩的高句丽文化。近期建设重点:深入挖掘和展示高句丽建筑文化。根据高句丽建筑的有关特点,采取“头带帽、腰系带、脚穿靴”的方式,对城区建筑外观及道路景观进行装修改造。2、高品位规划建设景区、景点,构筑关联性强、风格各异、综合配套的旅游格局。(1)、将高句丽文化旅游城打造成一处主题鲜明、风格突出,集休闲度假、会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接待中心,集中展示高句丽文化。(2)、将滨江风貌区打造成以展示高句丽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民族风情街”。(3)、将通沟河一水源地100米以下区域进行整体改造,建设若干风格各异的小品景观、餐饮场所、天然浴场,与高句丽文化旅游城、滨江风貌区遥相呼应,成为饮食、休闲、娱乐区。(4)、改造大禹山公园,完善遗址公园、将军坟、五盔坟、好太王碑等文物古迹专类公园。3、配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近期建设重点:(1)、建设银泉假日酒店、百强娱乐中心、旅游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2)、规划建设高句丽文化旅游城一座。(3)、规划建设一批家庭旅馆,开发一批以葡萄园、果树园、人参园为依托的生态绿色农业观光项目和“农家乐”项目。4、全方位培育旅游市场,营造特色浓厚、极具亲和力的旅游氛围。5、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6、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旅游交通环境。第十章城市建设用地及项目分期投入计划 第三十五条2006年近期建设项目(见附表)2006年的城市建设项目重点完成10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安置;莲花公园、遗址公园的改扩建及亮化工程;城市道路及沿线绿化。第三十六条 2007年近期建设项目(见附表)2007年的城市建设项目重点完成10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安置;遗产二期环境整治工程及其动迁、安置;建设滨江广场;建设高句丽文化旅游城等旅游配套设施。第三十七条 2008-2010年近期建设项目(见附表)基本完成旧城改造,城市将有序的向东部发展。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第三十八条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措施进一步健全统一规划、垂直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碳汇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猫咪眼类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频次课件
- 乐师教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会计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强镇2025年资金申请项目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发展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编制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在智能社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个人居住贷款合同范本
- 人力资源外包合同模板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 进出口合同范文箱单发票中英文格式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理论考核试题库与答案
-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1张PPT)
- DB33_T 2273-2020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高清正版)
- 画法几何授课计划-供参考
-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堂PPT)
- 非油气探矿权变更延续申请登记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