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 1高一物理必修1 知识点总结章节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参考系1、运动、空间和时间二2、质点和运位移动的建立一维、 二维坐标系描述空间位置时间和时刻质点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平均速度和瞬时平均速度vs t描述3、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加速度avtvo t三匀变速直线运动vtvoat匀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变1、匀变速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vvtvo 2速直线运动直的规律的公式、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线的速度图象svtvovttvot1 at 2运匀变速直线运动v 222v 22asto动的位移图象的研究2、匀变速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sat 20vvt利用纸带会计算vtvoa直线运动的实验研某点的瞬时速度和22各个点的瞬时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究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snsn 1vn2t自由落体运动的vtgt特点s1 gt 223、自由落体运动1、重力与四重心相互作用2、形变与弹力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重力及其测量, 弹簧测力计重心和稳定形变、弹性胡克定律弹力的应用v 22 gstgmg弹力fkx (胡克定律)3、摩擦力合力的计算力的作用效果及五2、力的分分解力解力的正交分解与力的分解的应用平衡3、力的平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衡平衡的种类和稳度4、平衡条平衡条件的应用件的应用伽利略的理想实1、牛顿第验1、力的合成滑动摩擦、 动摩擦因数静摩擦摩擦力的调控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滑动摩擦力 fn 力的正交分解fxf cosfyf sin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件:f合0六一定律力与2、牛顿第运二定律动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二定律fma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f1、从s t 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 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 大小)2、从v t 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 arg 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3) )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rg(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1) )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v=0 ,f=mg( f 为支持力)(2) )当0vf0 ( f 为支持力)(3) )当 v=rg 时 , f=0(4) )当 vrg 时, f 随 v 增大而增大,且f0 ( f 为拉力)7. 万有引力定律1. 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r 32k( 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t2. 万有引力定律:f万gm1m2 r 2(1) 赤道上万有引力:f引不同的物理量, )(2) 两极上的万有引力:f引mgf向mgmgma向( g和a向 是两个3. 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mmmggmgr2 r2(黄金代换 )4. 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 的重力加速度:gmm2gmmggmgrhg22rhrh5. 卫 星 绕 地 球 做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 万 有 引 力 提 供 向 心 力fgmmf万r 2向gmm r 2maagm(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 等于轨道处的重力2r加速度 g轨 )gmmv2gmr 2gmm r 2mvrrm2rgmr 3223gmmm2rt4rr 2tgm26. 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1: gmgr2mgr g(已知 r 和 g)2gmv2 r方法: vmrg(已知卫星的v 与 r)方法 3:gm2 r 3m3(已知卫星的与 r)rg42 r 342 r 3方法 4: tm2gmgt(已知卫星的周期t 与 r)v方法 5:已知gmrv3tm(已知卫星的v 与 t)42 r 32gtgmv方法 6:已知gmrv3mgmgr 3(已知卫星的v 与,相当于已知 v 与 t)7. 地球密度计算:球的体积公式:v4r3342 r 3m2mm2gt3gm()2 rmm3r 3近地卫星2(r=r)r 2tv4r33gtgt 2 r38. 发射速度: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 当卫星“贴着”地面运行时, 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7.9km/s 。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 11.2km/s 。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 16.7km/s 。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 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 速度。1.功的计算。wfx cos8.机械能123nw合wfwfwfwf2. 计算平均功率:f合 x cospwtpfv计算瞬时功率:p瞬fv瞬pfvcos(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夹角)3. 重力势能: epmgh重力做功计算公式: wgmgh1mgh2ep初ep末重力势能变化量:epep末ep初mgh2mgh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wgep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 到b),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 (c 到 d) ,重力势能增加。4. 弹簧弹性势能:e1 kx2p2xll 0 (弹簧的变化量)弹 簧 弹力 做 的 功 等 于 弹 性 势 能 变 化 量 的 负 值 :w弹epep初ep末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5. 动能: ek1 mv22动能变化量:eee1 mv21 mv2k 初2122kk 末6. 动能定理: w合1常用变形: wfekek 末23wfwfek 初nwfekek 末ek 初7. 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表达式:ep1ek 1ep 2ek 2 (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ekepeaeb(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第一章、电场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q1q2q2选修 3-1(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 fk q1q 2r 2(不带正负号 )(k=9.0 10 9 nm2/c2, 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q3、电场强度定义式:ef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4、点电荷的场强:eak q2(q 为场源电量 )r a5、电场力做功:wabqu ab(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e p7、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wabq(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wapaq(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abd10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11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v2qu m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md加速度 aqu偏转量 y2qulv02md2偏转角tanqulv2md013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22yqu 2lul 22md2qu1m4du1u14 、电容的定义:cq单位:法拉f15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第二章、电路cs4kds1、电阻定律: rl(l 叫电阻率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u 1r1u 2r2, u 1r1u总r1r2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i 1r2i 2r1, i 1r2i干r1r2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串r1r2 (nr)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并r1r2(r)r1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kr2ntan1rr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ueir10 、电源输出特性曲线:电动势 e:等于 u 轴上的截距内阻 r:直线的斜率rtane i 短11 、多用电表: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 倍,需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 倍,需r 串 ( nrgr并n1) rg1欧姆表:调零i ge,测量 i xr内er内rx12 、电功 (电能): wuitpt2u 2对于纯电阻 w13 、电功率: pptuitwuitirttr对于纯电阻w2u 2ptuiirr14 、电热:qi 2 rt15 、热功率: p热i 2 r16 、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eiu 外iu 内i17 、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当rr时,输出功率最大,p出e24r18 、电源的效率:p出uiur p总eierr*第三章、磁场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方向。il3、磁感应强度:bf单位:特斯拉t4、安培力: fbil sin(为 b 和 l 的夹角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5、磁通量:bssin单位:韦伯wb(为 b 和 s 的夹角,即线和面的夹角)6、力矩:mfl(l 为力 f 的力臂 )7 、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矩:mnbis sin(为 b 和 s 法线的夹角)最大磁力矩: mnbis8、洛伦兹力:fqvb sin(为 b 和 v 的夹角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半径: rmvqb周期:t2m qb(与 v无关)b10 、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ve11 、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 (d 为极板间的距离 )1.=bssin ebvd选修3-2是磁通量( wb ) b 是磁感应强度( t) s 是面积( m 2) sin 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2.e=nte 是 感 应 电 动 势 ( v) n 是 匝 数 ( 匝 )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 wb ) t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推导公式: e=ntb=nsts=nbt=blvsin b 是磁感应强度( t) s 是面积( m2)s 是变化面积( m2)b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l 是有效长度( m) v 是速度( m/s )sin 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推导公式: f 安=q=np 安=p 电=b2l2v 2r+rf 安是安培力( n) vm 是最大速度( m/s ) r 是外总电阻()r 是内总电阻()r 导是导体本身电阻()p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 ) p 电是电功率( w) v 是速度( m/s );3.ie 自=lte 自是自感电动势(v) l 是自感系数( h) i 是变化自感电流(a) t 是变化时间( s); 4.e=emsinte 是电动势(电压) ( v) e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 t 是时间( s);5.em=nbse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n 是匝数(匝)b 是磁感应强度( t) s 是面积( m2)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16.t=ft 是周期( s) f 是频率( hz );7.i=0.707imum=0.707umi 是电流的有效值(a) im 是电流的峰值( a) u 是电压的有效值(v) um 是电压的峰值( v);8.u1 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u2 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 n1 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 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 推导公式: n1i1=n2i2i1 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 i2 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 n1 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 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选修 3-5一、碰撞与动量守恒1、动量: p=mv,矢量,单位: kg m/s 2、动量的变化: p=mv2 mv1 (一维)是矢量减法,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p2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2mek, e k2m4、冲量:i=ft,矢量,单位: ns5、动量定理:i=p,或 ft= mv2 mv1 (一维)6、动量守恒定律:m1v1 m2v2=m1v1m2v2(一维 )条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7、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op=m 1on+m 2om8、弹性碰撞:没有动能损失m1m2v0m1v1mm2mv0, v2 2m1vmm01212(牛顿摆中 m1=m2,故 v1=0 ,v2=v0,入射球损失的动能最多 ) 9、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m1v0=(m1 m2)v10 、若 m、m开始均静止,且系统动量守恒,则:mv1=mv2,ms 1=ms2二、波粒二象性1、光子的能量:ehvhcv 为光的频率,为光的波长其中 h=6.63 10 34 js2、遏止电压: eu1 mv2e2maxkm3、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v1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