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 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 2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3 中华文化的先驱 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 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 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 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 而是刻骨铭心 于是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感动历史人物颁奖词 4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551 生有异质 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 学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 从事政治活动 年五十摄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 遂周游列国 年六十八返鲁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479 年七十三 走近孔子 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 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 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 从不回头的强人 6 孔子的历史贡献 1 删 诗经 尚书 定 礼记 乐记 赞 易经 修 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7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孔子世家 2 兴办私学 8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广收门徒 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 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 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 致力于教育 整理 诗 书 等古代典籍 删修 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 论语 中 9 经孔子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 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 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 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 礼 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 仁 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 忠恕之道 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0 孔子倡明 天人合一 之教 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 仁民 也要 爱物 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 富之教之 的德政 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 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 通过潜志躬行 内圣外王之道 以达到 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 之境界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 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11 话说 论语 论语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 对话体 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 处世方法 12 孔庙 13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14 孔府 15 圣府大门 16 课文赏析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敏 敏捷 勤快 就 靠近 看齐 有道 有道德的人 正 匡正 修正 自己的道德行为 已 通 矣 孔子说 君子 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小心谨慎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7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 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 谨慎小心 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 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 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这是值得借鉴的 18 孔子认为好学 首先学业要精 于是得勤奋 学会居安思危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相反 我们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 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 娶美女 嫁帅哥 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 能拿在手里的 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 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我们的一生 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 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 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 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 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 这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 而是把重心放平衡 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 而物质的追求 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19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有 同 又 立 自立 不惑 掌握了知识 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 含有上天的意旨 自然的禀赋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等多重意义 耳顺 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 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踰矩 从 遵从的意思 踰 越过 矩 规矩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0 在本章里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 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 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 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 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 有合理因素 第一 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能一下子完成 不能搞突击 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1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由 姓仲名由 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 孔子的学生 长期追随孔子 女 同汝 你 知 通 智 孔子说 由 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 你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智慧啊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 人们应当虚心学习 刻苦学习 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 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 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 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2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侍 服侍 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敝 破 坏 盍h 何不 伐 夸耀 施劳 施 表白 劳 功劳 少者怀之 让少者得到关怀 颜渊 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 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 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 衣服 皮袍 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 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 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 我的志向是 让年老的安逸 让朋友们信任我 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3 在这一章里 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 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 仁 的道德情操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本段里 可以看出 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 仁德 24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 看来是泛指 包括学问 技艺等 有句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5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 同 智 乐 喜爱的意思 孔子说 聪明人喜爱水 有仁德者喜爱山 聪明人活动 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 有仁德者长寿 孔子这里所说的 智者 和 仁者 不是一般人 而是那些有修养的 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 智 和 仁 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 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26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 饭 这里是 吃 的意思 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g ng 肱 胳膊 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 即弯着胳膊 孔子说 吃粗粮 喝白水 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7 孔子极力提倡 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 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 他还提出 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 对待这些东西 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28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坦荡荡 心胸宽广 开阔 容忍 长戚戚 经常忧愁 烦恼的样子 孔子说 君子心胸宽广 小人经常忧愁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 悬于室中 以激励自己 孔子认为 作为君子 应当有宽广的胸怀 可以容忍别人 容纳各种事件 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 与人为难 与己为难 时常忧愁 局促不安 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29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 克己 克制自己 复礼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 归 归顺 仁 即仁道 目 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事 从事 照着去做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 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 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 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 完全在于自己 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看 不合于礼的不要听 不合于礼的不要说 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 我虽然愚笨 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30 克己复礼为仁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 礼以仁为基础 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 礼是外在的 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贯穿于 论语 一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者沟通技巧对员工工作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市政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用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内容营销与种草经济营销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 公共关系与市场趋势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文写作的必要技能试题及答案2025
- 公共关系中的社会媒体管理技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市政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本科综合备考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社会互动与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2025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课堂知识检测考试
- 2024年甘肃兰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宁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13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延安精神知识讲座课件
- 企业宣传岗试题及答案
-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预案
- 搜索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华为市场面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旅游港澳7天计划
- 2025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