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沉值换算.doc_第1页
弯沉值换算.doc_第2页
弯沉值换算.doc_第3页
弯沉值换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床完沉值弯沉值=9308E-0.938E路基回弹模量弯沉值作为路基及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评价指标已广为接受。但结构层弯沉值的容许值确定颇具商榷。一般的参考书籍、交通部颁发现行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对弯沉指标的说明不透彻,甚至相互抵触,很多方面靠人为理解,实际操作困难。例如,现行公路工程验收评定标准(JTJ071-98)对基层、底基层取消弯沉检验指标。故相当建设项目取消弯沉检测。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第8.4.3、第8.5.6明确规定了弯沉值检验项目作为基层,底基层质量合格标准必检项目。因此,很有必要对弯沉指标作深入剖析。理解弯沉的意义,掌握容许弯沉的确定方法。 1、弯沉值的作用 弯沉是表征路基或路面各结构层抵抗是、竖直变形的能力。弯沉值越大,说明结构层强度越低。弯沉值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路基或路面结构强度车辆荷载在路基、路面结构中产生的有效作用区通常在1.52.0m,路面各结构层顶面检测的弯沉值包含有一定厚度土基及其相应下承层的强度。因此,弯沉是一个综合反映路基路面整体强度。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弯沉作为沥青路面设计强度指标的原因。 (2)评价路基或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均匀性即使同一路段,土基填料千差万别,填土高度交替变化,三交地段频繁出现。这些因素引起路床强度差异显著,最终导致在强度薄弱处首先出现早期局部损坏。因此,路基、路面各结构层次强度的均匀性正越来越受重视。其均匀性的控制一方面通过宏观调节,如材料的进场、摊铺、平整、碾压等工艺流程,可采用目视法,随时纠正;另一方面通过具体指标检验评价。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指标均可用作为评价均匀性的辅助指标,但由于检验这些指标的频率很低,如验评标准中抽检基层压实度频率仅要求每200m每车道仅检测2处;施工规范要求检测每评定段或每2000m2仅检测6处,很难综合评价结构层的均匀性。应加大弯沉检测频率,每车道每20m一个断面检测(最低频率每公里也达4050个测点),这样才更真实评价路面弯沉情况。尽管目前验收评定标准取消弯沉作为验收检查项目,笔者认为,弯沉值应作为基本要求的一个项目很有必要。或者说将弯沉检验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必检项目。 (3)消除土基或基层下承层的质量隐患检测弯沉值结果还不仅仅局限于检测层,综合地反映其下承层,甚至土基的强度和均匀性。土基、底基层、基层交工后可能要相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期间由于气候、水分等因素变化,引起其自身强度和稳定性变化。若因为土基或底基层引起基层弯沉值过大,在施工期间可通过及时处理这些薄弱部位,达到消除质量隐患。 2、现行容许弯沉值的确定方法困惑施工、设计人员之一就是路基及路面各结构层的容许弯沉值的确定及设计、施工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因此,有必要追踪溯源,综述弯沉允许值的确定,并对其作点评。 ()经验公式计算法路基弯沉顶面容许弯沉值用经验回归公式(2-1)确定: 19308E-0.938 (2-1) 式中:土基回弹模量E的单位为MPa,的单位为0.01mm。 该公式是在有限的几段试验路上100个弯沉检测点和直径304mm刚性承载板测其相应的弯沉值,配对回归而得到的经验参考公式。该公式已被法定为土基容许弯沉的计算的方法。将这有限的样品实验经验公式统一全国各地的土基评价指标显得有失合理。况且,现行的公路相关规范对填石、土石混填、石方路堑的路基回弹模量也没有参考推荐值,因而相当多公路对这类路基不进行弯沉检测或评定。因此,土基回弹模量应采用现场承载板实测值。当采用查表或经验值时,查表值应考虑重型压实标准后回弹模量实际值提高和季节系数K。广西多雨地区K值通常取1.201.25。如查表值为50MPa,若路基顶面弯沉值在非不利季节实测,计算路基顶面允许弯沉时,设季节系数取1.20,土基回弹模量取60MPa。土基顶面容许回弹弯沉为:l930860-0.220010-2mm()查图法路面底基层、基层顶面弯沉容许值通常根据假设的(通常查表),或实测的各结构层回弹模量,结构层厚度,按双层或三层体系弯沉表面系数查诺模图得到弯沉系数。目前设计文件中提出的各结构层弯沉设计指标,均由此计算而确定。以上两种方法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34-93)有详细说明。()计算法采用层状体系理论编制的专业软件,如APDS97,根据规范推荐的各类结构层回弹模量和实际或设计厚度,计算结构层表面的弯沉值。半刚性基层回弹模量随龄期而增长。规范中推荐的各类结构层回弹模量通常是个月龄期在标准条件下检验而得。故根据查表而得到的推荐值,然后按弹性层状理论确定施工期间很短龄期的允许弯沉,从原理上是不合理的。松散型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随应力状态而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其值受龄期影响不是较大,但厚度不同,其回弹模量值是不同的,且还受级配、压实密实程度影响较大。级配碎石所处不同层位,实测的回弹模量值也是不相同。广西广泛采用的级配碎石松散型柔性基层结构,各地厚度变化较大,从12cm到40cm不等。其所处的层位除主要作为高等级公路底基层外,也有作为基层、半刚性基层上的碎石过度层。但实际各地基本上采用规范推荐值200350MPa计算结构层顶面的容许弯沉。以这样的计算允许值控制施工质量可能要求过高而实际很难达到(实际中规范推荐值偏低,故根据推荐值计算得到的允许弯沉一般能达到)。但更多的可能是由于回弹模量值偏低,求得的允许弯沉值也偏低,即使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弯沉检验也是合格的。这样,隐含着质量隐患。鉴于上述原因,很难合理地确定路面基层、底基层表面容许弯沉值。从保证质量方面,验评标准中还有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关键性指标,这也是现行验评标准中未将路面基层、底基层弯沉作为必备实测项目的原因。笔者认为,尽管如此,此时弯沉值作为评价路面结构的均匀性比评价强度显得更为突出。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也将弯沉作为必检项目。因此,很有必要探究如何合理地确定不同结构层位的容许弯沉。 ()预估法 沥青路面表面弯沉容许值即指设计弯沉,是根据在设计年限内预估的交通量,计算单车道累计作用轴次,考虑类面类型、公路等级等因素后计算得到路表面设计弯沉值。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推荐计算公式如下:ld=600Ne-0.2AcAbAs (2-2)由式(2-2)计算得到的路表面容许弯沉,关键在于交通量预测的准确程度。该值考虑了路面各结构层的材料参数,不同的基层类型和路面弯沉竣工后的各个不同阶段弯沉变化与路面使用关系。该容许值是指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状态下的实测弯沉的界限容许值。故将设计文件中的设计弯沉作为质量鉴定、交工验收的评判指标,显得偏低,以此值控制交工或质量鉴定的指标,易导致路面产生早期损坏。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路基、路面各结构层施工期间的容许弯沉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是否需要检测弯层,其容许值如何确定。从路面力学原理出发,沥青表面处置属于功能结构层,不具备承载能力。因此,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设计弯沉值实际上就是基层的容许值。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认为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可以不检测弯沉。但从评价面层的均匀性,检测其弯沉值也是合理的。 3、合理确定容许弯沉的商榷 正如前面所述,无论路床顶面还是路面各结构层,现行的容许弯沉值确定方法均不同程度存在缺陷。因此,合理确定各结构层顶面的容许弯沉则很值得商榷。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法供同行探讨。 (1)铺筑试验路确定验收的容许弯沉值路基填料的变化,填土高度交替,三交地段的存在,检测季节等因素都会影响路床顶面的回弹弯沉。而路面不同的结构类型、层位、厚度、龄期同样影响着相应检测层位的弯沉容许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在铺筑试验路上现场实测土基回弹模量,建立刚性承载板检测的回弹模量与回弹弯沉关系公式,论证地取其弯沉上波动界限值,确定合理的允许弯沉。据此,条件相同的路段均以此值为验收标准。条件相类似的路段,以此值作为路床、路面结构层顶面的弯沉容许值。 ()实际检测土基、路面结构层的回弹模量来确定容许弯沉铺筑试验路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来说是可行的,且也是必须的,从而可通过铺筑试验路确定路床、路面各结构层的容许弯沉。但一般公路也采取铺筑试验路却是困难的。因此,通常还得采取经验公式、计算、查表等方法确定相应顶面容许弯沉。这些方法中关键是合理确定土基、路面各类结构的回弹模量。合理的方法是应尽量避免套用规范推荐值,根据现场采用承载板法实测回弹模量计算参数来计算其相应的容许弯沉。 ()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容许弯沉值现行验收评定标准通常采取一公里作为独立评定路段。但是,若机械地执行,弯沉整理数据会出现大量的特异值,有时很难对这些特异值进行周界画定和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因此,就土基而言,在一公里范围内,应根据填料性质、填挖状况、填土高度、施工组织,合理的划分若干独立评定路段,确定每一个独立评价路段的容许弯沉。对底基层、基层而言,其结构层顶面弯沉由于受到土基等下承层的影响,自身厚度可能也变化,要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后才能合理确定这些结构层次的容许弯沉界限值。 ()考虑检验季节土基、路面各结构层弯沉检测结果受检验时的气候、雨水影响很大。当非不利季节检测时,应及时调整弯沉容许值。通常是在容许弯沉计算参数回弹模量中考虑季节系数,而非直接将弯沉值乘以季节系数而得到不利季节的容许值。 4、路基路面强度均匀性的评价 正如前面所述,回弹弯沉检测值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