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doc_第1页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doc_第2页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doc_第3页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培养采样及检查新方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空气培养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 类环境 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 暴露时间:15min,(2) 母婴同室: 类环境 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 暴露时间:5min,(3) 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 类环境 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 暴露时间:5min,2.采样检测方法:(1)产房、门诊人流室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4角及中央1处,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离墙壁1m处,将培养皿放置在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15min后盖上培养皿。 (2)母婴同室、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5min后盖上培养皿。3.采样结果:送检化验单上报告结果回示:CFU/(皿暴露时间) 。4.注意事项;(1)每月25日各个部门行空气菌落培养一次。(2)各个部门应先用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再用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或是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后,在从事医疗活动前,取空气菌落培养。(3)送检化验单上,必须注明暴露时间,产房注明暴露时间15min,其他部门注明暴露时间5min,现未注明时间不出检查结果。(4)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0CFU/cm2 (2)母婴同室: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 (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 2. 采样时间: 各个环境做空气培养后,任选一常用物体表面3.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4. 注意事项:(1) 每月25日行一处物体表面菌落培养。(2) 送检化验单,应注明某个部门物体表面。例:产房操作台、婴儿室沐浴台、治疗室操作台等(3)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3、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标准1. 标准:(1) 临床护士手(称为卫生手): 用肥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后取样,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 助产士手(称外科消毒手): 用肥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后,再使用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擦拭后取样,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2.采样时间:手消毒后,在接触病人或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3. 采样方法:将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1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4. 注意事项:(1) 每季度25日(1、4、7、10月)行手细菌培养。(2)送检化验单注明,洗手护士名字。(3)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4、 使用中消毒剂染菌量检查方法1. 标准:(1)含氯制剂浸泡液:每天用试纸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2)酒精、碘酒、碘伏、聚维酮碘等消毒液菌落总数:0CFU/ml。(3)0.25%新洁尔灭等消毒液菌落总数: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2. 检查方法: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到中和剂中混匀,送检。3. 注意事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