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试题库.doc_第1页
文献学试题库.doc_第2页
文献学试题库.doc_第3页
文献学试题库.doc_第4页
文献学试题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库一、填空: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二是指_。2,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_和_的一切载体”。3,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与_三方面内容。4,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5,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6,西汉大历史家司马迁著史记时,采取“厥协_异传,整齐_殊语”之作法,对古典文献进行考辨整理。7,西汉_和_父突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8,东汉著名学者_著有_和说文解字,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9,东汉晚期,经学大家_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10,魏晋之时,何晏著_,王弼的_、老子注,向秀、郭象的_,_的春秋左传集解均为文献注释整理的代表作。11,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12,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_为唐代最重要的儒家文献整理著作。13,唐代史书注释最杰出者为颜师古的_。14,唐代以注释文选著称的学者为_;唐代关于文选另有吕延济等_注本。15,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撰著名史论著作名为_。16,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17,北宋初编纂有_、_等著名的大型类书。18,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_、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19,宋代著名的私编目录有晁公武的_和陈振孙的_。20,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郑樵的_和_的文献通考。21,宋代最后一位文献大家是_,其学术代表作为汉书艺文志考证和_(学术笔记著作)。22,宋元之交,文献学家胡三省的代表作为_。23,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_。24,明代学者胡应麟的文献学成果主要集中在_一书中。25,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一部著名的学术考据笔记_。26,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_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_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等。27,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有名者为段玉裁的_。28,章学诚的_为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史学理论名著。29,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等考史名著。30,中国古典目录学著作的颠峰之作当为清代_(总主编)等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1,晚清皮锡瑞所著_和经学历史为重要的经学史著作。32,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文献载体为_。33,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_、_、郭沫若和董作宾。34,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存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单字约_个,能识读者尚不及一半。35,金石的“金”指_;金文则指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36,东汉灵帝时期,著名的隶书体“熹平石经”的书写者为大学者_。37,我国造纸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为东汉_。38,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_时代、_时代、缣帛时代、_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39,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_和_两大类。40,现存最早且最著名的一部大型诗文总集为南朝萧梁昭明太子_主持编纂的_。41,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42,常用工具书中,字典以讲解_为主,词典以训释_为主。43,刘歆七略已佚,但重要内容保存于班固汉书_之中。44,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主要有六分法和四分法,汉书继承七略,采用的是_,_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45,四分法中,一般不便归入其他三类的文献均归入_部。46,_被众多学者称为学中第一要紧事、治学之门径。47,古代版本主要有_和_两种。48,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_,优点最多而缺点最少的为_。49,古代避讳分_和_两种,而以前者为严格和普遍。50,古书序、跋的主要区分一般在于_在前而_在后。51,佚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即_、_和散佚之书。52,一般而言,_是保存佚文最多的图书类型,因而最为辑佚学家所重视。53,清代辑佚大家中,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者为_。54,对文献的注释,古人统称为_。55,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_、_、_。56,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57,现代中国有甲骨四大家之称的是_、_、董作宾和_。因他们的名字(或号)中都有一“堂”字,又称“甲骨四堂”。58,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楚简,经整理,其中包括著名的_,对诗经研究极具价值。59,敦煌学研究大致分为三大部分:_、敦煌史地和_。60,敦煌遗书中,发现有失传已千年的唐末诗人韦庄的著名长篇叙事诗_,使文学史上一千年悬案得以圆满解决。二、名词:1、文献,2、古籍,3、文献学,4、甲骨文,5、金石,6、熹平石经,7、正始三体石经,8、汗青,9、尺牍,10、总集,11、别集,13、丛书,14、类书,15、干支,16、方志,17、目录,18、目录学,19、叙录,20、六分法,21、四分法,22、郡斋读书志,23、通典,24、通志,25、文献通考,26、四库全书总目,27、版本,28、写本,29、刻本,30、稿本,31、善本,32、影印本,33、卷轴装,34、蝴蝶装,35、线装,36、行款,37、版心,38、书衣,39、校勘,40、讹、脱、衍、倒,41、对校,42、本校,43、他校,44、理校,45、底本,46、校本,47、定本,48、伪书,49、辨伪,50、四部正讹,51、考信录,52、古今伪书考,53、辑佚,54、文献亡佚,55、辑编,56、辑存,57、辑证,58、句读,59、标点,60、训诂,61、反切,62、通释,63、义疏,64、注疏,65、传,66、笺,67、章句,68、集解,69、疏不破注,70、如字,71、声训,72、直译,73、意译,74、索引,75、中国图书综录,76、甲骨文字诂林,77、金石文献,78、简帛文献,79、马王堆帛书,80、敦煌变文三、论述:1,如何理解“文献”一词古今含义的演变?2,现代古典文献学研究内容较之古代有何变化发展?3,研究古典文献学的现实意义究竟如何?4,古典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有什么特征?5,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出现在传抄史上分别有何重大意义?6,总集和别集的关系如何?7,中国古典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何?8,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有哪些特点?9,如何认识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0,掌握版本知识和鉴别版本有何重要意义?12,什么是善本?如何判别善本?13,鉴别和选择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又各有什么局限?14,文献发生错误有哪些类型及原因?15,从事校勘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16,校勘中为什么不应轻改古书?17,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如何灵活运用基本的辨伪方法?19,为什么要保存古代伪书?20,试举明清至当代一部重要辨伪著作说明其辨伪成果。21,散佚文献有哪些类别?22,做好辑佚要注意哪些文献资源?23,辑本文献有哪些主要的整理方式?24,试举例说明历代辑佚工作的重要成果。25,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6,标点古籍时应把握哪些基本的方法?27,古文注释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28,古文注释有哪些名称术语,其各自含义如何?29,古文今译有哪些基本要求?30,检索纸质文献书目有哪些途径和方法?31,利用纸质文献检索人物资料需注意哪些问题?32,利用电子文献如何准确检索相关资料?试举一例说明。33,甲骨文与金石文献各有何特点?34,简帛文献有何基本特点?35,敦煌文献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其价值如何?36,试举例说明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关系。四、实训:1,校勘练习:,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此”一本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某版本郦道元水经注:“水流松果之上。”明钟惺以为妙景。你认为钟说是否可靠,抑或是文字错误所致?,战国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某版本陶渊明集之读山海经作:“形夭無千歲,猛志故常在。”一句五字全误,为什么?2,标点练习:(1)从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里分别摘出一节史部文献资料和集部文献资料(长度分别100字左右),试标点练习。,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国语晋语九),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於齐秦而故於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於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於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论语言子之所慎者。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日知录集释卷一,岳麓书社1994年版,下同),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日知录集释卷五),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日知录集释卷七),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日知录集释卷九),郑当时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日知录集释卷十三),梁武帝后,周明帝始,皆谒陵。(日知录集释卷十五),三国志少帝纪注:“世说及魏氏春秋并云: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维。至京师,帝御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因文王辞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文王入,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者,鸭也。帝惧不敢发。”(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八)3,翻译练习:分别对下面先秦两汉子书和史书中的一段文字(长短各约150字),试予以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庄子齐物论),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