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年 上 海 市 水 务 局 二零零六年五月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论总论 1 第一节规划修编的背景 1 第二节主要结论 2 第二章第二章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第二节城市性质 8 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 9 第三章第三章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0 第一节 水资源现状 10 第二节 水 环境 功能区划 10 第三节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2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第四章第四章规划总则规划总则 16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6 第二节规划依据 16 第三节规划思路与原则 16 第四节规划范围及规划对象 17 第五节规划年限和目标 17 第六节规划标准 18 第七节规划需求分析 19 第五章第五章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0 第一节系统分片布局 20 第二节规划污水量预测 20 第三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1 第四节中心城区分散污水厂规划去向 55 第五节初期雨水的治理 55 第六节粪便污水处置方案 58 第七节污泥处理与处置 59 第八节上海市保留工业区污水规划去向 62 第九节实施效果 64 第六章第六章近期实施计划近期实施计划 65 第七章第七章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 67 第八章第八章说明和建议说明和建议 68 附件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第一节 规划修编背景 1999 2001 年 为配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上海市水务局组 织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于 2001 年 12 月编制完成的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在征求了相关职能局的意见并修改后 于 2002 年 3 月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报市政府 同年 7 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颁 发的沪府 2002 72 号文 关于原则同意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的 批复 意见 批准了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2001 年版的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是在总结前几轮本市城 市污水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新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 年 2020 年 编制而成的 规划明确提出了污水治理要以 三个提高 两个 加强 一个利用 为指导思想 贯彻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 利用现有污水设施的同时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 首次提出了城市污水分片治理的研究方案 即按石洞口 竹园 白龙港 杭州湾 嘉定黄浦江上游 长江三岛等 6 大片区系统布局的框架 整个规划 体现了 保护水源 优化布局 体现效益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的治水理 念 为上海水环境的整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当时的城市总体规划 到 2020 年 全市人口为 1600 万 能够纳入 到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量约为 676 万 m3 d 不含地下水渗入量为 588 万 m3 d 目前 上海城市污水治理正是在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治 理方针的基础上 相继建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 污水治理二期等工 程 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发展到了 492 万 m3 d 中心城的污水集中处理和郊 区西部地区以分散处理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但随着上海城市人口和工业不断向郊区疏解 尤其是根据最新的上海 市中心城区单元规划和郊区综合规划纲要 宝山 闵行 浦东新区和 7 个郊 区人口规模均有较大的突破 加之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布局调 整 区域功能提升 社会结构转型 都对城市污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原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和治水手段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 产业发展对水环境治理的量和质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 一 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满足不了新一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需要 随着近几年上海宝山 浦东新区 临港新城和郊区的发展 城市人口规 模较先前的总体规划有较大的突破 根据最新资料 预计到 2020 年 人口 规模将达到 2000 万以上 中心城区除了宝山 闵行 浦东新区人口规模和 分布有所增加和调整外 新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郊区 根据预测 宝山 闸 北 普陀 虹口 杨浦 长宁 静安 黄浦 卢湾 徐汇 闵行及浦东新区 12 个区城市化地区及接近城市化地区范围外侧的部分已开发地区人口规模由 原来的 1050 万扩大到 1250 万左右 宝山 浦东 嘉定 奉贤 松江 临港新 城等成为重要的工业疏解基地 工业用地的总面积也将达到了 1050km2 因此 必须结合最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的城镇总体规划 全面规划 近远结合 合理布局 加快郊区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 为区域水 环境的治理提供一个安全 高效 优质 全覆盖的水环境治理设施体系打下 扎实的基础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2 二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需要与区域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充分协调 以满 足国家对污水处理标准提高的需要 根据已经批准的新一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划 污水处理布局 必须与区域的水环境功能相协调 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与受纳水体 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结合最新颁布的2002年国家城镇污水 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 对原有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布局优化 以体 现污染治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和为生态建设服务的思想 同时 水环境 的治理 在突出治源治本的同时 还要加强雨天溢流河道污水的治理 发挥 综合治理的效益和体现科学治水的理念 以满足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 三 是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上海现代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上海市的总体规划 农村原先大量分散的自然村落要逐步形成600余 个具有一定规模 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 人口集中后 水污染问题必然会 日趋突出 因此 必须同步研究中心村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以满足新农村建 设的需求 四 市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和水务 十一五 规划的编制需要有新的与 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的污水专业规划作支撑 2000年起 本市启动实施了第一 第二轮环境保护和建设 三年行动计 划 有效地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目前 市政府已 经确定了第三轮 三年行动计划 的治理目标 市水务局也正在编制水务 十 一五 规划 亟待明确和落实水环境治理各系统的布局和规模 因此 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为第三轮 三年环保行动计划 创造 基础条件的同时 也为水务 十一五 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节 主要结论 一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市 规划面积约6340 km2 规划服务人口2000 万 规划污水量1050万m3 d 含地下水渗入量 包含中心城 新城 新市镇 和中心村四个层次 规划重点是中心城区 新城和新市镇地区 二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水战略 准确把握上海新一轮 城市发展需求和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 客观分析当前污水治理发展存在的 突出问题 以上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水 环境 功能区划为指导 以提高 城市水环境质量为主线 树立 安全 资源 环境 三位一体 人水和谐的思 想 坚持城乡统筹 通过截污 扩容 提质 治泥等措施 形成 布局合理 功 能齐全 的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体系 为保障上海城 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 规划思路 围绕围绕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 以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 为社会经济发展 和造就人与自然和谐 安全可靠 环境优美 功能齐全的城市提供保障 实现实现二个同步二个同步 一是要加强城乡统筹 确保区县在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方面 与城区建设同步 二是要加强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同步 避免产生二 次污染 突出三个重点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要加大黄浦江上游和长江水源地保护力度 提高城市 的供水安全 二是要以 2010 年世博会为契机 促进苏州河 黄浦江两岸重 点区域和临港新城等地区的开发 三是进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力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3 度 为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夯实基础 强强化四个化四个结结合合 一是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相关的专 业规划相结合 确保规划的系统性 整体性 二是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要与区 域水环境的功能相结合 突出治本 兼顾面源污染的治理 使水环境的质量 得到恢复 三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河道整治相结合 发挥综合治理 的效益 四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远近结合 避免 重复建设 四 规划年限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五 规划目标 一 近期 2010年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 以上 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 满足处 置要求 二 远期 2020年 在规划期内形成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 以上 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 满足处置要求 六 系统规划 一 规划标准 本规划污水量预测按分类和综合用水指标来预测 日均旱 流污水量与日均用水量折算比例为0 9 日均污水量 日均旱流污水量 地下水渗入量 日均旱流污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量 工业废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量 居民生活污水量 1 三产系数 地下水渗入量按日均旱流污水量的10 计 1 不同规划区域在规划年限内的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 L 人 d 表 1 2 1 规划区域2010 年2020 年 中心城155 165165 175 新城145 150165 新市镇120 125135 145 中心村105125 2 三产系数 表 1 2 2 规划区域2010 年2020 年 中心城0 8 0 90 8 0 9 新城0 4 0 80 7 0 8 新市镇0 2 0 50 2 0 5 中心村0 150 15 3 工业用地污水标准 表 1 2 3 用地类型2010 年2020 年 科技开发区 3600 3600 以加工 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区3600 7200 3600 5400 一般工业区7200 10800 5400 9000 重化工等高耗水工业区 27000 22500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4 4 按综合污水指标法 表 1 2 4 综合污水量指标 l p d 规划区域 2010 年2020 年 中心城 420420 新城 325 345385 405 新市镇 270 280305 335 中心村 215270 5 合流制地区的雨水截流倍数 3 远期适当考虑分流制地区的初期雨水截 流 其流量结合已建外排截流总管的规模确定 一般按0 2 0 3mm hr降雨强 度计算 地面径流过程中污染比较大的区域 雨水泵站应采取调蓄等工程 措施 以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 二 排水体制 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 建成区仍维持原有的排水体制 有条 件的合流制地区可向分流制过渡 三 系统分片 污水系统分成石洞口片区 竹园片区 白龙港片区 杭州湾 沿岸片区 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 长江三岛片区等6大片区 四 规划方案 1 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 中心城及 郊区东部地区将形成石洞口 竹园 白龙港 南汇中北部 临港 奉贤东部 奉贤西部 金山东部 新江 等八大集中污水处理系统 郊区西部地区的污 水将采用组团式 分散处理 系统 最终形成 集中处理 和 分散处理 相结 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与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相协调 中心城区结合大型污 水处理厂建设 分别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旁配置污泥处理处置厂 郊县则采 用集约化方式 分别在各个郊县设置1 2座集约化的污泥处理处置厂 以 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益 污泥厂的建设遵循近远期结合 分期 分步实施的原 则 处理的方法以消化 干化 堆肥 焚烧为主 处置则以填埋 综合利用为 主 至2020年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将形成2166的格局 即全市污水设施 的服务人口2000万 产生的污水量约1000万m3 d左右 1050万m3 d 由石洞 口 竹园 白龙港 杭州湾 嘉定黄浦江上游 长江三岛6大片区内的污水收 集系统收集 经60余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污水系统布局详见表 1 2 5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一览表 表 1 2 5 片区名称 服务人口 万人 规划污水量 万 m3 d 现有污水处 理设施规模 规划污水处 理设施规模 规划污水处 理厂个数 座 石洞口片区1309664967 竹园片区4352051922253 白龙港片区7053451503454 杭州湾片区225130101305 嘉定及黄浦江上 游片区 4252317423132 长江三岛片区80430437 9 合计20001050492107058 60 规划 2020 年污水厂一览表 表 1 2 6 片区名称污水厂名称数量 座 备注 石洞口 吴淞 宝钢3已建 石洞口 泰和 上钢一厂 五厂 沿江工业区4规划待建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5 小计7 竹圆一厂 桃浦2规划改建 竹园 竹园二厂1规划在建 小计3 白龙港一厂 莘庄 闵行3规划改建 白龙港 白龙港二厂1规划在建 小计4 南汇中北部 曹泾化工区污水厂2规划改扩建 杭州湾沿岸片区 临港 奉贤西部 东部污水厂3规划在建 小计5 嘉定新城 安亭 青浦 青浦第二 纺 织城 徐泾 朱家角 商塌 2 练塘 松江新城 松江东部 松江东北部 松 江西部 2 枫泾 兴塔 金山石化污水 厂 18规划改扩建 朱泾1规划迁扩建 嘉定北部 白鹤 华新 赵屯 金泽 西岑 叶榭 泖港 新浜 廊下 新江 污水厂 11规划在建 嘉定及黄浦江上 游片区 青浦第三 南翔污水处理厂2规划新建 小计32 城桥镇 新和 陈家镇 长兴岛污水厂4规划在建 长江三岛 堡镇镇 三星镇 崇明中部 横沙岛污 水厂 3 5规划新建 小计7 9 合计58 60 2 中心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去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的污水处 理布局 对上一轮规划中保留的分散污水处理厂结合城市新一轮的发展进 行和影响其自身发展十一个方面进行重新评估 条件较差的污水厂则在规 划上予以废除 经综合比较后 中心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去向可分成 三类 第一类为有条件废除的污水处理厂 即等到污水三期 白龙港污水处 理系统南线东段工程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 黄浦江过江管或连通管建 成并投入运行后 可以废除的污水处理厂 这些厂包括泗塘 长桥 曲阳污 水厂 第二类为自然报废型的污水处理厂 即在外排的设施建设的同时 预 留规模 等到污水处理厂达到了设计年限 不在进行维修 让其自然报废 这些厂包括龙华 天山厂 第三类为长久保留的污水处理厂 受到外排设施 规模的限制和距离较远的因素 把闵行 吴淞作为两座长久保留的污水处 理厂 废除后的污水处理厂应优先考虑用于初期雨水的治理 3 初期雨水的治理 初期雨水的治理根据排水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合 流制排水系统有三种措施 一是提高截流倍数 根据已建成的截流总管规 模 将截流倍数由原来的 1 5 或 3 倍提高到 3 和 4 倍 二是在有条件的区域 或污染符合大的排水系统增设调蓄池 进一步降低雨天合流污水的放江量 三是针对雨天溢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排水管道沉积物的事实 通过提高机 械化养护程度和加强排水管道设施的养护与疏通 减少雨天溢流污染负荷 对分流制排水系统 除了加强排水管道设施的维护 疏通外 一是对雨污混 接进行改造 近期以在雨水泵站增设截污泵的方式为主 并不断进行雨污 分流改造 二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 截流的规模需考虑已建截流总管的 容量 按 0 2 0 3mm hr 降雨强度计算 对地面径流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的 区域 还应在雨水泵站采取调蓄等工程措施 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 的污染 三是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模式 在提高合流制旱天排水管网输送能 力和雨天调蓄能力上挖潜 减少排水管道泥沙沉积 减少雨天溢流污染水 体 4 雨水口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治理 雨水口异臭是世界各城市遇到的通病 在本次规划中 从 以人为本 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理念出发 把雨 水口防臭及垃圾截污装置列入规划内容 通过研究 比选 试制和使用 选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6 取合适的工艺产品 提出定型设计图 广泛应用于本市的排水雨水口 有效 消除雨水口异臭 通过加装雨水口截污装置 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 降 低作业强度 改善都市文明形象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粪便污水的治理 为了改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景观 提高城市污水 处理设施的服务水平 有必要改善中心城区传统的粪便污水治理方式 2010 年前 中心城分流制地区实现粪便污水直接纳管 合流制地区考虑到 部分排水系统标准还比较低 暴雨期间容易积水造成粪便污水冒溢 先实 现粪便污水间接纳管 即原有化粪池或蓄粪池暂时保留 通过粪车驳运到 截流干管或截流总管旁的预处理厂处理后纳管 远期中心城的合流制地区 基本实现粪便污水直接纳管 五 实施效果 到 2020 年 全市污水量将达到 1050 万 m3 d 每年产生的 CODcr 负荷 122 5 万 m3 a 经处理后 CODcr 削减量约 76 5 万 m3 a 还有 46 万 m3 a CODcr 排入河道 其中排入长江 26 万 m3 a 排入内河 20 万 m3 a 与 2005 年相比 在污水量增加了近 60 的情况下 2020 年排入内河的 CODcr 总量 有所降低 降低值为 23 左右 点源污染削减情况汇总表 表 1 2 7 200520102020 污水量 万 m3 d 6107501050 处理量 万 t d 415583951 CODcr 总量 万 t a 7187 5122 5 CODcr 削减量 万 t a 33 54776 5 CODcr 排放量 万 t a 37 5 26 40 5 24 46 20 注 原生污水 COD 浓度为 320mg l 经处理后 COD 浓度为 100mg l 括号内的数值为排入内河的 CODcr 总量 七 本次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修编与上轮规划相比 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补充和深化 共涉及九方面内容 一是对原来六大片区的边界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优化 二是根据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中心城区的单元规划 郊区的规划纲 要等资料 对全市的污水总量和分布进行了重新的测算 三是结合已完成 的一些专项专业规划和工可研究报告 对六大片区内一级以上的干管系统 进行了细化 基本确立了干管系统的规划布局 四是根据水功能区划和区 域发展的要求 对中心城原规划保留的污水处理厂予以重新评估 提出了 废除条件 并在设施规模上作相应预留 五是补充和完善了对初期雨水治 理的方案 对合流制排水系统提高了截流倍数 对分流制排水系统结合外 排截流总管的富余程度 首次考虑了一定规模的初期雨水截流量 六是新 增了粪便污水治理的方案 七是根据污水量和分布的调整 结合污泥的专 项规划 对原有的污泥规划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 的要求 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7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 地理位置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州冲积平原的边缘 我国南北海岸的中心 其北界长 江 东濒东海 南临杭州湾 西接江苏 浙江两省 其中心位置位于北纬 31 12 东经 121 29 全市面积 6340 5 km2 南北长约 120 km 东西宽约 100 km 陆地面积 6218 65 km2 全市河湖面积约 121 85 km2 二 地形地貌 上海地区地势平坦 地面标高一般均在 3 0 3 5 m 上海吴淞标高 以 下同 以上 地下水位高 距地面约 0 5 1 5 m 三 水文地质 上海境内地势低平 河网发达 属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属太湖流 域 但河道疏密不均 郊县河网密布 城市化地区经多次填浜筑路 河网密 度较低 苏州河以南的老市区河网密度几乎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 河网密度 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将有减小之势 长江位于市区东北角 距中心区 20 km 是上海市最大的过境水资源 江面宽约 15 km 多年平均径流量 29300 m3 s 黄浦江上接以太湖为中心的湖群 自太浦闸至吴淞口全长 113 4 km 黄 浦江干流段平均宽 400m 左右 深度 7 9 m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最大支流之一 全长 125 km 在上海境内长 54 km 市区段 17 km 宽 50 70 m 深 2 m 在黄浦公园处与黄浦江交汇 黄渡站 多年平均径流量约 10 m3 s 黄浦江主要支流除苏州河外 还有淀浦河 龙华港 虹口港 杨浦港 虬 江 蕰藻浜 大治河 川杨河 赵家沟等 苏州河支流有彭越浦 真如港 申 纪港 新泾港 华漕港等 上海地区内地下水位较高 潜水位埋深一般在 0 5 1 5 m 除表层土壤 或人工填土层外 自上而下依次为褐黄色粘土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 淤泥质粘土 灰色粘性土 暗绿色粘性土和粉性土 上海位于华北地震区的东南边缘 地震强度中等 频度较低 基本烈度 6 7 度 属非地震活性区 区域稳定性较好 四 气象 1 气温 上海位于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地区 四季分明 冬夏长 春 秋短 雨量充沛 光照较足 年平均光照时间 1962 h 年平均气温 15 7 极 端最高气温 40 2 极端最低气温 12 1 降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 1123 7 mm 平均降雨日约 132 d 全年总降 雨量的 60 集中在 5 9 月 汛期在 6 9 月 平均降雨量为 524 9 mm 占 全年 48 3 9 月份雨量最多 占全年的 14 9 汛期最大值为 886 4 mm 1980 年 最小值为 160 1 mm 1967 年 历年最大年降雨量为 1774 3 mm 1985 年 最小年降雨量为 728 1 mm 1978 年 风 夏季盛行东南及偏南风 冬季盛行西北及偏北风 各风向平均风 速 2 9 4 9 m s 由于冷暧空气交替影响 天气变化较复杂 灾害性气候大 多出现在 7 9 月 为台风多发季节 雪 年平均降雪日 4 3 日 积雪 3 4 日 最大积雪深度 140 mm 最 大冻结深度在自然地面下 80 mm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8 五 岛屿 地区内有三个主要岛屿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 此外还有长兴岛 横 沙岛等 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残丘外 其余为坦荡低平的冲积平原 平均高 程 4 m 左右 第二节 城市性质 目前 全市城镇人口 1759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300 万人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 3 1993 年起为负增长 全市人口机械增长 率为 8 3 全市年末家庭总户数 481 万户 逐年增加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2 8 人 逐年下降 全市平均人口密度 2104 人 km2 逐年增加 其中 9 个市 中心区平均人口密度 21484 人 km2 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黄浦区 平均人口密 度 50943 人 km2 人口分布继续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地区转移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 以上海浦东开发 开放为龙头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 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 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 的要求 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立足现代化国际的功能定位 围绕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这一主线 以结 构调整 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为重点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保持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系统 多功能绿地系统和水务设施系统 提高城市 综合环境质量 逐步建成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 加快中心城 新城 新市镇等新型城镇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 一体化发展 把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 规划到 2020 年 城镇体系格局基本确定为 1966 的四级居住体系 即 1 个中心城 9 个新城 60 个左右新市镇 600 左右个中心村 第一层次 1 个中心城 外环线以内的区域 面积约 660 平方公里 分为 6 个分区规划和 242 个 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 总人口控制在 950 万左右 第二层次 9 个新城 包括宝山 嘉定一安亭 青浦 松江 阌行 奉贤南桥 金山 临港 崇明城桥 9 个新城 规划建设辐射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 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等规模城市 其中 松江 嘉定一安亭和临港三个新 城 人口规模按照 80 100 万规划 总人口在 270 万左右 宝山 闵行区毗邻中心城 是具有辅城功能的新城区 9 个新城 规划 总人口在 540 万左右 将集聚郊区 112 人口 第三层次 60 个左右新市镇 依托市域高速公路节点和轨道交通站点 充分利用各城镇历史基础和 发展优势 从人口产业集聚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角度 集中建设 60 个左右相对独立 各具特色 人口规模在 5 万人左右的现代化 城镇 对于资源条件好 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 人口规模按照 10 15 万规 划 60 个新市镇规划总人口在 400 万左右 第四层次 600 个左右中心村 中心村是农村基本居住单元 要依托城镇 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 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予以归并 合理配置公建和市政设施 促进城乡和谐发 展 600 个中心村规划总人口在 120 万左右 到 2020 年 上海将初步建成国 际经济 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 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基 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9 城市发展将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 空间 集中建设新城 稳步发展中心镇和一般镇 2010 年 预计基础设施需要承担的服务人口约 1850 万人 城市化水 平 80 2020 年 预计基础设施需要承担的服务人口约 2000 万人 城市化水平 85 表 2 2 1 全市不同时期基础设施需要服务人口规模情况表 单位 万人 20102020 区域 农村城镇小计农村城镇小计 青浦257510010105115 松江257510010115125 闵行01701700180180 金山2456801585100 奉贤245175158095 南汇379112811153164 浦东新区5027032010340350 宝山1410812210120130 嘉定19668510105115 崇明452570146680 新黄浦等 九个区 06006000546546 合计2631587185010518952000 注 2010 年人口是按内插法推算的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2004 年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7450 27 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 96 71 亿元 第二产业 3788 22 亿元 第三产业 3565 34 亿元 完成财政收入 3325 14 亿 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84 66 亿元 按照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年 上海今后将继续坚持 三 二 一 产业发展方针 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 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 形成由战略产业 支柱产业 都市型产业 知识性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 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经济规模 综合实力与服务功能 从 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出发 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 合 理布局产业 集中集约发展 市域产业布局共分三个层次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0 第一层次 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 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 适当保留 都市型工业 第二层次 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 以发展高科技 高增值 无污染 的工业为重点 调整 整治 完善现有工业区 第三层次 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 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 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 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 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 郊区旅游业 表 2 3 1 全市不同时期各区域工业区用地规模情况表 20102020 区域 工业用地 km2 工业用地 km2 青浦7289 松江77108 闵行7780 6 金山94120 奉贤6074 南汇100187 浦东新区87150 宝山79100 嘉定6175 崇明2050 新黄浦 等九个区 1616 合计7391050 第四章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水资源现状 上海南频杭州湾 北枕长江口 东临东海 西邻江浙两省 与太湖水系 紧密相连 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上海水环境利害并存 一方面 上海 频江临海 水系发达 为城乡供水 排水 水运 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越的自然 条件 另一方面 受潮汐 热带气旋 上游洪涝水下泻影响 城乡防汛任务重 压力大 同时河道纵横交错 相连成网 水质的保护和改善十分复杂 据水资源普查 全市现有河道 23787 条 总长度 21646 29 km 河网密 度约 3 41 km km2 其中骨干河道 324 条 长度为 3202 km 占全市河道长 度 14 79 湖泊 21 个 面积 59 32 km2 全市河湖面积 532 47 km2 河面率 达 8 4 水面积 405 54 km2 水面率 6 4 上海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 24 1 亿 m3 过境太湖来水 106 6 亿 m3 长江干流过境水 9335 亿 m3 上海地 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9467 17 亿 m3 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 其水质也受到了上游来水的影响 需要 流域统筹协调 团结治水 第二节 水 环境 功能区划 一 水 环境 功能区划分类 根据 2004 年 12 月批准的 上海市水 环境 功能区划 本市的水功能 区划分为以下八类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1 一 饮用水源区 指满足城镇生活用水需要的水域 二 过渡区 指与饮用水源区相通的水域 由低标准水质过渡到饮用 水源高标准水质要求划定的区域 三 渔业用水区 指养殖鱼 虾 蟹 贝类等水生动物的水域 包括渔 类产卵场 索饵场 越冬场等水域 四 景观娱乐用水区 指满足景观 疗养 度假和娱乐需要的水域 分 三类 A 类 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 娱乐水体 本市现主要有三甲港浴场 B 类 重点风景游览区及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 娱乐水体 C 类 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五 工业用水区 指满足城镇工业用水需要的水域 六 农业用水区 指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的水域 七 排污控制区 指接纳生活 生产污废水处理排放比较集中 且接纳 的污废水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 一般选择稀释自净能力较强 其水文生态特性适宜于作排污区的水域 八 航运区 指满足通航要求的水域 二 各功能区有不同的水质控制标准 一 大中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区 类 郊区内河饮用水源区 类 二 过渡区 类 三 渔业用水区 类 四 景观娱乐用水区 A 类 类 B 类 类 C 类 类 五 工业用水区 类 六 农业用水区 类 七 排污控制区 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对附近水体无重大不利影响 对 未设排污控制区的排放口 更应加强污水处理 实行严格达标排放 八 航运区 按照对应河道的主导功能的水质控制标准来确定 水功能区划图 图 3 2 1 同一功能区 水质标准可能不完全一致 这是水系的现状水质 客观条 件及水质改善的可能性所决定的 若现状水质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 则水质 标准采用现状水质 三 上海市河网水 环境 功能区划如下 一 饮用水源区 主要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区和长江饮用水源区 大 中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区水质控制标准 类水 郊区内河饮用水源区水质控 制标准 类水 二 过渡区 主要指黄浦江上游以及嘉定区墅沟河饮用水源过渡区 过 渡区水质控制标准 类水 三 工业用水区 90 以上的工业用水取自于 一轴两翼 即黄浦江一 轴 南翼 金山区杭州湾近岸水域及区内部分内河 北翼 宝山区长江近岸水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2 域 工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 类水 四 景观娱乐用水区 一纵 一横 三环 七湖 多廊 奉贤滨海旅游 度假区以及旅游风景点 绿环 片林相应水域和中心城 新城 中心镇等城 市化地区水域 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 类水 五 农业用水区 主要分布在崇明岛 长兴岛 横沙岛 黄浦江上游松 江 青浦 金山 奉贤 南汇区等农村地区水域 农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 不低于 类水 六 排污控制区 长江口 杭州湾沿线规划日排放量在 10 万 m3 d 以上 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的近岸水域 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七 航运区 以 一环十射 为骨架的高等级航道网为框架 形成内河航 运网络 包括 级以上航道 163 条 总长约 1796km 航运用水需要满足通 航水位要求 八 渔业用水区 指淀山湖 元荡等湖泊部分区域 但不作为主导功能 渔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 类 第三节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上海作为一座海滨城市 开埠前 境内沟浜纵横 黄浦江 苏州河及其 境内密布的其他支流成为雨 污水排泄的受纳水体 开埠后 随着城市化建 设的发展 于 1862 年在当时的英国租界内埋设了英国进口陶土管道 拉开 了建设较为正规排水管道工程的序幕 20 世纪初 租界内的西式建筑启用卫生水厕 敷设了粪便污水输送专 用管道 并于 1921 年开始建造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 北区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污水能力为 0 35 万 m3 d 随后于 1926 年 又用同样方法建造了日处 理能力分别为 1 7 和 1 5 万 m3 d 的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 建国后 上海市污水治理规划共经历了三次演变 1949 年 1960 年代 末为起步阶段 建造了一些小型分散的污水处理厂 总规模约 10 万 m3 d 1970 年代初 1980 年代中期为基础阶段 市规划和城建部门根据当 时的条件提出了将城市污水集中外排综合利用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案 并结合农用施肥灌溉实施了西干线和南干线 同时根据城市的发展还相应 建设了近 20 余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处理设施规模达 40 50 万 m3 d 左右 80 年代后期为发展阶段 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 原有的水处理设施满足不 了发展的需求 苏州河 黄浦江及内河的水质每况愈下 1985 年 在世界银 行和国际咨询公司的支持下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和液体废物管理研究组 系 统分析和研究了上海市区水污染的现状 并根据上海作为典型的平原感潮 河网地区 水流动性差 内河环境容量低的特点 就集中 分散 就地 外排 等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 完成了 上海市区污水治理战略方案研究报告 确 立了以集中处理外排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治理方针 并以此为依据 相 应建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 污水治理二期等工程 设施规模发展到 了 492 万 m3 d 中心城的污水集中外排处理格局已基本形成 至 2004 年 全市已建各类排水管道 6950km 其中雨水管 1950km 合 流管 1200km 污水管 2250km 连管 1550km 窨井 18 9 万座 已建污水处 理厂 41 座 表 3 3 1 十五 期末上海市污水处理设施情况表 规模 系统名称 规划设施 规模 万 m3 d 现有设施 规模 万 m3 d 污水排放系统 6 条 石洞口污水系统40 竹园污水系统170 白龙港污水系统170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3 奉贤污水外排系统10 星火工业区污水外排系统10 南汇区污水外排系统15 小计415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16 座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 40 40 竹园污水处理厂 含二厂 220170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该规模随人口变化还 要调整 340120 北郊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2 吴淞污水处理厂44 泗塘污水处理厂22 曲阳污水处理厂7 57 5 东区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3 5 曹阳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3 天山污水处理厂7 57 5 闵行污水处理厂55 龙华污水处理厂10 510 5 长桥污水处理厂2 22 2 程桥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0 5 桃浦污水处理厂66 宝钢污水处理厂20 620 6 中心城污水处理厂统计404 3 郊区污水处理厂 25 座 闵行区闵行区污水处理厂44 南汇周浦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1 25 南汇区 南汇中部污水处理厂205 奉贤西部污水处理厂 老厂 规划废除3 奉贤区 奉贤南桥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1 嘉定污水处理厂 老厂 规划废除3 嘉定污水处理厂 新厂 235嘉定区 安亭污水处理厂13 55 青浦污水处理厂3 51 5 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厂66 练塘污水处理厂40 6 商塌污水处理厂 老厂改造 0 20 2 朱家角污水处理厂4 51 5 徐泾污水处理厂7 52 5 赵屯污水处理厂0 50 5 青浦区 大观园污水处理厂规划废除0 12 中纺污水处理厂0 50 5 松江污水处理厂13 86 8 松江东部污水处理厂10 53 5 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185 松江区 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147 金山区污水处理厂 老厂 61 7 金山石化污水处理厂2418 8金山区 枫泾污水处理厂4 21 4 化工区上海化工区污水处理厂102 5 小计87 37 合计491 67 近几年来 是上海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水环境治理快速发展的时期 污水设施的建设基本上适应了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 优化城市 生态环境 提高污水处理率 的目标得已实现 至 2005 年底污水处理率将达 到 70 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了黑臭 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 基本消除黑臭 黄浦江 苏州河水质明显改善 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污水水处处理系理系统统的框架逐步形成 的框架逐步形成 从 1988 年至今 本市中心城污水治理投 入约 170 亿元 上海污水治理基本确立了以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 污水治理方针 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努力后 相继建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 工程 污水治理二期等工程 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发展到了 492 万 m3 d 污水 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格局的已基本形成 其中集中处理设施规模达到 338 万 m3 d 分散处理系统设施规模 154 万 m3 d 2 污污水收集系水收集系统统日日趋趋完善 完善 中心城区完成了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中线西段 南干线改造 两港污水截流工程等污水收集系统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 工程污水截流工程 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 苏州河中下游污水截流 及苏州河沿岸排江量削减等工程 启动了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建设 工程范围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4 覆盖宝山 虹口 杨浦 浦东新区等部分地区污水总管和收集系统 3 同步提高 同步提高污污水水处处理理质质量 量 以前两轮 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契 机 以保护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重点 新 改 扩建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 中 心城区新建了石洞口 竹园第一 白龙港三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完成了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保留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 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郊区建 成城镇污水厂 13 座 改造 1 座 同时 还加大了污泥处理的力度 建成了石 洞口污泥焚烧场和白龙港卫生填埋场各一座 改变了污泥处理滞后的面貌 4 规规划先行 指划先行 指导导水水环环境治理建境治理建设设有序开展 有序开展 市水务局组织编制了 上海市 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2020 年 和 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 2020 年 对全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起到了指导作用 使全市水环境治理得以科 学 有序地开展 上海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图 图 3 3 1 5 探索排水体制和投融 探索排水体制和投融资资机制改革机制改革 1 深化改革 体制机制创新初见成效 市水务局成立后 在市政府的直接 领导下 根据水务一体化和郊区城市化进程的总体要求 积极深化排水行业 的体制机制改革 转变经营机制 降低运营成本 改革投资体制 多渠道筹 措资金 2 改革管理体制 形成竞争格局 按投资 建设 运营 监管 四分开 的总 体改革要求 将原上海城市排水有限公司调整重组为一个排水公司 一个建 设公司 三个运营公司 形成了适度竞争的排水设施运营管理新格局 初步 建立了运营 监管分离的约束机制 调动了各运营企业 增收节支 的积极性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5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按照市府关于继续深化改革 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 管 办分开的要求 从 2005 年 3 月 10 日起 市城市排水公司等企业整建制划归 市城投公司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虽然在资金投入 工程规模 技术水平 工程质量 社会效益 和城市面貌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在建设 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 问题 主要表现在 污水基础设施面临偿还历史欠帐和满足新增长需求的双 重压力 一方面 原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满足不了城市经济社会 人口 发展需求 开始显现新的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 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与社 会公众的期望存在差距 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深度还达不到国家颁布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中心城区收集系统还不完善 分流制地 区雨污混接问题还比较严重 合流制地区初期雨水截流倍数过低 影响了水 环境治理的效果 郊区污水设施规模滞后于区域发展 郊区污水厂的建设与 污水管网建设不同步 影响设施效能的发挥 全市污水处理率还不够高 还 有近 30 的污水没有纳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 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与水 环 境 功能区划的协调还没有充分的体现 污水污泥处理不同步 污泥稳定化 处理的程度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大部分污泥处理仅停留在减量化 浓缩脱水 外运方面 运营管理的科技含量较低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6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总则规划总则 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水战略 准确把握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需 求和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 客观分析当前污水处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 上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水 环境 功能区划为指导 以提高城市水环境质 量为主线 树立 安全 资源 环境 三位一体 人水和谐的思想 坚持城乡统 筹 通过截污 扩容 提质 治泥等措施 形成 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的与上 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体系 为保障上海城市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节 规划依据 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 2020 2 上海市城市中 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3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实施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 年 2020 年 的纲要 4 上海市中心城区分区规划 5 上海市中心城区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 6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 2001 年 12 月 7 上海市污泥处理专项规划 2004 年 11 月 8 上海各郊区县的总体规划纲要 9 上海市水 环境 功能区划 2004 年 12 月 10 上海市给水专业规划 2001 年 第三节 规划思路与原则 一 规划思路 围绕围绕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 以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 为社会经济发展 和造就人与自然和谐 安全可靠 环境优美 功能齐全的城市提供保障 实现实现二个同步二个同步 一是要加强城乡统筹 确保区县在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方面与 城区建设同步 二是要加强污泥的处理处置 与污水处理同步 避免产生二 次污染 突出三个重点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要加大黄浦江上游和长江水源地保护力度 提高城市的 供水安全 二是要以 2010 年世博会为契机 促进苏州河 黄浦江两岸重点 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 2020 年 17 区域和临港新城等地区的开发 三是进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力度 为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夯实基础 强强化四个化四个结结合合 一是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农业技术(经济)助理等岗位招聘3人(第二批)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丽水市遂昌县招聘到村(社区)专职从事就业和社保工作人员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保定涞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公开选调农村教师6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福建泉州市丰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研发与委托生产供应合同规范
- 2025年高等教育学位认证及采购执行管理合同
- 2025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合作协议书
- 2025广告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雇佣员工
- 2025年电力设备维护保养与改造一体化服务协议
- DB41T2455-2023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等级
- 静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方法
- 短视频制作实战课件
- 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讲义
- 严重创伤的急诊管理课件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 急性阑尾炎【普外科】-课件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导读课 课件(共24张PPT)
- 《Section B 1a-1e》获奖教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英语教案
- 中医儿科学 手足口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