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六国论的结构 六国论是权书中的一篇,原题为六国,是一篇借古讽今,以史论政的出色政论。文章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记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正确,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而且,六国论以它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而与贾长沙的过秦论、柳子厚的封建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典史论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六国论全文共五个小节,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文章一开篇就单刀直入提出了观点,对六国的破灭进行评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全文的论述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显示了苏文尖锐泼辣的风格。紧接着从两方面给论点下了注脚。一方面用直陈语气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方面先设问,然后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后作结:“故曰弊在赂秦也”。老苏在立论开始即摆出两个论据,正反对照,虚实结合,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并使行文曲折起伏,在跌宕中巩固和突出了论点,象一块磁石,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真是落笔不凡! 接着文章以其内在的联系,省略一切过渡的文字,“跃入”第二部分,显得极其简练而严谨。 第二部分(2、3两节),分析史实,纵横捭阖反复论证。 首先作者就“赂者”方面进行阐述。文章围绕一个“赂”字,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论点,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照应开头的第一个论据,组成论证的第一部分。 这一节共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指出秦之受赂所得百倍于战胜所得,诸侯(韩魏)因行赂的失亦百倍于战败之所失。这层文字,一开头就以“秦以攻取之外”一句,将秦在与六国抗衡中野战夺城的事迹一笔带过,省略了不少文字,把重点放在“攻取之外而得者”,紧扣中心,突出了“赂”。真是惜墨如金,显示了老苏取舍的功夫和组织材料的匠心。这是一层对比文字,拿秦的受赂所得和战胜所得,韩魏的战败所失和因行赂所失作对比;又拿秦和诸侯作对比,在对比中使“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固不在战”的观点非常明确。为什么呢?作者有意不讲明这“赂”,故设悬念,以启下文。下文又出人意外地先宕开一笔,从纵处开拓,指出六国土地的来之不易,是其祖先“暴霜露,斩荆棘”,辛勤开垦的结果。而后才转入“赂”,揭露他们的“子孙视之不甚惜”,竟以地“赂秦”,而助长秦之侵略野心,终于造成“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局面和必然“至于颠覆”的结果。文势跌宕,富有波澜。这层叙述,作者寓情于叙议之中,感情激荡,似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谴责之意溢于言表。而文势起伏,步步深入,在对诸侯的“奉之弥繁”的谴责和对暴秦“侵之愈急”的揭露中,自然地进入第三层。第三层引用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苏代的话作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譬喻,有力的论据,表达了作者反对忍辱赂秦的主张,从而点明这个“赂”,及其后果。至此,戛然止住,结束了这层论述,显得简洁挺拔,斩钉截铁。确是“止于不可不止”,恰到好处。 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紧扣一“赂”。第一层先摆事实,使人震惊;第二层揭示原因,端出“赂”字;第三层顺理成章,引出结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这样,“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已被充分论述,作者对诸侯的批判之意,也已昭然若揭。 行文至此,作者又以设问过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再掀一波,开辟出另一层议论,照应第一部分的第二个论据,组成论述的第二部分。并与上面的论证对照,在正反对照中使“弊在赂秦”的论点更为突出。 这一节(第3节),是就“不赂者”方面来论证的,也有三层意思。但内容不同,写法有别,富于变化。上一节是以层层递进从纵的方面深入的,现在却是从横的方面发展,对“不赂者”的三国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紧紧环绕“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展开,肯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论点,议论中贯穿着一个主张:战。先说齐,它是东方大国,要是一心联合五国,协力战秦,那是完全可以与秦抗衡的。然而它没有识破秦的远交近攻政策,更没有真诚联合其它五国,实际上附和了秦,终于继五国之后在公元前221年而灭亡。这段史实,本可写出不少文字,但因齐虽未赂秦却也不战,所以苏洵只用数语点明要害,“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略写一笔,显得明确犀利,又流露了作者对齐不屑多谈的神情,把笔墨化在主张抗秦的燕赵之上,又一次看到了苏洵选材组织的匠心。第二层讲燕赵。这是作者寄寓苦心,进行反复分析的重点层次。全层在“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一句总启后,先分析燕,再讲赵;论述了燕赵失败的内因,又用一“且”,递进到对他所失败的外因的分析。“燕虽小国而后亡”,就因为它能战“斯用兵之效也”;它的所以“速祸”,就因为未能,而用荆卿之计,赵也这样。李牧能战,所以“连却之”;“战而不终”则“邯郸为郡”。至于燕赵最后“战败而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由于“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因此说“不赂者以赂者丧”。总之,这两层文字前后对照,例证有力,充分证明了“弊在赂秦”之论断,充满了作者对燕赵抗秦的褒赞和他们诚不得已而失败的惋惜之情。接着又用“向使”一词,虚拟一笔,进行假设论证,写了第三层,论述更为酣畅淋漓。在这层文字里,作者连用“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三句,一一照应前面两层,并从反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推论,又突出了“战”字。 三层文字,强调一“战”,正反对照,虚实结合,开合自如,裁剪得体,笔墨酣畅。 读完第二部分,象是看到作者在大庭广众之中,面对众多论敌发表演说,进行答辩。其逻辑性之强,语言的犀利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部分(第4、5节)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上述论述之后,结论已呼之欲出了,因而顺势作结,先后写了两节。 第一节,即结论的第一层,这是承上而来。上面波澜壮阔,这里仍留漪澜,在作结前又进行一层论述。先正面摆出自己主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又当别论。继而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使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这样既照应上文的论述,成为它的“余波”,又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好铺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照应开头的“弊在赂秦”,正面陈述了自己的政见,指出了全文的题旨。在简洁、流畅的行文中,显出了结构上细密、自然、严谨的特色。 这节文字,连用两个叹词、一个语尾助词哉,加上对偶,和句法的长短错落,作者的见解透彻地表达出来了,而感情的抒发也达到了高潮。 接着作者用“夫”一词,上下过渡,使情绪稍稍平息,在比较平静中进入收尾:篇末点题,说明作文目的。六国论虽是作者“闲君之所为”却“多言今世之事”,作者论史以为政,讽古以砭今。因此,写到这里,再向纵深推进,有机地加上第二节,即结论的第二层。在这层中,文章运用宋与六国相比较的办法,以类比推理,规劝北宋王朝“不要以天下之大”,忍辱求和。老苏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和战两派激烈交锋的时候。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和约,宋输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谴使者至宋,责问宋廷并无理要求割地,结果定盟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且改称“赠”为“纳”。西夏也趁机向宋廷索取大量钱币、财物。这些屈辱投降政策,自然引起了人民和某些有识之士的不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乌海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中国银行2025黄山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湿地保护行业技术与市场分析
- 农业银行2025咸阳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湘潭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销售岗位有期限劳动合同4篇
- 交通银行202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玉林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交通银行2025咸宁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益阳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铁合同交底培训
- 中医康复理疗师考试实操试题及答案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工程施工队伍管理制度
- 2025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要点解读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知识
- 2025-2030全球卫星星座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 运输公司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