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doc_第1页
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doc_第2页
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doc_第3页
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doc_第4页
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提取常用试剂及操作方法一、原料选择和前处理(一)原料的选择早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尽量寻找含某种蛋白质丰富的器官从中提取蛋白质。但至目前经常遇到的多是含量低的器官或组织且量也很小,如下丘脑、松果体、细胞膜或内膜等原材料,因而对提取要求更复杂一些。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定。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本低的原料。尽量要新鲜原料。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一般要注意种属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 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要事前调查制备的难易情况。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必须一定。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对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二)前处理1.细胞的破碎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冻保存。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机械方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常用器械有: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达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玻璃匀浆器(用两个磨砂面相互摩擦,将细胞磨碎),适用于少量材料,也可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等,两面间隔只有十分之几毫米,对细胞破碎程度较高速捣碎机高,机械切力对分子破坏较小。小量的也可用乳钵与适当的缓冲剂磨碎提取,也可加氧化铝、石英砂及玻璃粉磨细。但在磨细时局部往往生热导致变性或pH 显著变化,尤其用玻璃粉和氧化铝时。磨细剂的吸附也可导致损失。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反复冻融法 于冷藏库或干冰反复于零下1520使之冻固,然后缓慢地融解,如此反复操作,使大部分细胞及细胞内颗粒破坏。由于渗透压的变化,使结合水冻结产生组织的变性,冰片将细胞膜破碎,使蛋白质可溶化,成为粘稠的浓溶液,但脂蛋白冻结变性。.冷热变替法将材料投入沸水中,于90左右维持数分钟,立即置于冰浴中使之迅速冷却,绝大部分细胞被破坏。.超声波法暴露于910 千周声波或10500 千周超声波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只要有设备该法方便且效果也好,但一次处理量较小。应用超声波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溶液中气泡的存在。处理一些超声波敏感的蛋白质酶时宜慎重。.加压破碎法加一定气压或水压也可使细胞破碎。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有机溶媒法 粉碎后的新鲜材料在0以下加入510 倍量的丙酮,迅速搅拌均匀,可破碎细胞膜,破坏蛋白质与脂质的结合。蛋白质一般不变性,被脱脂和脱水成为干燥粉末。用少量乙醚洗,经滤纸干燥,如脱氢酶等可保存数月不失去活性。.自溶法 将待破碎的鲜材料在一定pH 和适当的温度下,利用自身的蛋白酶将细胞破坏,使细胞内含物释放出来。比较稳定,变性较难,蛋白质不被分解而可溶化。利用该法可从胰脏制取羧肽酶。自体融解时需要时间,需加少量甲苯、氯仿等。应防止细菌污染。于温室30左右较早溶化。自体融解过程中PH 显著变化,随时要调节pH。自溶温度选在04,因自溶时间较长,不易控制,所以制备活性蛋白质时较少用。.酶法 与前述的自体融法同理,用胰蛋白酶等蛋白酶除去变性蛋白质。但值得提出的是溶菌酶处理时,它能水解构成枯草菌等菌体膜的多糖类。能溶解菌的酶分布很广。尤其卵白中含量高,而多易结晶化。1g 菌体加110mg 溶菌酶, pH6.27.01h 内完全溶菌。于生理食盐水或0.2mol 蔗糖溶液中溶菌,虽失去细胞膜,但原形质没有脱出。除溶菌酶外,蜗牛酶及纤维素酶也常被选为破坏细菌及植物细胞用。表面活性剂处理:较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磺酸钠、氯化十二烷基吡淀及去氧胆酸钠等。此外一些细胞膜较脆弱的细胞,可把它们置于水或低渗缓冲剂中透析将细胞胀破。2.细胞器的分离 制备某一种生物大分子需要采用细胞中某一部分的材料,或者为了纯化某一特定细胞器上的生物大分子,防止其他细胞组分的干扰,细胞破碎后常将细胞内各组分先行分离,对于制备一些难度较大需求纯度较高的生物大分子是有利的。尤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等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对分布在各种细胞器上的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工作日益增多,分离各种细胞器上的各类核酸和特异性蛋白质已成为生物大分子制备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DNA 几乎全部集中在细胞核内。RNA 则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质。各种酶在细胞内分布也有一定位置。因此制备细胞器上的生物大分子时,预先须对整个细胞结构和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分布匹有所了解。以肝细胞为例整理如表1。表1 蛋白质、酶及核酸在肝细胞内分布情况细胞器名称 主要蛋白质及酶类 核酸类细胞核: 精蛋白、组蛋白、核酸合成酶系 RNA占总量10%左右,DNA 几乎全部。粒线体:电子传递、氯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氧化、脲合成等酶系RNA 占总量5%左右,DNA 微量。内质网(微粒体):蛋白质合成酶系、羟化酶系 RNA占总量50%左右。溶酶体:水解酶系(包括核酸酶、磷酸脂酶、组织蛋白酶及糖苷及糖苷酶等)。高尔基氏体:糖苷转移酶、粘多糖及类固醇合成酶系。细胞膜:载体与受体蛋白、特异抗蛋、ATP 酶、环化腺苷酶、5-核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等。细胞液:嘧啶和嘌呤代谢、氨基酸合成酶系、可溶性蛋白类RNA(主要为tRNA)占总量30%。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主要有:(一)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1、蛋白质的盐析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在低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此称盐溶;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这种现象称盐析,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影响盐析的因素有:(1)温度:除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在低温(4度)操作外,一般可在室温中进行。一般温度低蛋白质溶介度降低。但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清蛋白)在较高的温度(25度)比0度时溶解度低,更容易盐析。(2)pH值:大多数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在浓盐溶液中的溶介度最低。(3)蛋白质浓度:蛋白质浓度高时,欲分离的蛋白质常常夹杂着其他蛋白质地一起沉淀出来(共沉现象)。因此在盐析前血清要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使蛋白质含量在2.5-3.0%。蛋白质盐析常用的中性盐,主要有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钠、磷酸钠等。 其中应用最多的硫酸铵,它的优点是温度系数小而溶解度大(25度时饱和溶液为4.1M,即767克/升;0度时饱和溶解度为3.9M,即676克/升),在这一溶解度范围内,许多蛋白质和酶都可以盐析出来;另外硫酸铵分段盐析效果也比其他盐好,不易引起蛋白质变性。硫酸铵溶液的pH常在4.5-5.5之间,当用其他pH值进行盐析时,需用硫酸或氨水调节。蛋白质在用盐析沉淀分离后,需要将蛋白质中的盐除去,常用的办法是透析,即把蛋白质溶液装入秀析袋内(常用的是玻璃纸),用缓冲液进行透析,并不断的更换缓冲液,因透析所需时间较长,所以最好在低温中进行。此外也可用葡萄糖凝胶G-25或G-50过柱的办法除盐,所用的时间就比较短。2、等电点沉淀法 蛋白质在静电状态时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最小,因而溶解度也最小,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差别,可利用调节溶液的pH达到某一蛋白质的等电点使之沉淀,但此法很少单独使用,可与盐析法结合用。3、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 用与水可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或丙酮,可使多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此法分辨力比盐析高,但蛋白质较易变性,应在低温下进行。(二)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别的分离方法1、透析与超滤 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开。超滤法是利用高压力或离心力,强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留在膜上,可选择不同孔径的泸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2、凝胶过滤法 也称分子排阻层析或分子筛层析,这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柱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是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ed)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三)根据蛋白质带电性质进行分离蛋白质在不同pH环境中带电性质和电荷数量不同,可将其分开。1、电泳法各种蛋白质在同一pH条件下,因分子量和电荷数量不同而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而得以分开。值得重视的是等电聚焦电泳,这是利用一种两性电解质作为载体,电泳时两性电解质形成一个由正极到负极逐渐增加的pH梯度,当带一定电荷的蛋白质在其中泳动时,到达各自等电点的pH位置就停止,此法可用于分析和制备各种蛋白质。2、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和阴离子交换剂(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FONT FACE=宋体 LANG=ZH-CN纤维素),当被分离的蛋白质溶液流经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带有与离子交换剂相反电荷的蛋白质被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随后用改变pH或离子强度办法将吸附的蛋白质洗脱下来。(详见层析技术章)(四)根据配体特异性的分离方法亲和色谱法 亲和层析法(afl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它经常只需经过一步处理即可使某种待提纯的蛋白质从很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且纯度很高。这种方法是根据某些蛋白质与另一种称为配体(Ligand)的分子能特异而非共价地结合。其基本原理: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离(Separation),提纯(Purification)和鉴定(Characterization)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至今还没的单独或一套现成的方法能移把任何一种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蛋白质中提取出来,因此往往采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三、浓缩、干燥及保存(一)样品的浓缩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过柱纯化而样品变得很稀,为了保存和鉴定的目的,往往需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的:1、减压加温蒸发浓缩通过降低液面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减压的真空度愈高,液体沸点降得愈低,蒸发愈快,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生物大分子的浓缩。2、空气流动蒸发浓缩 空气的流动可使液体加速蒸发,铺成薄层的溶液,表面不断通过空气流;或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透析袋内置于冷室,用电扇对准吹风,使透过膜外的溶剂不沁蒸发,而达到浓缩目的,此法浓缩速度慢,不适于大量溶液的浓缩。3、冰冻法 生物大分子在低温结成冰,盐类及生物大分子不进入冰内而留在液相中,操作时先将待浓缩的溶液冷却使之变成固体,然后缓慢地融解,利用溶剂与溶质融点介点的差别而达到除去大部分溶剂的目的。如蛋白质和酶的盐溶液用此法浓缩时,不含蛋白质和酶的纯冰结晶浮于液面,蛋白质和酶则集中于下层溶液中,移去上层冰块,可得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液。4、吸收法 通过吸收剂直接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浓缩。所用的吸收剂必需与溶液不起化学反应,对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与溶液分开。常用的吸收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胶等,使用聚乙二醇吸收剂时,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外加聚乙二醇复盖置于4度下,袋内溶剂渗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去,聚乙二醇被水饱和后要更换新的直至达到所需要的体积。5、超滤法 超滤法是使用一种特别的薄膜对溶液中各种溶质分子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方法,不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氮气压或真空泵压)通过膜时,溶剂和小分子透过,大分子受阻保留,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最适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脱盐,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应用超滤法关键在于膜的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膜,水的流速,分子量截止值(即大体上能被膜保留分子最小分子量值)等参数均不同,必须根据工作需要来选用。另外,超滤装置形式,溶质成份及性质、溶液浓度等都对超滤效果的一定影响。Diaflo 超滤膜的分子量截留值:膜名称分子量截留值孔的大的平均直径 XM300300,000140XM200100,00055XM5050,00030PM3030,00022UM2020,00018PM1010,00015UM21,00012UM05500 10用上面的超滤膜制成空心的纤维管,将很多根这样的管拢成一束,管的两端与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相连,使缓冲液不断地在管中流动。然后将纤维管浸入待透析的蛋白质溶液中。当缓冲液流过纤维管时,则小分子很易透过膜而扩散,大分子则不能。这就是纤维过滤秀析法,由于透析面积增大,因而使透析时间缩短10倍。(二)干燥生物大分子制备得到产品,为防止变质,易于保存,常需要干燥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适用于不耐高温,易于氧化物质的干燥和保存,整个装置包括干燥器、冷凝器及真空干燥原理外,同时增加了温度因素。在相同压力下,水蒸汽压随温度下降而下降,故在低温低压下,冰很易升华为气体。操作时一般先将待干燥的液体冷冻到冰点以下使之变成固体,然后在低温低压下将溶剂变成气体而除去。此法干后的产品具有疏松、溶解度好、保持天然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生物大分子的干燥保存。(三)贮存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与保存方法的很大关系。干燥的制品一般比较稳定,在低温情况下其活性可在数日甚至数年无明显变化,贮藏要求简单,只要将干燥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内装有干燥剂)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液态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不能太稀,必须浓缩到一定浓度才能封装贮藏,样品太稀易使生物大分子变性。2、一般需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常用的防腐剂有甲苯、苯甲酸、氯仿、百里酚等。蛋白质和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如酶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钙、锌、硼酸等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核酸大分子一般保存在氯化钠或柠檬酸钠的标准缓冲液中。3、贮藏温度要求低,大多数在0度左右冰箱保存,有的则要求更低,应视不同物质而定。细胞器的分离细胞器的分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细胞经过破碎后,在适当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利用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不同,沉降于离心管内不同区域,分离后即得所需组分。细胞器的分离制备、介质的选择十分重要。最早使用的介质是生理盐水。因它容易使亚细胞颗粒发生聚集作用结成块状,沉淀分离效果不理想,现一般改用蔗糖、Ficoll(一种蔗糖多聚物)或葡萄糖-聚乙二醇等高分子溶液。水溶液提取: 大部分蛋白质均溶于水、稀盐、稀碱或稀酸溶液中。因此蛋白质的提取一般以水为主。稀盐溶液和缓冲溶液对蛋白质稳定性好、溶度大,也是提取蛋白质的最常用溶剂。盐溶液提取:以盐溶液及缓冲液提取蛋白质进常注意下面几个因素。1. 盐浓度 等渗盐溶液尤以0.020.05mol/L 磷酸盐缓冲液和碳酸盐缓冲液常用。0.15mol/L 氯化钠溶液应用也较多。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用0.1mol/L 碳酸氢钠液提取等。有时为了螯合某些金属离子和解离酶分子与其他杂质的静电结合,也常使用枸橼酸钠缓冲液和焦磷酸钠缓冲液。有些蛋白质在低盐浓度下浓度低,如脱氧核糖核蛋白质需用1mol/L 以上氯化钠液提取。总之,只要能溶解在水溶液中而与细胞颗粒结合不太紧密的蛋白质和酶,细胞破碎后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及PH,一般是不难提取的。只有某些与细胞颗粒上的脂类物质结合较紧的,需采用有机溶剂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处理等方法提取。2.PH 值: 蛋白质提取液的PH 值首先应保证在蛋白质稳定的范围内,即选择在偏离等电点两侧。如碱性蛋白质则选在偏酸一侧,酸性蛋白质选择偏碱一侧,以增大蛋白质的溶解度,提高提取效果。如细胞色素C 属碱性蛋白质,常用稀酸提取,肌肉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属酸性蛋白质,用稀碱提取。某些蛋白质或酶与其分物质结合常以离子键形式存在,选择PH36 范围对于分离提取是有利的。3. 温度: 多数酶的提取温度在5以下。少数对温度耐受性较高的蛋白质和酶,可适当提高温度,使杂蛋白变性分离且也有利于提取和进一步纯化。如胃蛋白酶等及许多多肽激素类,选择3750条件下提取,效果比低温提取更好。此外提取酶时加入底物或辅酶,改变酶分子表面电荷分布,也能促进提取效果。4. 有机溶剂提取: 有机溶剂提取用于提取蛋白质的实例至今是不多的。但一些和脂结合较牢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蛋白质,不溶于水、稀盐或稀碱液中,可用不同比例的有机溶剂提取。从一些粒线体(Mitochondria)及微粒体(Microsome)等含多量脂质物质中提取蛋白质时,采用Morton 的丁醇法效果较好。因丁醇使蛋白质的变性较少,亲脂性强,易透入细胞内部,与水也能溶解10%,因此具有脂质与水之间的表面活性作用,可占据蛋白质与脂质的结合点,也阻碍蛋白质与脂质的再结合,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能力大大增加。丁醇提取法的pH 及温度选择范围较广(pH310,温度-2至40)。丁醇法对提取碱性磷酸脂酶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胰岛素既能溶于稀酸、稀碱又能溶于酸性乙醇或酸性丙酮中。以6070%的酸性乙醇提取效果最好,一方面可抑制蛋白质水解酶对胰岛素的破坏,同时也达到大量除去杂蛋白的目的。(1) 表面活性剂的利用: 对于某些与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和酶,也有采用表面活性剂如胆酸盐及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处理。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如脂肪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及胆酸盐等),阳离子型(如氧化苄烷基二甲基铵等)及非离子型(Triton X-100 、TirtonX-114、吐温60 及吐温80)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比离子型温和,不易引起酶失活,使用较多。对于膜结构上的脂蛋白和结构,己广泛采用胆酸盐处理,两者形成复合物,并带上净电荷,由于电荷再排斥作用使膜破裂。近年来研究膜蛋白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提取时,较喜欢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对提取物的保护: 在各种细胞中普遍存在着蛋白水解酶,提取时要注意防止由它引起的水解。前面所讲的降低提取温度其目的之一也是防止蛋白水解酶的水解。多数蛋白水解酶的最适PH 在35 或更高些,因在较低PH 条件下可降低蛋白质水解酶引起的破坏程度。低pH可使许多酶的酶原在提取过程中不致激活而保留在酶原状态,不表现水解活力。加蛋白质水解酶的抑制剂也同样起保护作用,如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酶加二异丙基氟磷酸,以巯基为中心的酶加对氯汞苯甲酸等。提取溶液中加有机溶剂时也能产生相类似的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性质变化很大,上述条件均视具体对象而变化。有一些蛋白含巯基,这些巯基可能是活性所必需。在提取这种蛋白不要带入金属离子和氧化剂。前者可往提取液中加金属螯合剂如EDTA,后者可加入还原剂如抗坏血酸。有某些蛋白质带一些非共价键结合的配基。提取时要注意保护,不要使酸基丢失。(3)操作步骤单层细胞的培养,用室温PBS洗细胞一次,然后甩干;悬浮培养的细胞,400g离心10min,收集细胞弃上清液。对于单层细胞培养,将培养瓶置于冰上,每lOOmm培养瓶加入1 mL溶解缓冲液(4预冷);对于悬浮培养,将盛细胞团的试管置于冰上。按107个细胞加入10ml裂解液(4预冷)。保存在冰箱的裂解液可随时使用。冰上放置3min,不时敲击贴壁细胞培养瓶,或轻摇悬浮培养细胞。对于单层细胞培养,敲击培养瓶数次,混合均匀,在冰床上倾斜培养瓶使溶液集中于一侧,然后将裂解物移置另一支15mL圆锥形试管。有些研究者喜欢从瓶壁刮取细胞,但除特殊要求外此举并非必须。单层培养的细胞或悬浮培养的细胞均以10 000g,413离心10min,仔细吸取上清液盛于另一试管,不可搅动细胞团。置冰上。此时,上清液可用于下一步的预处理。脑组织RIPA液提脑组织中的胞浆蛋白做western。 RIPA母液(20ml配置示例) Tris 0.158g Nacl 0.18g ddH2O 10ml浓Hcl 调PH至7.4(约加100ul)加40ul 0.5M 高压过的EDTA定容至20ml,4保存。使用前加1mg/ml 的Aprotinin 100ul/100ml (-20保存);1mg/ml 的Leupeptin 100ul/100ml (-20保存);200mmol/L PMSF 500ul/100ml (4保存);200mmol/L的Na3VO4 500ul/100ml (4保存),200mmol/L的NaF 500ul/100ml (4保存)。因加完酶的RIPA液4只能保存五天,所以母液可以多配置,临用前再加酶。脑组织蛋白提取步骤: 1.在冰上使玻璃平皿预冷。2.把脑组织放在预冷的玻璃平皿上,用剪刀将脑组织剪碎。3.用RIPA液悬浮脑组织。每250mg脑组织加1ml的RIPA。4.冰上匀浆脑组织,直至匀浆光滑(大致用30min,多匀浆几次,每次匀浆间隔1min以上)。5.将匀浆转移到预冷的Eppendorf管中。6.4离心,8,2000 rpm 20min 留上清,弃沉淀。7.转移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8.4离心,18,000 rpm 45min。9.保存上清。 (含有胞浆蛋白和部分亚细胞结构中的膜蛋白)。脂肪组织蛋白质的提取将脂肪组织样品置于玻璃匀浆器中,按每毫克样品2 l 裂解液的比例分别加入相应体积的裂解液(9 mol/ L 尿素,4 %CHAPS ,65 mmol/ L DTT) ,冰浴中用玻璃匀浆器上下匀浆共15 次。将匀浆液置于eppendorf 管中,4 、15 000 r/ min 离心1 h 后吸取少量上清液,用Bradford 法测定总蛋白质浓度,其余上清液于- 78 冻存备用。肝脏组织蛋白的提取1.断头处死大鼠,(尽量让血液流掉多些),取100-200毫克,冰生理盐水洗2 次。2.将肝脏用剪刀煎碎,倒入加入3倍体积的Lysis buffer缓冲液: 10 mmol/L Hepes2NaOH (pH7. 8) 。15mmol/L KCl , 1 mmol/L MgCl2 。0. 1 mmol/L EDTA ,1 mmol/L DTT,1 mmol/L PMSF , l g/ml Leupeptin3.用玻璃匀浆器匀浆(冰上进行)后,充分匀浆。4.12000rpm,4度,离心30分钟取上清。肠黏膜组织蛋白的提取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1.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2.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3.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用量)。振荡,置室温20min,离心: 7500g,5 min,4度,弃上清4.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次。5.沉淀中加入100乙醇 2ml。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6.离心: 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7.1SDS溶解沉淀。离心:10000g,10min,4度。取上清-20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肌肉组织蛋白的提取裂解液:7M尿素、2M硫脲、4% CHAPS、2%IPG Buffer pH 3-10、1% DTT 、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步骤:1. 碾钵碾磨肌肉组织,加液氮3-4次,充分研磨。2. 将适量肌肉粉末(80-100mg/ml)至加入适量裂解液的离心管(5ml),用匀浆器12000rpm匀浆1-2min,彻底破碎细胞。3. 加50ug/ml RNase 及200ug/ml DNase,在20放置60分钟,每10分钟涡旋一次,每次10-20s。4.20000g,4离心60分钟(或40,000 g,4离心30 分钟)。5. 收集上清。6. 分装样品,冻存于80。酵母蛋白的提取方法1.准备SD/-Leu或是YPD 培养基20ml,酵母过夜培养,30,230rpm。2.测OD600 约1.0。3.100ml过夜培养物,1000g,离心,5min,4。4.弃上清,重悬于80ul抽提buffer:0.1M Tris-Cl(PH7.5),0.2M NaCl,0.01M-ME,20甘油,5mM EDTA,1mM PMSF。(100):PMSF 0.1742g 溶于10ml 异戊醇(主要抑制丝氨酸蛋白激酶), RT保存。5.转移上清到一预冷的玻璃管中,再加入玻璃珠33ul(425-600um)。冰上操作,涡流10min,但不包括样品的预冷时间。6.回收玻璃珠,并尽可能取上清到另一预冷的玻璃管中。7.40ul的抽提buffer,同上涡流。8.离心后分离上清(回收玻璃珠)。9.液氮快速冷冻,-70储存。10.提取的蛋白量通常约10-20mg/ml, 2-5ul用于实验。used in the gray primary elevation on bread, about the size of 50mm squar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pacing by about 1.5M. To ash cakes after water will not collapse, then brushing with water/cement ratio for 0.40.5 at the grass-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