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2湘教版 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2湘教版 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案2湘教版 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属性;2、了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3、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掌握阅读、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动态曲线图的技能;【学习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难点】以历史发展的观念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过程】合作与讨论21世纪,人类将为水争战“21世纪战争很可能源于对水的争夺”,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正在逼近的事实。联合国环境署不久前公布的材料显示,目前全球缺水人口达5.5亿,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到10亿,而全球缺饮用水的人口达14亿。世界各国政治版图和河流流域相互交叉、重叠,为潜在冲突埋下了伏笔。世界上包括南极洲在内,有300多条河流或湖泊被两个或多个国家共有,47的国际河流、湖泊区域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有。在未来几十年内,环境的压力将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传统意义上的难民有2200万,而由于缺乏水等必要生存条件而背井离乡,从而成为“环境难民”的人数多达2500万,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20世纪初,当地球上有10亿人口时,淡水资源是够用的,而目前全球人口激增到60亿,淡水资源就显得相对匮乏。到2050年,当人口继续膨胀到90亿时,不会“膨胀”的淡水资源就会更加匮乏。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最大。因为农业生产用去全球淡水资源的7080。科学家警告说,在不久的未来,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难题不是缺少土地而是缺少水。另外,全球4060的淡水由于使用不当而被白白浪费掉。没有谁会愿意因水而贫穷,更没有谁会愿意因为水而去打仗。为了我们的未来,请从这一刻开始,珍惜每一滴水。友情提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思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对策。 决策参考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短缺在能源矿产资源方面,未来30年也是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将相应地大幅度增长。据预测,除煤炭外,2010年的石油消费量为2.6亿吨,国内产量预计1.65亿吨,缺口约1亿吨;天然气资源预计达720亿立方米,缺口300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总共缺口1.74亿吨油当量,2020年缺口增加到3.26亿吨。根据地矿部材料,2010年在45种重要矿产中,可保证的只有23种,不能保证需长期进口补缺的有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镍、金、银、硼、硫铁矿等10种,资源短缺主要靠进口的有铬、钴、铂、钾盐、金刚石5种。2020年,形势更加严峻,可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矿产。对2050年发展目标则完全没有保证,相当部分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保证程度偏低,关键矿产资源与石油能源缺口状态走向全面严峻,供需矛盾进一步尖锐。可以认为,21世纪是多项资源紧缺,峰极相逼,相互叠加,资源供给形势将比20世纪严峻得多,特别是水、耕地与石油能源,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中国21世纪经济繁荣的自然资源物质基础将出现全面性的危机。特别是水土资源是难以增加也无法从国外进口的,它们已成为我国的短缺资源。我国短缺的耕地资源不仅人均数量少,而且后备资源也不足,与人口大国印度相比,印度不仅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皆大于我国,而且还有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可以利用。在这些方面,我国是无法与印度相比的。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低,并将继续降低,这一难以改变的事实表明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过大。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并有可能超过资源承载极限。据一些学者研究,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合理承载量为9.5亿人口,超载人口约为2.5亿,21世纪初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合理承载量为11.5亿人,仍将超载约1.5亿。若按温饱标准计算,我国土地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为15亿16亿人口。若严格控制人口的目标能够实现,2030年人口将达到资源承载极限。若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2010年就会突破这一极限。面对人口的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压力,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急时刻。根据以上材料可知,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同时控制人口数量。问题1:我们以前认为中国地大物博,现在还能这样认为吗?问题2:针对中国目前人口增长过快的现实,你认为怎样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问题3: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怎样利用矿资源? 思考过程1 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自然资源的五个属性应该知道,这对于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这五个属性是有限性,要求人们注意节约。整体性要求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评估,综合平衡,防止和减少人类开发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地域性,在某种自然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可开发为商品性生产基地。多用性,注意自然资源有多种用途,在开发中应统筹兼顾。社会性是指自然资源中所附加的人类劳动。3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注意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是相对的。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再生;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利用时应注意保护、节约、综合利用,寻找替代品。思考过程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让学生读书找出)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低,而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被称为“木柴时代”。2煤炭时期(让学生读图426,读书找出)产业革命后开始大规模开发和使用煤炭,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顿巴斯、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矿区都形成了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3后煤炭时期随着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各部门和运输业相继利用石油作为燃料,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例题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图反映了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请完成(1)(2)题。(1)大约在_世纪_年代以后,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是_。(2)据测算,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如果能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能耗?解析:(1)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学生应有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联想到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木材等能源,工业革命后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煤炭被大量使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是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内燃机所使用的能源是石油等能源,所以从人类历史看,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始于工业革命。(2)本题通过我国企业生产成本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长期居高不下这个事实,和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效益的节约能耗的前景,考查了学生对降低能耗的了解程度。广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