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灰椋鸟》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灰椋鸟》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灰椋鸟》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灰椋鸟》的说课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灰椋鸟的说课稿 说教材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课文的作者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1986年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创建了江苏省第一个鹤类饲养场她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就在1987年9月16日她为了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她年仅23岁的生命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的故事在教学时可作简介激发学生的爱鸟、护鸟之情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要求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通过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说教学方法 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欣赏品味、自我感悟、想象拓展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怡情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得到情感的陶冶 说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课始投影出示灰椋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灰椋鸟的外形学生会答: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黑乎乎的一点都不好看而后教师过渡: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来到林场观赏灰椋鸟归林的情景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作者去欣赏一番由此引入第二环节: 二、学习课文感悟品味 文章有两个重点段第四节的“群鸟归林”和第五节的“百鸟争鸣”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也放在了这两个段落上教学“群鸟归林”时教师首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周围静得出奇茂密的树林在等待鸟儿的归来你们看它们回来了!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节边读边想画面而后学生交流:你看到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觉得这景象如何出示文中群鸟归林的一段话认真地读读这一段话拿起笔来圈圈划划抓住关键的词句好好体会当时的景象抓住两句话重点体会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第一句:“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先指名读找出些词句正确生动写出灰椋鸟归林的学生找到“盘旋”、“陆续”、“投入”等词重点理解“投入”这个词与“飞入”进行比较什么时候用“投入”从“投入”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这树林是鸟的家园 第二句:“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他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启发学生通过“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一步加深对“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最后齐读两段话再次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接着教师再次过渡:这是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你们还听到什么灰椋鸟的叫声在作者耳中的意思丰富着呢师引读: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后到的鸟然后想像说话: 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 最后小结:我已经感觉到同学们融入到这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去了让我们完整地感受一下这壮观而又欢乐的场面齐读第四自然段结束本段的教学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由此引入第5自然段要求学生找出你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第一句话:“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教师渲染:作者把灰椋鸟写得很美那是由于晚霞的映照缘故回想课文开头作者笔下的灰椋鸟并不漂亮但作者喜欢上这些小生灵后它们在作者的眼中竟变成了翩翩起舞的美少女了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让我们也美美地读一读这句 第二句话:“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段话的教学分三步首先重点理解什么叫“俱乐部”人们在俱乐部里会干些什么为什么说“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呢然后理解“似飞瀑如惊涛”写出了什么这是怎样的声音呢欣赏“鸟鸣”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百鸟争鸣的场面最后指导感情朗读师生齐读本段以回归整体接着简要学习第六自然段朗读体会作者感情最后进入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教师介绍:1987年9月16日在夜色笼罩的茫茫的滩涂上徐秀娟为了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