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保健知识.doc_第1页
爱生活保健知识.doc_第2页
爱生活保健知识.doc_第3页
爱生活保健知识.doc_第4页
爱生活保健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护健康,守望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健康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人类卫生事业的成就体现在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和对健康及健康维护认识的提高,健康是所有人都关心的热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全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表现为无疾病或不虚弱。”人的健康对于个人以及社会都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然而健康却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们需要利用健康资源,更要保护好这健康资源。有人这么来表达健康的重要:人生的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健康,一旦失去健康,人生的所有财富也将失去。德国哲学家书本华曾经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甚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可见,健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健康是生命之基,健康是幸福之源,健康是事业之本,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其他,没有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珍惜健康!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可见健康的主动权很大程度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想健康长寿,不能仅靠医生,医生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也不能靠金钱,虽然金钱可以买来药,但却买不来健康;即使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让人永葆健康。难怪有学者认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实际是告诉人们健康的关键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维持健康的基石。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负荷越来越重,营养摄入不够均衡,运动越来越少,日常工作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行为方式不断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年轻时人们总是不经意的牺牲青春和健康去追求名利与金钱,而年老时又企图用名利和金钱来留住生命与健康。”正所谓:智者健时知养生,防微杜渐;愚者病时方悔悟,遗憾终生。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健康观念,健康才能与我们同行。要想拥有健康,首先要以我为主,主动追求健康。维护好自己的健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社会负责。健康是一条由无数的生活点滴的沙砾铺就的道路,每个人要想做健康的拥有者,守望好生命中宝贵的财富,都必须自己动手铺设通往健康的道路,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没有人可以做健康的暴发户,真正的健康是自己平时对生活的各方面科学追求的结果。要想拥有健康,必须从眼前做起,不能等到出现健康危机才去寻求医生的帮助。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也成为现代预防医学中“预防为主”的核心价值。因此聪明的人应该学会“治未病”,把追求健康作为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而不是以健康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享受、快乐,不以工作忙、事业重要等为借口而放弃对健康的责任。因为我们一生的健康都是由每个今天的生活所积淀,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从现在开始行动。 要想拥有健康,也要从点滴做起,筑牢健康的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涵盖饮食、起居、运动、习惯、心态等各个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都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健康,能够用科学的方式生活就是对未来健康的储蓄,这是生命中最具价值的投资,量的积累必然产生质的飞跃,人生如此,生命如此,为了守望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抱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戒除不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并持之以恒,否则我们的健康基础不能牢固,生命的大厦就岌岌可危。 要想拥有健康,还要靠科学有效的医学方法,帮助我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健康与疾病是人生中对立的两面,总有那么些时候我们的肌体自身无法抗拒疾病的侵袭,这时我们必须依靠科学,借助医学的力量驱赶体内的病魔,使我们尽快地回复健康。许多情况下常规的诊疗方法还需要医生根据个体病情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医患密切的配合,即便没有患病,我们也需要得到更多更专业的医学保健指导,让我们保持强健的体魄、远离疾病的困扰,因此平时多交几个医生朋友,好过生病时才去看医生。最后,让我们记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的珍惜,是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是对生活的理解,是对健康的掌握。为了守望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在导致疾病的因素中,个体内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气候地理因素占7%,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却占据了60%,可见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中,由于个人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占了大多数。所以,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当今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十六个字的健康宣言高度概括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健康观念,教给了我们简单易行但又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甚至有些保健医学专家称“四大健康基石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效果非常好”,因此,为了健康,我们没理由不筑牢自己的健康基石!合理膳食概括为“五个数字:12345”:1、每天一杯牛奶,确保250毫克的钙;2、每天250到350毫克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6到8两的主食;3、每天吃3到4份高蛋白食物;4、是指的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5、500克的蔬菜和水果,能减少癌症发病率一半以上。概括为“五种颜色:红黄绿白黑”:红:指的一天吃1到2个西红柿(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适量红葡萄酒,红辣椒(改善情绪)。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西瓜等,这些食物维生A丰富。绿:指绿茶以及绿色蔬菜,特别是绿茶含有抗氧化剂,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白:象燕麦粉,燕麦片,不但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的人也有很好的效果。黑: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的黏度。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但要有适度,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做到有恒(持之以恒)、有序(循序渐进)、有度(适度运动)。对于多数健康人来说,衡量运动适量的标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办法采用心跳速度的幅度来衡量:(220-年龄)*65%85%,只要在此范围内运动,都能收到最佳效果,并能保证运动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走路是最佳的运动方式,常练太极拳也有益于健康。 运动中要注意的“357”要决,“3”指每次步行3公里,时间超过30分钟,“5”是说每星期最少运动5次,“7”指的是“年龄+心跳”得数不要超过170次。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可以引起慢性支器官炎,肺部疾病,还增加了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此,要把烟戒掉。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过量就会对健康不利,影响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一时戒除不了烟酒习惯,也应该遵循戒烟限酒“五一五”原则:每天吸烟不超过5支,每餐饮酒酒精含量不超过15克,逐步达到彻底戒除。心理平衡这是最关键的一条,比其他一切因素都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生理,心理,社会人际适应的完满状态才是健康,心理健康,生理才能健康,古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谁会自我调节,心态健康,谁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健康,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美国科学家曾经作过实验,他们给高血压患者服用了装满淀粉的胶囊,却告诉他们是降压药,结果,再次检测时,许多人的血压恢复了正常,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人抵抗力强,少得病,即使生病也会很快痊愈。那么,怎样保持稳定的心态呢?三句话: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要居功自傲,也不要妄自菲薄;另一方面,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永远对社会存有感激之心。此外,还要做到三个快乐:顺境时助人为乐,平常知足长乐,逆境时自得其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保持心理平衡需要科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长期磨练。哲学家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我们看来,“生活方式决定健康。”只要按照科学规律生活,就能健康享受每一天,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幸福。百条健康谚语 四大健康基石健康,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健康是第一财富”,千万不要“前三十年用命挣钱,后三十年用钱买命”。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流行着许许多多的健康谚语,并未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光彩,相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为什么呢? 健康谚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起来简单有效,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在老百姓心中,健康谚语有诗词般的意境,有符咒般的灵验,可见谚语具有极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经过现代科学发现,很多健康谚语都是最精炼的科学概括,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精华,真所谓“最清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 中国的健康谚语数不胜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是一笔既实用又科学的宝贵财富。我们对此进行精心挑选,认真梳理,分门别类,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加以阐述,力求做到“简单实用,科学有效”。 1992年的“维多利亚宣言”指出,健康有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我们根据这种理论,把健康百谚分为四个部分,这就是第一大基石:平衡心态;第二大基石:合理膳食;第三大基石:适度运动;第四大基石:改良习惯。 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呢?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按照保健观点,心理是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只要把心态调整好了,很多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预防,不少疾病都能不治而愈。特别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能治愈,而现在还没有特效方法的疾病,常常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调整好心态,就等于打下了健康的第一大基石。 第二,“维多利亚宣言”中的“戒烟限酒”,我们改为“改良习惯”,主要是因为“戒烟限酒”是一种习惯,可是所指范围较小,不能概括更多的习惯。并且,其他三大基石都是概括性的,“戒烟限酒”最好以概括性的说法为宜。 在健康百谚中,我们一直在强调“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而健康谚语的最大特点不是如何治疗疾病,而是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如何有效预防疾病。 怎样使用健康百谚? 第一,只要照着本书每一条去做,你就能拥有健康。比如曾国藩有“临睡洗脚,食后千步”的养生秘诀,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第二,只要读一读这些谚语,你就能够获得一种意境,获得一种观念。“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言简意赅,能过目不忘。 第三,只要翻一翻这本书,你就能改正一些不良习惯,使你获得健康秘诀。很多人特别是孩子,什么开发智力的药都吃了,可是却“江山依旧在”,其原因就是“吃饱了撑的”。因此,明白了“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宁可锅中存放,不要肚子饱胀”等谚语,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第一大基石:平衡心态 在所有的健康处方中,心态平衡为第一要务。其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有了心态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器官代偿功能才会处于最佳状态,疾病才能减少。谁掌握了心态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二大基石:合理膳食 吃有益健康,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日本人曾经很自豪地说他们“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正在推行“大豆行动计划”: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提高民族素质!一个人最关心的事情可能就是“吃”了,一辈子吃下的食物数以吨计。小小的胃口要吞下如此多的食物,就要吃有学问,吃有方法,吃有讲究,否则难免“吃饱了撑的”! 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43.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44.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 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8.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第三大基石:适度运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来源于运动,运动带来健康。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能够锤炼强健的体魄,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强身健体,就要持之以恒,就要注意科学性,这样健康就属于你了。 51.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5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57.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风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65.要健脑,把绳跳 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第四大基石:改良习惯 习惯如每天牵绳绕一圈,时间一长就成了解不开的结。健康却在看不见中悄然受到坏习惯的伤害。因此,为了健康,不能让坏习惯这个小结困住,既然这个结解不开,又何必徒劳呢,直接一刀刨开得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改良不足的习惯,轻松获得长久健康。 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76.吃得巧,睡得好 7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78.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80.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8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8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83.食不语,睡不言 8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8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8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 88.饭前便后要洗手 8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9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9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9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9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9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9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9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9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9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100.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健康百谚把最古老的经验与最先进的科学相结合,愿能够给你的健康带来福音!WHO提出的十条健康标准: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善于休息,睡眠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和肩的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龋齿,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平衡膳食.健康忠告“民以食为天”。人之所以能维持生命、工作和思维都是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给。营养可以影响思想、行为和感受,营养状态的好坏和饮食结构的正确与否将决定生命的价值和个人成就。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将每天都在损害机体,日久天长就会造成百病丛生的后果。如果能接受科学的合理的营养,那么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缠身,还能使生命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与健康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已经从单纯的营养缺乏转变为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的局面。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虽然还是首要的,其中主要出现在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动物性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等等。这些疾病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贫穷落后所造成的。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而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城市中,膳食模式的西方化日趋严重,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即“三高一低”的膳食结构十分明显。殊不知,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多种“富裕病”正悄悄向你靠近,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患病率逐年增加,这些都与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当然要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除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嘴。这样,许多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膳食指南根据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这一总目标,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根据中国国情在1998年重新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作为给健康成年人大众化的饮食指导。它采用平衡膳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来获取合理营养,从而促进身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专家认为一天最好要摄入约三十种不同食物。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提出谷类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它们都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总之,多吃蔬菜、水果和暑类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对老年人减少骨质的丢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在提倡减少肉类消费的同时,增加豆类制品的摄入,既可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又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但并不能摄入过多。关键是:经常、适量才是最好的。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且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但猪肉脂肪含量高,而禽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含脂肪较低,所以应大力提倡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体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保持正常体重。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入过多的肉食品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培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七、如饮酒应限量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而且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最厉害,喝多了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饮酒限量建议控制在:白酒少于25毫升/日,红酒或黄酒少于100毫升/日,啤酒少于300毫升/日。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降血压,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严关。 膳食与癌症从理论上讲,每个人体内都会产生癌细胞。在衰老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癌前细胞就会发展成为癌症。因此人人都有患上癌症的可能,特别是中年以后。但是,癌症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因为据报道30-40%的恶性肿瘤与膳食有关。如果膳食中含致癌物质或促癌因素多,就会增加患癌风险。反之,如果膳食中含致癌物质少,且能增加对致癌物质的干扰,就会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由此,合理的膳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防癌抗癌过程中起很大作用。膳食中可致癌的因素:1. 高脂肪饮食及偏爱肉食:可增加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发病率2. 常吃烟熏、烧烤、盐渍、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肉、香肠、火腿):可诱发胃癌、食管癌。3. 霉变食物(如霉花生、霉玉米、霉黄豆):易致肝癌。4. 过量饮酒:易患口腔癌、食管癌、肝癌、肺癌。5. 高盐饮食:摄盐过多易致胃癌。6. 膳食中缺乏某些抗癌成分: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7. 血清胆固醇过低:患结肠癌风险加大。防癌的膳食建议:1. 提倡食物多样,粗细粮搭配。以增加膳食纤维。2. 适量食肉,尤其少食红肉(牛、羊、猪),尽可能选择禽肉、鱼肉。以减少脂肪摄入。3.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深黄、绿色蔬菜,且每天保证3-5个品种,水果每天2-4个品种。以增加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增加免疫力。4. 不吃霉变,烧焦食物,少吃盐制食品及隔夜蔬菜。减少致癌物进入机体。5. 戒烟少酒,减少刺激。6. 多食防癌,抗癌食品。7. 尽量不吃使用人工防腐剂,合成甜味剂及添加合成色素的食品。常见防癌抗癌食物:大蒜、洋葱、卷心菜、胡萝卜、番茄、南瓜、地瓜、花菜、西兰花、芦笋、蘑菇、金针菇、苦瓜、柑橘、猕猴桃、苹果、葡萄、山楂。麦麸、玉米、苡仁、大豆、海带、海参、螺旋藻、绿茶、酸奶、胡桃肉。喝水的学问1.一切与水有关水是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及体温的调节等都离不开水,缺水比缺食对健康影响更大,如果体内水丢失超过体重10%将发生心血管系统障碍。2.不要等到口渴等到口渴才喝水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这是个坏习惯。口渴是体内缺水的警讯,但绝不是第一警讯。实际上等到感觉渴的时候,我们体内已有太多的细胞因为缺水而死亡。 3.每日该喝多少水通常所说的一天八杯水,应该是包括食物中的水量和食物本身氧化内生的水量,所以这就意味着实际上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的水只要1-2升。也就是4-6杯水如:白开水、矿泉水、果汁、牛奶、豆浆等,都可作为水来补充。保持一定量的饮水可以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转,滋润皮肤,但并非越多越好,饮水过量反而会加重心肾的负担。此外,每日喝水的次数也有讲究,最好是分6-8次。每杯水约250ml。4.健康饮水一日之旅 知道每日不同时刻最适合你的是那种饮品吗?下面是饮用不同饮品的最佳方案:清晨起床 一杯白开水,空腹饮用晨起空腹一杯水对机体既是一次水分补充,又能对机体起净化作用和通便排毒作用。早上7:30 一杯鲜牛奶,加上早餐 供给大脑所需糖分和养分,精力充沛一整天。 上午9:00-9:30 一杯咖啡 振奋精神,提高办事效率。上午11:00-12:00 一杯果汁 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促进胃酸分泌。下午3:00 一杯茶 清神醒脑,提高兴奋点。下午5:00-6:00 一杯矿泉水或纯净水 补充水分,消除疲劳。晚上10:00-11:00 一杯牛奶 增加钙质,帮助睡眠。5.饮水注意点: 忌饮生水,忌饮千滚水,忌喝冰水,忌喝烫水,忌一次性喝水太多。饮水的选择饮什么样的水才能有利于健康呢?现在就纯净水、矿泉水、白开水做一个比较:纯净水:是目前很多家庭和写字楼的首先饮用水,它除了饮用方便外,还有利于生津止渴,解除疲劳。它的溶解度高,极易为人体细胞所吸收。但专家指出:把纯净水当作唯一的饮用水不可取,因为从营养角度来讲,经过多层过滤的纯净水,在把细菌和有害物质滤去的同时,把自然水中的养分和矿物质也滤掉了,若长期饮用失去矿物质的纯净水会引起人体酸碱度平衡失调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矿泉水:饮用含有适当矿物质的水对维护人体细胞安全和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如果人体不缺乏某些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时,再过量饮用矿泉水,可造成某些矿物质在体内积蓄过多,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因此,营养学家早就呼吁:健康人从正常饮食中能摄取足够的必需营养素就没有必要再过多的饮用矿泉水。白开水: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料,它不含热量,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环境卫生专家说,如果当地的自来水能达到卫生标准,喝烧开的自来水最好,既安全又实惠。正确的方法是将自来水烧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