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贵州州省省生生产产建建设设煤煤矿矿全全面面 安安全全体体检检报报告告 鸿鸿腾腾煤煤业业投投资资有有限限责责任任 公公司司 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 二二 一七年三月一七年三月 参加安全体检人员名单参加安全体检人员名单 姓姓 名名职务职务职称职称专专 业业签签 名名 陈陈 建建经理经理 通风工程师通风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通风通风 陈陈 辉辉矿长矿长采矿工程师采矿工程师采矿采矿 龙龙 勇勇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通风工程师通风工程师通风通风 汪开耀汪开耀安全矿长安全矿长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安全安全 洪洪 义义生产矿长生产矿长采矿工程师采矿工程师采矿采矿 徐元应徐元应机电矿长机电矿长机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机电机电 方正如方正如工程师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地测地测 赵显顺赵显顺工程师工程师 采矿助理工程师采矿助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采矿采矿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3 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3 第二节 矿井生产现状 16 第三节 主要生产系统 17 第四节 安全管理 20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布局生产布局 22 第一节 井田开拓 22 第二节 采场接替 22 第三节 重大灾害防治方案 26 第三章第三章 瓦斯治理瓦斯治理 27 第一节 矿井通风 27 第二节 瓦斯抽采 34 第三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36 第四节 安全监控 38 第四章第四章 水害防治水害防治 43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43 第二节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48 第三节 水害防治措施 49 第四节 矿井排水系统 50 第五章第五章 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 52 第一节 防灭火 52 第二节 粉尘防治 54 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 55 第四节 紧急避险设施 55 第六章第六章 供配电 提升 运输 空气压缩系统供配电 提升 运输 空气压缩系统 56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 56 第二节 提升系统 57 第三节 井下带式输送机 60 第四节 井下辅助运输设备 61 第五节 空气压缩系统 61 第七章第七章 安全投入安全投入 63 第八章第八章 评估结论评估结论 64 前前 言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2017 年 2 月 20 日文 件 关于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煤监 2017 11 号 和贵州省安全监管局 贵州省煤矿安监局 贵州省 能源局 2017 年 2 月 23 日文件 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与 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 黔安监煤矿 2017 1 号 的要求 我矿严 格对照 贵州省生产建设煤矿全面安全体检方案 的要求 结合矿 井实际认真落实自查自检工作 一 编制依据 1 纳雍县鬃岭镇镇左家营煤矿 整合 开采方案设计 贵州 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2009 5 2 纳雍县鬃岭镇镇左家营煤矿 整合 安全专篇 贵州省动 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 2009 5 3 鸿腾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一采 区残采设计 贵州贵煤矿山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5 3 4 煤矿安全规程 2016 年 5 2017 年度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 三项作业计划 6 贵州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 二 编制目的 以查大系统 治大灾害 除大隐患 防大事故为主要目的 结 合我矿现状 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以 煤矿安全规程 的全 面实施为抓手 从矿井瓦斯 水害 火灾等灾害防治着手 有针对 性的做好我矿安全体检工作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 隶属关系 地理位置 左家营煤矿属于整合矿井 由原原左家营煤矿 光华煤矿于 2007 年 5 月整合形成 属私营小型煤矿 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 t a 根据贵州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采矿许 可证 矿区由 7 个拐点组成 矿区面积 0 4541k 矿区位于纳雍县城南西方向 250 直距纳雍县城 15km 直距 鬃岭镇 6km 省道 S307 纳 雍 水 城 从矿区边界经过 往 南西可至水城县城 往北东可达纳雍县城 矿区至滥坝火车站约 60km 距阳长电厂 10km 交通较方便交通方便 省道 S307 纳 雍 水 城 从矿区边界经过 往南西可至水城县城 往北东可 达纳雍县城 矿区至滥坝火车站约 60km 距阳长电厂 10km 交通 较方便交通方便 见图 1 图 1 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 井田范围 境界 根据贵州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采 矿许可证 证号 5200000711032 矿区由 7 个拐点组成 矿区面积 0 4541k 倾向长 570m 走向长 1100m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 表 1 表表 1 1 矿矿 界界 拐拐 点点 坐坐 标标 直角坐标地理坐标 序号 横坐标 X 纵坐标 Y 东 经北 纬 02956100 0035524613 00105 14 50 26 42 53 12955979 0035524606 00105 14 50 26 42 49 22955787 0035524438 00105 14 44 26 42 42 32955542 0035524070 00105 14 30 26 42 35 42955502 0035523620 00105 14 14 26 42 33 52955940 0035523620 00105 14 14 26 42 47 62956200 0035524280 00105 14 38 26 42 56 三 矿井投产时间 设计生产能力 核定能力 左家营煤矿属于整合矿井 由原左家营煤矿 光华煤矿于 2007 年 5 月整合形成 于 2012 年投产 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 t a 核定能力 15 万 t a 四 证照情况 左家营煤矿目前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 年 核定生产能力 15 万吨 年 证照齐全有效 矿于 2014 年 7 月 7 日依法取得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新换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 号 C5200002012041120124642 有效期限自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 9 月 于 2013 年 1 月 5 日依法取得由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 发的营业执照 注册号 520000000021823 于 2015 年 8 月 11 日 获得了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编号 黔 MK 安许证字 1752 号 有效期自 2015 年 8 月 11 日至 2018 年 8 月 10 日 五 地质概况 一 地 层 矿区及其邻近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 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 岩组 龙潭组 长兴 大隆组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现 分述如下 一 二叠系上统 P3 1 峨嵋山玄武岩组 P3 主要分布于矿区南西部外围 灰绿色玄武岩 块状 致密坚硬 具气孔 杏仁状构造 其上一般有 1 5m 紫 灰 绿色凝灰岩与玄 武岩过渡 平均厚度 220m 2 龙潭组 P3l 为本矿区含煤地层 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 细砂岩 粉砂质泥 岩为主 含煤 50 层左右 含可采煤层十余层 平均厚 320m 与下 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据其岩性 岩相及含煤性分为三段 下段 煤系地层底界至 K8 底界 厚度变化大 含煤性较好 可采煤层有 28 31 32 号 岩性主要为泥岩 泥质粉砂岩 粉砂 岩 产腕足类 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 栉羊齿等植物化石 底部约 3m 厚铝土质泥岩 厚 69 45 115 23m 平均厚 82 50m 中段 K8 底界至 K4 底界 厚度变化大 无可采煤层 岩性主 要为细砂岩 其次为粉砂岩 泥岩 产少量动物及植物化石 厚 104 18 154 24m 平均厚 124 08m 上段 K4 底界至 K1 底界 长兴 大隆组底界 为主要含煤 段 含可采煤层 9 层 主要以粉砂岩 泥岩为主 细砂岩少量 产 腕足类 瓣鳃类 螺等动物化石 煤层顶板产大羽羊齿 鳞木等植 物化石 厚 107 00 134 00m 平均厚 114 19m 3 长兴 大隆组 P3c d 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薄层 上部夹 2 4 层蒙脱石泥岩 顶部为一层蒙脱石泥岩与上覆地层分界 底部为 一层泥灰岩 K1 富产腕足类 瓣鳃类 头足 珊瑚等动物化石 厚 32 51 40 04m 平均厚 38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二 下三叠统 T1 飞仙关组 T1f 岩性以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为主 与下伏 地层整合接触 依据岩石颜色 夹灰岩或泥灰岩的层数 灰岩发育 程度等将其划分为三段 第一段 T1f1 俗称绿色层 灰绿色粉砂岩为主 上部为 黄灰色泥质粉砂岩 产瓣鳃类动物化石 厚 173 00 185 00m 第二段 T1f2 俗称灰岩层 浅灰色 中厚层状灰岩 夹 薄层泥灰岩 下部具鲕粒结构 底部为薄层泥灰岩 产头足类 瓣 鳃类等动物化石 厚 35 00 41 00m 第三段 T1f3 俗称紫色层 紫灰色 暗紫色薄层状泥质 粉砂岩 粉砂岩 钙质细砂岩 夹薄层紫灰色泥灰岩 产瓣鳃类等 动物化石 厚 325 00 400 00m 三 第四系 Q 以堆积 残积物为主 分布于矿区大部地区 角度不整合于含 煤地层之上 砂砾 由碎石土 砂质土 粉质土组成 厚 0 10 米 二 构 造 矿区位于织纳煤田西部阿嘎背斜北东翼南段 地层总体走向 SW NE 向 倾向 NW 倾角 7 19 一般 13 16 矿区南东部边界附近发育有一条正断层 F1 倾向 NW 走 向 NE SW 区内延伸长度约 1000m 地层断距约 30m 矿区北部山高坡陡 易形成滑坡 崩垮等地质灾害 对煤矿井 口及炸药库的安全构成威胁 三 煤层特征 一 含煤性 矿区含煤地层厚度 280 360m 平均为 320 77m 含煤 50 余层 有编号的 18 层 煤层总厚 25 04m 含煤系数 7 8 含可采及局部 可采煤层 7 层 其中上段含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煤层 7 层即 1 2 3 6 7 8 10 号煤 本段平均总厚 12 68m 含煤系数 10 中段含不可采煤层 23 层 下段含煤层 13 层 含零星可采煤 层 3 层即 28 31 32 号煤 均不在本矿矿权范围内 总厚 6 49m 本段含煤系数 7 9 二 可采煤层 左家营煤矿矿区内可采煤层有 7 层 即 1 2 3 6 7 8 10 号煤层 现分述如下 1 号煤层 M1 黑色 细条带夹中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 板为泥质灰岩 局部为粉砂岩 底板为泥质粉砂岩 煤层厚 1 10 2 10m 平均厚 1 80m 厚度变化不大 一般有 1 层夹石 结 构简单 全区可采煤层 2 号煤层 M2 黑色 细条带夹中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 板为灰岩 局部为粉砂岩 底板为泥质粉砂岩 煤层厚 1 00 1 60m 平均厚 1 50m 厚度变化不大 一般有 1 层夹石 结 构简单 基本全区可采煤层 3 号煤层 M3 黑色 细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板为粉砂 岩 局部为泥质粉砂岩 底板为泥质粉砂岩 一般有 1 层夹石 煤 层厚 1 05 2 10m 平均厚 1 50m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属结构简 单 厚度稳定 全区可采煤层 6 号煤层 M4 黑色 褐黑色 细 中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一般 0 1 层夹石 全层煤层厚 0 90 1 40m 平均厚度 1 25m 属 结构简单 厚度较稳定 基本全区可采煤层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 底板为泥岩 7 号煤层 M5 黑色 细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板为泥质 粉砂岩 局部为泥质粉砂岩 底板为泥质粉砂岩 一般 0 1 层夹石 全层煤层厚 0 90 1 50m 平均厚 1 30m 厚度变化不大 属结构 简单 厚度稳定 全区可采煤层 8 号煤层 M6 黑色 褐 细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板为 泥质粉砂岩 局部为泥质粉砂岩 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一般 1 层夹 石 全层煤层厚 1 60 2 50m 平均厚 2 10m 厚度变化不大 属 结构简单 厚度稳定 全区可采煤层 10 号煤层 黑色 褐 细条带状结构 半亮型 顶板为粉砂 质泥岩 局部为泥岩 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一般 1 层夹石 全层煤 层厚 1 00 1 30m 平均厚 1 10m 厚度变化不大 属结构简单 厚度稳定 全区可采煤层 各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稳定等特征见表 2 1 表 2 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采用厚度极值 平均值 m 煤层 倾角 0 平均 间距 结构 类 型 对 比 可靠性 可采率 可采性 厚度 变异 系数 稳定 指数 稳定 类型 1 1 10 2 10 1 80 14 距 P3L 顶 16 较简单可靠 95 全区 308 稳定 2 1 00 1 60 1 50 1412 较简单可靠 93 全区 338 较稳定 3 1 05 2 10 1 50 1414 较简单可靠 93 全区 338 稳定 6 0 90 1 40 1 25 1421 较复杂可靠 97 全区 307 较稳定 7 0 90 1 50 1 30 1418 较简单可靠 92 全区 307 较稳定 8 1 60 2 50 2 10 1412 简单可靠 98 全区 248 稳定 10 0 90 1 30 1 10 144 简单可靠 98 全区 248 较稳定 三 煤层对比 根据标志层特征 煤层煤层间距结合煤层自身特征以及含煤地 层古生物特征对矿区煤层进行对比 1 标志层对比 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 有海相灰岩 泥灰岩 10 余层 其岩性 厚度 层位均为稳定和较稳定 并含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和 化石群 便于各标志层之间相互区别 自上而下为标一 标二 标 三 标四 标五 标七 标八 标九 标十 其岩性特征及赋存规 律易于识别 与上下地层的间距 主要指煤层 为稳定或较稳定 是区内煤层的主要对比依据 根据矿区内地层出露情况 标志层仅 含标一 标二 标三 标四 现分述如下 标一 k1 长兴组底界 为灰 浅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 风化后呈褐黄色 疏松多孔 含腕足类动物化石 厚 0 30 1 63m 一般 0 70m 层位 厚度稳定 是长兴 大隆组与龙 潭组分界标志 1 号煤上距 k1 一般 16 米 对比可靠 标二 k2 黑色泥岩 薄层状 具贝壳状断口 鲕状结构 层位较稳定 厚 0 10 0 30m 上距 2 号煤 7 10m 一般 8 0m 下 距 3 号煤 8 12m 一般 10m 对比可靠 标三 k3 灰黄 黄灰色 薄层状粉砂质泥岩 产腕足类动 物化石 层位稳定 上距 7 号煤一般 4 6m 下距 8 号煤一般 8 10m 对比较可靠 标四 k4 灰黄 黄灰色 薄层状粉砂质泥岩 下部常夹一 层高岭石泥岩 含小个体动物化石 层位较稳定 上距 10 号煤 3 5 米 一般 4m 为 10 号煤层主要对比标志 对比可靠 2 煤层间距对比 各可采煤层间距情况见表 2 2 表 2 2 可采煤层及标志层间距一览表 P3l 煤煤 层层平均间距 平均间距 m m 备备 注注 P3l 顶 标一 较稳定 对比可靠 16 1 稳定可靠 12 2 较稳定 对比可靠 16 3 较稳定 对比可靠 14 6 较稳定可靠 21 7 较稳定 对比可靠 18 8 较稳定可靠 12 10 4 较稳定 对比可靠 六 资源 储量 截至 2016 年底 核实 1 2 3 6 7 8 10 煤层总资源量为 491 5 万吨 准采标高外总资源量为 3 3 万吨 333 准采标高内 保有资源量 443 2 万吨 其中 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量 122b 0 2 万吨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 248 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195 万吨 1 地质储量 122b 331 333 443 2 万 t 2 矿井工业资源 储量 331 333 k 340 103 0 8 422 4 万 t 式中 k 可信度系数 取 0 7 0 9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 度中等 煤层赋存较稳定的矿井 K 值取 0 8 3 矿井设计资源 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 储量 设计计算的 采空区保护煤柱 井田边界煤柱 井筒压煤 422 4 6 36 5 379 9 万 t 煤柱留设计算如下 a 煤柱留设原则 矿区范围内的永久煤柱损失有井田边界煤柱 采空区保护煤柱 以及大巷保护煤柱 各种煤柱留设原则如下 井田边界煤柱 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井田边界煤柱留设 20m 老窑采空保护煤柱 老窑采空区以下留 30m 的安全隔离煤柱 b 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供的资料 矿区内没有村寨 只 有零星的住户 对矿区内零星住户采取搬迁的政策 所以矿井内就 不存在村寨保护煤柱 从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供的资料看 矿区存 在着采空区保护煤柱 井田边界煤柱和井筒保护煤柱 采空区保护煤柱 6 号煤层 450 1 2 1 44 30 3 1 万 t 8 号煤层 400 1 5 1 44 30 2 9 万 t 合计 6 万 t 井田边界煤柱 1 号煤层 1420 1 8 1 44 20 6 2 万 t 2 号煤层 1420 1 4 1 44 20 4 8 万 t 3 号煤层 1510 1 3 1 44 20 4 5 万 t 6 号煤层 1550 1 2 1 44 20 4 3 万 t 7 号煤层 1610 1 0 1 44 20 3 9 万 t 8 号煤层 1630 1 5 1 44 20 4 8 万 t 10 号煤层 1710 2 39 1 44 20 5 1 万 t 合计 36 5 万 t 不包括 334 资源量 4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 储量 采区回采率 379 9 80 303 9 万 t 根据 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 采区回采率取 80 5 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 年生产能力 储量备用系数 303 9 15 1 4 14 5 a 七 周边矿井及小煤窑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其他方面情况 1 小窑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 煤层露头线附近有老窑存在 采深大多在 50m 80m 之间 现已关闭 本次地质报告提供的图纸未圈出老窑开采范围 因此矿井必须补作该方面的工作 切实掌握老窑开采范围 由此 本矿必须立即弄清老窑积水情况 并标绘在矿井井上下对照图和采 掘工程平面图上 要注意探放水工作 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窑附近 采煤时 要采取 预测预报 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 的 探放水措施 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窑积水的突然涌出 2 整合前建设情况 根据调查 矿区范围内原原鬃岭镇镇左家营煤矿和原新发煤矿 情况大致如下 原左家营煤矿始建于 2001 年 主斜井沿 7 号煤层露头掘进 生产规模 3 0 万吨 年 现主采 8 号煤 M6 2004 年 9 月矿井通过 技术改造 将生产能力提升为 6 万吨 年 由于受其它原因影响 2004 年至 2005 年间矿井处于整改状态 原左家营煤矿矿界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X 坐 标Y 坐 标 12955870 0035524280 00 22955870 0035524070 00 32955542 0035524070 00 4955502 0035524612 00 52955940 0035523612 00 62956200 0035524280 00 开采标高 1785 米至 1600 米 面积 0 3075km2 原光华煤矿 光华煤矿与左家营煤矿紧紧相连 该矿始建于 2001 年 主斜 井沿 6 号煤层露头掘进 生产规模 3 0 万吨 年 主采 6 号煤 M4 原左家营煤矿 光华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 壁后退式采煤法 金属支柱 炮采落煤 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 车提升运输 证照齐全 现光华煤矿停产 表 1 3 光华煤矿矿界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X 坐 标Y 坐 标 12955803 0035524300 00 22956100 0035524300 00 32956100 0035524613 00 43955979 0035524606 00 52955787 0035524438 00 开采标高 1940 米至 1800 米 面积 0 079km2 整合前的各个矿井都有采空区和部分开拓巷道 原左家营煤矿 主采 8 号煤 M6 主要采掘工程都集中在主斜井井底 1709m 标高 以上 所以 8 号煤层 1709m 标高以上原左家营矿界内已基本采空 存在着采空区及老窑积水 矿井原布置有主斜井及回风斜井共两条 井筒 上下山开采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 光华煤矿开 拓方式为斜井 主要开采 6 号煤层 主要采掘工程都集中在 1861m 标高以上 所以 6 号煤层 1861m 标高以上原光华矿界内已基本采空 存在着采空区及老窑积水 采空区情况详见整合前各矿矿区范围及 采掘工程平面图 3 整合前开采情况对现设计新系统的影响分析 矿区内有可采煤层七层 分别为 1 号 2 号 3 号 6 号 7 号 8 号 10 号煤层 各煤层之间间距较小 本次设计为煤层群联合开 采 设计三条井筒均布置在 3 号拐点附近的 10 号煤层顶板 穿过 10 号煤后布置在 10 号煤层底板中 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上下山开 采 新设计系统与老系统完全分开 故整合前原两个新设计主系统 无影响 但由于该矿整合前两个煤矿所采煤层不同 且形成了较凌 乱的采空区 由于均采用斜井开拓 故采空区内都有一定的积水 从而对石门布置及部分工作面布置有较大影响 由于矿区整合前形 成较大范围的采空区且小窑开采历史久远 所以矿井必须必须认真 调查小窑及采空区具体位置和积水量 弄清采空区及老窑积水情况 并标绘在矿井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以便指导安全生 产管理 矿井生产建设期间必须严格落实 预测预报 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原则 八 矿井技术改造情况 我矿隶属纳雍县鸿腾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贵州省煤矿 兼并重组领导小组对 纳雍县鸿腾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鬃 岭镇左家营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 矿井下一步将单井技 改为 30 万吨 年的生产规模 目前 30 万吨 年的采矿许可证手续正 在办理之中 预计 2018 年末开始启动技改工程 2020 年前建成投 产 第二节第二节 矿井生产现状矿井生产现状 一 矿井开拓方式 目前在用井筒 生产水平 主要巷道布置 生产采区 准备采区 原煤产量等 左家营煤矿目前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 t a 斜井开拓 现已形成井筒四条 主斜井 副斜井 排水 平硐和回风斜井 在井底 1798m 标高落平贯通形成一采区开拓系统 并布置井底车场 主 副 水仓 管子道 井底联络巷 避难硐 室等 在 10 号煤层底板开口穿层布置有 1 采区运输上山 1 采区轨 道上山和 1 采区回风上山等巷道 左家营煤矿划分为一个水平 1792m 两个采区 1792m 以上 划分为一采区 1792m 至 1600m 划分为二采区 目前 矿一采区 正在回采 1303 工作面 根据采掘计划安排 一采区 3 号煤层只剩 余 1303 回采工作面 经探明 一采区 6 号煤层已基本采空 为了 保证一采区内各煤层采掘正常接替 接替煤层为 7 号煤层和 8 号煤 层 目前矿井的采掘工作均在一采区进行 一采区尚有可采煤量近 40 万吨 接替采区为二采区 二 采掘工作面位置 数量 掘进分煤巷 岩巷 开采煤层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矿井现在有一个采煤工作面 1303 采面 两个掘进工作面 1701 运输巷 1701 回风巷 和一个备用掘进工作面 1702 回风 巷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爆破落煤 刮板运输机和皮带运 输机运煤 表 1 2 1 矿井采掘工作面现状表 类别工作地点 工作面编 号 队 别 采掘工 艺 产量 万 t 进尺 m 每班作业人 员 人 一采区1303 采面炮采6 5 剩余 18 回采工作面 合计 1701 运输 巷 炮掘50 已掘 6 1701 回风 巷 炮掘260 已掘 6 1702 回风 巷 炮掘60 已掘 2 探水 掘进工作面 合计370 已掘 32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生产系统主要生产系统 一 供电系统 一 供电电源 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供电 一回路来自 纳雍县中岭 10KV 变 电站 二回路来自勺窝 35KV 变电站 二 地面供电 变电所降压后以 380V 电压向主斜井皮带 主要通风机 瓦斯 抽放泵等地面其它设备供电 供照明的电压为 220V 以上供电均由 变电所低压开关柜控制 三 井下供电 从地面高压开关引二回 MYJV 3 50 1 25 矿用阻燃电缆到 井下变电所 设 BGP 10 50 型高压开关柜五台 KBSG 干式防爆变压 器 4 台 低压馈电开关 16 台 井下变电所向井下各用电地点配送 点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1 回 MY 3 50 1 25 矿用阻燃电 缆 沿轨道上山铺设向工作面设备供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1 回 MY 3 35 1 16 矿用阻燃电 缆 沿轨道上山铺设 向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设备供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2 回 MY 3 50 1 25 矿用阻燃电 缆 沿皮带上山铺设向皮带上山皮带供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1 回 MY 3 50 1 25 矿用阻燃电 缆 沿轨道上山铺设 向轨道上山提升绞车供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1 回 MY 3 50 1 25 矿用阻燃电 缆 沿 121 运输上山铺设 向皮带上山皮带和 121 运输上山皮带供 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2 回 MY 3 35 1 10 矿用阻燃电 缆 沿轨道上山铺设 专向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 从井下变电所馈电开关引 1 回 MY 3 25 1 10 矿用阻燃电 缆 沿轨道上山铺设 向掘进工作面用电设备供电 四 供电负荷 全矿共安装设备共 55 台 其中工作 39 台 设备总容量 1261 1KW 地面 866KW 井下 439 1KW 井下总有功功率 Pj 为 226 2KW 总无功功率 Qj 为 242 0kvar 总视在功率 Sj 为 335 7KVA 地面总有功功率 Pd 为 440 89KW 总无功功率 Qd 为 439 19 kvar 总视在功率 Sd 为 610 0KVA 矿井耗电 389 95 万 KWh a 吨煤综合电耗为 70 38KWh t 二 提升系统 矿井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 地面设置皮带走廊运输至储煤场 采用 800mm 输送带 DTL80 40 2 40 型煤矿矿用钢架落地带式输送 机 皮带机电机功率为 2 40Kw 输送长度 800m 矿井副斜井采用轨道上山安设 22Kg m 的轨道完成矿井材料 设备 矸石的运输 JT 1 2 1 0W 型提升绞车 绳速 VP 2 5m s 最大张力 Fmax 30KN 配套电机功率 55kw 380 660V 三 井下运输系统 矿井井下运输采用皮带运输和刮板机运输 皮带机型号为 DTL80 40 2 40 型 刮板运输机型号为 SGW 40T 四 通风系统 中央并列式通风 采用 FBCDZ 6 No15 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 风机二台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 风量 26 9 51 3m3 s 风压 709 2246Pa 电机功率 N 2 75kw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 采用 KDF 6 3 型 局部通风机 功率为 2 15kw 局部通风机配备六台 三台工作 三台备用 风机风量为 5 5 8 8m3 s FBDNo6 3 2 30kw 局部通风 机两台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 风机风量为 380 600m3 min 五 瓦斯抽采系统 高负压抽放泵站安装使用 2BEA 303 型抽放泵 2 台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其参数为 排气量 90m3 min 吸入绝压 H 33hPa 配套 的隔爆电动机功率 110kW 380V 泵转速 300rpm 低负压抽放系统 设计采用矿方已安装使用的 2BEA 253 型抽放泵 2 台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其参数为 Q 58m3 min 吸入绝压 H 33hPa 配套 90kW 防爆电机 电压 380V 高低负压抽放主管管径为 250mm 煤矿用聚乙烯瓦斯管 本煤 层钻孔抽放支管和掘进抽放支管管径为 150 煤矿用聚乙烯瓦斯管 六 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一级排水 井下涌水经水沟排至水仓后 由水泵抽 出 经排水管路排至地面水处理池 采用 80DF30 4 型离心泵 3 台 水泵流量 43 m3 h 扬程 120m 防爆电机功率为 30kw 正常涌 水量时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1 台检修 最大涌水量时 2 台同时工 作 1 台备用 七 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选择 SF 10 7 型固定风冷式螺杆空压机 3 台 2 台工 作 1 台备用 该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每台 10m3 min 额定排气压 力为 0 7MPa 7 14kg cm2 配套电动机功率 55kw 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一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左家营煤矿设置了安全部 生产技术部 通防部 地测部 机 电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配齐了五职矿长 明确了岗位职责 建立了以矿长为 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矿井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表 1 4 1 工程技术人员表 人数 专业 高工工程师其它小计 一通三防 2 地测 防治水 2 机电运输 2 采掘 2 配备注册安全工 程师 2 人 合计 8 二 隐患排查 左家营煤矿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制度 对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按 照 整改责任 整改措施 整改资金 整改期限 应急预案 五 落实进行整改到位 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 近三年矿井未出现的重 大隐患 三 近三年事故及涉险情况 1 近三年发生的事故类型 伤亡人数 列表 表 1 4 2 近三年事故统计表 死伤人数 人 发生时间事故类型 死亡伤 备注 2 近三年涉险情况 近三年出现的瓦斯 水害 火灾 顶底板 机电运输等方面的 涉险情况 列表说明 表 1 4 3 近三年涉险情况 时间地点涉险情况原因处理情况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布局生产布局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左家营煤矿目前为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 年 核定生产能力 15 万吨 年的生产矿井 证照齐全有效 采矿许可证 有效期限 自 2014 年 7 月至 2018 年 9 月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自 2015 年 8 月 11 日至 2018 年 8 月 10 日 我矿隶属纳雍县鸿腾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贵州省煤矿 兼并重组领导小组对 纳雍县鸿腾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鬃 岭镇左家营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 矿井下一步将单井技 改为 30 万吨 年的生产规模 目前 30 万吨 年的采矿许可证手续正 在办理之中 2016 年至 2018 年矿井正常进行采掘生产 对一采区 进行收作结束 预计 2018 年末开始启动技改工程 2020 年前建成 投产 第二节第二节 采场接替采场接替 一 采场接替计划 对矿井 2017 2019 年采掘接替计划及未来 6 年中长期规划进 行说明 包括产量安排 采掘工作面数量 开采煤层 开采区域以 及生产及接替采区可采储量 可布置工作面个数 准备采区的设计 工程量 目前的剩余工程量 投产时间等 2017 2019 年接替按工作面排队 2020 2022 年接替按采区 排队 附回采工作面接替及产量表 掘进进尺计划表 采掘工作面接替 平面图 二 矿井 四个煤量 开拓煤量 准备煤量 回采煤量及安全煤量的位置及数量 并 填写矿井 四个煤量 表 三 接替采区及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分析 2017 2019 年接替工作面及 2017 2022 年接替采区开采 技术条件 重点是构造 瓦斯 水文 顶底板条件等 列出需要 采取防突 防治水等措施的工作面数量 位置 说明2017 2019 年开拓 准备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之间的时间 空间关系 表 2 2 1 2017 年 2019 年回采工作面接替表 工作面参数储量作业时间日产分年度产量 t 队别采区 工作面 编号 原始瓦 斯含量 m3 t 回采前 瓦斯含 量 m3 t 回采工 艺 走向长 m 面长 m 煤厚 m 采高 m t 天数起止 t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 1701 一了采 采面采 面 7 2 17027 2 18016 6 18026 6 回采 掘进 合计 表 2 2 2 XX 年掘进进尺计划表 XX 年掘进进尺计划 米 施工队别工作地点 煤岩 类别 巷道 倾角 度 掘进 断面 支护 形式 工程 量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 11 月 12 月 全年计划 生产进尺 掘进 XX 队 掘进 XX 队 开拓进尺 掘进 XX 队 掘进 XX 队 表 2 2 3 四个煤量 及可采期计算表 年 度项目名称回采煤量准备煤量开拓煤量安全煤量 煤量 万吨 2017 可采期 煤量 万吨 2018 可采期 煤量 万吨 2019 可采期 表 2 2 4 2017 年 2022 年采区接替表 采区参数投产时间 序号采区名称 走向长 m 倾斜宽 m 储量 t 工作面个数采区能力服务年限 起止 1 2 3 第三节第三节 重大灾害防治方案重大灾害防治方案 未来 6 年内生产区域 准备区域 开拓区域重大灾害的防治方案 以 及将要实施的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第三章 瓦斯治理瓦斯治理 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通风矿井通风 一 矿井通风现状一 矿井通风现状 1 通风系统 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中央并列式通风 采用 FBCDZ 6 No15 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二 台 一台工作 一台备用 风量 26 9 51 3m3 s 风压 709 2246Pa 电 机功率 N 2 55kw 2 专用回风巷道 专用回风巷为回风斜井 一采区集中回风上山 煤层回风上山 3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a 回采工作面通风 回采工作面设有完整独立的进回风通道 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实现独 立全负压通风 工作面通风方式为上行风 有利于降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 和解决采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浓度超限问题 满足突出矿井回采工作面通 风的要求 b 掘进工作面通风 矿井的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组成一体进行通风 工作方 式为压入式 矿井投产时布置有二个掘进工作面 采用型号为 FBD 5 6 2 15w 的 局部通风机供风 其风量 395 250m3 min 风压 700 4740Pa 电机功率 N 2 15kw 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 保证正常运转 压入式局 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 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 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 于 10m 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扇风机的吸风量 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抗静电 阻燃风筒供风 局部通风机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 并能自动切换 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 专用开关 专用电缆 专用变压器 供电 备用局部通风机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 当正常工作的 局部通风机故障时 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 保持掘进工作面正常通 风 本设计备用局部通风机也采用三专供电 消防材料库 水泵房 为通过式通风 临时避难硐室采用扩散通风 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通过 2 矿井风量 阻力 1 风量计算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及有关规定 在满足井下人员需求和各用风地 点稀释瓦斯 风速等要求 且每翼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0 70 的规 定 一采区总风量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1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4 N K 式中 Q 矿井总供风 m3 min 4 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 m3 min N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取 50 人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 K 1 25 Q 4 50 1 25 250m3 min 4 17m3 s 2 按采煤 掘进 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Q 采 Q 掘 Q 硐 Q 它 K 式中 Q 采 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 Q 掘 掘进作面所需风量 Q 硐 各独立供风硐室所需风量之和 Q 其它 其它行人和维护巷道所需风时之和 其计算如下 1 采煤工作面的风量确定 按最多作业人数计算 Q 4NK 4 20 80m3 min 1 33m3 s 采面风排瓦斯量计算 Q K 0 8 qk 125 1 85 1 8 416 3m3 min 6 94m3 s 式中 0 8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黔府办发 2008 83 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 见 实现瓦斯零超限管理 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必须治理到 0 8 以下 q 采 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根据表 4 1 12 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 1 85m3 mim K 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通常炮采工 作面取 1 4 2 0 本设计取 1 8 按按按最最最大大大炸炸炸药药药消消消耗耗耗量量量计计计算算算 Q Q Q 2 2 25 5 5A A A 2 2 25 5 5 1 1 12 2 2 3 3 30 0 00 0 0 m m m3 3 3 m m mi i in n n 5 5 5 m m m3 3 3 s s s 式式式中中中 A A A 工工工作作作面面面最最最大大大炸炸炸药药药消消消耗耗耗量量量 1 1 12 2 2k k kg g g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 采 Vc Sc Ki 1 6 29 1 2 7 55 m3 s 式中 Vc 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 取 1m3 s Sc 采煤工作面平均有 效断面 根据采用的控顶距 首采 2 号煤层的有效断面为 6 29m2 Ki 工作面长度系数 取 1 2 按风速验算 Q 15 S 采 15 6 29 94 35m3 min 1 6m3 s Q 240 S 采 240 6 29 1509 6m3 min 25 16m3 s 式中 S 采 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 S 采 6 29m2 Q 采为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之和 矿井以一个炮采工作面达产 设 计取 Q 7 55m3 s 2 掘进工作面的风量确定 按最多作业人数计算 Q 4N 4 15 60m3 min 1 0m3 s 按掘进工作面风排瓦斯量计算 Q K 0 8 qk 125 0 31 2 0 77 5m3 min 1 3m3 s 式中 0 8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黔府办发 2008 83 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 见 实现瓦斯零超限管理 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必须治理到 0 8 以下 q 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根据表 4 1 12 工作面风排瓦斯量 为 0 31m3 mim K 掘进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取 2 0 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配风 以所选局部扇风机的吸入风量作为依据进行选择 Q Qf I Rf 式中 Q 掘进工作面配风量 Qf 局部通风机最大吸风量 395m3 min I 同时运转风机台数 取 1 Rf 风量备用系数 取 1 34 Q 掘 Qf I Rf 395 1 1 34 530 6m3 min 8 84m3 s 按最大炸药消耗量计算 Q 25A 25 12 300 m3 min 5 m3 s 式中 A 工作面最大炸药消耗量 kg 按风速验算 Q 0 25 60 SO 15 9 24 138 6m3 min 2 31m3 s Q 4 60 SO 240 9 24 2217 6m3 min 36 96m3 s 式中 S0 掘进工作面掘进断面 S0 9 24m2 根据经上计算 Q 掘 8 84m3 s 本设计为二个掘进工面 故配风 8 84 2 17 68m3 s 3 独立通风硐室 井下无独立通风硐室 4 其它风量 Q 它 除采掘硐室外其它需风量总和 按 Q 采 Q 掘 的 5 计算 Q 它 7 55 17 68 5 1 26m3 s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 K 1 25 Q 7 55 17 68 1 26 1 25 33 11m3 s 经计算 矿井配风量 34m3 s 3 风量分配结果 风量分配见表 4 2 1 表 4 2 1 2 号煤层风量分配表 用风地点配风量 m3 s 工作面风量采煤工作面10 掘进风量掘进工作面2 9 其它风量6 矿井34 2 通风阻力计算 采用下式计算通风阻力 R L u s3 和 h R Q2 经计算 总阻力 h 投 401 3Pa 其计算见下表 4 2 2 表 4 2 2 通风阻力计算表 巷道 长度 净断 面 净周 长 摩擦阻力 系数 摩擦风阻风量 通风 摩擦 阻力 风速 序 号 巷道名称 支护 方式 L m S m2 P m N S2 m4 R N S2 m8 Q m3 S h Pa v m s 1主斜井锚喷2106 79 800 0200 1281321 61 94 2 1800m 运输石门锚喷31912 313 280 0200 0461916 41 54 31701 运输巷3698 412 680 0200 1581015 81 19 1303 工作面1404 418 40 0200 2741027 42 27 41701 回风巷4948 412 680 0210 2221022 21 19 5煤层回风上山608 412 680 0210 027102 71 19 6煤层回风上山258 412 680 0210 011288 83 33 7 1 采区集中回风 上山 锚喷1648 412 680 0210 0743275 43 81 8回风斜井锚喷1576 79 60 0220 11034127 45 07 9引风道砌碹305 609 000 01750 0273431 16 07 10小计349 11局部阻力局部阻力按通风阻力的 15 计52 3 合计401 3 等积孔计算 1 计算方法 1 矿井总风阻 R h Q2 NS2 m8 2 矿井总等积孔 A 1 1896 R0 5 m2 2 计算结果 见表 4 2 3 表 4 2 3 通风等级孔计算结果表 时期风量 Q m3 s 阻力 h Pa 等积孔 A m2 等级 投产时期34401 32 02小阻力 二 二 20172017 20222022 年矿井通风年矿井通风 1 矿井风量 阻力 按系统预计 2017 2022 年矿井最大风量 通风阻力 校核通风系统 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 通风系统改造 2017 2022 年若需实施通风系统改造工程 应加以说明 三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根据采掘接替 分析未来 6 年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全理 可靠 通风系 统能力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通风系统的稳定 可 靠 表 3 1 3 xx 年 xx 风井系统风量 通风阻力计算结果表 瓦斯涌出量 m3 min 计划供风 用风 地点 工作面名称 通风 断面 m2 抽采前抽采后 稀释瓦 斯风量 m3 s 风 量 m3 s 风 速 m s 回采面 回采面 备用工作面风量 回 采 采煤面风量合计 煤岩巷综掘面个数 风量 岩巷掘进面个数 风量 掘 进 掘进面风量合计 硐室 风量 爆破材料库 充电整流硐室 水泵房及变电所联合硐室 制冷硐室 采区硐室等配风量 其它地点风量 回风井系统总风量 通风系 数 回风井通风阻力 Pa 注 多回风井矿井 按每个回风井列表 表 3 1 4 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一览表 改造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十三条 浙江省汽车租赁合同
- 购买实心红砖合同范本
- 借款展期协议
- 朋友之间借款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借款
- 转让农地流转协议书
- 会议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委托工厂生产合同范本
- 元旦商场阅读活动策划方案(3篇)
- 软件兼职开发合同范本
- 教师薪酬与考核 新东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
- 国际贸易术语课件详解
- 一个华为客户经理回忆录资料讲解
-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 质量成长记-过程模式作业表
- 工厂规章制度员工守则.doc
- 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