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doc_第1页
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doc_第2页
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doc_第3页
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 王益区农村总面积166.1平方米 ,农业总人口7.7万人,行政区划为1镇(黄堡镇)2乡(王益乡、王家河乡)39个行政村。文化机构设乡镇文化站3个,39个行政村不同程度的设立有文化室、党团活动室;人员配备3个乡镇分别设专职文化专干3名 ,各村基本上由村里的党团组织成员或是妇联、计生干部兼管文化;文化经费方面,3个专干的工资待遇能得到有效保障,各乡镇争取的文化专项经费基本能落到实处,各村文化经费除各包村单位有时赠送一些实物型的文化设施设备外,一般都是自筹解决 。一、目前现状 党的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富民政策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的貫彻落实 ,使得王益区3个乡镇39个行政村中处处显露出现代化的欣欣向荣地新农村景象,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用于文化生活的时间和化费因而也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众多的绝对优势,又促使着丰富的城市文化氛围向周边农村不断渗透,使得王益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各异,门类齐全。 1、文化网络已经构建。3个乡镇独立的文化站项目建设正在区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即将审批立项并筹建;39个行政村都相继建成了文化室、党团活动室、医疗卫生室、治安室等,省文化厅为发展农村文化而下拨的一批锣鼓、音乐器材今年已经到位,已经分配到了各村文化室;广播、电视、影碟、音响等文化设备在每个农户家中得到了普及;各村都有各自的致富带头人,都开办有群众阅报栏、道德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等宣传园地;电话、手机的普及,使得科学咨询、信息交流、相互来往变得非常容易;地处城市边缘的20余个行政村已经被有线电视网络所覆盖,条件稍好的一些农户还购置了电脑;全区所有的行政村都进行了村路硬化,走亲访友异常方便;区文化、广播、卫生等部门每年都组织23次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区文体部门在3个乡镇每年都组织一届农民运动会,还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也举办村级农民运动会;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活动在各行政村已经成为一种自发的活动并蓬勃开展,元宵节前后还拉到街道进行宣传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统计、整理及申报工作正在各村有条不紊的进行。乡、村、农户三位一体的立体文化网络在全区已基本构建,乡村文化整体水平正在提高。2、各类文化齐头并举。3个乡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或依靠企业,或积极引导,或群众自发,都拥有代表各自特色的不同品牌、不同形式的业余文化团体队伍:黄堡镇的秧歌队,王益乡的舞龙、狮子、锣鼓队,王家河乡的鼓号仪仗队、中老年舞蹈队等,每逢市、区组织大型社火活动时,各乡镇总是这些队在唱主角、拿大台;“农家乐”饮食文化在王益乡的塬畔村、王家河乡的赵家塬村、黄堡镇的梁家塬村安营扎寨,迅速发展:塬畔村以大棚蔬菜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家乐”文化品牌,赵家原村以实力强、规模大独领风骚,家家户户都开办起了“农家乐”,梁家塬以浓郁的农家特色而另辟蹊径;篮球场地、乒乓球器材等体育文化设施在各行政村也不同程度的申报立项并建设安装,目前篮球场地已投入使用及安装乒乓球器材的有 11个行政村,农民们也开始打太极拳,开展球类比赛,注重身体的锻炼,乡村体育文化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旅游文化的逐渐兴盛,填补了王益区旅游文化欠缺的空白:在黄堡镇,黄环路的开通,使得孟家原村的孟姜女故里、梁家原村的古戏楼、石坡水库等旅游开发项目与耀州窑遗址连为一起,形成了一条以古陶瓷文化旅游为依托的系列旅游线路;王家河乡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入口,酝酿成立文管所,对王家河古遗址在保护的基础上,正准备加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王家河、小河沟两条小流域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挖鱼塘,设围堰,目前已成为城里人节假日郊游的好去处;在王益乡,高坪村兴元寺塔的有效保护,使得文物保护的历史文化意识在此萌发,北塬四村(店子、小豆、韩塬、墙下塬)依托五军路,大搞村级建设,以期带动铜川制高点军台岭战斗遗址的红色旅游及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时,农户们家家都会叫上老学究,挥毫泼墨,刷贴对联,都会叫上小剧团、自乐班热闹一番;农闲时,村民们利用自家的视听设备或歌或舞,尽情欢乐;剪纸、绘画、民间工艺品制作在农家妇女中也相互比对,不乏巧手,其作品在3个乡镇文化站中都有存档保存的样品;文学创作因农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了一批爱好者,其中王益乡王益村的残疾女青年刘爱玲前几年业余创作的 把天堂带回家出版发行后,影响深刻,意义非凡,刘爱玲本人也因此而被市群众艺术馆录用为专职创作人员,王家河乡秦风刚搜集整理的孟姜女系列民间文学文集已编篡成册,对于黄堡镇孟家原村的姜女故里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促进作用;各乡镇中心小学都成立了各自的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这一切,构成了王益区农村文化独有的风景。 3、市场文化初步形成。 “农家乐“饮食文化的兴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城里人走进农村,品尝农家饭菜,欣赏田园美色,带动了棋牌、台球、KTV音乐、歌舞、网络等市场文化在农村的兴盛,不断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以王益乡为例:南塬4村因地处城郊,从塬畔到宜古,途经高家塬、孙家坳两村,由于村级水泥路的开通,形成了一条环形大道,一大早,晨练的城市人群在大路上络绎不绝,使得各“农家乐”农户生意火爆,在品尝农家饭菜之余,打牌的、唱歌的、跳秧歌舞的、吹喇叭、拉二胡的随处可见,促使了棋牌、歌舞等文化经营活动在这几个村中安营扎寨,川道4村(川口、十里铺、王益、灰堆)因地处城中,文化经营项目更多,歌舞、网吧、茶秀棋牌娱乐等有十余家;王家河乡的王家河、柿树沟、赵家塬、南雷4个村庄地处城郊或国道两边,因商品交易及农家乐的繁荣,歌舞、茶秀随处可见,春夏之夜,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已成为市场文化产业的聚居地;而黄堡孟家塬村的鲜桃、王家河乡常家河村的苹果已成为王益区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主导产品,成熟季节,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采摘购买;黄堡镇新村因耀州窑遗址地处其中,已在村中规划建成了陶瓷一条街,集古陶瓷复制品的制作、销售及古陶游于一体,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名扬海内外。目前,全区39个行政村都开办起了棋牌娱乐室、台球厅,10余个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村庄项目较为繁多,其他20余个村庄除棋牌娱乐、台球外,不同程度的也开办起了舞厅、游戏厅等等,农村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增多,也使得家庭文化培训活动在各个村庄火热起来,已发展到了20余家。总体来看,各种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民们创业兴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趋势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唯有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多种文化需求,集先进性、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地制宜,继续深化,求实创新,不断发展,寻求发展趋势,掌握发展动向,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发展经久不衰。根据调查情况来看,王益区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民群众由过去忙忙碌碌奔生计转化为追求时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的温饱生活。其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网络传媒、视听设备以及报纸、期刊的普及,使其由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广泛的求知、求乐的多元化需求。其三、眼界的开阔,视野的扩大以及知识的丰富,使其由过去被动接受传统文化转化为自主选择现代文明成果。其四、在选择的文明成果中寻找门路,扑捉商机,在生活中找寻文化乐趣升华为在文化乐趣中构建更好的生活,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思想观念的大进步。综上所述,就目前王益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势而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农民群众自娱自乐、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追求文化娱乐、体育锻炼、旅游产业、科技致富、知识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大文化已经成为全区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三、存在问题调查显示,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王益区农村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综合来看,还显的任务重,底子薄,投入少,全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尤其在文化主体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任重而道远。一是文化站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龙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3个文化站的龙头作用总体而言,发挥得不太好,村民们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因为其提供的营养并不适合也不便于群众消化吸收。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活动时,才去争取一点点资金,杯水车新,与计划相去甚远,加之运行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平时就一个空壳,只在大型活动时才拉来一用。二是农村文化室基本上是个摆设。30余个村的文化室几乎都是缺乏设备,上级有时拨付的一些器材要么半路截留,要么到位迟缓,要么缺乏管理而流失,仅用几本书装装门面而已,文化活动较为单调,群众几乎不参与。有的不仅仅是个摆设,还与村委会混为一处,没有活力,缺少新意,农民与其到文化室活动,还不如在自家看电视、听音乐来的自在,文化室难以发挥指导、宣传、组织、辅导的作用。三是干部的文化观念有待提高。从乡到村,除经济发展较快的王益乡塬畔村、黄堡镇孟家原村、王家河乡常家河村、赵家塬村外,其他大部分的村干部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普遍认为发展文化花钱不见效果,消极、被动,只认眼前利益,看不到隐含的巨大作用,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在用人方面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权力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只是应个头衔,实际忙于别的工作,专不起来。此外,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的不断加大、各行政村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文化阵地建成容易巩固难、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在农村普及难、农村文化设施更新难等问题也在3个乡镇及39个行政村中普遍存在,均需引起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行。四、发展思路从调查显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尽管全区农村文化的整体水平正在提高,大文化的氛围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日益壮大,发展趋势总体良好,但主要还是农村文化本身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自我发展的结果,而文化主体的功能和作用还略显滞后,跟不上农村文化自我发展的速度。所以,在发展思路上,应从文化主体方面狠下工夫,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领头羊作用,引领全区农村文化不断壮大,健康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1、文化站要对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实际文化发展状况每年进行1至2次的详细调查摸底。要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划片分类,认真统计,综合分析,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整合,形成一定规模、一定数量、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并从中努力挖掘文化艺术人才,定向进行培养,以便充实队伍,壮大队伍。利用传统节日,采取村队集资、适当补助的办法,举办大规模、群众性集中活动,使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得到尽情展示。2、健全机制,落实责任。要主动出击,以各村队为单位,确定文化品牌,划分活动区域,建立科学的文化活动机制,落实合理的文化活动责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培养具有品牌效应的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典型和行家里手,再进一步的加强包装,使其成为农村文化的带头人,还要不断地巩固提高,要具有长期性,前瞻性,使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决不能再形同虚设,半途而废。做到了这些,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3、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抓好开办群众阅报、道德教育、科技信息、村务公开、卫生健康、体育锻炼等文化栏目的多样性、长期性和巩固性,避免其成为样子,创办良好的村组文化;倡导粪土不乱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禽畜不乱跑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农户庭院绿化、村庄整体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形成一村一景、一巷一色,创造优美的环境文化;积极开展修剪、选种、养殖、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等,培养种植能手、养殖标兵、实用技术高手、科技致富带头人,展示实用的田间文化;围绕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加强对农村少年儿童的品质教育,努力拓展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灵天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逐渐的转变文化观念,提高村民素质,使农村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加强农村传统落后文化的监管力度,也是文化主体日常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