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的基因表达系统 一 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 1977年Boyer 枯草芽胞杆菌沙门氏菌 生长迅速 蛋白产量高 表达蛋白的纯化 分离及分析快速 外源基因的导入相对容易 已建立了整套表达理论及技术 二 真核细胞表达系统 1 酵母 既是微生物又是真核细胞 生长迅速 营养要求不高 易培养 安全性好 比哺乳动物细胞操作简单 具有一定的修饰蛋白的能力 2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O细胞 表达系统 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 具有产物胞外分越功能 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 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 具有贴壁生长特性 也可进行悬浮生长 CHO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 微生物 包括动 植物细胞 几乎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 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 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问题 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用于生产氨基酸 礼来 Elililly 花了10年的时间从40万株微生物中 发现了三种有潜力的新抗生素 例 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一 自然分离二 菌种选育 一 自然选育 二 诱变育种 三 原生质体融合 四 分子育种 一 自然分离 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采样 增殖培养 分离 复筛 性能鉴定 定方案 定方案 查阅资料 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 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 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养条件 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 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 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发酵性能测定 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一 采样 1 采样对象土壤 水 空气等2 气候 湿度3 采样方式 要根据筛选的目的 微生物的分布概况及菌种的主要特征与外界环境关系等 进行综合地 具体地分析来决定 土壤是微生物的总来源和大本营 尤其细菌和放线菌在土壤中存在得更多 所以 如果我们不知道某种产品的微生物属类或某些特征时 一般都可以土壤为样品进行分离 一般有机质较多的土壤 微生物数量也多 在田园土和耕作过的土中 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 在有很多动植物残体的土壤中 在沼泽土中 酵母和霉菌就较多 细菌和放线菌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较多 而酵母菌和霉菌则在偏酸性土壤中居多 采土的深度不同 其通风 养分 水分 光照等情况就不同 表层土由于日光直接照射 水分也较少 所以不利微生物生长 数量也少 一般离表层5 15厘米深处的土含微生物最多 土壤的植被情况对微生物的类型有着一定关系 如豆科植物下的土 根瘤菌较多 果树下的土 酵母菌较多 采样时加以注意 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会有帮助 1 采样 何处采样 2 采样 什么季节 春秋季温度 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最合适 因此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 所以春秋两季采样是合适的 在采样时 还应避免水分过多的问题 土壤中水分过多 往往造成缺氧状态 因此 即使具有酵母 霉菌需要的温度 湿度 但也不利于其生长 放线菌也在水分较少的情况下繁殖得好 一般应避免雨季采土 而以秋季采土比较理想 3 采样 方法 采土方法多在选好适当地点后 用小铲子除去表土 取离地面5 15厘米处的土几十克 盛入预先消毒过的牛皮纸中 塑料袋最好 扎好 记录采样时间 地点 环境情况等 以备查考 一般土壤中芽孢杆菌 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忍耐不良环境能力较强 因此不太容易死亡 但是由于采样后的环境与天然条件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微生物逐渐死亡而减少 种类也会起变化 所以应尽快分离 特性菌种的采样 对于酵母类或霉菌类微生物 由于它们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比较多 一般又喜欢偏酸性 所以在普通植物花朵 瓜果种子及腐植质等上面较多 若要筛选一些具有明显特性的菌种 如利用糖质原料的耐高渗透压酵母 则样品采集的重点可以是蜂蜜 蜜饯 花蜜 糖果及常有糖质流经或贮积的土壤 含糖浓度较高的植物流出汁等 若要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 可根据纤维素酶分解植物微素的特性 在采样时 可以采集枯枝 落叶和朽木等作为样品 筛选以石油为基质的微生物时 在含油土壤中 含有能利用石蜡和芳香烃的微生物比一般土壤多 油田的浸油土壤是优良的分离样品 而在原油中很难分出微生物 2 富集的方案 1 选择培养基 A 特定营养成分 如碳源 糖 淀粉 纤维素 B 特定抗生素 青霉素 放线菌酮 制霉菌素 脱氧胆酸钠 2 特殊培养条件 pH 温度 氧供给等 二 增殖培养 富集 定向培养 1 富集的目的 提高目的菌株的相对生长速率 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 使筛选变得可能 三 分离纯化 why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 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混杂生长状态 因此还必须分离 纯化 How 继续应用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 控制得细一点 好一点 纯种分离方法的应用 稀释分离 划线分离 稀释分离 1 分离的培养条件 控制营养成分 各种微生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控制分离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对提高分离效果是有好处的 要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可以把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则具有淀粉酶类的微生物就能很好生长 但并不绝对 只是在这种营养条件下更快 更准确的分离 产生诱导酶类的微生物 必须要有某种分解底物存在 才能产生这类酶或者产得更多 在一般情况下 也可以按照各大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进行分离 例如分离细菌常用蛋白胨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分离放线菌常用淀粉琼脂培养基 分离酵母 霉菌常用麦芽汁或米曲汁培养基等 2 分离的培养条件 培养基酸碱度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酸碱度是不同的 细菌和放线菌一般要求中性或偏碱性的培养基 pH7 0或稍高 酵母和霉菌一般要求偏酸性 pH4 0 6 0 所以 结合一定的营养 将培养基调至一定的pH值 更有利于排除不需要的微生物类型 筛选一些产有机酸类型的菌种 采用控制pH值的方法更为见效 例如 用酸性滤纸法筛选柠檬酸产生菌 就是利用含30 甘薯粉醪和10 的柠檬酸的培养基 使pH值在2 0 2 5 这样得菌种几乎全部是产柠檬酸的黑曲霉 若要分离其它霉菌 在分离培养基中滴加几滴乳酸就可抑制细菌生长 在采用含糊40 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分离耐高渗压酵母时 若pH值控制在2 0 4 0 则分离出来的几乎全是耐高渗透压酵母 从土壤分离放线菌 培养基pH值为7 0 7 2 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 若加入部分葡萄糖 则细菌就会大量生长 3 热处理 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它的最高生长温度 超过最高生长温度就不能生长和繁殖 甚至死亡 热处理就是根据芽孢对热的耐性而淘汰不产芽孢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一般不产芽孢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营养型细胞 在60 70 温度下10分钟被杀死 而芽孢则能抵抗100 或更高的温度 要筛选芽孢杆菌 可将样品稀释液经过80 10分钟的水浴处理 将不产芽孢的营养细胞杀死 然后再进行分离 这样的筛选效果就很高 至于热处理条件 由于芽孢的耐热性 会因培养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 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 4 添加抑制剂 分离用的培养基 除控制营养 调节pH值外 还可添加一些专一性抑制剂 这样筛选效果还会提高 例如在分离放线菌时 可先在土壤样品的悬浮液中加10 酚数滴 以抑制分离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添加一些抗菌素对某些微生物更有专一性的抑制 如分离酵母和霉菌 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青霉素 链霉素或新霉素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对不同菌类起抑制作用的抗菌素种类和浓度是有差异的 一般的抑制剂对芽孢和孢子的作用力弱 对营养细胞的作用力强 所以也应区别分离对象 灵活添加 分离霉菌时 特别是菌丝蔓延的根霉 毛霉等 菌落有的很快连成一片 不易挑取单菌落 若在培养基中添加去氧胆酸钠约0 1 左右 或山梨糖 在察氏培养基中加山梨糖0 1 蔗糖0 01 这样可防止菌丝蔓延 便于挑取 四 性能鉴定 毒性试验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产毒的 将其作为生产菌种应当十分当心 尤其与食品工业有关的菌种 更应慎重 据有的国家规定 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 脆壁酵母 黑曲霉 米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 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 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性试验 四 性能鉴定 生产性能的测定分离后获得菌种才是筛选工作的第一步 在菌种分离中 获得大量的各种菌株 虽然它们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但是只有进一步进行生产性能的测定 才能确定哪些菌株适合生产要求 可用于生产 由于纯种分离后 得到的菌株数量很大 往往有数百株到数千株 如果每一株都作全面或精确的性能测定 工作量就十分巨大 而且是不必要 一般分两步进行 即初筛和复筛 经过多次重复筛选直至获得1 3株较好的菌株 供发酵条件的摸索和生产试验 并进而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 这种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 以区别于人工育种方法得到的变异菌株 实例 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采样 造纸厂 80度30分钟处理 文献 产生菌为中性芽孢杆菌 嗜碱芽孢杆菌 放线菌及霉菌 0 0075 曲利本蓝 1 CMC 羧甲基纤维素 pH10 5培养3 4天 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从285个土样中获得62株 26株为组成型 36株为诱导型 例 醛肟水解酶的筛选 Journalofbiotechnology94 2002 65 72 培养基中含0 05 ofZ PAOx 每隔2 3天移去一半培养物 补充新鲜培养基 不断分析样品 2 3个月后Z PAOx降低后 稀释分离菌落 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一 自然分离二 菌种选育 一 自然选育 二 诱变育种 三 杂交育种 四 原生质体融合 五 分子育种 代谢工程育种 二 菌种选育 目的 提高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新产品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防止菌种退化 方法 基因突变 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原生质体融合 基因工程 基因的直接进化 点突变 易错PCR DNAShuffling等 一 自然选育 What 不经人工处理 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 spontaneousmutation 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自然状态下 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 8 10 9 一 自然选育 Why 自然突变产生的两种原因 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 互变异构效应等复制自身产生错误 自发突变 碱基罕见异构体形成的错误碱基配对 引自Griffiths A J F1999 DNA复制错误 在DNA碱基中互变异构移位产生的突变 引自Griffiths A J F1999 自发的化学变化 图17 5DNA的脱嘌呤 引自Griffiths A J F etal MODEREGENETICANALYSIS 1999 W H FreemanandCompany Fig 7 13 胞嘧啶 胞嘌呤 自然突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 表现为菌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 这种突变成为负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 对生产有利 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一 自然选育 How How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 孢子 悬液的制备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 注意形态的观察 发酵试验 二 诱变育种 1 概念 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 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 然后采用简便 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 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以供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之用 1 概述 2 原理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或DNA片段缺失 易位 逆位 重复等基因突变 颠换 嘌呤 嘧啶 被嘧啶 嘌呤 取代 转换 一种嘌呤 嘧啶 被另一种嘌呤 嘧啶 取代 移码 大片段的缺失 重复等 3 常用诱变剂及作用机理 1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 DNA链的断裂 致死 或形成二聚体 TT 导致复制错误 缺失 错义 移码 其他 X射线 激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营业员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全协议开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业供气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
- 数智赋能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机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公司各部门价格谈价审批及相关流程知识测试卷
- 贸易公司员工保密协议
- 银行征信岗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信贷审批面试题及答案
- 机织专业试题及答案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股骨干骨折护理查房
- 小学语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 a-valediction-forbidding-mourning告别辞莫悲伤
- 药品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 北京京剧院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考聘用模拟卷含答案
- 苏教版二下《折彩粽》教学设计
- 精选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成人版和少年版计分方式
-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精品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