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1页
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2页
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3页
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4页
锅炉房供热锅炉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 概述 . 5 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 5 究范围 . 5 市概况 . 6 市城市供热概况 . 7 设的必要性 . 8 要设 计原则 . 10 作简要过程 . 10 2 热负荷 . 11 热现状 . 11 负荷 . 13 3 电源 . 14 4 燃料供应 . 15 料来源 . 15 料特性 . 15 输方式 . 15 5 锅炉房规模及锅炉选型 . 16 炉房规模 . 16 热参数的确定 . 16 炉选型 . 17 2 6 厂址条件 . 20 址概述及气象条件 . 20 通运输 . 21 源 . 22 灰场 . 22 7 工程设想 . 23 区总平面规划布置 . 23 . 25 . 28 力系统 . 30 炉房布置 . 31 灰渣系统 . 32 、排水系统 . 33 暖通风与烟气净化 . 37 化水系统 . 41 气部分 . 42 工控制 . 47 建部分 . 49 8 环境保护 . 54 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 . 54 . 54 境概况 . 55 3 染治理措施 . 55 境管理与监测 . 57 境影响分析 . 57 保投资及比例 . 57 9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 58 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 . 58 要安全危险和职业有害因素分析 . 58 计采用的安全措施 . 58 业卫生措施 . 60 全管理机构和安全教育 . 61 全卫生投资比例 . 61 全卫生效果评价 . 61 10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 62 制依据和设计标准 . 62 程概况 . 62 节约原煤量计算 . 62 它节能措施 . 63 水和节约用电 . 63 约原材料 . 64 11 热力外网 . 64 论 . 64 网走向 . 64 4 网敷设方式 . 64 网补偿方式 . 65 力站 . 65 网的调节和控制方式 . 65 在的问题 . 65 12 劳动组织及动员 . 65 13 工程项目实施条件和轮廓进度 . 66 程项目实施的条件 . 66 工组织设构想 . 67 程建设轮廓进度 . 67 14 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 68 . 68 . 81 15 招(投)标 . 97 (投)标依据 . 97 项目招标范围及内容 . 97 标组织形式及 方式 . 98 标投标工作的安排 . 98 16 结论 . 99 要结论 . 99 要技术经济指标 . 99 . 100 5 1 概述 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目概况 拟建 热力公司供热锅炉房位 拟建 于 103省道以东,兴隆山、泉子山山体以北。 划占地 划总人口 80000人,规划建筑面积为:住宅 共建筑 迁区 40万 本锅炉房将负责该小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供暖任务,工程最终建设规模为 4台 58次性设计完成,工程分期建设 。 制依据 东 限公司 与山东省 2005年 东 限公司 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及附件。 炉房设计规范( 究范围 热工程: 锅炉系统、输煤系统、配电系统、热工控制系统、烟 6 气净化系统、总图布置。 助生产工程: 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厂区内管网。 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本工程有关,但不包括在本可研范围内的内容: 外部电源、外部水源、工程地质勘探、储灰场、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报告 、厂外热 力网。 市概况 中部,纬度为北纬 36。 40, ,经度为东经 117。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 季分明,日照充分。冬季严寒干燥,多东北风。年平均气温 ,平均相对湿度 57 61%;全年无霜期 230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 均 平均降雨量 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全市总面积 8177区面积3257辖 6个区、 3个县和 1个县级市。总人口达 路运输十分便利。 济铁路交汇处,是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要道。公路网四通八达,京福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是济青、济德、济聊高速公路的起点。 架路、环路便捷畅通。 全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 7 五十强之一。 200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政收入 有冶金、机械、电子、电力等 15个大门类产 业。 迹众多, 72名泉,“齐烟九景”等众多名胜蜚声海内外。 1.4 0年代起开始实施集中供热, 90 年代开始进行集中供热的统一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 的集中供热已经初具规模,目前 800万 中供热总面积 4200万 中热电厂集中供应约 2400 万 煤锅炉集中供应约 1500万 气锅炉集中供应约 300万 余 5600万 约有 4500万 小煤炉、电暖气等)分散取暖,另外 还有大约 1000 万 别是 新热电有限公司、黄台电厂。还有尚在利用的大型区域燃煤供热锅炉房 50座、小型燃煤供热锅炉 95座。共计,市区集中供热锅炉总容量 8032t/h,这些热源担负着全市 4200 万 成了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区域集中供热为辅的集中供热格局。 目前 着 集中供热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8 同时由于 热电厂的规模较小,其容量已经不能满足新增用户的需求。 目前正在运行的 5个热电联产企业分别提出了规划要求,对新建的较大规模居民小区的供暖问题也提出了原则要求。 现在的南郊热电厂南部供热区域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由于该地区地势较高,不宜由大热网集中供热,规划将其作为单独的热网集中供热,由于南郊热电厂靠近市区中心,又处于南部风景区,因此不宜再继续扩增装机容量,仅扩增锅炉容量用于调峰。 另外还有一些大热网不能到达或不易到达,而供热面积又相对较大的区域,可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燃煤锅炉房。 设的必要性 随着区域内经济的逐步发展,大唐户县两个热电厂目前无法解决企业迫切的用热需 求。所以,区域内必须有新建热源厂,来满足区域内用热需求。因此,为了适应该区域 快速发展和进一步改善供热基础设施,本期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迫切的。 项目建设是西安市环境保护的需要 采用燃煤锅炉进行集中供热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集中供热锅炉大 9 多具备设备容量大、燃烧效率高、脱硫效果好的特点,和分散小锅炉相比具有明显的减 排优势。本次拟安装的锅炉采用燃煤蒸汽、热水链条炉,其锅炉效率大于 81%,污染物 减排效果明显。另一方面,该项目建设将会抑制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小型燃煤 锅炉的重复建设,将会减少污染物排放点。 所以,该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符合西安市环境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次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城市供热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对改善供热区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拟建 中供热锅炉房位于 南郊柏石峪地区 活小区内,属 区地势较高,位置偏远,最终供热面积为400 万 合 城市 供热规划( 2005 年 )中单独设置大型燃煤供热锅炉房的要求。 另外, 在供热区内非 团所属的铁路南苑小区 40 万 5 万 泉小区 20万 位于小区北部的 南郊热电厂金鸡岭分厂 现所带热负荷已满。即使扩建, 承担高地势区域的集中供热 ,在经济上、技术上也不合理 。 10 结合 据 2005年 ,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技术可行等目标出发,在小区内 自建集中供热锅炉房 ,既可以满足居民采暖的需求,又可以获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要设计原则 炉选型为链条炉排热水锅炉。 尘器选用电除尘加湿式脱硫除尘器。脱硫效率达到 75 %以上。 炉排渣采用重型框链除渣 ;电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干灰送至灰库储存。脱硫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灰水混和物经 冲灰沟送至沉灰池沉淀 。 供热锅炉房电源采用 10路,铠装电缆直埋引入。采用 10 工控制系统采用 高控制水平。 提高辅助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本工 程对主要运行设备采用调速,以达到节能效果。 低压设备采用变频调速,高压设备采用内馈斩波调速。 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节能、环保、消防、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做到环保、消防、安全及卫生有关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作简要过程 2005年 9月, 山东 限公司 与山东省 1 了可行性研究设计合同, 2005年 9月 29日山东省 东 限公司 及现场 进行资料收集,并商谈了有关的设计 技术原则,从有关部门取得了必要的协议文件,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2 热负荷 热现状 本工程供热区域为 据 划区规划用地 目建设用地 划总人口 80000 人,规划建筑面积为:住宅 迁区 40万 另外,在 路南苑小区、蝶泉小区共计 105万 已达成供热协议。 规划建筑物类型分为五 种: ( 1)独立式及联排式别墅 建筑高度 2( 2)多层住宅 建筑高度 4( 3)公共建筑(商场、医院等)建筑高度 3( 4)高层住宅 建筑高度 18( 5)高层公寓式住宅 建筑高度 12期工程)区占地 34公顷,其范围为舜耕路南延长线西侧,至 2007年底总建筑面积达到 25万 2 计如下: 序号 地块编号 建筑物 类型 总建筑面积 (万 一期 建筑面积 (万 备 注 1 A 住宅 2 B 公共建筑 3 C 高层住宅 4 D 住宅 5 E 住宅 6 F 住宅 7 G 公共建筑 8 H 高层住宅 9 J 别墅 10 K 别墅 11 L 高层住宅 5 12 M 住宅 13 N 住宅 14 P 住宅 15 Q 高层住宅 16 回迁区东 住宅 17 回迁区西 住宅 18 新增地块 高层住宅 19 电力专科学校 住宅 45 45 20 铁路南苑小区 住宅 40 40 21 蝶泉小区 住宅 20 20 合计 505 130 13 负荷 供热工程所担负的热负荷分为近期规划( 2007年末)热负荷和近期规划 末 ( 2010年末)热负荷。 象条件 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温度: 采暖天数: 140天 暖热指标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划建筑物维护结构特点,并参考近年来当地的工程设计、运行实例,确定本工程的采暖热指标为41W/ 期规划热负荷 根据 30万此,近期规划最大热负荷为: 130 10000 41= 规划期末( 2010年)热负荷 根据 柏石峪地区市政工程热力规划及 筑物规划表统计出的供热区至规划期末 ( 2010 年)建筑物将增加到 505 万 中有40 万 店、医院等公用建筑物,其余为民用建筑物,平均 14 年增加采暖面积 125万 此,至规划期末( 2010年)最大总热负荷为: 505 10000 41=207 设计热负荷 规划热负荷即为设计热负荷。 根据 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平均温度 采暖期 140 天,平均负荷系数为( ( 18-( =小负荷系数为( 18( 18-( = 因此设计热负荷如下: 项 目 采暖期( 最大 平均 最小 近期规划热负荷( 2007年) 划期末热负荷( 2010年) 207 年采暖热负荷持续曲线图见附图。 3 电源 电源接入方案如下: 距拟建锅炉房 0 1020/110/10炉房 100路,采用铠装电缆直埋引入。 在拟建锅炉房内设置户内 10设 105 置。电源 接入方案尚需当地电业部门批准 。 4 燃料供应 料来源 锅炉房最终规模为 58台。建成后年耗煤量约为 t。 锅炉房所需燃料全部从市场购买。 料特性 燃料特性 燃料种类: 工业分析 5300 元素分析 输方式 锅炉房所需燃料采 用汽车运输,运输车辆由社会解决,锅炉房不自备运煤车辆。 16 5 锅炉房规模及锅炉选型 炉房规模 项 目 采暖期( 最大 平均 最小 近期规划热负荷 划期末热负荷 207 据设计热负荷,考虑锅炉房自用热系数 定 规划期末( 2010年)锅炉房规模为 4台 58 定供热能力为 232 近期规划( 2007 年底)锅炉房规 模为 1 台 58热水锅炉,额定供热能力为 58热负荷增长速度,每年递增一台 58 热参数的确定 本工程供热参数共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为 150/90,另一种为130/70,两种供热参数比较如下: 150/90供热参数:供热距离远,管道补偿量大,保温材料性能要求高,系统静压高,定压水泵功率高,运行费用高。 130/70供热参数:循环水量相等,管道补偿量较小,保温材料性 17 能要求较低,系统静压较低,运行费用较低。 由于本工程供热区供热半径不是很大,从技术、经济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锅 炉房供热参数确定为 130/70,既锅炉供水温度 130,回水温度 70。 炉选型 目前, 58种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另一种为链条炉排锅炉,两种类型锅炉比较如下: (一) 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之一。它具有煤种适应性强、负荷调节范围大、燃烧稳定、炉内脱硫和分级燃烧,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点。特别是在燃用高灰低挥发份或高硫份等其它燃烧设备难以适应的劣质燃料方面以及负荷波动较大的集中供热工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最佳选择。循环流化床热水锅 炉具有以下特点: ( 1)燃烧技术、运行经验成熟,但运行管理较为复杂,在热水锅炉房中运行业绩较少。 ( 2)可烧劣质煤,但煤的粒度要求严格,小于 12须设置破碎系统。 ( 3)负荷调节范围在 30% 110%,范围较宽。 ( 4)锅炉水阻力为 气阻力为 2448力较大。 ( 5)热效率: 89%,较高。 ( 6)外型尺寸: 大。 18 ( 7)本体价格: 550万元人民币,较高,锅炉辅机耗电量大。 ( 8)工程投资较链条炉排锅炉高。 (二) 链条炉排锅炉 链条炉排锅炉是目前普遍 使用的一种锅炉, 58 ( 1)燃烧技术、运行经验成熟,运行管理简单,运行业绩多。 ( 2)燃料应为 的粒度要求小于 40求较宽,不须设置破碎系统。 ( 3)锅炉水阻力为 气阻力为 1888力较小。 ( 4)热效率: 85% ( 5)外型尺寸: 14 10 15m,较小。 ( 6)本体价格: 420万元人民币,锅炉辅机耗电量较小。 ( 7)启动快,负荷稳定性强。 ( 8)工程投资较循环流化床锅炉少。 (三) 炉型比较结论 从以上两种类型锅炉的特点可以 看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热效率较高、可以燃烧劣质煤、负荷适应性强、可炉内脱硫等许多优点,但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优点则不是很突出,其一是该项目所燃用煤种并非劣质煤,更适合链条锅炉。其二是该项目是采暖锅炉房,无生产热负荷,因此负荷变化非常平稳,凸显不出循环流化床锅炉适应负荷变化的特点。其三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煤的粒度要求严格,需要设置破碎系统,该系统约需投资 200 万元 ,且占地较多,而链条炉排热水锅炉对 19 煤的粒度要求较宽,不需要设置破碎系统。其四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阻力较大,致使鼓风机、引风机功率比配置链条锅炉 时大的多,使得初投资和运行费均大幅度增加。其五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管理复杂。其六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体积大,致使锅炉房体积大,土建费用高。其七是链条锅炉的飞灰排放量最少,易于选择物美价敛的除尘装置,既可满足国家排放要求,又能节省投资。 该项目所用燃料煤的含硫量不是很高,采用烟道脱硫方式完全可以使二氧化硫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根据以上经济技术比较,该项目选用链条炉排热水锅炉是合理的,设计推荐链条炉排热水锅炉。 热水锅炉规格如下: 型号: 0 额定供热量: 58计工作压力 : /回水温度: 130/70 排烟温度: 165 设计效率: 85% 燃烧方式:链条炉排 配鼓风机规格如下: 型号: 量: 119330m3/h 风压: 20 电机型号 /功率: 20 厂址条件 址概述及气象条件 址概述 位于北纬 36 40, ,东经 117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季分明,日照充分。 省会,交通极为便利。 拟建的 58厂址位于 子山南侧山脚下,东邻小区中心,西临 公安厅警犬基地,南靠柏石峪居住区规划路,交通便利,热负荷相对比较集中。该厂址为废弃的取土坑,自然地形标高为 差较大。 锅炉房区域位置见附图。 要气象条件: 多年平均气温: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7% 全年主导 风向: 21 夏季平均风速: s 多年平均降水量: 685最大总降水量: 年最大积雪厚度: 20年最大冻土深度: 44通运输 厂内外运输货物周转量 序 号 货物名称 单 位 年运量 运输方式 备 注 1 燃煤 t 85501 汽车 2 灰渣 t 24196 汽车 道路运输 4 58汽车直接运至厂内;其生产所产生的灰、渣用汽车运至建材厂综合利用。 4 58料均利用 厂内主要运输道路宽 要道路宽 小圆曲线半径 9m,困难条件下 6m,最大纵坡 8%,路面为沥青路面。 本设计根据厂区现状和人流、物流的特点共设三个出入口 ,分别为人流出入口(北出入口)、燃料煤出口(东南北出入口)、渣出口(西南 22 出入口)。 三个出入口经厂外道路分别与厂址北侧的 11 号路 (规划路 )和厂址南侧的土屋路(该路现状较差,短期内将扩建)相连接,可以满足 运输燃料煤及渣所需运输设备全部由社会运输部门承担,其它原、材料运输和生活福利等用车也全部由社会运输部门承担,除需设置一台用于燃料煤计量的电子汽车衡外,本设计不考虑运输设备。 源 本工程设计生产、生活及消防给水水源拟从 给水泵站将水 送至本工程设计的厂区内。工程设计所需水量约为 286m3/h。一级给水泵站按照满足锅炉房所需水量供给。由于一级给水泵站的出口压力约为 而到达本工程厂区内的给水压力不足 此本工程设计在厂区内设二次加压泵站及 1000 生产 、 消防水池 ,用于满足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压力的要求及贮存消防水量及生产调节水量。 灰场 本工程采用湿式排渣、干式排灰方式,锅炉产生的灰、渣分别用汽车运至距本锅炉房约 25的 泰实业集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综合利用。 公司年需灰渣 5万吨,并设有大型事故灰渣场,储量 8万吨。该灰渣场可以满足事故灰、渣的存储要求。见综合利用协议书。 23 7 工程设想 区总平面规划布置 厂总平面布置原则 58考虑发展余地进行设计。 东 限公司 提供的相关图纸。 平面布置 根据选定的厂址和工艺流程,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及各建、构筑物对防火、卫生、安全的要求进行总平面布置。 该厂址 呈狭长梯形, 南北宽约 70 130m,东西长约 350m, 总面积约 占地 35000布置二个方案,分述如下: 第一方案:主厂房朝东,扩建端朝北,主厂房、除尘系统、烟囱 呈一线形由偏西北向偏东南布置,封闭储煤场布置在 主厂房 东南。该 方案的优点:主厂房朝向较好, 厂前区比较宽敞,厂区形成环行通道,运输比较顺畅,各 出入口任务单一,相互干扰少。 该 方案的 缺点 : 冲渣泵站距主厂房较远。 第二方案:主厂房朝偏西南,扩建端朝 偏东南 ,主厂房、除尘系统、烟囱、 呈一线形由偏西南向偏东北布置,封闭储煤场布置在 主厂房 东南。该 方案的优点:主厂房朝向较好 。缺点是:厂前区窄小,厂区不能形成环行通道, 不利于消防 。 综上所述, 第一 方案主厂房朝向好, 厂前区比较宽敞,运输比较顺 24 畅,各 出入口相互干扰少 等优点,故本设计推荐 第一 方案。 根据选定的厂址和工艺流程,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及各建、构筑物对防火、卫生、安全的要求进行了总平面布置。 拟建的 4 58水锅炉 布置厂区 西北 部, 主厂房、除尘系统、烟囱 呈一线形由偏西北向偏东南布置,储封闭储煤 场布置在主厂房东南侧,综合楼布置在 厂区 东北 部 ,冲渣循环水泵站、 1000厂房室内设计标高为 室外平土 标高为 区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本期工程占地面积 5423 2 厂区土石方量(填方 /挖方) 8650/28518 3 道路及铺砌面积 350 4 围墙长度 m 892 5 绿化面积 564 向布置 由于厂区现状地形高差较大,为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结合厂区实际现状,本设计将厂区布置成一个设计标高 区平土时形成南高北低,其坡度为 3。 结合厂址地区地形南高北低的 特点,厂区雨水自南向北排出厂区。 线综合布置规划 本工程设计的主要管线有热力、上下水、电力、通讯等八种管线, 25 管线均为地下直埋或集中管沟铺设。各种管线综合时考虑了其平面和竖向上的彼此协调,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使管线短捷。所有管线尽可能沿道路两侧敷设,并尽量采用共沟、共架,在平面和竖向上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区绿化 为防尘、防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改善劳动卫生,本设计对厂区绿化进行了全面规划。 厂区绿化采用规则式布置,树木以整齐对称或行列式栽植,沿道路种植阔叶树木、绿篱和隔离 林带,使厂区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网,并以条块的花草绿地构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 厂区周围及储煤场附近空地应多种植阔叶树木形成隔离林带,以减少本企业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污染。 厂区绿化面积为 9564化系数为 27%。 防 厂区采用环形消防给水系统,在厂内设置环形管网和消火栓,并按规范要求设置了消防通道。 模 山东 台 58炉燃料为烟煤。本次设计按 4 台 58水锅炉为最终规模设计,输煤系统一次建成。 26 制度 输煤系统采用单系统上煤,年采暖期 140天,每天 2班,每班 5小时,设备作业率为 锅炉燃料消耗量指标 装机规模 小时耗煤 (t/h) 日耗煤 (t/d) 年耗煤 (t/a) 158585501 输煤系统来煤采用汽车运输,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避免堆煤风吹扬尘,本次设计贮煤场为封闭煤场,煤场内利用 1台 5 1台 台推土机辅助 给煤、运煤、堆煤。煤场设 2个给料斗,给煤。封闭煤场占地面积为 7233( m),贮量为 t,可用10天。 来煤粒度为 40 0足链条锅炉要求,因此本设计不采用破碎。煤场内煤经两个给料斗下部 性振动给料机给到 式输送机,经转运给到 式输送机运至锅炉房煤仓间经电液分煤器卸入炉前煤仓内。 4 台锅炉小时耗煤量为 时耗煤量小于 60t,因此采用单路系统上煤。给料斗至锅炉前煤仓间由 2条带式输送机组成,并在 2条带式输送机全部采用 B=6507 输送机,系统出力 160t/h。 输煤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也能在机旁控制。在带式输送机旁设有事故开关和拉绳开关。运煤系统运行设计有电气联锁。联锁原则:逆煤流逐条带式输送机或设备启动,顺煤流逐条带式输送机或设备延时停机。 带式输送机通廊及各车间的地坪设有冲洗地坪水管;及煤场地煤斗下部设计了污水集水坑和排污泵。 带式输送机尾部拉紧装置设有防护罩,保护操作工人的安全。操作工人在带式输送机通廊任何处,发现 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危险时可通过拉绳开关立刻停机。 运煤系统工艺设备表 序 号 设备规格 /名称 数 量 容量 量 单容 单容 单重 共重 1 载机 1 0 17 2 1 0 3 电动葫芦 H= Q=1t 1 4 性振动给料机 2 2 28 序 号 设备规格 /名称 数 量 容量 量 单容 单容 单重 共重 5 1 6 子皮带称 1 0 7 563 1 22 8 550 1 11 9 5吨抓斗桥式起重机 10 5 ( 1)燃 料来源:市场购买 ( 2)煤质分析(参照 2005年黄台电厂购煤实况) 工业分析 5300 元素分析 锅炉房小时耗煤量为锅炉额定出力时的耗煤量,锅炉房年耗煤量为锅炉房实际供热耗热量时的耗煤量。 29 根据采暖年负荷曲线计算如下: 锅炉房实际供热耗热量 Q=24q ( ( 1+b) GJ/a q小时采暖热负荷, q=207MW/h=h N采暖天数, N=140天 0 系数, 0 =( 5( 18=( 5-( /( 18-( =b修正系数, b=( 5( 中, u=N/( =以 b=( ( =此计算出 Q=1612383GJ/a。 锅炉房年耗煤量 =Q/ =1612383/5501t/a 锅炉房耗煤量如下: 项 目 单 位 单 台 4台 小时耗煤量 t/h 耗煤量 t/d 耗煤量 t/a 5501 给煤系统:原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锅炉房上部的煤仓间,然后用犁式卸料器将煤卸入原煤仓,每台锅炉设一个原煤仓,煤仓的有效容积为190满足锅炉 16小时耗煤量。原煤经落煤管进入锅炉小煤斗,由分层给煤装置送入炉膛内燃烧。 点火系统:使用木材直接点火。 锅炉燃烧采用平衡通 风,每台 58炉配有一台鼓风机和一台引 30 风机;炉膛中部设有二次风,使燃料燃烧更加完全。鼓风机有室内、室外两个吸风口。炉膛出口烟气经省煤器后从锅炉尾部排出,至电除尘和湿式脱硫除尘器,通过引风机加压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力系统 58水锅炉供、回水温度为 130/70C,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其工艺流程为:循环水泵将循环水加压后送入锅炉,经锅炉加热 130热后返回锅炉房循环使用。单台锅炉循环水量为830t/h,最终规模热水锅炉系统循环水量为 3320t/h,母管 为 一根 820钢管;生水经全自动离子交换器进行软化后,进入除氧器 进行除氧,由补给水泵补入循环水泵入口。最终规模热水系统补水量为 66t/h,系统采用变频补给水泵定压。为保证整个系统不汽化,定压点的压力为 75 m 水柱。另外在循环水泵进出口母管之间设有一带逆止阀的连通管,防止因循环水泵突然停运而产生的水击。为防止锅炉突然停运炉水汽化,锅炉房内还设有一根从高位水箱接来的工业水环形母管。 热水锅炉定期排出的污水直接引至除渣机。 工艺流程见热力系统图。 力系统主要设备如下: 热网循环水泵: 300Q=9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