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写生报告.doc_第1页
云南写生报告.doc_第2页
云南写生报告.doc_第3页
云南写生报告.doc_第4页
云南写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游 我们期待已久的彩云之行在我们欢乐的旅途时间中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能激起很多美好的趣事和回忆,以及那些岁月风蚀有思想的建筑,仍在我脑海里激荡跳动. 10月8号从学校出发,向考察云南出发。地中国西南的云南,自然风光瑰丽多姿,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惜的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哈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此外,以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和毕摩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等为代表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云南我们主要对四个地方进行考察:建水-元阳-西双版纳-昆明,以下我分点对这四个地方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水 旅程途中,我们途经一座古城,也就是位于祖国最南边的城镇建水。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距昆明200公里。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古已有“粮蔗之乡”的称谓。建水,历史悠久,曾称步头。也就是中国的最南边了,走到这这就再往南走就是别的国家了。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约在公元810年前后筑惠历城,明、清两朝为临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建水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建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在建水的活动范围其实并不大,来来去去就只是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行走着,或许是配合着这里建筑风格的需要吧。加上在建水这里,不管是民居,店面,饭馆,旅店,甚至乎是银行都清一色是古香古色的装修,木质的门框和木制的招牌等。也许是因为这样保持着古时候的感觉,让人觉得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异常的淳朴和善,如果是让一个每天对着电脑忙碌工作的现代人来到这样一个单纯的地方或许还会产生穿越时空的美丽错觉也不一定,建水这个地方更像是现代与古风两种生活环境的碰撞而产生的一处世外桃源。在建水不得不提到的东西还有就是这里最最出名的过桥米线,这里的店家都习惯用两个在我看来大得过分的碗来分开盛放米线和鲜味十足的鸡汤,后来才知道这样盛放米线的背后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而并非毫无原因的。米线是云南的地方小吃,这里的过桥米线是米线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独特,独具风味而闻名中外。而让我有点小震惊的是它的面汤,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然而在建水古城内的建新街,有一组规模宠大的清代民居建筑,这就是有“滇南大观园”之誉的朱家花园。它更像是这一处建筑风格的一个总结,也像是建水这处古城的历史缩影一样。朱家花园是清末富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约30年,于宣统年间终于落成。该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并列联排组合式居民建筑群体。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时有单身游客在没有导游情况下,进门不久,就不知身在何处?出口在何方?庞大的建筑群,错综复杂的排列,瞬间将人带进一个犹如迷宫一般的大宅子中,大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从朱家花园的房屋和庭院建筑的格局,人们也不难推想当年朱氏家族的生活状况与当时红墙白瓦,木质陶瓷的生活艺术。以朱家花园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是建水古城的得要组成部分,它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专家学者来建水考察后,认为如此巨大规模而又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群在国内实属罕见,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铁青还挥毫题词:“朱家宗祠,华丽民居,旅游开放,建水一奇”。 宗祠约占朱家花园的四分之一,由不同的三进院落组成。正中的花厅两侧为“绣楼”,花厅前是东西两院花园,东有假山稻田,西园有竹林花圃,是一座典型的滇南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融合的建筑群体。花园占地面积很大,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给人一种古朴奢华之。以朱家花园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是建水古城的得要组成部分,内雅外秀、布局灵活,与整个花园结构统一在一起,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如今,朱家花园已成为集住宿,观赏,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有一定规模的档次的,有品味,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景点。特别是县旅游部门利用原建筑房间众多的特点,从二进院的四个院落中增辟了“梅馆”、“兰庭”、“竹园”、“菊园”共28个房间作为客房,供游人入住,亲身体验清代起居生活方式。房间内的床,凳,桌,椅及宫灯赞美均采用紫木雕刻,体现清代风格:门僮及导游小姐的服饰和接待客人的清式礼仪,让人有恍若置身百年前历史生活的感受:游清代民宅,园红楼幽梦此举颇受中外游人的欢迎。二、元阳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滇西南哀牢山区的南部。这是大自然的雄浑与人类坚韧、伟大创造相结合的壮丽画卷,这里由人工所开垦的梯田,沿著山形,蜿蜒弯曲,层层叠叠,布满整座整座的山头。这种建造梯田的方式,已经历了1300年,并延续至今,如今正经受著现代文明的考验。 红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红河梯田范围共达13190公顷,缓冲区达14810公顷。在这里,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梯田与森林、村寨、红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四素共构”自然循环生态环境。哈尼族、彝族人民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创造出一幅“天人合”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图景,美丽、质朴、壮观,令人惊歎,流连忘返。 三、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园简介:如果说西双版纳的神秘、美丽,是造物主对这块北回归线上最后一片绿洲的莫大恩赐,那么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内大片自然生态村寨能够得以完整地保护下来,则得益于这里的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眷恋与执着,得益于他们深植于血液与灵魂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傣族园景区内的五个傣族村寨,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同属于勐罕镇(橄榄坝)曼听办事处,距州府景洪市28公里。五个村寨共有309户和1487人。世世代代,这里的傣族村民都以农耕为业,用勤劳、智慧创造和丰富了灿烂的贝叶文化。这里的杆栏式竹楼群古朴、雅致、壮观;这里的村民纯情、朴实、好客;这里的民风民俗独特而浓烈;这里的热带田园风光旖旎迷人;这里的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完美融合,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当今中国,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实属罕见,把西双版纳傣族园称为中国第一自然生态村,并无丝毫夸大之处。走入傣家,仿佛是到了另一个时空,游人不禁陡生隔世之感。傣家竹楼造型美观,简朴而又不失雅致,且有冬暖夏凉和防潮防震的特点。宽敞的庭院洁净、舒适。院落子里种满了各种热带四时果树,爱美的傣家人还广种奇花异草,各种花草奇斗妍,竟放芬芳,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到傣家竹楼上作客,傣家人一整套待客礼仪令人产生由衷的感动和许多感想。傣家菜肴,绿色食品比重较大、禽蛋、山珍、野菜等丰富而又味道鲜美、纯正。这可能也是傣家少女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俊美的缘故之一吧。西双版纳傣族园之风光篇 四、昆明 我们最后一站回到昆明,充分了解各民族民风和民俗。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有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立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名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傈、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路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在村寨里,除了了解云南各名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荟萃了云南各名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这次的采风时间虽然很短,游览到的景点也并非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