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doc_第1页
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doc_第2页
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2004-07-16,2号机凝结水溶氧达到4060礸/L,现场多次查漏未果,最后查阅该泵检修记录时发现,盘根室内的水封环被取掉了(原因是当时凝泵盘根处甩水严重,试将水封环取掉换为盘根,以增强密封,减小盘根处漏量)。凝结水泵盘根密封水工作原理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水封环换为盘根后,盘根密封水进水口就被盘根堵塞了,之所以一直未发生凝结水溶氧超标,是因为该处盘根与轴套紧密接触,隔绝了空气,而当轴套经长时间运行磨损后,盘根与轴套出现间隙,致使空气从压兰吸入泵体内,引起凝结水溶氧超标。针对这一原因,分2步进行了处理。第1步,为了满足机组稳定运行的要求,临时将B凝泵密封水回水门关小,以减少从凝泵压兰处漏入的空气。此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凝结水溶氧从50礸/L降至7礸/L。第2步,利用机组小修机会,彻底更换盘根、轴套、水封环。此后,凝结水溶氧正常。1.2备用泵盘根密封水压力不足1.2.1凝泵自密封水管路改造引起密封水压力不足该公司凝结水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凝泵盘根密封水取自外供除盐水,而其回水则回到凝泵入口,这样不断地给机组补水,超出机组需求的补水被排掉,造成浪费,不符合电厂节能降耗的要求,为此利用机组临停,对3号机凝结水管路进行了改造。改造前后凝泵盘根密封/冷却水系统见图2。图2改造前、后凝泵盘根密封/冷却水系统改造之后不再有浪费水的现象。2005年2月出现凝结水溶氧超标,达到8090礸/L。对比凝泵密封水改造前后的系统布置,分析认为,由于改造后A凝泵(运行泵)自密封水同时供给2台泵的盘根密封/冷却用水,而导致供给B泵(备用泵)盘根密封水的压力下降,引起漏空溶氧。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增大盘根密封水压力,将A,B凝泵盘根冷却室入口阀A3,B3由原来的针形阀改为闸阀,同时将开度关至一半,凝结水溶氧很快从86礸/L降至7礸/L。1.2.2凝泵自密封水逆止门卡涩引起的密封水压不足2004-10-15,1号机凝结水溶氧超标。当时B泵刚刚进行了每月1次的联锁切换试验,倒成A泵运行,不久凝结水溶氧超标。在仔细分析凝泵切换运行情况后,怀疑可能是在倒泵时A/B凝泵自密封水管路逆止门阀芯卡涩,造成自密封水在此分流降压,继而导致备用凝泵密封水压力不足,而使空气从盘根处漏入,导致凝结水溶氧超标。在对逆止门管路敲震处理后,凝结水溶氧由55礸/L降至6礸/L。2凝结水负压区存在漏点,引起凝结水溶氧超标凝结水负压区是指在凝汽器热井水面以下至凝泵入口管道这一区域(包括备用泵出口逆止门前)。漏点可能存在于该区域所有法兰、焊口以及与凝汽器热井相连的各疏放水管阀。由于漏点处于负压区,因此不易察觉,同时即使是毛细裂纹样的渗漏点,也会使溶氧升高以致超标。2004-10-29,2号机凝结水溶氧达到6070礸/L,借助超声检漏仪,发现A凝泵(运行泵)入口滤网差压计表管焊口有细小裂纹,用AB胶封堵后,凝结水溶氧恢复至5礸/L,溶氧正常。通过几次凝结水溶氧异常情况的处理,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涉及凝结水负压区系统的改造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