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一)一、(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错。由首联下句的“独”可知,应是诗人独坐房间。答案:A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乐享宁静,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诗歌鉴赏:首联,写诗人在宿鸟惊飞和孤雁哀号的环境中独坐幽静的房间。颔联,写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颈联,写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尾联写诗人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诗歌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安贫乐道的精神。二、(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哀郢二首(其二)陆游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注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理解有误,诗歌中的“天地何心穷壮士”是一个问句,是在质问天地,为什么要让壮士困厄。答案:B4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人的废城的惨淡景象。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借古咏怀诗。首尾两联写景,中间两联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由眼前季节、景物的转换,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诗人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的思索。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这种愤慨非淋漓痛饮不能排遣,非慷慨悲歌无以发泄。颈联正表达了这种感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原可以与之相通。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尾联勾画出一种荆榛满地、霜露侵人的惨淡景象,深深印在诗人心上,也引发读者沉思。三、(2019年河北唐山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胡无人(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注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从服”“天下定一”的理想。解析:B项,“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分析错误,应为“行军发出的声响如雨声飒飒,鼓声雄壮,有如雷鸣”。答案:B6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分)答:答案:(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战士形象。(如何塑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借环境烘托。“露宿”“青海月”“黄河冰”写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丈夫”的不畏艰险。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人认为桂花不以色彩明艳悦人,情怀疏淡,踪迹偏远,唯芳香常留人间。B在词人眼中,桂花虽然没有鲜艳的浅碧、深红等颜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C写梅花嫉妒、菊花羞惭,是在衬托桂花这一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D词人认为屈原缺乏审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识桂花名贵气质,竟将桂花遗漏。解析:D项,只是借责怪屈原来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并非真认为屈原眼光有问题。答案:D8花品即人品,从这个角度分析,你认为词人写桂花的用意何在?(6分)答:解析:由上阕可知,作者笔下的桂花具有颜色暗黄,体态轻柔,远离尘世却浓香久留的特点,因此有“第一流”“冠中秋”之称。词中的桂花以“香”取胜,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虫植物墙施工方案
- 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试卷(+答案)
- 2025年叉车司机考试车辆维修保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图书馆馆藏建设课件
- 2025年光伏电站土地流转与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报告
- 零冷水燃热改造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报告
- 工程施工方案预算会议(3篇)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环保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报告
- 图书馆图书分类课件
- DB31/T 1052-2017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 陪玩俱乐部转让合同协议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粪菌移植技术进展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食品专业英语》课件-1 Food+Processing-+An+Overview
- 生产计划与调度操作手册
- 食品防欺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