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doc_第1页
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doc_第2页
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doc_第3页
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doc_第4页
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1.3设备构造简介及工作原理1.3.1构造简介:该泵是单吸单级离心泵,泵体和泵盖采用耐腐、耐磨性优良的耐酸工程塑料制造,轴封结构采用背片减压结合付叶轮离心式密封。1.3.2工作原理:单吸单级离心泵。1.4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4.1许可使用条件1.4.1.1每次开泵前应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正常。1.4.1.2泵必须在进液管及泵内注满引液,排尽空气后方能正常运行。1.4.1.3泵内未灌注引液或出口无流量时,不能长时间空转。1.4.2操作方法与步骤1.4.2.1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2.2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3允许使用条件:1.4.3.1被输送介质符合泵的输送条件。1.4.3.2在每次修理后,必须将托架内加入机油。1.4.3.3本体设备附属设备完好。1.4.4操作程序和方法:1.4.4.1进行设备运转前检查,详见维护规程。1.4.4.2确认无异常后,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4.3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4.4做设备运转中检查,详见维护规程。1.4.5开、停车条件:1.4.5.1停车条件1.4.5.1.1当罐内溶液低于泵进口时必须停泵。1.4.5.1.2停泵后关闭进、出口阀门。1.4.5.2开车条件1.4.5.2.1确认泵无人检查、检修。1.4.5.2.2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5.2.3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6安全注意事项:1.4.6.1泵工必须熟悉泵的构造和操作方法,掌握技术性能及保养规则,严格执行本规程。1.4.6.2泵工必须听从中控室人员指挥。1.4.7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表2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1.5.1.1润滑部分1.5.1.1.1检查托架润滑油是否达到油标(检测油位用)上、下刻度之间或达到油位指示孔。1.5.1.1.2检查放油口螺栓是否松动。1.5.1.1.3检查润滑部位有无漏油。1.5.1.2机体部分1.5.1.2.1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松动。1.5.1.2.2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缝。1.5.1.2.3检查对轮、对轮胶垫有无严重磨损现象。1.5.1.3其它部分1.5.1.3.1检查启动电钮能否灵敏动作。1.5.1.3.2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使用可靠。1.5.2设备运转中检查1.5.2.1各部轴承及电机温度不应超过60。1.5.2.2传动机构电机和轴承在运转中无强烈噪音和撞击声。1.5.3设备日常维护和调整1.5.3.1对轮的调整1.5.3.1.1对轮间隙不大于1mm。1.5.3.1.2电机对轮、泵对轮连接处在同一水平面。1.5.4设备润滑1.5.5.3点检方法点检人员通过仪器仪表、点检工具、五感对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检查:如振动、发热、松动、异音、异味、损伤、腐蚀、泄露等。1.5.5.4点检要求点检人员在交接班及班中对设备进行全面点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汇报中控室,并做好详细记录。第 4 页 共 7 页电积铜出装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规定了电积铜出装岗位的安全操作内容及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湿法冶炼车间电积岗位工。2内容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2.按停电、通电操作程序进行停电、通电作业。然后到现场确认短路器确实处于停电状态3.出装作业:3.1出电积铜:配合行车将电积铜吊出,如有断耳电积铜,则用铜丝穿过电积铜的铆耳孔将电积铜和导电棒绑在一起,防止电积铜掉入槽内。3.2掉入槽内应及时捞出,烧板严重的电积铜也应及时挑出,放在指定地点。3.3整槽:槽间导电板擦亮,清理导电板上杂物(如铜粒子、硫酸铜),并用热水冲洗导电板及接触点。吊出电积铜时若阳极移动,必须将阳极撬齐。3.4装阴极:行车吊来阴极于可装槽上方,操作工应将阴极板及弯角拍平,并挑出不合格者,然后由吊车工对准阴极位置垂直慢慢放入槽中,并要防止碰弯角。3.5整槽:撬齐导电端导电棒,调整两端的阴极使之板面与阳极对称,然后用拉线法将整槽阴极调至吊耳整齐、极距均匀。将液位板提到高液位。3.6待全组阴极装好,全面冲水一遍,盖好槽盖布,并不得随意上槽走动。3.7作业完后,对周围和槽下进行5S活动。与电调岗位进行交接。3.8从槽中调出的电铜经过洗涤槽冲洗干净,特别要注意耳部的冲洗,冲洗完后到泡洗槽进行泡洗。按照工艺规范进行洗涤和泡洗。3.9泡洗完后放到出铜地点,将耳部夹带的PP球清理干净。待外观质检完后进行打包,碰上规定的标记。打包要求整齐。4点检:对当天作业的槽下进行检查,并检查短路器是否良好。对第二天出槽组的短路器等进行检查,并确认是否第二天能正常作业。5槽面短路检查及处理作业:5.1、将检测短路的拖表放置于阴极导电棒的导电端阳极耳部最高点内侧处,匀速缓慢平移拖表,并采用拖看摸三结合的形式。5.2、当拖表在行走时,出现指示灯亮的地点,即是被检出的短路,此时应在这根阴极导电棒上做好记号。5.3、逐一对短路进行处理,处理短路时必须做到:弯曲的板面必须打平整。提放阴极时注意不要使阴极碰击阳极,处理完后,阴极导电棒要放整齐,吊耳整齐,极距要均匀。检查处理后,槽面必须仔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