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个案工作: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1页
第六章 个案工作: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2页
第六章 个案工作: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3页
第六章 个案工作: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4页
第六章 个案工作: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个案工作,第一节 主要模式 第二节 专业关系与会谈技巧第三节 工作过程与记录,本章结构,第一节 主要模式,1、功能学派2、心理及社会学派3、问题解决学派4、行为修正学派5、危机干预模式6、任务中心取向,个案工作的定义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有失调的个人或家庭,个案工作的目标改善社会环境,增进实际生活适应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个案工作的特征以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基础尊重个人的独特性以人在情境观点为基础强调案主的参与及助人自助的前提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整合社会资源,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优势 (二)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不足,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一)强调个人的道德因素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开始萌芽(19世纪到20世纪初) (二)强调社会因素的影响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初步形成与体系化(“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三)重视心理因素影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四)强调环境改善与心理因素并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趋向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五)个案社会工作的新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一、功能学派,19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特点改变关键在于受助者,工作者可协助受助者增强意志力和自决能力;目的是协助而非治疗;强调过程,方法是由双方研商决定,结果视受助者之意愿而定,一、功能学派,原则动态诊断与了解受助者的情况善用服务过程的效能:尝试性服务、参与度和责任感、巩固受助者的努力成就善用机构功能与专业角色注重服务结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政策及程序善用专业关系的发展,二、心理社会学派,起源于理奇蒙的社会诊断 心理社会学派个案工作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长期的、支持性关系,在减低服务对象外部压力的同时,又增加服务对象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二、心理社会学派,特点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别化重视早年经验强调专业关系治疗的方法:有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前者是通过会谈的方式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治疗,后者是指改变环境。实施步骤 心理社会调查 心理社会诊断治疗 (满足受助者的需要、协助受助者面对困难情境、增强受助者的社会功能、增加受助者实现期望之机会、影响环境),二、心理社会学派,治疗方法: 1.非反映性沟通 支持 直接影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实际干预) 探索-描述-宣泄 2.反映性讨论 人在情境中的反映 心理模式动力反映 人格发展反映,三、问题解决学派,起源于1950年代初期,创始人佩尔曼,派代表作个案工作:问题解决程序基本假设人类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个人缺乏处理其自身问题的能力,往往是由于它缺乏动机、能力以及机会,致使其难以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三、问题解决学派,目标 尽可能减少服务对象的焦虑与惧怕,引导和增强服务对象寻求改变的动机,并提供支持与安全感,以激励最低程度的自我防卫,增加报酬性期待,使其自我功能得以发挥,从而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功能, 包括增强其认知、判断、选择、理解情感以及行动方面的能力;提供服务对象解决或减轻问题的机会与资源重点是4P,即,个人、问题、地点、过程,四、行为修正学派,兴起于十九世纪末,奠基者可追溯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和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主要理论古典制约派:行为学习是透过刺激反应之连结产生,可以透过学习概念来强化或消弱操作制约派:行为模式能否建立及行为模式方法如何由行为结果决定,若要改变行为可考虑从改变其行为结果着手社会学习派:班杜拉认为许多行为不需要经过前两种制约,只要经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过程就可以使行为改变。,四、行为修正学派,基本原理行为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行为可分为操作型行为和反应型行为两种行为消失惩罚: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刺激控制观察学习与模仿,四、行为修正学派,实施步骤明列主要问题与焦点行为双方选择需处理之行为确定问题行为可能控制的情境评量环境中可用资源确定所欲修正行为之目标设定行为修正计划执行治疗计划(支持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评估治疗结果维持行为修正效果,四、行为修正学派,具体方法和技术差别强化消退的运用厌恶疗法(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性放松法(自我暗示)泛暴疗法系统脱敏自我管理,五、任务中心取向,由雷德(Reid)和艾普斯坦(Epstein)提倡,是综合危机干预、问题解决及功能学派等理论而成的助人方法假设个人都有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者可透过专业服务过程增强受助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助者是解决问题及改变的主要媒介,工作者只是扮演资源提供者及连结者的角色,五、任务中心取向,工作者的功能了解、评估、协助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判断受助者的需求及需求引发的实际行动了解受助者的价值信念协助受助者了解信念的影响工作步骤订定合约:简要、时限执行合约结束合约,第二节 专业关系与会谈技巧,1、专业关系 2、移情与反移情 3、会谈及介入技巧,一、专业关系,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一种态度与情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目的是有效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使其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一、专业关系,基本要素: -目的 -关心和积极关注(无条件的关心,适度关心,细微之处体现关心,消除对求助者的个人看法,积极关注) -权力和权威 -承诺与责任 -接纳与期望 -共情 -真诚和一致性,一、专业关系,专业关系的七个基本原则个别化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适度的感情介入原则接纳原则非批判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二、移情与反移情,移情(transference)的概念主要来自精神分析理论,指在专业关系中案主对工作者的情感转移,往往是案主将早年生活经验中对某个人士(如父母)的特殊感受或情绪经验投射到工作者身上反移情(counter- transference)按照古典心理分析的观点,反移情是指工作者把早年对父母或其他重要关系人的感觉、想法、希望和情绪等投射在案主身上两个案例(成功、失败),二、移情与反移情,练习:识别出有关移情和反移情 1、 你在一所中学里负责一个问题解决小组。小组成员们正在谈论他们从父母那里受到的批评,已经谈论了很长时间。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转向负责人,并抱怨起他们从你那里受到的所有批评来。2、 你正在为一个年龄与你相当的异性咨询。在几个星期的面谈之后,当来访者要求延迟下次咨询治疗的时间时,你感到极为失望。3、 当你觉得需要终止对一个来访者的治疗时,你又不太愿意这样做。当来访者要求确定终止日期时,你发现自己需要克服悲伤。4、 你的一个来访者不断地给你写小纸条,寄卡片,主要是说你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二、移情与反移情,反馈:1、 移情:小组成员把他们对父母的愤怒情感转移到你身上。2、 反移情:你对来访者产生了超出一般程度的情感反应(失望)。这表示你正对来访者生出一些爱慕的情感,同时出现反移情了。3、 反移情:你自己的情感依恋使得你很难让这个特别的来访者离开(尽管终止所有的咨询都会产生些悲伤)。4、 移情:来访者把你理想化了。在这一点上,尽管来访者的这种感觉可以发生改变,然而这是一种正性的移情。,三、会谈及介入技巧,支持与鼓励情绪疏导(空椅子技术)探索 澄清观念行为改变直接干预 环境改变,三、会谈及介入技巧,会谈的注意事项:1、会谈场所:安静、舒适、隐秘、温馨2、会谈的时间:每次会谈时间一般以40-50分钟为宜;不同个案的会谈时间相隔15分钟以上。3、工作人员的仪表:端庄大方、舒适整洁4、会谈时的礼仪:对案主的称呼视年龄、职业而定,一般以“姓”称呼为宜。同时,迎接案主、倒水、邀请入座、寒暄、送别等具体细节要轻松自然。5、会谈辅助材料的运用:事先准备和检查6、每次会谈的主题和内容必须前后衔接,第三节 工作过程与记录,1、工作过程2、个案工作的记录,一、工作过程,申请与接案机构对于初次申请帮助的人可以设专门的“接案人员”负责接案(intake interview)确认案主的问题是否符合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了解案主的个人史、家庭背景、有关问题等当双方澄清了各自的要求和期望,工作者可以与案主签定文字或口头上的合作协议,一、工作过程,研究与资料收集这个阶段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再做深入和进一步的了解,如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或互动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用的资源,以及当前面临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何等。收集资料除了与案主会谈了解,也可以从案主的重要他人处了解,如做家访等,也可以向有关机构了解情况。,一、工作过程,评估与服务计划SWOT预估原则:S:strength 优势W:weakness 弱势O:opportunity 机遇T:threat 威胁初步的预估或诊断,在服务的过程中须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服务计划也跟着调整,一、工作过程,服务与处遇运用会谈及介入技巧结案与评估帮助案主接受结案事实,处理离别情绪帮助案主回顾整个个案的过程,并作重点讨论,从经验中肯定案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整个个案做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个案目标的成效和个案过程中的得失;转介和跟进,个案工作案例分享,1、人本主义案例分析(一例大学生恋爱问题案例报告)2、个案工作服务方案的设计,特伦特案:讨论题1、乔在承认自己有些害怕对特伦特夫妇产生了什么效果?当与案主工作时,使用自我表露的潜在目的有 哪些?2、为什么珍妮特强调不能把见外祖母作为强化刺激?3、找出你在生活中最基本的爱的对象。如果你是否能和他们待在一起,取决于你在学校的表现,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4、强化刺激是什么?与惩罚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即时和延时奖励对特伦特都很重要?,关于社工实习中服务介入的启动,一、迅速融入到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 1、投入服务对象现在的生活 2、保持开放的态度 3、回应服务对象的感受二、从服务对象能做的开始 1、发掘能力 2、从已经做到的开始三、与服务对象一起尝试 1、提供具体的行动计划 2、通过行动带动服务对象四、关注服务对象自身的发展 1、了解困难中的压力 2、发掘进步中的成功经验 3、关注事件中人的成长,二、个案工作的记录,完整个案资料个案申请表、接案表、服务记录表、个案服务记录、转介记录,及结案记录等资料个案工作的分类过程记录或逐字记录:教育训练、实习或督导摘要记录:长期持续服务的个案问题取向记录:专业整合机构,二、个案工作的记录,记录的原则 选择性 基本资料的完整性 清晰性 真实性 资料的保密性 规范性 及时性,二、个案工作的记录,记录的方式1、录音记录、录像记录和文字记录2、流水账式、对话式和分段式记录3、管理式记录和临床式记录 管理式个案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