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高中生物远程研修项目拓展资料 作者: 日期:24 拓展资源课程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例 作者: 高中生物课程团队 评论数/浏览数: 0 / 360 发表日期: 2011-07-25 19:18:04 高中生物远程研修项目拓展资料1 如何理解探究?(关于探究的一些观点)牛津英语词典: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辞海(1989年版):“探究”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和不断探究的过程。作为自然科学领域之一的生物学,探究教学与探究学习自然便是教与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探究的本质是(美国国家科学教学标准):怀疑是审视的出发点,实证是判断的尺度,逻辑是辩论的武器。2 探究的原则:原则1 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原则2 应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原则3 应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原则4 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原则5 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原则6 问题的设计应首先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原则7 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原则8 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原则9 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原则10 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原则11 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原则12 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原则13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挫折与成功;原则14 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原则15 不仅强调探究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原则16 不同学段,对探究的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原则17 把探究式学习与现代技术(如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原则18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3 探究与高考。近五年生物考试大纲强调: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既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的一般能力,又包括能够通过事实或现象发现问题、构想假说(即尝试性解释问题)、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变量和给出可操作的步骤)、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方面的能力。高考例题分析:例1:(06年高考例题)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分析预测的结果:例2:(07高考理综北京卷31题)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辘方案如下:(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人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当_病毒再次人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的疫苗。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存活率_。例3:(07高考理综宁夏卷28题)回答、小题: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下题的题目)。 例4:(07高考理综山东卷26、27题)26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27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抵制剂,细胞培养液等。实验步骤:细胞类型增殖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60无癌细胞无限有_。 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例5:(07高考理综四川卷30题) 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第二步:实验结果:例6:(07高考理综天津卷31题) 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请据图回答:(3)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 。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结果分析:如果 ,则表明圆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质。例7:(07高考理综重庆卷31题)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 ;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三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高中生物远程研修项目拓展资料专题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探究”为例 第一讲 第二课1 义教、高中课标对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描述义教课标: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课标: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 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发表于中学生物学2006年第12期)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式创新教学活动及案例许晖 浙江省温州中学 325014一活动背景为推进并深化我校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圆满完成浙江省重点立项课题“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学校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典型课例研究活动。以真实的课例为载体,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二“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教材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北师大2004年6月第一版高中生物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的第六章第三节“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1 知识结构1.1 基因治疗 概念;SCID基因治疗个案。1.2 人类基因组计划 概述;利用互联网了解HGP的实施过程(活动);HGP可能应用价值;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活动)。2 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施研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生物科学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充分体现新教材的精神,使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2.1 知识目标 解释基因治疗的原理;简述HGP。2.2 能力目标 使用多种媒体搜集HGP相关信息,学会选择、处理和分享信息。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我国参与HGP的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增强发展我国生物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理解STS之间的关系,运用HGP知识和观念参与后基因组时代社会事务的讨论。3 教学重点及落实方法3.1 教学重点 基因治疗的概念;HGP可能应用价值。3.2 落实方法 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 ADA基因治疗个案治疗过程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基因治疗概念。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辩论活动,拓展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了解,加深学生对HGP可能应用价值的理解。4 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4.1 教学难点 基因治疗的过程4.2 突破策略 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 ADA基因治疗个案治疗过程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治疗的过程。5 教学方法5.1 课前准备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5.2 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直观教学、启发引导。5.3 学生学法图文转换、自主讨论和探究、创新思维。5.4 教具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及ppt课件。5.5 教学课时1课时。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次教学设计及其反思1 基因治疗概念。 基因治疗是一种实验性医学干涉,可以通过改造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抵抗疾病。方法之一就是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改变病变的基因。也称分子外科。2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 ADA基因治疗个案。引导:该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呢?讨论:围绕人类基因治疗有哪些社会和伦理问题?3 HGP。学生课前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HGP实施过程的有关资料并制作成ppt。请两个学习小组代表上讲台播放、讲解,帮助大家学习HGP相关内容。大家讨论后对发言做出评价,并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课堂评价总结,并简述HGP可能的应用价值:建立个体DNA档案。追踪疾病基因,估计遗传风险,用于优生优育。用于基因治疗。4 小组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知道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有什么价值?保险公司、企业雇主为什么想获得他人的基因信息?关于“个人基因信息是否应该得到保护”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并举例支持。尝试建立一套法律条例,来规范基因检测资料的使用,并说明理由。5 结课。教学反思两个学习小组整理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所收集的资料内容没有深度,仅仅停留在HGP的表层,教学效益不高。所以,我们觉得在学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在探究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做适当的控制,以利于学生学习。在“个人基因信息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学习内容的教学改进上,考虑到我校的学情实际,不用为学生提供讨论的素材和范围,以防止束缚学生的思想。可以考虑安排学生小辩论的方式。四“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二次教学设计及其反思1 HGP。请一位同学播放、讲解收集到的HGP实施过程有关资料制作成的ppt。大家说说还知道哪些。2 HGP研究成果的应用。请另一位同学讲解收集到的HGP研究成果应用方面的资料。大家说说还知道哪些。教师简述HGP应用内容:同第一次。3 基因治疗概念。 同第一次。4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 ADA基因治疗个案。 同第一次。5 小组讨论。基因治疗费用昂贵或相对便宜,其社会影响相同吗?如果区分了优秀基因和低劣基因,对人类社会可能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6 辩论。完全公开个人基因信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7 结课。教学反思学生收集的HGP资料,在组织和呈现上不到位。这是课题的主要内容,应该做到一定的深入。因此,可以把教师的一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放在学生的材料中,安排一位同学来介绍,帮助大家学习,从而显得简洁流畅。在学习内容组织上,更要做好抛砖引玉,要有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思维的作用。关于学生的小辩论,又出现了新问题。因为学生一旦开始辩论后,就不愿意停下来。所以,在辩论活动的时间上,既要有一定的控制,也要让学生能够把想说的话说完。五“人类基因组计划”探究式创新教学案例导课材料1 Science论文研究发现:超过80的人对音高的判断能力来自于遗传。父母给子女的遗传物质将最终决定音乐才能。材料2 英国精神健康学家乔纳森堤文博士和戴维纳特教授找到了一种自杀的基因。有“自杀基因”者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自杀,但自杀者一定带有“自杀基因”。引言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人类自身的了解太少了。人类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自身遗传结构,才有可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运而生。HGP所获得的信息对于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达成1 HGP。 什么是HGP?我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做个简短的讲座。(学生播放、讲解HGP实施过程材料的ppt。)2 讨论HGP的研究成果还可能有哪些应用。随着HGP开始解读这部难懂的生命天书,研究成果开始得到应用。人们普遍认为,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抛砖引玉)人类基因组是生物进化最高级、最复杂的信息库,HGP将支撑建立人类全新医学。将来,我们可能会有自己的基因图谱,遗传分析师还可以查你基因信息的老底,预测遗传疾病发生。基因武器:研究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的特异性基因,可进行选择性毁灭。(学生活动、教师课堂评价。)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看一位同学的畅想未来:未来,个体基因信息可被刻录在纽扣大小的金属板上,它将像杀毒软件般进行实时监控,并准确地把检测到的病毒扼杀在摇篮中。当然,病毒总会进化,这时,我们便需要“软件升级”了。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完全植入任何生物里,做一只鸟,一条鱼,一棵草,什么都行。因此,不要惊讶于路上的狗突然叫你的名字,砧板上的鱼会突然跳起来变回人。当我们做厌了这些时,还可以变回来,想想还是做人好。也许,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信息加以改变,体力超常,身体熔点超高,耐磨性超强,开着敞蓬宇宙飞船在空间遨游。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们真的会实现!3 HGP研究成果的应用。建立个体DNA档案。法医鉴定,案件侦破,紧急救治。如9.11遇难者身份确认。追踪疾病基因,估计遗传风险,用于优生优育。至少30个以上的疾病基因通过序列图准确定位。用于基因治疗。谈家桢:“21世纪的医疗革命将取决于基因治疗研究的成功。”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疾病治疗还需要依靠药物和外科手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已经成为现实。4 基因治疗概念。 基因治疗是一种实验性医学干涉,可以通过改造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抵抗疾病。方法之一就是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改变病变的基因。也称分子外科。5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 ADA基因治疗个案。引导:该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呢?6 讨论围绕人类基因治疗有哪些社会和伦理问题。基因治疗费用昂贵或相对便宜,其社会影响相同吗?如:会成为富人和有权者奢侈的享受。会导致人类基因多样性减小。人人都想做音乐家、科学家、伟人。如果区分了优秀基因和低劣基因,会不会出现新的歧视呢?如:基因歧视。7 辩论。 随着HGP研究深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会学和伦理学方面的新问题。我们该怎样面对呢?比如说,完全公开个人基因信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6位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2个小组辩论。结课首先,感谢几位同学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辩论,使我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理解更加深入了,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也有同感。的确,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曾经有人悲观地预言:“人类基因组计划真正完成的时候,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候!”同学们,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探究式创新教学活动总结“人类基因组计划”典型课例紧紧围绕学校课程改进主题,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新变化。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生物科学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充分体现新教材的精神。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课题研究重点,改革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以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发展为主线,尝试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HGP典型课例的研究,首先,是体现在研究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在前期的教研组会上,通过几位教师的选题和说课,大家很好地交流了各自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通过学习,教师们更加走近了新课程。同时,教研组制定了本次典型课例研究活动计划,定时开展活动,从而保证了后期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在每次开课后,及时交流大家对活动的体会,真诚地对开课情况本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设性的意见。通过不断探讨比较各种曾经尝试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了教师们对不同方式方法的掌握运用技巧,为青年教师成长为艺术型、特色型教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次典型课例研究活动落实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的新转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新方法、学习新方式的模式雏形,总结如下,以便于在以后的实践和研究中继续发展完善。1. 以学生感兴趣的、愿意探究的问题材料引入新课题。在教材材料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了解。2. 通过学生个体对外界繁杂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流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的生物科学技术可能应用价值的理解。3. 通过部分学生来帮助其他学生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4. 课堂教学以图片、文本文件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畅通课堂内师生、生生、生本的信息交流渠道。5. 教师充当指导者、协调者的导师角色,适当控制学习探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唤求知,促求成。6. 创设情景宜人的教学交往场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及其发展的讨论。高中生物远程研修项目拓展资料专题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探究”为例 第二讲 第一课1 探究是由多侧面组成的。广义的探究教学可以体现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如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从中间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阅读、分析背景资料;对实验方法、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2 探究的误区误区一:探究就是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对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对探究的问题能达到相互补充、促使观点统一、理解全面的目的。但这种形式经常会流于形式,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表面看似热闹,但根本没有涉及教学内容的本质。误区二:探究就不要教师讲授。探究式教学必须在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中进行,即便是在探究式教学中也包含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生对某一生物现象已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另外探究也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没有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本身就不可能顺利进行。误区三:探究就是实验。生物实验是学生探究并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经过实验,而且有些内容在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用实验来验证。因此,不能脱离实际,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探究而探究。误区四:探究就要面面俱到。探究全过程要经历七个要素,只能有所侧重,且不可求全,不可牵强,一定要避免由于探究教学的形式化、僵固化,而失去它应有的活力。高中生物远程研修项目拓展资料专题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探究”为例 第二讲 第二课1 探究教学的评价基本特征探究的不同程度1 问题学习者探究科学性问题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2 证据学习者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学习者自己确定什么可作为证据并进行收集学习者在他人的指导下则某些数据数据直接给出,学习者进行分析数据和分析方法都给了学习者3 解放学习者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学习者总结事实证据之后做出解释学习者在得到指导的情况下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使用证据形成解释的可能途径已知证据已知4 评价学习者使解释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学习者独立地考察其他事实来源,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学习者被引导到科学知识的领域和来源可能的联系被给出5 发表学习者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学习者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论据表达自己的解释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他人指导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了广泛的指导表达的步骤和程序都被给出多-学习者自主探究的程度-少少-教师和学习材料指导的程度-多2 探究的形式探究要求水平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水平一教师教师教师学生教师水平二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水平三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水平四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水平五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3 五个版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比较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于04年九月份起在全国四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人教版(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山东版(张时新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江苏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河北版(刘植义主编,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以及北师大版(刘相钰、刘恩山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文拟以必修2:遗传与进化对五个版本的新教材作简略比较。1 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教材章编排体例节编排体例人教版章题名引言题图第一节第二节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正文练习课外阅读资料江苏版章题名引言题图各节题目第一节第二节学习目标导言正文继续探究拓展视野走进职业(或无)山东版章题名题图课题研究第一节第二节回顾总结课外阅读导言正文巩固提高河北版章题名本章主要内容科学发展历程第一节第二节本章小结导言材料分析正文自我检测开阔眼界(或无)北师大版章题名引言题图本章学习要点第一节第二节本章小结导言本节要点正文课外读(或无)思考与练习2 教材插图的比较五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且插图绝大多数为彩图。通过“实物照片”、“示意图”、“模式图”、“图表曲线”等多种形式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真切的感性材料,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既有利于使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简约化,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许多图已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代替文字说明,上升为主要地位。教材插图类型及数量(幅)实物照片示意图结构模式图人物图表及曲线图总计人教版726510611164江苏版40556414119山东版465761028147河北版576931318160北师大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旧教材相比,五个版本的新教材均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实验,几乎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生探讨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发掘知识,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教材探究活动的设置备注人教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探究活动分为“实验”、“建构模型”、“探究”、“调查”江苏版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DNA粗提取;设计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PTC味盲和基因的关系;先天智力障碍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探究活动分为“边做边学”和“课题研究”;每一节后面还设置了“继续探究”栏目山东版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制作并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装片;实验猜想假说从混沌到有序;模拟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遗传风险率预测;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设计马铃薯优良品种的杂交和选育方案;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探究DNA分子的复制;基因功能初探;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红细胞性状改变的原因;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讨论;撰写科幻小故事;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自然选择的模拟;选择使基因频率变化;遗传多样性分析;温室效应对落叶松种群发展趋势的影响在每一章的前面均设置了“课题研究”栏目,每一节也设置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探究活动”河北版蝗虫精巢的压片及观察;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模拟性状的分离比;模拟杂种F1产生的四种配子比;调查红绿色盲的家族遗传史;探究低温对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影响模拟遗传漂变探究活动分为“实验”、“构建模型”、“模拟实验”、“调查”、“探究”北师大版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分析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模拟自然选择;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遗传病的概念辨析;制作“假想的家族”家系图;分析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曲线的意义;利用互联网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过程;讨论谁有权利知道基因检测的结果分为“活动”和“建议活动”两大类。有时一节内容不止一个探究活动,如“人类遗传病”一节共有三个探究活动4 课后习题的设计比较在习题设计方面,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各具特色(见下表)。总的来说,各版本教材的习题都尽量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一些习题的开放性较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同时,习题也注重了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等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教材习题类型习题特点人教版每节课后的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两大部分;每章检测题包括“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提高”等,“概念检测”又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画概念图”。形式多样,难易适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知识、情感和技能三维能力的发展江苏版“评价指南”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三种类型题目难度稍大,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应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山东版以简答题为主题目开放性较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河北版北师大版习题主要分为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识图填充题三种题量适中,题目难度较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分析。部分习题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进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5 课外读资料的比较各版本的教材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学史的认识:或是在每一章、节的前言介绍有关的科学发展历程,或是在教材的正文部分以“相关链接”、“小资料”、“材料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史,或是在课外读中提供材料拓展学生对有关生物史的关注面等。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除重视学生对科学史的学习外,各个版本的教材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见下表),内容多选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或者听到过的,又与教材的内容密切相联系,可读性强,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材内容备注人教版科学家的故事;DNA指纹技术;生物信息学;基因治疗;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化石标本的制作;理想的“地质时钟”资料分为“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前沿”、“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江苏版2002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和生命科学有关的进展;脊索动物;生物减数分裂的类型;原生生物及其生殖;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环境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异源多倍体;遗传育种工作者;朊病毒及疯牛病;疾病诊断新技术;法医;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环境中的“三致”因子;遗传咨询师;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古生物研究工作者;生物分类的新进展课外读物分为“防眼社会”、“拓展视野”和“走进职业”三种类型的内容,其中每一节内容后面均设置了“拓展视野”栏目,提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供学生进一步探究山东版蜜蜂家族揭密;羊膜穿刺与染色体变异;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显赫家族的“突变基因”;双螺旋结构背后的故事;遗传密码的破译;热爱科学的一生;物种基因的宝库每章一则课外阅读资料。河北版生物体中DNA的几种存在形式;PCR技术快速检测SARS;控制人类血型的复等位基因;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只由一对基因决定吗?一种特殊的遗传现象限性遗传;生物体的修复机制;澄江化石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在每一章的前言部分,教材均设置了“科学发展历程”,在部分章节内容中还设置了“科技探索”,介绍有关的科学史,供学生阅读,拓宽视野。北师大版孟德尔生平简介;配子形成时发生基因分离的直观证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中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多胞胎之迷;连锁和互换定律;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核酸的发现和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DNA半保留复制的观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达尔文的生平及科学活动;达尔文观察到的自然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股退款合同范本
- 虾仁采购合同范本
- 机柜喷涂合同范本
- led器材租赁合同范本
- 出售玉米的合同范本
- 会所桌椅回收合同范本
- 房屋租免责合同范本
- 收购打井设备合同范本
- 定量点胶机采购合同范本
- 消防灭火救援课件
-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高空作业车专项应急预案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