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 第1章 走近细胞基础概念总结与检测15.doc_第1页
生物课件 第1章 走近细胞基础概念总结与检测15.doc_第2页
生物课件 第1章 走近细胞基础概念总结与检测15.doc_第3页
生物课件 第1章 走近细胞基础概念总结与检测15.doc_第4页
生物课件 第1章 走近细胞基础概念总结与检测15.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概念总结】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生长、运动、繁殖、应激、防御等各种生命活动由单个细胞完成。2多细胞生物:人的生殖和发育:生殖通过睾丸和卵巢内的细胞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通过细胞的融合完成受精作用。发育通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完成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人的缩手反射: 通过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反射。感受器:由皮肤内的触觉小体、传入神经末梢组成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组成神经中枢: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中的神经元组成传出神经:由传出神经元的突起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骨胳肌细胞组成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3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病毒入侵寄主细胞后,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及环境条件,在自身核酸(遗传物质)的指导下,完成自身复制繁殖。如:SARS病毒、HIV等。4生命活动需要健全的细胞为基础,细胞结构如被破坏,其相应的功能随即丧失。如:HIV感染并破坏人体免疫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小结: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非细胞生物(病毒):依赖完整的活细胞完成自身复制繁殖。 原始生命: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都离不开细胞,除了病毒、类病毒之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如原子、分子、细胞、人体。2生命系统:以新陈代谢为基本特征,能进行生命活动的系统。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即个体层次,无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如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高等植物:无系统层次,由各种器官(如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个体。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具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4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基本概念:【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物质构成的结构【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具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合。 【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或所有的生物)。【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即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观察细胞显微镜原理与使用(1)成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虚像,移动物像时应反方向移动玻片标本(2)镜头:物镜(高长低短)目镜(高短低长)(3)成像准焦时物镜距载玻片距离:高倍物镜12mm,低倍物镜810mm(4)视野特点:高倍镜视野范围小、细胞数目少而大,暗 低倍镜视野范围大,细胞数目多而小,亮 (5) 放大倍数低高,是对标本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6)反光镜:光强时用平面镜,光弱时用凹面镜(7)视野污物的判断:转目镜移玻片 处理:物镜与目镜污物(擦镜纸擦拭),玻片污物(纱布擦拭)(8)镜头准焦距离:高近低远(9)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安放:显微镜位置安装目镜(低倍)选择物镜(低倍)对光:选择较大光圈辅助光源转动反光镜(凹面、平面镜选择),注视目镜视野,调出明亮视野置片:盖片向上,标本正对载物台通光孔中心准焦调整:先粗准焦先降低镜筒:双眼注视物镜,后提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后细准焦寻找目标:移动玻片位置,注意反方向(9)高倍镜的使用:调亮视野(反光镜凹面镜、光圈)低倍物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转换器换高倍物镜高倍镜观察:细准焦螺旋调焦(注:步骤的先后顺序不可调,可调至、之后)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核膜无有细胞核拟核,无核膜包被真核,有核膜包被核遗传物质DNA核DNA环状,裸露存在于拟核区,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存在于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中。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多种细胞器统一性(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遗传物质DNA代表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蓝藻(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放线菌、支原体等真菌(酵母菌、霉菌)、植物、动物(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壁有无叶绿体有无中央大液泡有无统一性细胞膜、C质、C核、染色体(三)细胞的统一性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核遗传物质DNA、都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增殖三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人体解剖与观察维萨里(A.Vesalius):尸体解剖,人体构造,提出器官水平的结构比夏(M.F.X.Bichat):器官由组织构成,提出组织水平的结构。局限性不相信显微镜显微镜下重大发现罗伯特虎克(R.Hooke):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死细胞的细胞壁)列文虎克(A.vanLeeuenhoek):显微镜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首次观察到活细胞,但未用“细胞”加以描述,也未进一步思考生物体结构的一致性。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结合施莱登(M.J.Schleiden):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施旺(T.Schwann):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证明了两大有机界最本质的联系。19世纪,建立细胞学说: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从老细胞核中长出新细胞或在细胞质中像结晶样的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魏尔肖(R.L.C.Virchow):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细胞都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注:不是所有细胞都源于细胞分裂,如受精卵源于细胞融合(即受精)。(二)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结构基础。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为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奠定理论基础。第1章 走近细胞【基本概念自检】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 作为_的基本单位。目前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水平,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_(有或没有)生命。生命活动离不开_,病毒只有依赖_才能生活。2生物的运动、生长、发育、繁殖、防御等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建立在_的生命活动基础之上。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9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_置片观察的程序进行。2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_眼从_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玻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头触及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和损坏物镜(1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81cm)。3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_下将物像移到视野的_,然后转运转换器换用_。低倍镜放大倍数_,视野范围_,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放大倍数_,视野范围_,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_部分。4换高倍镜时,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_,换上_ _ 即可。5换高倍物镜之后,视野变_(暗、亮),可以通过改变_和_来调节亮度。用 调焦,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6制作临时装片时,材料要_(多、少),切片要 (厚、薄)。盖上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_角,防止装片中产生_,影响观察。7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8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细胞和_细胞两大类。9蓝藻细胞内含有_素和_素,是能进行_作用的自养生物,属于_生物。淡水中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多种蓝藻大量繁殖,会产生_现象,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10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_,绝大多数种类是营_或_的异养生物。11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_和_。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不同之处表现在没有由_,也没有_,DNA分子呈_状,位于_中,与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关系十分密切。12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和施旺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_和生物体结构的_。13细胞学说的要点:细胞是一个_,一切动植物都由_发育而来,并由_和_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_,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_中产生。1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_和发展的过程。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_产生新细胞,所有细胞都源于。”第1章 走近细胞【基本概念自检】参考答案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 结构和功能 分子 没有 健全的活细胞 健全的活细胞 2细胞 3单个细胞 各种已分化的细胞 4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基因 5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